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大学新生的话
我认为还应该着力培养自己的三大能力:一是终身学习的能力;二是研究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三是思维能力,具有思维的开阔性,广泛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想象力等等。
我们需要做梦
我已经和诸位久违了。在北大一部分学生社团组织的北大1 10周年民间纪念会上,听了已经毕业的诸位的老学长老汉唱他写的歌《未名湖是个海洋》,其中“就在这里,就在这里/就在这里,就在这里/我的梦/就在这里”这几句歌词,深深地感动了我,并因此即席讲了一段话。我说:“一个人不能没有梦,一个无梦的人生是很难想象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不能没有梦,特别是对年轻人而言,如果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他们做梦,那就更加可悲。”在我看来,北京大学就应该是可以让所有的北大人甚至中国的年轻人做梦的一方土地,一个作为精神寄托的“梦乡”。老汉的歌唱的就是这个意思。它让我感动以至震动,是因为这样的想法、这样的歌唱在当今的中国以至今天的北大,都是不合时宜的。现实的中国就是一个无梦的国家,现实的北大也越来越失去了“精神梦乡”的品质。但唯其如此,我才更要固执地强调,今天的中国,今天的北大,尤其需要做梦。因为所谓梦,就是对现实的超越,梦本质上就是超越于物质之上的对精神的追求。中国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精神的升华,反而出现了物欲横流、道德水准下降的精神危机以至溃败。所有关心国家、民族未来的人们都为之焦虑不安,痛心疾首。正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北大不但没有发挥它应有的民族精神中流砥柱、“梦乡”的作用,自身的精神也日渐衰退以至堕落了。这就是我退休后很少来北大的真正原因所在:我宁愿在我的梦中保留一个“精神梦乡”的北大。今天诸位想听我演讲,我也只能说梦话,讲我理想中的大学生活。
要把分数、考试看淡
在我看来,(拥有理想的大学生活)关键就在于你要牢牢地掌握自己学习、生活的主动权,独立、自由地设计和发展自己,同时又为自己的选择承担一切后果。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次思想的解放。毋庸讳言,诸位都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甚至可以说你们是应试教育下的佼佼者;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中毒最深的,因此,从中学到大学,特别是来到北大,首先就要从应试教育的牢笼里解放出来,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观念、思维和方法。最关键的就是要破除对分数和考试的迷信,绝对不能再围绕着考试、分数学习和生活了。我曾告诫过每一个和我接触过的大学生:“一定要把分数、考试看淡,真正值得看重的是你有没有获得真知识、真本事,这是你真正应该用力之处。”当然,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学习成绩确实不能忽视,但说一句我似乎不应该说的话:“你们其实在中学里,已经学会了不用花大力气而获得高分的应试技巧,真的用不着每一门功课都同样花那么大的力气。”所谓“学习的独立自主性”,就表现在你心中一定要有数:哪些课程应该下大工夫认真学好,哪些课程只需略用力气,应付过去就行了。什么事都要有所舍弃,有所不得,才有所得,不能一切求全,平均使用力气。听说有的同学到现在还在用中学应试教育的那一套应对大学的课程,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足见中毒之深。除了应试,他们已经不会读书、学习了。我实在感到痛心,拜托诸位,千万不要再做分数与考试的奴隶了。
我曾经说过,在某种意义上,诸位是最不幸的一代,因为你们在中学阶段遇到了应试教育,好不容易上了大学,又遭遇了就业教育。这是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两大阴影。我听说,有的同学一入学就到处打听如何学会就业技巧,有的同学受社会风气影响,认为就业的关键在于有没有关系,于是就热衷于参加社会活动,和有权势的老师、和团委老师搞好关系,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建立各种人脉关系网上,而完全放弃了学业,或者只关注于所谓“与就业有关”的课程。坦白地说,我得知这些以后,心情特别沉重,真为你们以及民族的未来担心。记得在刚才说到的北大110周年校庆座谈会上,我专门就“大学教育与就业”谈了一大段话,今天我还是要给诸位提醒以下两点:
第一,大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确实是个必须正视的问题,但应该弄清楚的是,不能适应的是什么?据我的了解和理解,除了大学某些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比较陈旧需要调整以外,主要的还是大学生的素质问题。我看过一些就业单位的调查,他们对当代大学生素质的主要批评有三:一是独立自主能力比较差;二是缺少团队精神,不善于和他人合作;三是知识面太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不足。这三大问题其实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和中学应试教育的后果。按道理说,到大学就应该弥补这些缺陷,着眼于解决精神素质方面的问题。如果还是遵循应试教育和就业教育的逻辑,按职业知识、技能的要求来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活,那么,你们中的许多人就很可能在中学成了应试机器,到大学又成了就业机器,这样来度过自己的青春时代,且不说会影响自己一生的长远发展,单就个人生命而言,也太委屈自己了。
第二,对就业问题的看法应该有长远的眼光。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信息社会,其最大的特点是职业转换很快,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不断有新的专业、新的课题、新的职业出现,这就使得每一个人都必须不断变换自己的职业、自己的社会角色。因此,知识社会、信息社会对人才有自己的特殊要求:一是应变能力要强,二是创新能力要强。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一个素质、学养的竞争,一个应变能力的竞争。一个真正有眼光、有抱负的大学生,就应该按这样的人才要求来设计自己的大学学习,除了努力提高精神素质以外,我认为还应该着力培养自己的三大能力:一是终身学习的能力,包括中外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利用文献、工具书的能力等等;二是研究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三是思维能力,具有思维的开阔性、广泛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想象力等等。有了基本的精神素质和这三大能力,你在未来工作的职业变动与竞争中就能获得主动权,游刃有余地应对一切变化。如果放弃这几点,一味追求眼下的市场需求,把自己的视野、知识面和能力训练弄得非常狭窄,那么即使取得一时之效,可能找到一个较好的工作,但是底气不足,在持久竞争中迟早要被淘汰。我对很多学生都这么讲:在应试教育中,你们的视野已经非常狭窄了,如果到了大学再浪费大好时光,只关注眼前利益,忽略对自己长远发展的必备素质、学养的培育,最后迟早是要为自己的目光短浅付出代价的。
走走弯路也无妨
眼光不到,容易走弯路;理智丧失,容易走绝路。其实,弯路走到底,差不多就成了绝路了。也就是说,眼光看不长远,最后,难免追悔莫及。
几乎所有的弯路和绝路,都和青春的年龄有关,都跟这个年龄段的冲动和冒失有关。人老了,就不容易再走到这些路上了。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证明,人生的有些眼光和智慧,是岁月给的。
这个世界,弯路有无数条,绝路只有一条。区别是,弯路是把正路走绕了,绝路是把正路走反了,弯路是山重水复,绝路是一去无归程。
有的路,是脚去走。有的路,需心去走。绊住脚的,往往不是荆棘和石头,而是心。所以,看起来,是路铺展在我们眼前,实际上,是心扑腾在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痛一回,哭一回,欢喜在路上,悲伤在路上,丰腴在路上,憔悴在路上。
有些弯路是可以去走一走的弯路给予人的好处是,你可以看清正路在哪里,给予人生的坏处是,你需要损失人生另外的东西去弥补它。但对于漫漫人生路来说,看得清比走得快更重要:因为,走得对才能走得远。
生活不想故意刁难谁,只要心中有不灭的诗意,就会永远活在葱茏的意境之中。在这样的人心里,即便山穷水尽,也不过是意境苍凉了一些。其实,从意境到绝境,只是一段心的距离,从繁盛到萧索,从蓬勃到枯寂,从希望到绝望。只要不置心于绝境,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没有绝路。
生命的闪电,划过掌心,只有悲观的人,才会向掌心里的那条曲线屈服。和命运较劲是一种智慧,与生活妥协是另一种智慧。智慧是什么呢?智慧,就是看起来你与世界讲了和,你与生活讲了和,却最终赢了它们。
只要心不走在绝路上,生活也终不会给你绝路走。正如台湾艺人蔡康永所说,我们与世界,互相而已。
带着大气磅礴从校园出发
我是一个大学老师。可以坦率地跟大家说,作为大学老师,最心痛的就是看到大学校园里那些尖子生,拿着全国最好的成绩单,但是你能明显感觉到他们人格的缺失。你会看到那些以全省前几名的成绩考来的尖子生,为了争夺一个靠窗的铺位,或是为了谁先打一壶水,而打电话到辅导员那里告状,这样的情况一个月竟然有三四次。我曾在校园里看到大四的学生去面试,家长在教室外面敲着玻璃窗喊:“老师,我有急事!”然后指着一个学生高大的背影对我说:“那个穿格子衣服的就是我儿子,你赶紧过去提醒他,面试之前一定要上趟厕所!”大家听了觉得很好笑吗?这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这些身处大学的年轻人,他们都有哪些问题呢?
第一就是不会和别人相处,一个宿舍的人全是娇娇宠儿,大家凑到一起,谁让着谁呢?接着是不会交朋友,甚至不会谈恋爱,两个这样的年轻人相爱,到底谁照顾谁呢?女孩怨男孩:“你对我怎么不像我爸一样?”男孩怨女孩:“你伺候我也不像我妈一样!”接着你会发现,就算学习再好,他也惧怕走上工作岗位,而且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只会挑三拣四,避重就轻,并且抱怨现在就业形势不好,抱怨自己缺个好时机。抱怨其实像水果腐烂的味道,它四处弥漫,令人不快,而且迅速传染。
今天的社会为每个人提供了实现自我的诸多途径,获得成功似乎已经不是一件艰难的事,但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见到过很多处境苍凉的成功人士。比如某人拥有上市公司,名片上有显赫的头衔,走到哪儿都风光无限,但他可能跟家人失和,与子女出现代沟,心里忧思不定,得了抑郁症,或是有睡眠障碍,总是处在亚健康的状态,没时间跟朋友见面,每天疲于奔命。这就是你所追求的未来吗?
在座的每个人都是受教育长大的,要问你在教育中获得了什么,估计你会脱口而出:在教育中获得了知识、获得了技能。此外呢?你获得信仰和力量了吗?你获得行动的动力了吗?
《庄子》里的一个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庄子的好朋友惠子去找他聊天,说惠文王给了我一颗葫芦籽,我种了之后长啊长啊,长成了一个特别大个儿的葫芦,这葫芦太大了就没用了,别的葫芦可以当容器装粮食、做瓢,但我这个太大了而且皮儿太单薄,装东西哗啦就碎了。
庄子说,你有这么一大个葫芦,为何不拿根绳子拴在腰间当游泳圈呢?你浮游于江海而不沉多逍遥自在啊!
惠子又跟庄子说,有棵大树,好几个人都不能环抱,所以木质疏散,大枝子弯弯曲曲,小枝子不中规中矩,连木匠都不屑一顾,真没用。
庄子很羡慕地说,我要有那么大一棵树,所有过往的人都可以在下面游乐、玩耍、睡觉、乘凉,那不成神树了吗?你干吗老想着拿它做家具啊?!
我们今天都还在受着标准答案的教育,每个人从小辛苦地读书,就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细细的木头桩子,被人贴上“牲口柱子”“房梁”甚至“棺材”的标签而沾沾自喜吗?谁的生命不渴望自我超越啊?禅宗有一个问答,弟子问:世间稀奇事?师父答:独坐大雄风。意思是说世界上最稀奇的事情,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独坐于天地间浩荡雄风中。这才是大学里该学的东西。
在大学里面,一个年轻人,有点青涩,有点莽撞,口出狂言,这些都不是毛病,唯一的毛病是过于世故,玩世不恭,丧失梦想和激情。一个人如果18岁时就因为熟练掌握了标准答案而沾沾自喜的话,到80岁时你会欲哭无泪。倘若你偏离标准答案而得出错误的答案,大可不必伤感懊恼,因为大学是你犯了一切错误都还来得及改的地方。倘若你80岁才后悔说我18岁没有荒唐过,到80岁再来荒唐一把,那可就真叫荒唐了。
我之所以提倡在大学里要做一个坚持不妥协的理想主义者,而不做现实主义者,是因为进入社会后你就会被不断修正。年轻的时候,在大学校园里就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现实主义者,那么走到现实中以后,你就仅仅是既定规则的顺应者和妥协者;而一个人在大学里把自己界定成一个理想主义者,将来到现实中你就有可能成为那个修正规则的人。你可以运用自己的力量,让规则离理想更近一点。你比别人多一份不会泯灭的英雄情怀,多一份不轻易妥协的理想主义,那么在苍凉的现实中,你会比别人活得更独立、更舒畅。所以我不提倡大学只给学生传授专业技能和生活技巧。我相信一个坚持做自己的人必然能成大器,而一个永远顺应标准答案、随大流的人,怎么去面对更多的残酷压力呢?如果从一开始就妥协,你内心的自信和抵抗挫折的力量在哪里呢?
你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生命,生存和生活。生命是自我的认知,了解了自己再在大学里完善生存技能,然后带着独一无二的意识和能力投入生活,这样你才能做一个好公民。所以我想说,让我们从大学校园出发,带着你的大气磅礴,还有你的大眼界、大梦想,坚定不移、不计成败地往外走,坦然走。
你们的大学怎么过
30年前我也是大学生,恢复高考以后第一代 考取大学的大学生。30年过去了,我老在想,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和你们这一代大学生有些什么区别呢?
我刚才观察了一下,有一个特点我觉得非常明确,你们这一代人长得比我们这一代人漂亮。第二点就是你们的身材也比我们好。所以说你们的美商比我们这一代人要高,但是你们的智商呢,我觉得未必。
智商很难比较,但是有一些表现可以拿来做比较,就是我们这代大学生里面,不知天高地厚、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的“狂生”特别多,而现在的大学生里面,追捧名人的粉丝特别多。通过这些表现,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的智商可能比你们要略高一点。在我们这一代人里面,各种各样的名人是用来挑战的。我记得我们进大学的时候,有个同学只花了6个月的时间上课,就把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头到尾逐章地写了一本批驳的书,而且他的态度是非常好的。其实他的所谓的哲学启蒙也是艾思奇的那本书教他的,但是他觉得里面也有种种的毛病。其实20世纪80年代我们的眼界和获得知识的渠道是不如你们的,但是对真实和真相的追求,我觉得我们那一代的.大学生,是非常真诚的。他那本书,现在来看,知识含量或者学术分量可能还不够,但是当时就是有很多大学生会做这样的事情。
我觉得文化上非常值得观察和分析的一个人物就是李敖,我看视频,李敖到大陆各个高校演讲,每到一个高校说一个——不知道他说了多少遍的笑话,每次都是下面掌声如潮,一片欢笑,没有人稍微为难他一下。如果倒退30年,在我们那个时代是绝对不可能的。任何一个名人在讲坛上讲话,下面都会有知识的挑战或者思想的挑战,但是现在大学里面非常难以看到。
我觉得大学生在这个环境里面,对学问的热爱应该超过对学术名人的热爱,这样的大学生才是好的大学生。我记得当年晚上10点钟就要关灯,11点各个教室要关灯,有几个大教室是通宵开放的,里面坐满了学生,那是莘莘学子攻占知识王国的英雄岁月,但是这种情况,据我了解,在现在的大学里面很难看到了。
很多大学生也讲,因为大学学费越来越高,以后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想寻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始终是他们身上的一个压力。大学三年级就开始要到各个单位去实习,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就忙于出去找工作。我完全能够理解,其实你们寻找的都是正常的人生,比如你们大学毕业以后,无论是做教师还是到公司当职员,或者当公务员,或者当商人,过各种各样的社会认可的生活,这都是一样的生活,这个我完全同意。但是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才二十几岁,是大好青春的时候,在大学这样一个环境里面,在过同样的生活之前,你应该有机会想象和尝试一下不一样的生活。我觉得你们在大学4年里面,如果能过一种不一样的生活,那对你们以后的人生会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刚刚去世的乔布斯,读的里德学院,是美国最自由的大学,他读了半年就退学了,但是他的大学生涯没有结束,他成为一个旁听生。他为什么要退学呢?他讲“我退学是因为我不要去上那些必须去上的积学分的必修课”。他选中的最喜欢的一门课是书法课,那个老师是左派自由知识分子,很奇怪的一个人,而且他的书法课里面培养了一大批奇奇怪怪的人,包括乔布斯。这个老师去世以后,这门课就没有了。在乔布斯学书法的时候,书法对他未来的就业或者要实现他的一些很具体的人生目标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但是他就喜欢这门课。没有想到10年以后,他可以应用书法课里学到的东西,做一些字体设计。我们电脑里有一些很漂亮的字体,都是从乔布斯学习书法开始的。他学习书法,还不仅仅在于他后来可以设计一些字体,在美国的这么多企业家里,他是唯一一个带有艺术家气质的。企业家一般的想法是特别线性的,比如公司的总经理,你的目标就是给公司赚取更多的利润。乔布斯受过艺术的训练,这个书法虽然是拉丁文的书法,但是这和中国书法相似,并不是你把一撇一捺写好就好了,艺术家考虑的问题是多方位的、全面的问题,要把它协调起来,所以乔布斯在他后来做苹果电脑的时候,这种思维方法和他同代的做IT的那些企业领袖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大学期间,他除了学书法课以外,他还到印度进行灵修,他还是个嬉皮士,他还吸毒,这些经历对乔布斯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非常有帮助。后来他变成一个成功者,进入了一个同样的生活。但是他在同样的生活里面能够做得跟别人非常的不一样。他跟比尔·盖茨说,他个人非常尊重比尔·盖茨,但是他觉得微软的设计非常烂,他说这就是一个有过吸毒经历的人和一个没有吸毒经历的人不一样的地方。
如果在这4年大学期间,你们能够尝试过一下不一样的生活,或者你们想象一下不一样的生活,对你们的人生是非常有帮助的。
广东高考排名2454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和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浙江高考排名5665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天津高考排名695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48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让人感动温暖的经典话语
监考老师承诺书
正能量经典话语
关于描写我的寒假计划
让人感动温暖的经典话语
正能量经典话语
精辟富有哲理的话
感恩母亲节的话语(精选60句)
感恩的心的话题作文
物业疫情朋友圈最暖心的话语(精选145句)
黑龙江高考排名312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的民航运输服务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
福建高考排名289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1663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25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15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64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441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22282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41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铜陵学院和荆楚理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北高考排名749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869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1563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上海海关学院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桂林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广西高考排名2756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厦门华厦学院和长治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肇庆学院要多少分河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安徽高考排名1455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母亲节祝福妈妈的话语
感恩父母的话语7篇
有关于适合生日祝福的话
母亲节祝福妈妈的话语五篇
母亲节宝宝祝福妈妈的话语(精选125句)
导购加油鼓励的话
关于写给老师感谢的话
写给男朋友感人的话精选
赞美老师的教学质量的话(精选50句)
女人自信的经典话语
有关于祝福人降的话
家长的话21句
对孩子一句鼓励的话
最伤心难过的一段话
感恩父母的话题作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