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亮点工作汇报

李盛老师

  一、利用有效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要通过评价,让学生形成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学会更多的学习方法,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发挥评价的功能,使教师与学校的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我们峪口小学管理评价学生的宗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评价中。学校范围内,搞好周测活动、组织好月考及月专项能力比赛活动。

  周测已经成为了我们峪口小学的一个亮点工作。每周的周五,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不管有什么变动,我们的周测活动是雷打不动的。从开学的第一周起,我们就开始进行周测活动,一周数学、一周语文,四周进行一次综合学科的月考活动。

  每一班级都有一个周测学生成绩单,教师会将每一次周测的成绩如实填写在周测成绩单上。在每次下一周的周一下午班主任教师将周测成绩上报到学校教务处,由教学主任负责将各班的“三率”进行整理填写,同时填写好学困生和随读学生的成绩。

  在每一次周测总结与评价时,学校要将百分学生及标兵班级(平均分在90分以上)的情况在全体师生会上公布,同时进行表彰,发以奖状加以鼓励。一个月在累加周测成绩,评选出班级“月冠军”。月冠军不仅要在全体师生会上表彰,发以奖状,同时还要发小奖品进行激励与鼓励。对于综合学科(英语、科学、品社)的月考活动中,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出卷、监考、阅卷、评价等。学校根据学生的综合学科的成绩评选出综合学科的“学习标兵”(三个学科的成绩都在90分以上),同样也是在全体师生会上表扬与鼓励。

  每当学生上台领取奖状的那一刻,我们能够看到孩子那份发自内心的自豪与喜悦,流露在孩子们小脸上的是那份灿烂的笑容。公布小标兵的那一刻,孩子们都是跃跃欲试,让我们体会到了孩子们发自内心想努力的意识。这不正是我们教师想要看到的情景吗?

  学校还考虑到了那些一直非常努力的学生,因此,学校设立“学业起飞奖”。在每月的月末,班级评选出学习进步的学生,学校同样会在集会时,对这些学生进行表彰、发以奖状,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关注到学习优异的学生,同时还能兼顾到学习正在努力的学生。

  通过周测与月考活动的系统化评价工作,我们对于学生的评价是在每一天的过程中,学生一时一刻的进步都能够得到老师、同学与学校的关注与表扬。这样的评价过程让我们的孩子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感悟到了成功的快乐。这样,我们的学生会在竞争中不断努力,你追我赶,相互比拼,相互进步!

  这样的学生学习状态促使班级良好风貌的形成,使得学校很快形成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人人比拼,班班比争,学校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习风貌。同时学校良好的学习氛围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还需提高的班级和想要进步的学生们!

  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我们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感悟到成长的快乐。

  评价的方法是多元的。但无论怎样的评价,评价的对象应该是评价的得益者,而不是有害者。不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评价中收获伤心与痛苦,而是要通过我们的评价,使学生得到知识的巩固、方法的训练、能力的提升、自信的满足!

  二、课堂德育,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学校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课堂中的德育由于结合了学科教学内容,采用的是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点滴浸润的方式,为学生接受、领悟和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本学期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来推动课堂德育工作:

  (一)教师树立典范,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影响

  教师本身就是德育资源。因此,教师必须意识到,自己就是鲜活的、直观的德育资源,也就是说,教师在学生面前一站德育就已经开始了!所以,全体教师在课堂上树立良好的典范,任课教师要做到:

  1.理解学生,避免讽刺、为难学生或者任何其它伤害学生尊严或自尊的行为。

  2.尊重学生,努力做到行为公正、爱无差别及有教无类。

  3.关爱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实际困难。

  4.重视表扬的作用,尽可能对学生多肯定少否定:即使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或言行,也应转换看问题的角度,采用易被学生接纳的方式。

  5.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通过讨论学生的思想和意见的形式重视学生的观点。

  6.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积极影响。教师成为课堂德育中的道德楷模,需要教师在每一课堂情境中的有效行为来实现。

  (二)积极落实《峪口小学学生课堂行为习惯标准》。

  1.带齐学习用具,按时上学:上学应带齐学习所需的.课本、作业本、学习用具等,按照学校作息时间到校。

  2.做好课前准备:下课后先做好课前准备,将课本和学习用具整齐地放在课桌的指定位置,再下课活动。

  3.认真听讲: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随便说话。集中注意力仔细听,边听边思考他人说了什么。

  4.敢于回答问题: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能够注意组织自己的语言。

  5.书写认真: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膛离书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足安、臂开”,一手执笔,一手按住本子。做到格式规范、书写工整、本面整洁。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

  6.认真读书:双手捧书,身体正直,声音洪亮,读书流利且有感情。

  (三)教师要运用教育机智,进行学科德育渗透

  教育机智是一种对情境的即刻投入,在教育情境中全身心地对出乎预料的和无法预测的情境做出恰切的反应。因此,教师的教育机智是课堂德育情境构建的必要方面。因为,在课堂生活中存在着的各种情境需要教师用智慧和艺术的方式予以处理,使危机转化为教育的契机,使破坏性影响转化为建设性教育影响。

  教师的教育机智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灵光一现,更应该是课前的反复思考。各学科教师积极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因素,进行有效的渗透,而不是单独的在课堂上进行思想教育。在学科德育渗透上,我们将语文学科教学作为重点,在本学期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校的德育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将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即让小学生从小养成懂得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在这个学期的工作中,我们通过实施课堂德育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坚决避免“为了德育而德育”做法,将德育工作改为一种渗透式的教育。

  本学期的工作中,我们将这两项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的工作中也仍然存在着不足,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不断实践,努力提升学校亮点工作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