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吆喝第三课教案设计

李盛老师

课文吆喝第三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体味老北京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魅力。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品味丰富的文化内涵,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景体验

  听相声《买布头》学唱生活中的吆喝,让我们一起走进萧乾的《吆喝》,去聆听北京城特殊韵味的吆喝声,感受他的那份心动。

  二、朗读感知

  1、让学生听录音阅读全文并思考:作者围绕北京城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

  作者介绍了北京城一年四季、从早到晚不同的吆喝,及叫卖的内容和方法。

  早晚吆喝:早点、百货、夜宵

  四季吆喝:蛤蟆骨朵、西瓜、柿子、葫芦……

  2、小组竞猜(听录音猜行当)

  三、研读品味(品味语言特色)

  品吆喝的“味儿”

  介绍北京口语特点:讲究分寸,委婉,事物名词后加“儿”

  作者描写要和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浏览课文 找出文中富有京味的语句,并大声朗读,品味其中的意味。

  例:冰棍儿----三分嘞

  葫芦儿----刚蘸的

  我对卖蛤蟆骨朵儿的最有好感。

  (朗读品味法,比较品味法、语境体悟法、生活体验法)

  品吆喝的“法儿”

  阅读第11段品析吆喝的“法儿”

  例:借甲事物形容乙事物:葫芦儿-----冰塔儿

  夸张手法:小玩艺儿赛活的

  具有戏剧性:就剩两挂啦 三分嘞

  告诉制作过程:蒸而又炸,油油儿又白搭。

  小组合作:选择任一商品,设计吆喝内容和吆喝方式,体会生活乐趣

  四、走出课堂

  哲人常说,一滴水中见大海,一粒沙中见世界。到民间去采风,关注我们平常习焉不察的民风民情,探寻日常生活背后的学问,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发现!

  第二课时

  一、体会情感。

  作者在《吆喝》一文中怀念的不仅仅是吆喝的内容,他还怀念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仔细品读,体会作者情感。

  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 ---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自豪)

  特别出色的是那种合辙押韵的吆喝。(赞美)

  让学生谈谈在生活中,是否也会想起什么?怀念些什么?

  二、拓展阅读(略)

  谢谢指导!

  附:酸梅汤

  【吆喝】哎 玉泉山的水来 东直门的冰

  喝的嘴里凉了嗖嗖

  给的又多来

  汤儿好喝呀

  【解说】酸梅汤是老北京传统的消暑饮料,在炎热的季节,多数人家会买杨梅来自行熬制,里边放点白糖去酸,冰镇后饮用。

  玉泉山的水是有名的山泉水,很好喝,旧时皇上只喝玉泉山的水并有专门的水官从西直门走水。所以卖酸梅汤的以“玉泉山的水”来做宣传。而东直门有全城最大的冰窖,在冬天的时候,卖冰的会把冰放在冰窖里储存起来,到天热的时候卖。

  西瓜

  【吆喝】 哎 这斗大的西瓜 你就船这么大的个块儿咧 吃了呗呶快来哎

  润嗓子 甜嘞 这两个 大俩哎

  【解说】北京城卖西瓜的小贩,有的整个的卖,有的就切成小块儿零卖。在闷热的季节,很多住家都喜欢在晚饭后去逛街,买块儿西瓜边走边啃消暑。王府井花市大街有家西瓜摊,一个瓜切成16块一样大的块,用很夸张的吆喝叫卖。

  附:调查表

  学校民俗文化调查表 姓名: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