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生态环境的建议书

黄飞老师

  改善生态环境的建议书篇一:

  近年来,由于全国各地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了生态环境不同程度的破坏,最终引起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湿地遭到破坏,矿产资源遭到破坏,旱涝灾害频繁,水体污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危害人类的生活健康,以致流行病蔓延。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尤为突出。就我市生态环境而言,也仍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大气污染严重。特别是进入冬季,不论是市区,还是县区,都笼罩在雾霾当中,由于我们的城镇现代化建设工作的相对滞后,导致居民冬季燃煤取暖占比较大,居民区取暖时昼夜不停地排放烟尘,还有其它生产、生活中不停地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城市上空大气的污染,形成的阴霾天气,导致人们的感冒、呼吸道疾病等明显增多。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辆的与日俱增,机动车辆的尾气排放也成为环境污染的一大顽症;

  二是水资源危机。近些年来,我市的河流流量严重减少,甚至出现了很多河流断流。一些农田因水资源短缺而得不到有效灌溉。部分水体受到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水资源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固体废弃物排量日益增多,处理率和综合利用率不高。固体排放物主要是煤等矿产资源开采利用后的煤矸石等废弃物、电厂的粉煤灰和其它生活垃圾。由于全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使得这些废弃物处理率偏低,造成大量堆积。它们既占用土地、影响市容,又破坏生态环境。

  四是“白色污染”还程度不同地存在。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农膜、塑料袋和一次性餐具的大量使用。我国从80年代农业生产开始使用薄膜,在增加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产生大量的废旧农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塑料袋和一次性餐具的广泛使用,给顾客带来很大的方便。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塑料及塑料制品利用的不合理,从而引发了新的环境问题。“白色污染”严重的危害生态环境,己成为我们的一大公害。

  五是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的难度越来越大。一方面,人地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人口多,土地少,有限的土地既要植树造林,又要种粮,还要放牧,而且还要上马建设工业项目。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是实施未植树造林的土地难以植树造林。容易植树造林的荒山、荒坡、水边、地角、路旁已经种上树,剩下的是沙化、石漠化程度非常高或容易被人畜侵害苗木的土地。这些土地难以植树造林。

  总的来说,我市环京津地区、首都大生态屏障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上战乱频繁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干旱少雨、风沙大等恶劣的自然环,再加上工矿区多、工业废弃物排放量大的工业现状,等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非常之脆弱,治理难度非常之大。可以说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生态文明,是关系全市人民福祉、影响京津塘地区环境的长远大计,同时也是我市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抉择!

  为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

  一要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的力度,增强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

  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相配套的`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措施。要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森林资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除了对有关管理人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教育外,应着重对公众开展环境教育,不断增强公众的法制意识,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舆论氛围,使他们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参与。逐步在各类学校有计划地增设和开展一些生态环境保护课程和宣传教育活动,使更多的学生知道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从小养成良好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要加强生态管护,全面推进生态建设。

  生态治理必须大力坚持管护与建设并重的原则,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水则水。大力传承弘扬右玉精神,通过保护措施而自然恢复的生态区域,应以保护为主,企业厂矿,村庄、公路、铁路沿线等需要采取治理措施的地方则应加大绿化力度,进行局部绿化和通道绿化。要保护好植被,营造天然保护堤坝。应保护好我市的森林植被,充分学习借鉴右玉的工作经验,围栏禁牧,进一步做好全市的封山育林工作。

  三要继续做好退耕还林工作。

  退耕还林要把生态建设放在第一位。搞好退耕还林,就是要把退下来的耕地利用好,农民感到退耕还林后的经济效益不比退耕前的差,才能使农民愿意退耕还林,达到稳定退耕还林的效果。因此,要正确处理好农、林、牧的关系。

  首先,要有以林为主的思想意识。综合治理应定位在生态功能的发挥上。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础。大力发展林业,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治水之本在于治山,治山之道在于兴林,山青才能水秀,林茂才能粮丰,粮丰才能致富。

  根据六区县土地条件、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合理安排林种,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林与经济林,使植树造林成为有经济效益的产业;其次,要加快幼林培育发展步伐,为大生态建设提供苗木资源保障。要统筹安排,大力提倡拍卖宜林地。

  市政府要统筹安排,将有条件的乡村宜林地拍卖给有苗木的经营户,确保幼龄苗木有保障用地,推动全市苗木生产健康发展,使之成为广大农民的一项支柱产业;要合理流转土地,为苗木发展提供后续保障。市政府要统筹安排,把荒山、荒坡和荒沟有序流转到苗木产业发展用地上来,流转后的土地作为苗圃发展的后续保障。与此同时,要增加苗木的种类,实现苗木规格多元多样化,有效减少苗木的病虫害;

  第三要切实加大退耕还林奖励、扶持力度。在争取国家、省市扶持政策资金的同时,市政府要每年匹配大量的资金用于生态环境建设中失地农民的经济补偿。一来可调动农民植树的积极性,二来可补偿农民植树的眼前经济效益。

  四要搞好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

  要进一步加大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的投入,因地制宜地修建一批蓄水池、沉沙涵、排灌水渠、拦河坝、防护沟道等工程,实现截流、蓄水、拦沙、沉沙的目的,并解决灌溉和人畜饮水问题;要进一步加大坡耕地的改造力度,全面进行植树造林,对坡度25度以上的坡耕地应尽量退耕还林(草),对坡度25度以下的坡耕地要加快坡改梯的进度,切高垫低,砌筑硬坎,通过运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建立一批稳产抗自然灾害能力强的农田,增强蓄水保土功能。

  五要大力推广推行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限期治理污染严重的企业,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要尽量采用能耗、物耗小,排污量少的生产工艺。大力发展余热发电、沼气发电、太阳能等,解决农民的燃料问题,减轻农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要加大工业“三废”治理力度,提高“三废”的综合利用水平,全面实现“三废”的无害化处理。

  六要切实加大“白色污染”的防治。

  要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采取措施防治“白色污染”。在行政方面,要加强管理,加强制度和政策的落实,特别是针对铁路、公路沿线两侧的“白色污染”问题,要采取隔离、防治措施,通过加强管理,达到防治的目的。要采取强制措施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正确引导公民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把限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要强制塑料的回收利用,清洁的废塑料制品可以重复使用,可用于造纸、炼油、制漆、做建材等。废塑料制品在进入垃圾堆前,进行分类回收,进一步提高废塑料利用价值,有效增加回收率。要全面推行以纸代塑,或采用可降解塑料。

  七要大力加快城镇现代化建设步伐。

  推进“气化”朔州工程,集中供热和天然气工程实现居民全覆盖,可有效降低冬季阴霾天气的出现率。与此同时,要严格控制交通运输业的尾气达标排放,努力推进城镇现代化建设步伐。

  八要加大保护生态环境执法力度。

  法律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依据,依法保护生态环境是做好生态保护工作的根本途径。应依法打击各种乱砍滥伐林木的违法犯罪行为,还应杜绝修路、开矿等直接或间接破坏森林植被的行为。同时还要依法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其它不法行为,使生态保护工作赢得公众的有力支持,最终达到保护好生态环境的目的。

  XXX

  年 月 日

  改善生态环境的建议书篇二:

  民进会员、XX师范大学教授徐亚同反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不断增加,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土地利用形式发生改变,对环境和生态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城市中建筑物、道路及水暖电网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造成植被覆盖率降低,天然绿地和水域生境往往被隔离形成人工建筑物中的“孤岛”,加之地表水受污染,城市生境严重破碎化和岛屿化,动植物种类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功能受损,物流能流受阻,净化功能下降。

  XX市是典型的感潮河网地区,各级河道33127条,长24915公里,河网密度为3.93公里/平方公里,面积569.6平方公里;湖泊26个,面积73.1平方公里。河道与湖泊总面积为642.7平方公里,河湖水面率为10.1%。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口增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质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黄浦江及其水系水质由良好到轻度污染直至严重污染。20世纪末,Ⅲ类水仅占0.71%,Ⅳ类水占48.4%,V类水占19.31%,劣V类水的占31.15%,甚至一度迫使郊县部分水厂关闭。河道是包括土地、植物、动物、水体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调节径流、调蓄水量、去除水中有害物质、提供水生和陆生动物栖息地以及人类的休闲景观等一系列的功能。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天然河道水体受污染严重,且河岸硬质化,河道片断化,对城市生态系统及自然景观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影响,河道内生物多样性减少,食物链变短,致使河道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河道自净能力减弱甚至丧失。

  据《20XX年XX市水资源公报》公布,20XX年XX市71.8千米的评价河道中,优于Ⅲ类(含Ⅲ类)水河长占评价河长的28.7%。此外,Ⅳ类水河长占27.2%,而Ⅴ类水河长占8.5%、劣Ⅴ类水河长更达到了35.6%。为此,徐亚同建议:

  一、疏通河道,激活水系。

  在城市化过程中,随意填埋河道的现象十分普遍。XX在过去的20年间,由于填埋等人类活动,使XX市的水面率减少了1/4。因为填埋而断流的河道,水位落差小,水流减速,形成许多无法流动的“断头浜”,使水体的复氧能力和自净能力日趋减弱,极易引起黑臭。俗话说“流水不腐”,对于城市水系而言,需要从流域的角度全面激活,打通XX内河的经脉,加快水体更新速度,使得城市河流真正流动起来。

  二、以流域截污、治理为前提,对中小河道主干进行生态修复。

  河道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生态工程学或生态平衡、物质循环的原理和技术方法或手段,将受干扰和破坏的河道恢复到具有生产力的状态,使河道里环境不再继续恶化,并与周围环境的景观保持协调一致,通过外界力量使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原初状态。主要包括:

  (1)工程措施,如生态河道、生态堤岸、人工湿地等等;

  (2)生物措施,如植物生、动物生物修复的结合,微生物修复与生态河道、生态堤岸的结合,河道内生态修复与河道外湿地修复的结合,陆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与河流生态修复的结合等。

  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是按照自然界自身规律去恢复自然界的本来面貌,强化自然界自身的净化能力去治理被污染水体,可实现水质的持续改善,并可与景观改善相结合,创造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优美环境。

  三、构建生态河道,提高生物多样性。

  由于人类活动,如在兴修水利工程以及进行河道整治的过程中,为了防洪需要或对河道进行开发时,往往将自然散乱状态的河道集中成一条主流,对于弯曲的河道未经充分论证而实施裁弯取直,把河道自然弯曲的状态改变成直线或折线。考虑到河道的安全性问题时,建设河道的护岸形式常被改造成混凝土直立式挡墙或浆砌石挡墙。片面追求河岸的硬化覆盖,只考虑河道的行洪排涝功能,而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工构造物对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自然河流的渠道化及护岸混凝土化,使河流生境在不同程度上单一化,破坏系统的稳定性,造成河流生态环境的退化,进而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作用越来越小,水质恶化、生境的丧失或被阻断、物种减少等生态系统的退化,河道失去了自净能力,加剧了水污染的程度。

  XX河道的生态重构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生境的改善,二是河流水文条件的改善。主要包括恢复河流形态的多样性,保持河流的蜿蜒性,保持河流的纵向连续性和侧向联通性,创造生态系统的物种流、能量流、营养物质循环以及生物竞争的条件,防止河道的直线化和渠道化。对现有的硬质驳岸进行软化,开展河岸缓冲带的建设,通过水生生物网的构建,促进河道生态系统的恢复。

  四、打造生态廊道,构建生态网络。

  生态廊道是指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廊道类型,主要由植被、水体等生态性结构要素构成。生境破碎化导致适宜生境的减少和景观孤立化,降低了个体在斑块间扩散的机会,绿色廊道是降低其负面影响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生态廊道把各生境岛屿连接在一起,尤其是与较大的自然斑块连接在一起,构建成生态网络,可减少甚至消除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而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通过在城市网状河道的水体构建生态浮床、生态墙、恢复水生生物链网,以及河流滨岸带植被的恢复,使之与被城市道路和建筑所分割的支离破碎的城市陆地植被相连,可以构建成绿色的生态景观廊道,并与道路两侧的绿带和环城绿带一起形成一个良性的开放生态系统。

  XXX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