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六年级语文教案

刘莉莉老师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篇文章,掌握词语的正确搭配和熟记一些常用成语,知道本课的写作方法。

  2、本课教学主要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和师生共同探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以及本文的中心。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怀念优秀教师的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通过本文教学,培养学生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分析人物的思想品质。

  三、教学难点:写读后感。

  四、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学生回忆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

  2、初步感知全文:自读课文,初步感悟本课中王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佐证。

  3、字词教学:质疑:提出自己不懂或不理解的词句,寻求解答。

  4、再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

  课前的王老师留给给你的印象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宽宽的额头,明亮的眼睛。轻快地步子,全班热烈鼓掌。

  课中的王老师留给你的印象是:温和、宽容。

  课后的王老师留给你的.印象是:亲切,平易近人,关心爱护学生,有正确的教育方法。

  5、新来的王老师留给同学们深刻的印象,他是本文的主角,本文的配角蔡林叶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来分析蔡琳的变化:

  课中:开始:低着头,一声不响,恼火,不出声(自卑)

  课后:开始说话,推开,忍不住拆开,大踏步回家(自信)

  6、读后感:面对蔡林的变化:你想对他说:

  面对蔡林的变化:你想对王老师说:

  7、与本班的差生交流,听听他们的心声,教会学生尊重每一位同学。再读课文倒数第二段。

  8、拓展:鼓励能激励人上进,有时挫折也会激发人奋进。只要有上进心,只要想努力,任何时候都不迟。心有多远,路就会有多远。但只有付诸正确的行动,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出路。

  9、作业:(1)本文的写作顺序是?(2)写人一般要从人物的哪些方面入手?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鲁宾孙漂流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3.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了解外国名著。

  4.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名著作品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名著的兴趣。

  二、阅读准备:

  学生带好《鲁宾孙漂流记》。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1.书籍是知识的源泉,我们除了学好课本外还要多读课外书。谁能说说自己对名著有哪些了解?

  2.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其中的一部名著,先请大家自读课文《鲁宾孙漂流记》。

  (二)汇报了解,整体感知

  1.书主要内容是什么?《鲁宾孙漂流记》主要写了哪些人物?

  2、说说你印象深刻的故事或情节。

  3.生交流,师适当引导个别学生介绍精彩故事的部分情节,引起阅读兴趣。

  (三)欣赏品味,交流体会

  1.指导读精彩片段,抓题眼产生疑问读懂其中的人物和精彩的情节。

  2.交流精彩描写片段,体会原著的精彩。

  3.激发学生读原著的兴趣。

  4.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特点,体会情节描写精彩的特点。

  四、课后作业

  1.课后继续阅读《鲁宾孙漂流记》,同学之间互相交流阅读感受。

  2.写写自己的读后感,评选优秀作文。

  附学生的一篇读后感。

  学会生存

  ——读《鲁宾孙漂流记》有感

  六一班熊吟清指导老师李朝晖

  一个人,在荒岛上,从一无所有,到丰衣足食;一个人,被上帝单独挑出来,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七年两个月零十九天之多。这一切多似乎看似不可能,可却有一个人办到了,他——就是鲁滨孙。

  穿过汪洋,不要问舟船,要问毅力;勇攀高峰,不要问双手,而要问意志;跑过峡谷,不要问双脚,而要问决心!

  鲁滨孙之所以可以在荒岛上存活那麽久,不就是靠他的毅力吗?

  达·芬奇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克服任何障碍。”这不正是指鲁滨孙的那种刚毅、顽强的精神吗?

  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多一点顽强,我们就能打造一片天空;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多一些努力,我们也可以打造一片温馨家园。

  在“5·12”大地震中,只有乐观向上、勇敢镇定、刚毅坚强的人活了下来,他们凭着顽强的毅力、不去的信念、是自己和亲人、朋友一起从鬼门关连拉带拽的回来了。他们用他们的知识,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神话、传奇和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困难,要是都放弃的话,怎能活下去?所以,我们要想鲁滨孙那样,面对困难去克服它,不慌张,沉着冷静,勇敢镇定,这样才能在艰苦的环境生存下去。

新课标六年级语文教案3

  回顾拓展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一)交流本单元课文内容及课外学习的感受

  1.学生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二)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三)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二、日积月累

  1.借助手头学习资料,提早预习,理解成语大意。

  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成语意思,有不理解的可与小组同学合作探讨。

  3.指名朗读。

  4.交流成语意思。

  5.练习背诵。

  6.交流课外收集成语。

  7.齐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并默记心头。

  三、成语故事

  1.谈话导入。

  2.交流从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

  3.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自学成语故事《舍本求末》。

  4.交流读后感受。

  5.教师小结,并推荐课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