赞美漓江的话语
1、秀丽而澄清的漓江像蜿蜒的玉带,环绕在苍翠的群山之中。乘舟泛游漓江,两岸屏立的峭壁,群龙戏水的石乳,风光旖旎,处处充满诗情画意。
2、喜客尝留橘,应官说采金。倾壶真得地,爱日静霜砧。
3、我到过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城市,没有一个像桂林这么美丽的。——尼克松
4、水如罗带山如屏,奇秀莲峰古有名,东岭朝霞新面貌,锦绣河山寿阳城。
5、绳烂金沙井,松乾乳洞梯。乡音殊可骇,仍有醉如泥。
6、沙岸竹森森,维艄听越禽。数家同老少,一径自阴深。
7、情一样的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8、你生气时,我让你当出气筒。我生气时,我把自已当出气筒。
9、目因诡容逆,心与清晖涤。纷吾谬执简,行部将移檄。
10、漓江春水绿悠悠,细雨昊天结伴游。
11、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
12、即事卿独观,素怀岂兼适。悠悠咏靡盐,庶以穷日夕。
13、桂水春犹早,昭州日正西。虎当官道斗,猿上驿楼啼。
14、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不愿做神仙,愿做桂林人。——陈毅
小学词语句式描写漓江的句子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在漓江桂林谷地中,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石峰,似玉笋瑶簪,耸立无际,宛如青衣罗带似的漓江蜿蜒于千峰丛中,既秀美,又壮观!桂林的石峰不像其它地方的石峰那样气势磅礴,山体高大,山脊线绵延几十千米,而是以其陡峭的边坡,优美而又变幻莫测的造型和数以万计的碧绿峰群而傲立于天地之间!桂林的山,平地奇峰,拔起峻峭,山色青黛,宛若碧玉!
3.那是夏季一个最炎热的正午,南部的太阳把几亿万高温从它那核子炉中向外毫无顾忌的抛散!这时除了泡在漓江中的人和有冷气设备的地方工作的人外,其余的都昏沉沉头重脚轻!天空现出一阵阵轻烟,不消说那是给太阳烤的,云彩都化成气,嗤溜溜地沉到水里去了!
4.漓江春水绿悠悠,细雨昊天结伴游!
5.远处安详的骆驼山静卧在绿树烟雨间;南面深沉的象鼻山在雨中岿然不动,仍在畅饮漓江水;西面的老人峰须眉毕现,头巾在舞弄雨丝;而近处的伏波山,正玉立于碧水萦回的漓江之滨,仿佛一位轻纱拂面的仙女,是那样的神奇,秀美和迷人!啊!桂林的每一座山都是一幅清新的画,一首朦胧的诗,一支悠扬的歌!
6.冬天,送你海南的阳光;夏天,送你冰城的清凉;春天,与你一起泛舟漓江;秋天,和你同看庐山变黄!愿将美好送你心房,让你四季幸福无双!
7.如果说桂林的.山是“鸟呜山更幽”,那么,桂林的水则是清澈透明、绿得欲滴。俯首看去,江水泛着细细的涟漪,玉塔微澜,水色晶莹剔透,加之两岸竹林婀娜多姿,山水相映成趣,怎么看都是一幅长长的山水画,凝重中透露着灵动之气,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8.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9.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0.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11.漓江的水是那么的绿。人们做在船上,有的在画漓江那仙境般的景色,有的静静的欣赏着漓江那令你陶醉的景色……
拓展:
水文特征
漓江上游的华江、川江、砚田、上洞、高寨一带是我国高值暴雨区之一,中心区多年平均降水量达2600毫米, 3小时最大降水量达271.9毫米, 24小时最大降水量可达425毫米, 是漓江洪水的主要发源地。灵川三街、桂林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900毫米,流域降水量呈自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
漓江的地表径流来源于流域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在雨洪时地表水向地下水渗透。低水和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槽,形成漓江的径流过程。漓江在桂林水文站断面处实测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0.3亿立方米(1941~1990年),实测最大值为56.3亿立方米(1968年),实测最小值为23.3亿立方米(1963年)。年内各月径流分配与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相似。其中3~8月径流量占全年的77.5%,5~6月占37.7%,为全年高值期,12月至翌年1月占4.5%,为径流量低值期。高值期与低值期相差8.4倍。据实测,漓江桂林水文站瞬时最高水位为147.43米(1952年),最大流量为5200立方米每秒(1952年) ,最低水位为140.18米,最小流量为3.8立方米每秒,1936~1990年平均水位为141.36米。
1941~1990年桂林市区平均径流深为1120毫米, 年径流量为6.33亿立方米, 入境水为38.8亿立方米,共计地表水资源为45.1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量1.0万立方米。
漓江的泥沙主要来自上游兴安、灵川及桃花江沿岸,由暴雨、洪水冲刷地面和河岸而形成,以悬沙为主。含沙量的变化随暴雨、洪水而定,洪水期含沙量较大,桂林水文站断面实测最大值达10.3公斤每立方米(1977年),低水时含沙量较小。每年1、2月和11、12月常接近零, 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084公斤每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34.3万吨。漓江上游河道流经山区,植被繁茂,覆盖率高,表土流失少,司门前以下河床主要由卵石、砂组成,泥质甚少,同时在它的河床上有一个又一个的深潭起着沉降泥沙、澄清水色的作用,造就了晶莹的江水,成为广西含沙量最小的河流,获“江作青罗带”的美誉。
具体到阳朔县段,又有如下特征:
(一) 相对流量丰富。据阳朔水文站资料,年最大径流模数为55.8立方分米/秒·平方公里, 平均为38.8立方分米/秒·平方公里,仅次于柳江,高于红水河,郁江。但1984、1985年比多年平均值偏小10%。这与流域内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有关。
(二)夏涨冬枯,暴涨暴落。据1967年至1985年的资料,漓江枯水期的最小流量和洪水期的最大流量相差514.6倍,为广西河流之冠,而居广西第二位的南流江仅相差240倍。1974年最大流量为6330立方米/秒,而同年最小流量仅为13.1立方米/秒,且出现日期为11月30日,比各年都早。1972年的最小流量只有12.3立方米/秒。
暴涨暴落极不利于旅游船只一年四季通航。阳朔水文站的实测资料表明:1974年最高水位 (指珠江基面以上) 为111.75米,最低水位为102.64米,一般相差8—9米。以致通航水位(103.20米)保证率低、天数少,最高年份(1982年)为304天,最低年分(1974年)仅有180天。
这是由于漓江流域河流深切,河道狭窄,河床比降大,每遇暴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水位急升;暴雨过后,河水消退,水位急降。特别是桂林地区秋旱多,冬季雨水稀少,致使水位降到最低点,造成较大的水位差。另外,流域内植被遭破坏关系也很大,如地处漓江流域的白沙镇古板村五十年代共有森林面积1万亩,四处有清流。如今全村132个山头中,剃光头26个, 砍成癞子头的83个, 保留稍好的23个。森林复盖率由原来的59.8%下降到30%,近5000亩森林遭破坏。因此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小溪经常断流,到秋冬,有些地方的群众要到1里多远的地方去挑水吃。
(三)汛期较长。由于夏季东南季风来得早,秋季又受台风影响,漓江雨季较长,区水文总站确定的汛期为3月1日至9月1日,长达半年。
(四)含沙量少。1967年至1984年平均含沙量为0.131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为172万吨。最低的1969年平均含沙量仅为0.053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为52.2万吨。是广西比较清的河流。 但进入七十年代后含沙量均比1969年高一倍以上, 最严重的1971年竟高达每立方米0.241公斤, 1984年也达每立方米0.15公斤。主要是因流域内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另外过往游船形成的波浪冲击沿岸也带下泥沙。 1980年被冲刷的绿化地段为980米,到1987年却长达37206米, 计有164处,其中最小的宽2米,最大的宽20米,一般的都有4—6米。被冲刷移位的竹木有1856株(丛),被冲走的有2234株(丛),其中最大的竹丛有土方达50立方米的。另外,还冲掉淹死新造幼林49120株。
水质:阳朔流断1980年除溶解氧、大肠杆菌数为二级标准外,其余指标均达到一级标准。1981年镉浓度上升为二级,其余指标与1980年相同。1982年溶解氧和镉浓度及其他指标均达一级,大肠杆菌为二级,水质有较大好转。1983年与1982年的情况相同。1984年大肠杆菌群数上升为三级,其余保持一级水平。而1985年溶解氧上升到二级,大肠杆菌群数严重超过了三级标准,其余各项为一级。可见,自1981年至1983年漓江水质有所好转,1984年和1985年水质又变差:大肠杆菌群数猛增,溶解氧降低。这是由于受上游桂林市流断影响较大,小东江、良丰河、宁远河、南溪河等支流,1983年后污染程度加重。加之杨堤—兴坪—阳朔沿江城镇的垃圾、粪便等没有进行妥善处理,下雨时冲刷入江。旅游船的迅速增多,船只粪便、垃圾等排入江中,以及游船冲击江岸带入的悬浮物。根据1985年的监测,杨堤至兴坪断面,溶解氧为二级,大肠杆菌为三级。而阳朔大桥断面,大肠菌杆群数为三级标准的3至6倍。为保护漓江水质,阳朔镇治理桂花沟工程已于1986年投入使用,县城污水经氧化塘净化后排入漓江。另外在旅游船上设置垃圾、粪便收集设备,集中上岸定点处理。1986年12月在阳朔漓江大桥断面采样化验的监测数据说明,漓江水质好转:大肠杆菌群数年平均基本上达三级标准, 溶解氧年平均达一级,其余指标达到或优于一级。据1988年4月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对县城污水氧化塘监测的数据表明:1986年以来的年平均水平,化学耗氧量去除率85%,生化耗氧量去除率91%,菌落总数去除率58%,大肠杆菌去除率60%以上。出水(即进入漓江)溶解氧达到4.70—7.66毫克/升,悬浮物去除率为67.2%。
治理开发
漓江曾是岭南与中原交往的水上重要通道,对于国家的统一、经济文化的交流起过重要作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 ,秦监史禄在今兴安县境凿灵渠,沟通长江与珠江两水系。 元代至元二十四年 (1287) 镇南王托欢率师征交趾, 设银江站于县东。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 ,于县境漓江分置千秋峡、白石潭、芦田市3巡检司。20世纪30年代后,漓江航运地位与作用逐步为公路、铁路所取代。
据统计, 解放前,漓江灵川境内河段共筑有堰坝17条,安装竹简水车176架,灌溉农田4078亩。今为蓄水、引水、提水工程所代替。漓江河沙蓄量丰富,为优质建材,尤以三街河沙为著。
阳朔县境,沿途主要渡口有5处(双全、兴坪、阳朔、福利、普益) ,4个主要码头(杨堤、兴坪、阳朔、富安)。
引水工程
灵渠,又名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建成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 ,是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它由枢纽工程大天平、小天平、铧嘴,渠系工程南渠、北渠和渠道上的附属工程,组成一个完整的水道工程体系。灵渠属沟通湘江和漓江的水利工程。
平乐堰:位于溶江镇龙源村司门前川江河(漓江上游支流)上,系木桩卵石坝,坝长120米,坝高0.8米,引水流量1.5立方米每秒,灌田1880亩。
滑石堰:位于溶江镇富江村川江河上,为浆砌石坝,原坝长150米,高4米,灌田3085亩。1956年、1957年和1963年,共投资18.7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6.71万元,投工16万个,完成土石方15.05万方, 建成坝长115米,宽9米,高3米,引水流量0.7立方米每秒的浆砌石坝,并建有附属工程93处;“长藤结瓜工程”水库2座,水塘4处,可蓄水13.5万立方米,灌田扩大到1万亩。
南 堰,位于三街镇车上冲村南,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由知县王士姿捐俸修筑。堰身长49.5米,高1.84米,为大块石镶砌坝面。引潞江水,灌田1000亩。解放后,用水泥沙浆填缝加固大坝。
北 堰 , 位于三街镇岭冲村南。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由知县李天荣捐俸修筑。长45.8米,宽5.7米,高2.7米,木石结构。北引潞江水,灌三街,龙门田2500亩。
金陂堰 ,为“木框暗道式” 引水工程。清道光年间建。位于三街陶田村西,暗沟长200米,引白云江地下水灌溉陶田、东田、柴田、矮树底等村农田共1400亩。因白云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卵石泥沙常淤平河床,故采用挖一跨河深槽至地下水渗出处以下,用松木制成方框架 (高宽比为1.5×1米) 放入槽内;(框架底排置松木以阻沙石。两侧密排松桩打入河底,以固牢木框和防止沙石入内。桩外上侧砌大块石并堆碎卵石以取渗水入槽;下侧垫松板,板外填粘壤土与框架平,并夯实以阻水。框架顶密架松木条.上压砌大片石加卵石封平深槽)框架埋入河底0.3~0.6米以下,暗沟取水口端紧接河岸引水渠。迄今仍完好。
新全堰 ,位于淦江口北侧。 清雍正年间由邑民全尔炜创筑。坝长20米,高0.6米。引淦江灌倒风潭村农田329亩。至今受益。
甘棠江引水工程,位于灵川镇桥头村南。 坝型为砌条石溢流坝,高1.4米,长24米,引甘棠江水;青狮潭水库建成后,改引绿宝河水。引水流量1.31立方米每秒,灌溉禾嘉铺村至定江圩及桂林市郊的矮山塘、 白塘一带农田,设计灌溉面积1.45万亩,1978年实灌面积11960亩,1986年实灌面积仅7306亩。为灵川最大的一项引水工程。
两河沟引水工程,位于大圩镇上悻陂村东,引潮田河水2.5立方米每秒。灌溉袁家、秦岸、茯荔、潜经4个大队22个村的田地共9700亩,并解决了高宅、大埠、浮石、上、下茯荔、古东等村群众生活用水问题; 该工程1962年10月施工,1965年春工程建成后投入运行。1974年开通潜经隧洞,配套完成。
蓄水工程
青狮潭水库,是一个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防洪、航运、养鱼、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总库容6亿立方米。它位于东经110°05′~110°25′,北纬25°04′之间,座落灵川县县西北部。枢纽离桂林市30公里,距灵川县城18公里,大坝填筑在漓江支流~甘棠江的青狮潭峡谷口,以坝址所在地取名。该库地处广西东北部南岭山脉南侧,水库总库容6亿立方米,有效库容4.05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43.86万亩,电站装机4台, 每台容量3200千瓦,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保证出力4130千瓦,年利用小时4180小时,年平均发电量5350万千瓦小时。主要供桂林市和桂林地区部分城镇及农村的工农业用电。水库的修建极大地改善了上游航运条件,有利于库区竹木筏运。工程于1958年9月20日破土动工, 1961年基本完成大坝、溢洪道、灌溉发电引水隧洞等主体建筑物。从此,灵川、临桂二县及桂林市郊区数十万亩干旱土地得到自流灌溉, 变成旱涝保收的肥沃良田。1966年7月开始水电站地下厂房的施工, 1969年5月16日、9月5日、11日、29日和1972年6月27日4台机组先后安装、调试并网发电。青狮潭水库主要建筑物有大坝、溢洪道、灌溉发电隧洞、水电站厂房、东西干渠等。
白云江水库,位于三街镇陡上坪村西。截蓄北溶江水,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有大坝、放水管、放木隧洞筏道、干渠和南、北支渠,较大的附属工程有双曲拱钢筋混凝土渡槽1座。跌水1座、隧洞2座。 设计灌溉陡上坪,甘奢铺、凉风桥、上花坪、上、下横岭、岩头、陶田等村面积共3100亩,1986年实灌田1900亩。其《大坝工程技术说明》载入《中国拱坝图集》一书。
芦田水库,位于灵川县潮田乡北,以灌溉为主,兼防洪、发电、养鱼等。其大坝为浆砌石重力拱坝,溢洪道采用坝顶溢流方式。设计泄洪量159立方米每秒;放水量1立方米每秒。有总干渠、干渠、支渠共10条,全长45.2公里;实际挖通运行37.42公里。大型附属工程有跌水工程,隧洞2座,反虹管1座, 长320米,渡槽2座。水电站1座,装机1台,200千瓦,10千伏输电线路30.45公里,变压器15台。共容量900千伏安。该工程原设计灌溉大圩、潮田两公社的7个大队的高浪田7315亩。 最高有效灌溉面积5078.4亩 (1976年) , 而1987年仅灌溉2651亩。 总发电量184.849万千瓦小时, 总收入38.71万元,总支出36.81万元。
九牛岭水库,位于灵川县大圩镇九牛岭村东。 大坝为均质土坝,高18.1米,总库容121万立方米,放水管长66米,卧管长20米,梯级放水,共26级,级差0.5米,管孔出水量0.2立方米每秒。排洪道宽4.9米, 最大泄洪量24.65立方米每秒,有渠道4条,长9.4公里,反虹管2座。水库以灌溉为主,灌溉九牛岭、上龙塘、回龙、大村、古元、西隆、福恋等村田共1980亩。
旅游开发
漓江风光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胜”之誉。从桂林至阳朔的83公里漓江河段,是漓江精华,还有“深潭、险滩、流泉、飞瀑”的佳景,是岩溶地形发育典型、丰富和集中地带,集中了桂林山水的精华,令人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之感。
1982年11月“桂林漓江风景区”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要求重点保护。1991年12月漓江风景区在国家旅游局公布的“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名单中名列第二。1996年11月漓江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13条江河之一。1997年4月,桂林—阳朔航线被广西交通厅评为“广西水路运输文明航线”。1998年5月,桂林--阳朔旅游航线获自治区“广西水路运输文明航线”。1998年7月被确定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区旅游区示范点”。1998年12月,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桂林至阳朔航线为“广西文明航线”。2000年12月交通部授予桂林—阳朔航线为部级“文明航线”;授予磨盘山码头部级“一级文明客运站”,授予竹江码头部级“三级文明客运站”。漓江游览景区由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点”。2001年1月被誉为“黄金水道”的漓江航线,被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水路客运旅游管理委员会评定为“部级文明航线”。2002年4月以桂林市交通局为管理主体的漓江旅游管理一举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保护管理体系、OHSASI8001职业健康安全三项国际管理体系认证。
为保护漓江环境,桂林将投入3.14亿元实施桂林市区段漓江“一江四岛”保护性旅游开发项目一期工程。
项目将对漓江风景名胜区桂林市区段(南洲大桥至净瓶山大桥)进行生态修复及保护性开发,全长13.5千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伏龙洲生态修复工程、漓江东岸生态慢行步道建设项目、漓江沿岸慢行步道改造工程(含西岸延长线段),漓江城市段沿岸绿化美化工程及旅游设施等。
诗词歌颂
漓江画山九马
清·林克武
漓江饮马欲何之,不尽芒山烟雨迷。
曾逐秦兵临桂海,也随汉戟过边陲。
雄风鞭策行千里,壮志凌云胜昔时。
仰首崖头观宇宙,一声长啸九天披。
桂林行之漓江偶吟
当代·贵谷子
桅杆轻澈上,摇橹沿下行。
桂林山水甲,境流天浪清。
澄碧漓江貌,青罗伴波粼。
客游奇峨秀,神仙留倒影。
航道航运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 ,秦史禄凿成的灵渠,不仅是全国南来北往最早的内陆水上交通运输的重要航道,也是境内最早的主要航道。此航道北自界首圩起,经唐家司、县城、严关、溶江圩至灵河止,全长约60公里。 古时灵渠航道沿途建有36个陡,陡与陡之间距离最长为2.5公里,最短为200米,一般为1公里; 均设有陡卒负责管理。高塘至界首圩一段,则有田产,供沿途村民拉纤之用。沿途河滩,由船民临时修整,或雇工修整,由通行的船主支付工钱。但因通航条件差,常误船期。清代以前,每年春季南来北往的民船较多,到冬季水浅时,南来的船只能在唐家司停靠,货物采用人力挑运到大溶江后,再装船转运至桂林。民国17年(1928年)、27年,桂黄公路和湘桂铁路相继建成通车后,水路运输逐步由陆路运输取代。 解放后,50~60年代,灵渠航道仅在南陡口至县城一段有少数农船通行。70年代停止使用。80年代,随着开放旅游,有部分游船载客通行。1984年,交通部批准湖南、广西两省区在灵渠航道的基础上开发湘桂运河梯级航道规划。但由于资金问题,到1990年此规划尚未实施。
除灵渠航道外还有由溶江圩至司门前的大溶江航道, 长8公里,水旺时还可上溯至华江的六洞升坪;由河口至松江口的小溶江航道,长10公里,此两条航道,皆曾有民船通行,运输竹木、柴炭、土纸、茶叶、香菇、玉兰片及其它各种山货顺桂江至桂林、柳州、梧州。自60年代后期,陆路交通进一步发展,金石、华江公路通车,航运逐渐废除,只有水上排筏由金石和华江运出山区竹木。
漓江灵川段,流程45公里,上段(灵河口至董家巷)33.5公里;下段(大圩至阳朔县境)11.5公里。 1990年上段河宽平均200米;下段河宽平均150米。有6座堰坝,26条滩。水深1米至4米。南宋时可“渠通万斛船”。民国27年(1938)因抗日军运需要,曾进行疏浚。1958年后,因上游修建水库和植被破坏等原因水位逐渐低落。 60年代初, 曾采用“民工建勤”疏浚。1987年至1990年从青狮潭水库共调水入漓江4亿立方米,保证了桂林至阳朔的旅游船运行。
甘棠江航道, 原为县境西部主要航道,全程66公里。1990年潭下圩以上河宽55米,以下至三岔尾150米,水深2米。可航行5吨位船舶。历史上公平、蓝田、青狮潭3乡所产的竹、木、土纸、蓝靛等土特产品,均由此江运往桂林。1960年,因青狮潭水库截流,水位下降,航道缩短至45公里,其运输功能也为公路所代替。
潮田河 航道,是漓江主要支流。长44公里。50年代河宽20~60米,水深1~3米,滩浅水急。70年代以后因水位降低,只在春夏水涨时可放木排。
青狮潭水库航道 , 大坝至蓝田堡,航程17公里;大坝至公平,航程12公里。终年可航行5~20吨位船舶。
广东高考排名2454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和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浙江高考排名5665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天津高考排名695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48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水务优化环境承诺书范本
学生会学习部学期计划
供应商诚信承诺书
考研学员学习计划
有关祝福的话语精选
教你如何读懂面试官的话中话
感人的话语关于爱情阅读欣赏
感恩母亲节的话语(精选60句)
感恩的心的话题作文
物业疫情朋友圈最暖心的话语(精选145句)
黑龙江高考排名312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的民航运输服务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
福建高考排名289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1663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25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15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64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441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22282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41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铜陵学院和荆楚理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北高考排名749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869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1563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上海海关学院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桂林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广西高考排名2756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厦门华厦学院和长治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肇庆学院要多少分河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安徽高考排名1455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母亲节祝福妈妈的话语
感恩父母的话语7篇
有关于适合生日祝福的话
母亲节祝福妈妈的话语五篇
母亲节宝宝祝福妈妈的话语(精选125句)
送给爱人道别的经典话语
向男生表白的话60句
写给幼儿园老师的话(精选75句)
幼儿园鼓励孩子的话语
关于描写夏天的一段话
鼓励加油的话集锦
朋友离别的话语40条
家长对宝宝说的话精选
一句早上好暖心的话
赞美老师无私奉献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