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防汛抗旱会商会的会议纪要

孙小飞老师

2015年第一次防汛抗旱会商会的会议纪要

  2015年4月28日上午,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秘书长刘正平在市水利局26楼会议室主持召开了2015年全市第一次防汛抗旱会商会议。市应急办、市城乡建委、市交委、市农委、市民政局、市国土房管局、市气象局、重庆海事局、长江委上游水文局、武警水电八支队、市水务资产公司等市防指成员单位和市水利局相关处室、直属单位及市水投集团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全面回顾了2015年1-4月以来全市的气温、雨情、水情、墒情、灾情等有关情况,对2015年汛期洪旱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提出防汛抗旱工作的相关要求和建议。现将会议议定的主要事项纪要如下:

  一、2015年前期情况回顾

  (一)气温

  截至4月底,我市平均气温为12.4℃,较常年同期显著偏高1.5℃。1~4月平均气温分别为8.4℃、9.8℃、14.6℃和18.3℃,与常年同期相比,各月均偏高1℃以上。

  从区域上看,全市除巫溪以外各区县均较常年同期偏高1.2℃以上,其中长寿偏高达2.7℃。沙坪坝、大足、江津、长寿、丰都、垫江、彭水、忠县、梁平、万州、云阳、开县共12区县气温为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高。

  (二)降雨

  截至4月底,市平均降水量为153.1毫米,接近常年同期。1~4月降水量分别为23.7毫米、18.7毫米、33毫米和77.7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1月显著偏多26%,2月和3月分别偏少19.8%和24.4%,4月偏多15.3%。

  从区域上看,万盛、永川、长寿、渝北、北碚较常年同期偏少2~3成,巫山、城口、巫溪、开县、酉阳较常年同期偏多2~6成。巫山降水量为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第3多。全市共有24个区县已出现大雨,其中大部地区大雨初日在4月上旬,较常年偏早。

  (三)水情

  2015年1~4月,长江上游流域来水正常偏多,其中长江干流寸滩站、乌江武隆站监测来水较常年偏多3成;金沙江向家坝站、岷江高场站、嘉陵江北碚站监测来水较常年偏多1~2成;沱江富顺站监测来水与常年基本持平;大宁河巫溪站监测来水较常年偏少1成。全市中小河流水势平稳,未出现明显洪水过程。

  (四)土壤墒情及旱情

  2015年1-2月,我市土壤墒情基本正常;3月我市平均气温偏高,降水显著偏少,其中潼南、合川、铜梁等区县的部分地区出现轻度干旱;4月我市连续出现降雨之后,旱情得到缓解。截至4月底,我市基本无气象干旱。

  (五)全市水利工程蓄水情况

  截至目前,全市水利工程应蓄水35.35亿立方米,实际蓄水22.25亿立方米,实际蓄水占应蓄水的62.94%,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91亿立方米。当前工程可供水量为16.99亿立方米。大渡口区、北部新区、荣昌县、 璧山区、潼南县、巫山县等6个区县实际蓄水量占应蓄水量超过80%,江津区、南川区、城口县、武隆县、酉阳县等5个县实际蓄水量低于50%。总体上,工程蓄水量呈现为西多东少的特点,工程蓄水量呈逐月减少趋势。

  (六)防汛抗旱工作措施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先后召开全市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水库安全度汛视频等会议。

  1.全力抗击春旱

  2015年春旱期间,我市部分区县出现不同程度旱情,高峰时达6.27万人、1.5万头大牲畜临时饮水困难。市防指高度重视抗春旱保饮水工作,副市长、市防指指挥长刘强亲自带队赶赴受旱区县第一线检查指导。市防指副指挥长、市水利局长王爱祖等领导多次深入防汛抗旱第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市防办密切关注旱情、墒情及工程蓄水的发生发展趋势,及时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春节期间及春季供水保障工作的通知》,并做好指导督促和信息报送工作。

  2.及时暴雨预警

  针对2015年前期出现的降雨情况,市防指高度重视,市防办加强水雨情监测,先后3次印发做好强降雨防范工作的通知,发出短信2000余条,督促和指导区县有效防御强降雨。

  3.加快防汛抗旱减灾项目建设

  市防办全力推进抗旱规划应急水源建设、山洪沟工程措施建设,特别是针对2014年水毁水利工程情况,加强水毁工程建设,截至4月底,全市共完成水毁水利工程建设资金5.7亿元,夯实了防汛抗旱基础。与此同时,配合开展了首次全国水文应急监测演练。

  二、2015年汛期洪旱趋势预测

  (一)气象预测

  预计我市5-9月降水偏多1~2成,气温偏高0.3~0.6℃,汛期旱涝交错;气象干旱与常年相当但较2014年略重;暴雨洪涝总体较常年偏重;涝重于旱。具体情况为:

  汛期我市各地平均气温为24~28℃,其中城口和东南部海拔较高地区平均气温为24~26℃,其余地区为26.1~28℃,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区偏高0.4~0.7℃, 全市大部分地区有15~35天≥35℃的高温日数,较常年略多。

  各地降水量在400~650毫米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西南部偏少1~2成,其余大部地区偏多1~2成。从7月中旬开始,全市有25~35天的一般性伏旱,伏旱与常年相当,但较2014年稍重。

  5~9月有8~10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暴雨洪涝总体较常年偏重。主要影响时段在5月、6月中旬至7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西部的潼南、铜梁、合川,东北部的梁平、万州、开县、云阳、城口和东南部的黔江、酉阳、秀山是暴雨洪涝易发区。

  (二)水情预测

  1. 大江大河

  2015年汛期长江上游主要控制站的洪水总趋势为正常年景。其中,罗渡溪站(渠江)与多年均值相比,较正常年偏高;高场(岷江)、富顺(沱江)、武胜(嘉陵江干流)、小河坝(涪江)、北碚(嘉陵江)、泸州(长江)、朱沱(长江)、寸滩(长江)、武隆(乌江)、巫溪(大宁河)等站与多年均值相比,接近正常年。罗渡溪、武隆站可能接近或超过保证水位,高场、富顺、小河坝、北碚、寸滩、巫溪站可能达到或超过警戒水位。年最高水位出现时间:向家坝站可能出现在8或9月,武隆站可能出现在6或7月,其余各站可能均出现在7或8月。

  2. 中小河流

  我市大部分中小河流将出现一般洪水。东河、梅溪河有发生较大洪水的.可能。蒲河石角站、綦江五岔站、龙河石柱站、大宁河巫溪站、琼江泰安站最高水位可能超过警戒水位或达到保证水位。我市大部分中小河流最高水位可能出现时间在6~7月。

  三、对策建议

  我市属洪旱灾害易发地区,2014年我市东北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遭受了多次暴雨灾害,各类基础设施受损严重。2015年趋势预测指出上述地区极有可能再次遭遇暴雨洪灾袭击,形成“旧伤未愈,又添新伤”的局面。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根本宗旨,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应对洪涝干旱灾害各项工作。

  (一)认真贯彻国家和市上有关会议精神。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全市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特别是刘强副市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当务之急要抢抓主汛期来临之前,修复各类水毁工程,完善各类应急抢险预案,做好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建设。

  (二)切实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市级各部门、各区县要认真贯彻落实渝办发〔2009〕213号、渝汛〔2014〕21号文件精神,要按照各自职能职责,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各项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制,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并逐一落实防洪城镇、水库、水电站、堤防、旅游景区、交通设施等涉水工程的“行政、技术、养护”责任人及工作职责。

  (三)强化预警、预测、预报工作。气象、水文、地质等有监测预警职能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预警、预测、预报工作,尽最大可能延长预见期,为防汛抗旱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四)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根据预测,2015年汛期虽然总体呈现出涝重于旱,但是重庆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高山缺水地区遍布,极易发生干旱与洪涝交替出现,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不懈怠,做好洪旱自然灾害的防御工作。

  (五)做好周边控制性水利工程调度与衔接。近年来,我市洪涝灾害呈现出时间早、来势猛、覆盖广、损失重、本地暴雨洪灾与过境洪水相叠加的趋势。防汛部门要认真研究长江、乌江、嘉陵江跨省多库联合调度,协调国家防总、长江防总及周边贵州、四川等省切实发挥长江三峡水利工程、金沙江向家坝电站、乌江沙陀电站、嘉陵江东西关电站、岷江紫屏铺电站等控制性枢纽的防洪错峰作用,切实减轻我市过境洪水压力。

  (六)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2014年我市地质灾害较常年偏重,特别是渝东北地区连续遭受强降雨导致地质灾害频发。各级国土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排除地质灾害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进一步加强城市防洪工作。要把城市防洪安全摆在突出位置,统筹考虑城市外洪内涝问题,加强防洪排涝能力建设,确保城市正常运行。市政部门要对全市低洼易涝区、地下商场、车库、排水管网进行拉网式排查,落实防汛措施,对易发生堵塞、坡度平缓、弯道多、进水口少、标高低矮等特殊路段的部分进行疏浚,并对2014年出现过的暴雨集水点进行集中整治。要加强城市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强化城市道路积水监测,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和部门联合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城市防洪指挥系统。

  (八)加强应急值守工作。全市各级防办和有防汛任务的单位,从5月1日零时开始,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各级值班领导和工作人员要在岗在位,并做好信息监测、预警发布、动态收集等工作,保障信息传递渠道畅通,及时传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