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课文《桥边的老人》教案范文

阿林老师

高二课文《桥边的老人》教案范文

  一、教材编排:

  八单元:本教材的理念以及编排方式,都很有创意,与以往教材有着鲜明的区别。它以小说的基本元素来区分单元,分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等八大单元。

  四板块:每个单元又分为阅读、话题、思考与实践、链接。

  二、这套教材有什么特色?

  1、在分类和编排上与以往不同。历来讲授作品无非是在内容、形式两方面机械地做些文章,作品尽管千差万别,但分析起来都是差不多的路数。这套教科书则致力于打破这样的框架,依据小说的一些基本特质来区分为8个单元。以这些特质作为组织教材的“纲”,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这样的编排使本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相当于一本微缩型、简略型的外国小说史和小说创作论。既有利于照顾到“面”,又有利于在“点”上纵深挖掘,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小说的系统性认识。

  2、选文的可读性。本来应该生意盎然的语文教育曾经在某一段时间里被扭曲得枯燥乏味。恢复语文教育的审美活力是我们的用力之所在。故所选文章都有较强的可读性,面孔新鲜,覆盖面和地区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激情,有利于使语文学习变成一种享受而不是苦差。

  3、引入较新的学术成果,清洗关于文学、小说的一些陈旧认识。有人曾经说过,教科书里的见解一般要落后于学术研究10年。本教材致力于使新的、较有共识的研究成果进入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走出已习惯的阅读陈见,发现另样的进入作品的方式。比如,在谈“主题”时,明确提出“小说忌讳主题鲜明,主题鲜明对于小说很难说是一个优点”。在谈“人物”时,引入英国小说家福斯特的“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的概念。在谈“虚构”时,区分“事实”与“真实”,明确指出“呈现事实不是小说的目的,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

  4、深入浅出。本书的难度按照高中生的中等水平设置。其中许多话题其实牵涉的理论问题已经比较深入,但尽量采取较为浅显的表达方式来表述,多举例,多提示,少纠缠名词术语,使学生既易于进入,又知堂奥尚深,可以激发进一步的探究兴趣。

  5、实践性。语文是活生生的东西,是我们日常应用的东西,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灵活性。在“思考与实践”部分提供的“续写”、“情景作文”、“作文评比”、“课堂讨论”等方式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语文意识。将语文教学与写作结合起来。话题从写作的角度来设定,所设定的思考题与实践活动,也有不少具有这方面的功能。

  6、倡导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动手、动脑、动笔中完成对知识的领会与掌握。比如,在《教师用书》部分的教学建议里,“虚构”单元的一个教学建议是:“组织一次类似于电视综艺节目的竞猜活动,让同学讲述一件事,让听众判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虚构的。”类似的活动会非常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

  7、注重写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这一点也许是本教材最大的也是最有价值的特色。必须承认,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照理说,高中阶段应当基本上完成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而实际上这个任务并未完成,由于如此,写作教学便延伸到了大学。有些大学认为写作教学应当在高中阶段完成,于是取消了写作课程,而结果发现现在的大学生在写作上存在严重的问题,甚至连基本的写作方式都未掌握,一些大学(包括一些十分著名的大学)正在研究与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我们能从高中教学中就加强写作意识,就不至于造成如此糟糕的局面。本教材突出了写作的位置,无论是从选文还是到设问、实践活动,各个环节都与写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门写作课,它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是十分有益的。

  第一单元的要求是: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

  3、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和题旨呈现的关系;

  4、了解小说的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

  教学目标设置为:

  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一、赏析作品

  1、如果你是导演,请策划“我”与老人相遇前的画面,进而品味小说语言简约却寓意深远的艺术特色。 (重点词语:踟蹰。

  ①小说第一段交待了哪些内容?(主人公及故事发生的环境)

  ②几乎一景一笔,为什么唯独对老人着重笔,且分置首尾?(注重语言的轻重匀称,结构的`错综,与下文的过渡照应。)

  ③由本段看小说的叙述语言有何特点?(语言简约,不事渲染,淡化主观色彩;但包蕴丰富的内容,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

  2、依据课文中的对话,尤其是“我“与老人对话时“答非所问”的情景,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①“微笑”“最后”“只得”(对故乡的热爱,被迫离开的不舍和无奈。愈是平静,愈是微笑,愈是令人心酸。)

  ②矛盾:“我”问老人的家及政治态度时,老人的繁衍;老人问“我”动物能否挨过炮火,“我的心不在焉。(两人身份不同。“我”作为反法西斯战士,关注自己的战斗任务,最多也是对老人境况关心;而老人远离政治与战争,内心关注的是与自己相伴的动物的生命。)

  3、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与同学一起思考、讨论:

  短篇小说不可能像长篇小说一样对社会历史作壮观的描写,它只能选取一个小角度、一个侧面,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有意义的主题来。

  人物形象与故事的主题有何关系?(老人充满爱心,其形象闪耀着普通的人性的光辉,与践踏人类生命的残酷战争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旨在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斥责非正义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我”只是充当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一个观察者,并没有发表议论和流露感情。第一段末尾的那句“他太累了,走不动了”,以及“我”与老人的对话中插入的一句“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都是“我”的揣测而已。尽管如此,我们通过对有关战争的场面描写和与老人的谈话以及催促老人离开这些细节,还是可以看出,“我”是对老人同情的,对战争厌恶的。)

  主旨提炼:《桥边的老人》实在是一篇小品:仅由一幅画面、一段对话构成,格局之小,笔法之简练,在宏大战争主题的小说林中,可以说微不足道,但《桥边的老人》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残忍、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4、结尾的表达作用:

  ①交待故事的结局。

  ②点明故事背景。

  ③渲染氛围,烘托心境。

  ④象征手法,暗示中心。

  5、小结小说的艺术特色:语言简约;寓意含蓄深远。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八分之一是读者所看到的,八分之七虽然没有写出来,能为读者感受到的。”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对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研究者们注意到了海明威的文体风格,认为海明威早年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练就了简约干练的文体风格,在从事小说创作后,他还是提倡简练的电报体写作风格。海明威的小说使用的是最普通的词和日常用语,摒弃了空洞词藻。)

  二、叙述分析

  (1)介绍叙述视角。

  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叙述角度,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作者一叙述者一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2)介绍叙述人称。

  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全知视角基本上是叙述者等同于作者,他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全知视角的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有限视角是现代小说的一大贡献,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重叠。

  (3)根据上面的介绍,请你再次阅读《桥边的老人》指出这篇小说的叙述人称,并与同学讨论、分析这种叙述人称的艺术效果。

  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指导,得出观点:

  《桥边的老人》中,第一叙述人称'我'的出现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

  (2)《桥边的老人》叙述视角分析:

  首先,这种角度给了我们一种'亲历'的感觉,仿佛这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一个真实的特写,可以增加一些真实感和亲切感。

  其次,采用第一人称,可以避免作者的介入,更多的是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显得比较客观。具体说来,小说通过'我'之眼,通过'我'与老人之间的对话,尤其是老人三次唠叨着'猫会照顾自己,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这样的细节描写,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尽管没有一句带有情绪化的语言,却令我们感受到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热爱。

  最后,'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的仅仅是'我'的所见所闻,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只能推测,这对读者而言,要求能挖掘人物的心理,玩味故事的内涵。比如,在小说末尾,当'我'再次催促老人离开,而老人却无力起身时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老人'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这一切都是客观地呈现出来的,关于老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和老人对现实的情感等,都需要读者借小说的信息推导出来。

  三、应用与拓展

  1、找出一篇采用全知视角写作的短篇小说,并与《桥边的老人》相比较,领悟不同的叙述方式产生的不同的审美效果。

  2、完成课后'思考与实践'第一题:《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看的小动物们,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3、再找几篇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来读,体会他提出的语言'冰山'理论。

  四、作者简介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他于1899年生于芝加哥附近的一个医生家庭,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担任驻欧洲记者,并以记者身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抑郁,1961年自杀。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塑造了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第五纵队》,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50年代,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形象”(代表作《老人与海》1950)。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20年代是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早期,他写出了《在我们的时代里》、《春潮》、《没有女人的男人》和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等作品。这一时期,正值西方世界沉沦为爱略特在社会崩溃背后所看到的荒原时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就是写战后一群流落欧洲的青年的生活情景以及他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小说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是一名美国记者,战争毁掉了他的性能力。他爱上了一名英国护士勃瑞特?艾希利,后者也倾心于他,但他们无法结合。

  一个美国作家罗伯特?柯恩——一个对生活颇多虚妄与浪漫幻想的人也爱上了勃瑞特,但她并不喜欢他。这一群历经沧桑的青年,战后浪迹欧洲大陆,整日无所事事,聚饮、争吵或殴斗。战争夺取了他们的亲人,给他们留下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创伤,他们对战争极度厌恶,对公理、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怀疑,对人生感到厌倦、迷惘和懊丧。小说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谴责了战争,具有反战色彩。小说因写了一代人的迷惘而成了“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的代表作。

  《永别了,武器》(又译《战地春梦》)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他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为主题,揭示了“迷惘的一代”出现的历史原因,控诉了战争毁灭人的理想和幸福,戕害人们的心灵,并使千百万无辜生因此涂炭。这篇作品显露了海明威散文风格的基本特色和“现代叙事艺术”。作品故事情节简单而意境纯一,语言朴实无华,句子短小凝练,环境描写达到情景交融。

  40年代,他根据在非洲的见闻和印象写了《非洲的青山》、《乞力马扎罗山的雪》,还发表了《法兰西斯?玛贝康短暂的幸福》。1932年发表了《午后之死》,尊奉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使作品趋于精炼,缩短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提出了“冰山原则”,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使作品充实、含蓄、耐人寻味。

  1939年,海明威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这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品。它写了国际纵队的志愿人员罗伯特?乔丹为配合一支游击队的一次炸桥行动而牺牲的感人故事,这部作品是海明威中期创作中思想性最强的作品之一,在相当程度上克服和摆脱了孤独、迷惘与悲泣的情绪,把个人融入到社会中,表现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二战后,海明威创作进入晚期,其代表作为《老人与海》,由于小说中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一生的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以自己的经历披露了当权者的伪善和现实的残酷,刻画了美国年轻一代的迷惘情绪,作品中洋溢着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在探索艺术创作的途径中使现实主义在开放性的兼容并蓄中获得了新的光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