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的讲话范文

秦风学老师

在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的讲话范文

  各位馆长、同志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古都南京召开一年一度的全国电教馆馆长会,会议主题是:深化公共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创新资源供给机制;加快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总结提炼应用案例。我的报告题目是"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努力提高服务教育信息化大局的效能".首先,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报告题目中几个关键词的考虑。一是"凝心聚力".就是说,要在繁重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当中,把我们的精力、人力和资源集中服务于教育信息化大局。相对前几年工作,现在应该到了"集中火力"解决教育信息化的重点、难点问题,并进一步精准发力的时候。二是"团结协作".强调"协作"是因为要有分工、有差异,二者结合才能形成一种整体力量来推动工作。而"团结"是基于我们对教育事业的认识,基于"电教人"对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我们对自身生存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而提出的。三是"提高效能".延东副总理在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提高教育信息化工作效能",现在我们尚未完成全面应用的任务,同时又面临通过融合创新来引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任务,如何让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发挥作用,这是全国电教系统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四是"服务大局".杜占元副部长亲临本次会议做了重要讲话,教育部相关司局负责同志也对有关工作进行了总结和部署。这些都为全国电教系统的工作明确了目标、压了担子,为我们提高服务教育信息化大局的意识和能力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希望大家进一步认真学习领会这些精神,将其真正贯彻落实到201*年乃至"十三五"期间的各项工作中去。

  下面,我总结一下201*年完成的主要工作,并就201*年需要电教系统协同推进的重点任务提几点要求。

  一、201*年各项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及成效

  201*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三五"工作的启动之年和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的关键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国电教系统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结合实际、积极作为、真抓实干,为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总体工作向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转型做出了贡献。

  (一)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化应用出现了新气象

  推动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是电教系统的职责所在,也是优势所在。近年来,我们在巩固以资源促应用、以培训促应用、以课题研究促应用、以试点示范促应用和以活动促应用方面不断有所发展,出现了新突破和新亮点,开始从单纯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方式向线上线下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转变。去年,我们完成了杜部长要求的5项深化应用工作,反映了全国电教系统推进深化应用的工作面貌和转型步伐。

  1.首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办得有创意、有力度、有规模、有深度、有影响。

  全国电教系统在基础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做了一件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这一活动对电教系统的技术服务能力和组织协作能力是一次大考验。活动有创意。活动第一年就有500多万教师注册空间,说明目前中国有一半的教师进入了信息化环境,有信息化条件的教师都在努力晒出一节自己的代表课,改变了过去资源建设的模式。活动有力度。在教育部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活动成为了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一件极其有影响的大事,得到了各地的强力推动,部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从督导、考核、奖励等方面出台了正式文件。如:河南、湖南、重庆等地设立省级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优课"作者奖,颁发教育厅(教委)证书,并提供奖励经费。上海将教师参与活动所获得的课时折算成相应学分,纳入教师全员培训学分;对于市、区两级评选出的"优课",由市、区教研部门分别颁发市、区"推优课"凭证,记入业务档案,并设立专项资金给予奖励。浙江规定入选省级"优课"等同于发表一篇论文,享受省级奖待遇,颁发获奖证书,同时给予每个"优课"作品一定的物质奖励。福建提出国家评定的"优课"作者视同举行一次省级公开课,省级评定的"优课"作者视同举行一次市级公开课。各地为推进活动加大了相关激励措施、奖励力度,说明活动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影响上了一个新台阶。活动有规模。500多万教师注册,晒课320万节,生成500多万条资源,这比之前很多年开发的资源总量还要多几倍。活动有深度。活动的作用和影响远远超出了预期。重庆、河南等地专门开设了客服热线,由专门团队来帮助教师解决登录、晒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全国共有3000多名省、市、县级管理员(绝大部分是电教系统同志)承担了组织上线和支持服务工作,这意味着有约十分之一的"电教人"在为这项活动服务,全国电教系统在活动中发挥了很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大家发挥自己的智慧,做得很用心、很深入。活动的深度不仅仅体现在教学上,还体现在教师为能将自己的代表课晒到国家平台上而产生的职业自豪感,有教师在网上交流中写道:"我终于把我的课晒到国家平台上了!".活动为教师们带来了方便快捷的体验,提供了更广泛的教育资源和人脉,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已从一般性的教育技术促进教学的项目转变为发挥群体作用、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度发展的项目。活动有影响。活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了基层好评,相关内容写入了袁贵仁部长20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这说明它不仅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创新性举措,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

  2."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再创宣传普及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新纪录。

  在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领导下,201*年我们与青岛市政府合办了"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共计8万余人次前来观展。本次展览一是突出了教育信息化战略部署的落实;二是突出了教育教学应用实践,总结展示了教育信息化在各地教育教学实践应用中的成果;三是突出了实用技术和产品创新;四是突出了采用大数据技术服务教育管理信息化;五是突出了新领域应用的探索。展览受到了刘延东副总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博科娃总干事及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评价。许多区域和学校把自己的成果入选展览作为奖励。展览在总结工作、交流经验、激励创新等方面成效明显,对于宣传我国教育信息化成就,促进教育信息化事业快速发展具有特殊推动作用。这次展览的精心组织、高效布展和精彩展示,成功展示了全国电教系统作为承办者的精神风貌。这里要特别表扬河北电教馆,他们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实现了全国各省(区、市)一个都不少。

  3.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总结形成典型应用案例和模式。

  本次会议我们汇集了全国各地报送的63个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形成了案例汇编。这些案例涵盖了资源平台建设与应用、学习空间应用、网络环境下利用同步课堂等模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的实践,反映了各地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机制创新的实践,以及探索云环境下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应用信息技术变革课程与教学模式、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的新成果。一些地区和学校还在"创客教育"、"慕课"资源建设、大数据支持下的评价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201*年,在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指导下,中央电教馆编印了以内容导图、案例叙事和专家点评为主要内容,以公平、质量、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优秀案例集》,入选案例兼顾了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实践,兼顾了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网络资源共享环境、开放教育环境下的实践,兼顾了普及性、引领性,反映了中央电教馆深入调研、向基层学习、不断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的过程。这方面工作今后还将继续深入开展。

  (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工作形成了新格局

  近年来,我们在资源平台建设和互联互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正在向建立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迈进。国家五部委《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把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作为"三通两平台"建设的重要任务,提出到2017年"国家平台与地方、企业平台互联互通,协同服务的数字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完备"的要求。这项工作在去年出现了新突破,初步打破了观望为主、行动不足的局面,开始出现了一些地方和企业主动要求互联互通的新格局。

  1.开展应用,有力推动了平台互联互通。

  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点全覆盖项目、专题教育社区等应用的推动下,201*年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天津、山西、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安徽、福建、陕西、重庆、江西、河南、湖南、云南、甘肃、新疆、青海等18个省级平台,以及沈阳、武汉、广州、东莞、东阳、柳州、石家庄、三亚、邢台新河县等9个市/县级平台完成了用户对接。在这18个省级平台和9个市/县级平台上注册的用户,可通过鉴权享用国家平台的资源和服务,初步构建了教育云服务体系。至201*年底,共有注册用户4555万。中央电教馆与浙江省教育厅共同组织了国家平台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试点工作,实现了两个平台的全面对接,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经获得国家平台的开放资源搜索服务,为互联互通提供了成功案例。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还结合省情,强力推进了本省平台以三种方式与地市平台的互联互通。目前,浙江省平台与包括宁波在内的多个地市平台互联互通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国家平台与地方平台的互通主要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互联互通,与企业的互通分为两类:一类是部分企业承担了政府委托的地方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服务任务,对这些平台我们视同地方平台进行对接;另一类是与提供资源和应用服务的企业对接,使他们通过公共服务体系为更多的学校和师生提供服务,目前接入国家平台的企业超过60家,正在陆续接入更多企业。这些工作为探索解决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问题积累了经验。

  2.优化功能,增强服务内容,扩大规模。

  经过三年努力,国家平台建设走过了三个阶段。一是2012年,初步建立了网络空间应用模式,为全国"优质资源班班通"和"学习空间人人通"提供了功能和技术环境的试点示范。二是2013-2014年,初步建立了教育资源征集评审系统和教育资源体系用户互联互通系统。三是201*年,完成了国家教育资源智能导航系统和资源超市基本功能开发并上线试运行。智能导航提供来自国家教育资源中心、资源平台超市和社会各方的共计1000余万条资源信息服务,实现了与百度等企业的教育资源信息合作,接入了包括职业教育资源在内的560多个应用,数字资源超市初具规模。在教育部政府采购中心支持帮助下,我们按照政府采购的相关政策和机制要求,根据教育资源特点,创新了数字教育资源采购机制,每两个月用政府招标方式对有关资源进行内容评价和价格定位,通过评审的资源放入国家平台供地区、学校或老师选购,并根据使用情况向资源提供企业付费。国家教育资源平台的日浏览量平均70万人次左右,独立访客日均4万人次左右,支持了教师积极使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工作,激发了基于网络教研的交流热情,带动了新技术应用模式和方法融合到教学之中。国家教育资源平台上在建专题社区123个,发展社区成员10万余人,创建社区小组2000余个,发起线上与线下活动3000余个,生成资源10万余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教研"频道创建了学科教研工作室27000余个,教师们在"话题吧"发起讨论话题38000余个,最热门的话题讨论有上千人关注,讨论帖子近千个;在"问答"频道提出的问题过万个,热门问题浏览达数千人次。

  3.标准规范建设为互联互通提供了技术支持。

  正在逐步制定国家平台与地方平台互联互通的业务指南和技术规范,已有7类33个API接口提供开放服务,包括单点登录类2个、鉴权类2个、用户信息类16个、支付类6个、资源类1个、跳转类1个、互联互通类5个,可实现用户单点登录、消息发送、支付结算等相关功能。与地方协作,请专家参与,梳理了750种教材、版本的知识点,初步形成了基于普通中小学校教材的知识点及知识体系。江苏、吉林、广东、河北、湖南、浙江、辽宁、天津、上海等馆为完成这一工作做出了贡献。同时,由中央电教馆牵头,河南、上海和北京等馆共同研制的《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标准》即将做为行标发布,可以通过标准实现无论资源放在何处都可让大家共享。浙江提出提升教育的'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关键是要有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资源,在这方面浙江在高中教育选课等方面做了尝试。在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过程中,促进教育公平需要一个更加开放的信息化环境提供选择,这也是拓宽我们事业领域的重要机遇。

  4.探索"政府评估准入、企业竞争提供、师生自主选择"的资源采购机制取得初步经验和成果。

  中央电教馆积极进行资源采购机制的探索,并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开展了数字教育资源政府采购机制的初步实践。201*年组织开展了4次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教育资源采购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教育资源采购招标,28家企事业单位的6万多条资源和应用通过了评审,涵盖了中小学主要学科和教材版本,师生可以自主选购使用。去年底,通过在西部13个平台试点地区开展"政府评估准入、企业竞争提供、学校师生自主选择"教育资源采购新机制的实践探索,最终完成20多万个订单、数百万额度的资源选购,得到了用户和企业的好评,为逐步形成与"在生均公用经费中列支购买资源服务费用的机制"的配套政策和工作方法打下了基础,为实现"将数字教育资源的选择权真正交给广大师生"提供了可行方法。国家平台每2个月开展一次资源入围招标,并依据教师使用情况,按招标确定的使用单价,每3个月与资源提供企业进行一次结算。这种新机制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学校了解和接受,越来越多的企业上门合作。

  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空间应用稳步增长。截至201*年底,国家平台已有教师空间490万个、学生空间368万个、家长空间317万个、学校空间11万个,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分别比上年增长4.8倍和1.7倍;体系协同服务1099万教师、2578万学生和878万名家长。涌现了浙江东阳、湖北武汉和甘肃临泽等空间应用先进典型,同时也支持了以我馆滇西定点帮扶的云南省沧源县为代表的边远贫困地区学校的空间建设和应用,为以机构空间应用替代地区和学校的网站建设提供了经验。现在沧源县已成为临沧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典型地区。

  (三)电教系统工作的协同创新出现了新方式

  协同工作是全国电教系统的工作机制和优秀传统。协同的意义在于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加速全国教育信息化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的进程,在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更好地服务大局,自身也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暨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等品牌活动协作的基础上,201*年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协作创新方式,有力地推动了"应用驱动、机制创新"工作的落实。

  1.巩固深化"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201*年,中央电教馆持续整合开发数字教育资源,完成了全学年32期人教版资源的播发任务,新增版本教材资源播发15期。完成了人教版及新增版本部分资源的更新、提升和开发工作。升级了教学点软件并在云南、吉林等地试运行,目前中西部各地正在开展省级培训,推动系统全面升级。广大教学点、村小因使用不同版本教材引起的数字教学资源不足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各地专递课堂不断创新发展。安徽在首批覆盖25个县、777个教学点的基础上,实施了第二批项目,建设39个县区的457个主讲课堂、1209个接收课堂,覆盖范围扩大至59个县、1986个教学点。湖南湘西互动教学形成了"1+1"、"1+2"和"1+N"等三种模式。湖北咸宁在利用国家教学点资源的基础上,大力推动"联校网教",使利用优质资源教学在全市广大边远农村地区逐步成为常态。中央电教馆组织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和北京的名校合作,实验以集体备课为主、重点内容同步上课的模式。在实时上课、教师利用部分资源上课、教师利用资源备课等三种形式之外,正在探索第四种方式:利用网络集体备课,鼓励农村教师上自己力所能及的课,在重难点、单元总结等环节由一线优秀教师进行点拨和梳理,帮助贫困地区教师完成备课和授课。这些工作形成了电教系统齐心合力,寻找精准扶贫方式的共同行动。

  2.协作扩大资源开发深度和广度。201*年中央电教馆基本完成了基础教育"微课"资源的共建和定向征集工作。启动了所有人文类"主题教学网站"开发,组织了科技类"主题教学网站"资源共建工作。457条专题教育资源、252个学习网站在国家平台上线并免费共享。辽宁、江西、浙江、湖南、安徽、江苏、沈阳等省市中标并进行了这些资源的开发。资源建设是电教系统的优势所在,部领导要求我们要向组织和指导资源建设的方向发展。要想组织指导好资源建设,必要的开发体验是基础,所以,支持各地有条件的电教部门积极争取国家教育资源开发项目,也是我们在转变中成长的一个重要方式。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去寻找资源开发的形式,包括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截止201*年底,"中国梦"共上传作品2万多件,德育精品课程共上传作品3万多件,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并参与了上述两项活动,其中,吉林和辽宁两省表现突出,申报作品数量达全国总数的42%;甘肃、山东、湖南、安徽、河南和江苏等地申报作品均达1500件以上,活动中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开发了维汉版和哈汉版"数学学科双语教学网络词典",委托新疆双语办完成了审查和试用,并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免费共享。调研、征集了新疆优质双语教学资源建设需求,研究制定了资源整合和配送方案,今年3月已开始向南疆四地州配送资源并开展推广应用。今年要鼓励更多的省份加入到资源互通的队伍中来,共同努力做好此项工作。

  3.系统协作完成教育培训项目。2014年底召开了全国电教系统培训工作研讨会,现场观摩了湖南的在校培训模式,此后,电教系统相互配合支持、优势互补的意识日益增强,不断创新协作形式,有力促进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历时4年,完成了"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共有2000名骨干和20万名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参加培训。"教育部-中国电信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项目历时两年,编制了《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共培训1000名骨干和10万名校长,安徽、青海、贵州、云南、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西藏、湖北、四川、重庆、上海、海南、兵团、西藏等省(区、市)电教馆作为省级项目办,在学员遴选、培训管理、训后跟踪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项目顺利完成做出了重要贡献。2010年以来,中央电教馆在"国培计划"相关培训项目中,先后在15个省中标,安徽、吉林、黑龙江、河北、河南、新疆、宁夏、湖南、四川、重庆、云南等省电教馆作为远程培训落地单位与中央电教馆通力合作,共同保证了"国培计划"培训任务的顺利完成。由中央电教馆组织实施的全国教育信息技术重点课题"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在浙江、河北、四川、广东、广西、甘肃、云南等省电教馆大力支持下,在区域教师培训整体推进、教师能力实质性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201*年,中央电教馆组织实施的"基于融合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混合研训"活动,把观摩、磨课和创新教学模式作为培训核心内容,将教研与培训、现场与远程、理论与实践进行混合,先后在吉林农安、安徽芜湖、河南信阳、广西柳州、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进行了培训,共有2500多名校长、教研员和学科教师参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许多省馆的同志和基层教师逐渐成长为培训讲师和优秀线上辅导员。在培训工作方面,中央电教馆除了力求全面为地方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不断提升了自身专业能力,增强了电教系统的团队合作意识。

  4.探索了职业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创新合作。为推广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提升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经商教育部职成司,中央电教馆启动了"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项目。计划到2020年,用5年时间,在全国分三批遴选300所左右数字校园实验校;通过实验探索,形成百所技术先进、应用创新、成效显著的数字校园实验校,引领数字校园建设与发展。201*年6月,通过专家评审,遴选出首批129所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项目的实施,是电教系统把业务切入职教领域的良好开端。

  5.开启了大数据开发应用的国际合作和交流。201*年9月,与英特尔公司合作启动了"教育大数据分析研究项目",很多省馆的同志参与了项目研究工作。杜部长要求研究工作"四代同堂",这个项目是"第一代"的工作,还处在研究开发阶段,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央电教馆和全国电教系统的同志们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模式是未来电教系统工作的新常态。要更多地将大家的智慧汇聚在一起,共同创新、分享,齐心协力扩大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域,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二、201*年面临的形势和重点工作

  (一)充分认识当前形势和电教系统的艰巨任务

  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各项措施陆续出台,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国家关于"十三五"改革发展的这些总体部署,正在开启未来五年信息化建设的新篇章,必将引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也是全国电教系统应该关注的重点和抓住的战略机遇。教育部《201*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列出了今年教育信息化5个方面的34项重点工作,其中,中央电教馆要承担的任务有10-11项。杜部长曾提出三个要求:一要战略性思考,二要系统性谋划,三要创造性操作。他要求电教系统各级领导班子要站在大局上思考工作,并指出这不仅是工作要求,也是电教系统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业务能力上不断提升,高度重视能力建设,保证各项任务的如期、保质、按量完成。今年中央电教馆印发的《201*年教育资源开发应用和服务工作要点》特别在指导思想上强调了"增强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创新意识和绩效意识",这是全国电教系统攻坚克难的重要保证。

  (二)积极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主动适应发展需要

  随着从严治党和政府治理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审计、巡视、处理腐败案件,改变作风等措施的强化,全国电教系统的同志们必须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适应新常态的能力。要改变一些传统的惯性思维和工作方式,守住底线、敢于担当、有所作为。要努力提升应对变化的能力、凝聚各方力量攻坚克难的能力和专业支撑服务能力,以更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精神适应新需要,尽快完成业务转型。

  (三)201*年业务工作重点

  关于201*年的重点工作,中央电教馆的年度工作要点早已下发,各地也都出台了自己的工作计划或要点。这次会上,杜部长提出了总体要求,王延觉司长和马嘉宾副司长还对相关工作做出了部署。我在这里再强调一下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网络学习空间推广应用工作。今年的工作重点要以空间应用,着重提升三个能力:一是资源支撑能力、二是平台支撑能力、三是应用机制创新能力。关于这些工作,教育部《201*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和考核指标,时间紧、任务重,电教系统要各负其责,把每件工作完成好。

  第一,关于资源共享。以公益性资源为主、个性化资源为辅提供服务,这是资源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一是要实现资源全覆盖。必须有系统化的全覆盖资源,才能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经常用、普遍用。我们现在离基础教育资源全覆盖的目标有距离但已经不远了,但职业教育资源全覆盖的任务还很重,要着重加大职业教育资源全覆盖工作的推进力度。二是要抓好生成性资源,使这些资源成为教育教学中不断使用的、可完善和扩充的优质资源,成为教师能够熟练掌握的资源。三是要提供智能化的服务。按照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指导意见提出的"三个鼓励"的要求,加大企业和学校合作的力度。在"十三五"期间,教学形式应该从面对面、多媒体集体教学方式,逐渐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师们可以多做教育资源内容的开发和优化,智能化的工具和服务由企业来提供。

  第二,关于互联互通。要努力完善国家平台,优化互联互通技术架构和接口规范,丰富国家教育资源库资源,并通过贯彻元数据标准,重点在用户互通的基础上,落实推进教育资源层面的互通。要总结经验,提出互联互通指导意见的建议,为全国教育资源互联互通、为企业提供教育资源服务和学校采购教育资源服务奠定政府出台政策的基础。对于尚未互联互通的14个省份,中央电教馆要与其逐个商议,确定互联互通的方案和时间表,争取在2017年实现全国各地平台的用户互通,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保证在规定时间基本实现全国师生方便快捷享用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并为他们使用学习空间提供条件。

  第三,关于空间推广应用。今年中央电教馆要完成教育部委托的11000人的"空间人人通"培训任务,希望各地支持配合做好培训工作。要结合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试点项目验收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培训、专家巡回指导等工作,落实空间建设和应用方案,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的应用探索、机制探索。要认真研究和不断完善空间的概念、功能和应用方式,真正从利用网络学习,走向在利用网络学习的基础上形成学习网络、在学习网络中学习。面对面学习和网络学习最大的区别在于学习者能在网上找到和传统教育模式不一样的合作资源。希望各地与中央电教馆一起,继续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优秀案例,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应用典型,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化应用,提高师生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

  (四)加强队伍建设,找准自身优势,进一步转变观念和职能,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专业队伍,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和急迫。一些地方的工作有声有色,电教工作者在实践中已经成为专家,成为领跑者;有的地方工作进展还不够大,工作人员成长也慢些。大家要珍惜机遇、珍惜实践的舞台,珍惜过去几年整个电教系统转变思想观念和职能所发生的可喜变化,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队伍的学习和锻炼。2013年起,全国电教系统开展了全员培训,有些省已经完成了全员培训。未完成培训任务的要进一步加快步伐。要继续加强队伍整体建设,提高电教队伍的政治觉悟、业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形成一支既了解基层情况又熟悉国家政策,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能够为本地和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建言献策的专业队伍。要学会借势发力发挥好政府与社会、学校与企业间的桥梁作用,在教育信息化中真正发挥消除鸿沟、四通八达的作用。

  时间紧、任务重、努力适应新形势需要有一个过程。我相信,只要凝心聚力、团结协作、服务大局,电教系统就能够在201*年交出一份高质量的提高服务教育信息化大局效能的答卷。让我们继续协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