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雪》教学设计教案

刘莉莉老师

课文《雪》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

  2、品味语言,领会作者雪景描绘中寄寓的精神追求和人生态度;

  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课文;

  2、揣摩作者对南北不同雪景的描绘,体味其中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个星期周末,下了一场春雪。请大家描绘一下雪景,谈谈对雪的感受。

  面对这片银白的世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课文《雪》,去感悟鲁迅笔下的雪景。

  二、整体感知

  1、疏通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磬口(qìng)

  脂粉奁(lián)

  灼灼(zhuó)

  嘻笑(xī)

  褪尽(tuì)

  凛冽(lǐnliè)

  2、课文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

  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

  三、朗读课文

  听课文配乐朗读(播放画面),学生听读;

  分小组朗读;

  学生挑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并谈谈朗读处理的根据。

  全班配乐朗读。

  四、理解感悟

  1、在作者的.眼里,江南雪景有着怎样的特点?

  滋润美艳,隐含生机。但不能持久。

  2、文章通过哪些方法,表现出“滋润美艳、隐含生机”这一特点?

  对比:江南的雨(单调);

  比喻:“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极健壮的处子的皮肤”;

  烘托:繁盛的花丛、纷喧的蜜蜂;

  孩子们塑雪罗汉。

  五、品味语句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成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坚强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赞赏的。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气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隐约着的青春的气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青春”“处子”都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状态,这里是江南的雪蕴育着的生命,是与轻柔和缓的境界相联系的。

  六、课堂小结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江南的雪给作者的感觉就是美艳、绚丽、有趣。但这种美因为未经磨练,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不能持久,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七、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读一读,写一写”;

  3、课外阅读《野草》。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写词语、拼音。

  3、江南的雪具有什么特点?

  滋润美艳,隐含生机。但不能持久。

  二、理解文本

  1、“江南的雪”与“北方的雪”这两部分通过什么联接?

  通过“但是”一词,也体现出作者的感情倾向性。

  2、北方的雪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孤独:(除此以外,别无他物)

  坚强不屈,毫不妥协:“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

  献身:“死掉的雨,雨的精魂”。

  3、你怎样理解“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成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

  4、你认为作者更喜欢哪一种雪景,为什么?

  北方的雪,在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

  三、课堂小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鲁迅的眼里,这种美平和、恬静,却未经磨练,并不能保持长久。他更为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像北方的雪一样,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她的存在,那张扬的个性,像一个奔放的挑战者和战斗者,作者的感情在对北方雪的描写中得到深化。这种写法就是我们常讲的:借景抒情。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语文作业本》;

  3、你曾在雪地里做过什么事,有过什么忧喜?试写一段文字描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