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我与地坛》高中优质教案

刘莉莉老师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的关键句,理解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及母爱的伟大;

  2、鉴赏精彩语段,体味作者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亲情的感悟。

  教学重点:

  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爱。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课前我们先听一段音乐,(播放音乐)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首雄浑凝重激越而有昂扬的《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在完全丧失了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命运的人很多,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张海迪、海伦·凯勒等等,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史铁生图片)

  面对残疾,史铁生也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的活了下来,并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他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在国外出版。从残疾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我与地坛》,理解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感悟。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所以希望大家在课堂上能用心思考,用心感悟。

  二、讲析第一部分:

  1、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那就是得无独厚的地坛。(出示地坛图片)

  地坛是明清时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神圣而庄严,有四百多年的辉煌与荣耀,然而现在的地坛是一幅什么模样呢?课文第一部分的第三段进行了描写,请同学们听读后回答:对地坛特征的描写要抓住哪几个关键词?

  2、(听读)学生回答,出示板书:、剥蚀、淡褪 坍圮 散落

  3、这样的地坛给了你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后板书:荒芜

  4、那么此时“我”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为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学生回答后出示板书:失魂落魄 残废

  5、提问:现在,请同学来说“我”为什么喜欢去地坛?

  学生回答,提示小结,曾经庄严神圣的地坛被人们遗忘了,双腿残废的“我”似乎也被世间遗弃了,史铁生看着这同样命运的地坛,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排遣郁闷的地方,很快地,他消极颓丧的精神状态和荒园融为一体。

  6、当史铁生全身心地融入到地坛中时,他开始专注于这里的一草一木,昆虫雨露,下面请听我朗读第五段中的景物描写后回答:此时在地坛里除了荒芜冷落,他还看到了什么?

  (范读,回答后板书)不衰败

  7、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给了史铁生怎样的启示?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8、评价学生回答后小结:地坛里的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他们全都很卑微,可它们不都是在按照自已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吗?它们并不在意自已栖息地的“荒芜”,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反而使这里不再“衰败”,毫无疑问,正是它们让作者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则。即使我已经残废了,我也要直面现实,珍爱生命。这也是作者从中感悟的人生真谛。

  板书:直面现实,珍爱生命

  9、解读自然,由此解读了生命,文中象这样蕴含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请同学们齐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然后,把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句子勾画出来,进行品读。

  10、请一位同学读出你喜欢的句子。

  11、汪国真曾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那么从这些句子中我们能看出作者的'心情如何以及他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12、学生回答后小结:夕阳的灿烂,雨燕的高歌,苍黑的古柏,还有不期而至的暴雨、静美的落叶,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信念。此时,地坛,已不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它已经进入了史铁生的生活或者反过来说,史铁生在他的精神家园里完成了他对人生的第一次思索:直面现实,珍爱生命。

  三、讲析第二部分:

  1、在课文的第二部分,地坛从我们的眼前退却,渐渐淡化为一个背景,成为人物活动的场所,而我们眼前更加清晰地浮现一个伟大的形象,——母亲。请同学们跳读第二部分,概括母亲的形象。

  学生回答后板书:苦难 顽强

  2、母亲的苦难何在?

  (1)儿子残疾“母以子贵”不幸。

  (2)儿子不理解母亲,发脾气,她得默默承受。

  (3)他得以自己的微笑来化解儿子的痛苦。

  3 苦难而顽强的母亲给了我什么生活的启示?

  学生回答后板书:直面痛苦 追求幸福

  4、可是史铁生并不是一开始就理解母亲,从这段《秋天的怀念》我们也可以看出,(出示图片)逐渐的,随着思考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自已的一生。母亲以他的的活法,无言地告诉了我应该以坚韧的意志直面艰难的命运,以深沉的爱关注痛苦的人生。可惜“我”直到母亲因病去世后才隐隐感觉到了心里的失落。下面请听一段史铁生的内心独白。

  (范读相关文字)

  母亲已经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留给作者的只是无尽的追悔与哀怨。

  5、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满文军的《懂你》。

  6、你们喜欢这首歌吗? 为什么?(歌词、旋律、镜头)

  7、如果你是导演,你要为史铁生和他母亲拍这首歌的MTV,你会选取他们生活中的哪些镜头来祭奠这位伟大而苦难的母亲?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8、小结:“我”去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我久在地坛,母亲找,这一组组感人至深的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悟到了母亲深沉的爱以及在“我”终于读懂了母亲后痛彻心肺的悔恨和无法弥补的遗憾。所以我希望在你们今后的生活中,千万别再留这种遗憾。

  四、全文小结:

  其实,生命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