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活动:小熊,藏哪了

李盛老师

中班社会活动:小熊,藏哪了

中班社会活动:小熊,藏哪了1

  名称一:小鱼游啊游

  目标:学习身体平衡地小跑步

  材料:金鱼胸卡若干

  过程: 1.幼儿把金鱼胸卡挂在自己的脖子上。

  2.教师示范小金鱼摇尾巴游来游去的动作:双手放在身体两侧自由摇摆,往前跑。

  3.听教师念儿歌《找到三个好朋友》,幼儿根据儿歌内容模仿小金鱼游泳的动作。

  4.活动中,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小跑步。

  建议:活动前,先让幼儿熟悉儿歌内容。

  名称二:小鱼吐泡泡

  目标:手眼协调、感知湿性颜料

  材料:印章、湿性颜料、抹布

  过程: 1.出示范例图,请幼儿数一数小鱼吐出了几个泡泡。

  2.教师演示印章的使用方法: ——“蘸上颜料后,用力盖在小鱼的旁边。” “小鱼吐的泡泡越多越好。”

  3.幼儿给小鱼盖印章,教师观察幼儿盖印章情况,给予必要的帮助。

  4.陈列幼儿作品,数数泡泡的个数,比比多少。

  建议: 1.湿性颜料的水分要少些。

  2.印章可以用胡萝卜削去一个截面替代。

  名称三:捉小鱼

  目标:练习敏捷地躲闪

  材料:与人数相等的鱼胸卡、捕鱼的网兜(塑圈、大块花布替代)、歌曲录音磁带

  过程: 1.家长帮助幼儿将鱼胸卡贴在孩子胸前。

  2.播放录音歌曲,家长扮演捕鱼人,幼儿扮演小鱼开展游戏。

  3.家长要听完最后一句歌词才可以捕捉小鱼(用网或圈套住孩子,或者父母分别拉住花布两头向上抛起做成网罩罩住孩子)。

  建议: 1.为提高幼儿游戏兴趣,家长先可以故意不捕“小鱼”。

  2.在自然角中饲养小金鱼,幼儿在观赏中逐渐产生对小金鱼的喜爱,模仿小金鱼游来游去的动作。 3.利用墙面布置——哪些动物水里游,让幼儿认认说说在水里游的动物的名称。

  附:儿歌

  找到一个好朋友(丰丰) 小金鱼水里游,东游游西游游。游来游去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小鱼吐泡泡(婷婷) 小小鱼,吐泡泡,吐出一个小泡泡,吐出一个大泡泡,大大小小真有趣。

中班社会活动:小熊,藏哪了2

  活动目标:

  1、 知道水能解渴,人每天都需要喝水。2、迁移生活经验并对比,懂得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喝生水不卫生。3、养成主动喝水的良好习惯活动准备:瓶装可乐、汽水、橙汁,一杯白开水,一杯自来水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引出话题:

  提问:口渴了怎么办呢?(喝水、喝饮料、吃水果等。)二、出示瓶装可乐、汽水、橙汁,一杯白开水。迁移生活经验进行讨论:

  1、这里有什么?它们是什么味道的?

  2、你知道口渴了喝哪种水最解渴、最好呢?

  教师告诉幼儿汽水、饮料里面有许多的糖分,还含有许多的二氧化碳,对我们小朋友的身体健康并不好;而白开水里没有这些成分,喝白开水最解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教师拿着杯子到水龙头前面接了一杯自来水,提问:自来水能喝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自来水不能喝,因为有很多的细菌还没有被消灭。只有经过高温消毒的水才能喝。

  三、介绍喝水的重要性。

  提问:为什么人每天都要喝水?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胆地说说。

  教师总结:我们人体内每天需要有很多的水,但是我们活动后就会出汗,身体里的一些水就会蒸发掉,因此,我们每天都要给身体补充足够的水。

  四、幼儿欣赏儿歌:咕噜咕噜教师:小朋友,如果你现在口渴了,你会喝什么呢?小胖胖口渴了,他喝了什么?他还口渴吗?

  教师念儿歌:咕噜咕噜。小朋友请你们一起告诉小胖胖喝什么最解渴好吗?

  儿歌:咕噜咕噜太阳大,天气热,小胖胖,买汽水,喝可乐,咕噜咕噜喝一杯。咕噜咕噜喝一杯。一杯两杯三杯……咕噜咕噜咕噜……喝了好多杯,小胖胖一样渴,小胖胖一样热,还把地上弄了一堆垃圾。

中班社会活动:小熊,藏哪了3

  活动产生:

  现在的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在生活上一手包办,忽视孩子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的研究,设计了一系列相关的生活活动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生活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活动目标:

  1、掌握系鞋带的正确方法。

  2、理解故事,记住短句“先绕一个圈,两头交叉绕一绕,拉拉紧”。

  3、提高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准备:

  《一双有蝴蝶结的鞋》故事图片,短绸带人手一根,幼儿鞋带的鞋上幼儿园。

  活动一:故事《一双有蝴蝶结的鞋》

  1、教师有表情的完整讲述一遍故事。

  2、结合挂图,教师边讲述边提问。

  (1)开始,妈妈为什么不给佳佳买这双有蝴蝶结的鞋?

  (2)佳佳是怎样学习扎蝴蝶结的?

  (3)到了佳佳的生日,妈妈真的给她买了这双有蝴蝶结的鞋,佳佳是怎样穿好这双这双鞋的?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借此复习前面的短句。

  3、学扎蝴蝶结

  发给幼儿人手一根短绸带,练习扎蝴蝶结。提醒幼儿根据短句,运用正确的方法。先绕的两个圈要小一些,交叉的也要小,不要拉紧容易拉过头。形不成蝴蝶结。

  4、娱乐活动

  幼儿互相帮助把蝴蝶结扎在食指上,颤动食指模仿蝴蝶飞动。

  活动二:学系鞋

  1、讨论:早上,爸爸妈妈是怎样给你系鞋带的?

  2、请会系鞋带的幼儿表演一次,激发幼儿学习鞋带的愿望。

  3、引导幼儿根据扎蝴蝶结的经验,学系鞋带。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提醒幼儿一定要系紧鞋带,不然鞋带容易散开。

  4、比一比,谁的鞋带系得又快又好。

  活动延伸:

  在区角中增设自理区,投放扎蝴蝶结的短绸或可穿鞋子的娃娃,可让幼儿继续学习系鞋带。

中班社会活动:小熊,藏哪了4

  设计意图:今年我带小班,孩子从家庭来到幼儿园,进入集体生活,要学习与同伴交往,要跟同伴一起活动,要开始他们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孩子会有些不适应的表现。如何帮助孩子尽快的熟悉环境,适应集体生活,对集体产生安全感,进而喜欢上幼儿园呢?正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大家来抱抱》是我们自己生成的一节社会活动,幼儿很容易用自己的感官去接触事物,进而产生心灵的感受。拥抱是一种身体的接触,更是一种心灵的接触,通过拥抱增进与老师、同伴间的交流,消除陌生感,让幼儿逐渐喜欢上幼儿园。

  目标:

  1、初步学习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对他人的喜爱。

  2、体会和同伴以及成人拥抱的亲切感。

  3、愿意参与集体游戏,大胆表达情感。

  准备:

  长毛绒玩具(人手一个)、碟片(天线宝宝)、音乐准备:找朋友、进场音乐。

  过程:

  1、出现各种小动物,让幼儿与它们抱一抱,体验抱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感觉。

  2、结合生活请幼儿说说被别人抱的经验。(老师去抱小朋友,让幼儿体验被抱的感觉。)

  3、小朋友互相抱一抱,初次体验与同伴抱的感觉。

  4、看动画片,模仿正确的抱同伴的方法,懂得怎样抱才让人觉得舒服。

  5、再次选择喜欢的同伴去抱抱。

  6、讨论还有哪些表达喜欢的方式。我们喜欢一个人,除了可以抱一抱,还可以怎么做,能让他知道你喜欢他呢?

  7、和客人或同伴玩找朋友游戏,在找到朋友后抱一抱。

  评析:

  本节活动能围绕新入园孩子心理适应的需要,生成设计适合其年龄特点活动内容,过程组织紧扣目标,从情感体验入手,丰富幼儿与他人抱一抱的情感体验,有重点的帮助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不断升华幼儿体验,特别是电教媒体的运用适时恰当,在给幼儿提供模仿对象的同时,营造了较好的氛围,进一步激发了幼儿与同伴保抱一抱的情绪。建议,关注过程中个别幼儿的体验,对一些环节增加预见性。

中班社会活动:小熊,藏哪了5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家长配合,在家里和孩子一起找找哪些物品上有花的图案,选择一件或两件带到幼儿园,陈列在“花花商店”的货架上。

  2.“吃的东西”和“用的东西”的标记。

  活动过程:

  一、花儿在哪里

  1.师:我们在公园里、花店里,幼儿园的花圃里,找到了许多漂亮的花。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地方有花呢?

  2.幼儿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自己曾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花。

  教师将幼儿的表述用简笔画的方式记录在纸上,并及时展示在黑板上。

  3.师:有的花长在泥土里,有的花长在水里。有了花,我们的世界变得真美丽!许多我们平时用的物品和吃的东西上也有花的图案,你们发现了吗?

  4.启发幼儿寻找有花朵图案的物品:女孩子的发夹上有花,幼儿园的窗帘上有花,风筝上有花纹,等等。有花朵图案的物品会更漂亮。

  5.师:看到有花的地方和有花朵图案的物品,你心里觉得怎么样?喜欢吗?

  二、花花商店的物品

  1.师:“花花商店”里的所有物品都有花,你能从这些物品中找到花吗?

  2.教师分发给幼儿每人一件“花花商店”的物品,请幼儿观察并寻找花的踪迹。

  3.说说你找到的花在哪里,把它指出来。

  4.引导幼儿发现花朵图案在生活中的运用:有些食品包装上有“花”,如玫瑰花干(蜜饯),玫瑰花茶等。这些图案告诉我们:这些食物有花的成分。

  5.师:妈妈的护肤品、花香沐浴露和洗发水等也有花朵图案,打开闻一闻,果真有花香的味道。

  6. 师:有些物品上的花朵与物品没有直接关系,它只是使包装更漂亮,具有装饰作用。

  三、货架大整理

  1.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吃的东西”和“用的东西”的标记,贴到“花花商店”的货架上。

  2.幼儿根据自己手里的物品类型,分类放入货架,并摆放整齐。

中班社会活动:小熊,藏哪了6

  活动目标

  1、了解图书馆借阅的基本规则。

  2、了解图书馆的设备和用途。

  3、喜欢朗诵儿歌,能理解儿歌的含义。

  活动准备

  1、手偶、公共图书馆借书证、公共图书。

  2、《我会讲故事》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4-6页。

  3、《爱惜图书》儿歌。

  活动过程

  形式:集体/小组

  1、出示手偶、公共图书馆借书证及公共图书等,介绍手偶,并告诉幼儿:“他”每星期都到图书馆借阅图书。

  2、提问:

  ·你去过图书馆吗?

  ·谁和你一起去的?

  ·你去图书馆做什么?

  3、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4-6页,让幼儿观察图片,请到过图书馆的幼儿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经验。向幼儿提问:

  ·图书馆中有什么设备?

  ·它们可以帮你做什么?

  ·使用这些设备时要注意什么?

  4、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4-6页,请幼儿指出使用图书馆设备的正确行为,并解释在图书馆里要保持安静的原因(不影响别人)。

  5、请幼儿提出爱惜公共图书的方法,例如不要弄脏、折皱、撕毁等。

  6、一起朗诵儿歌《爱惜图书》:

  看图书,轻轻翻,

  不弄脏,不弄乱。

  看完记得要归还,

  爱惜图书真简单。

  7、讨论借阅“故事王国”中的书时,要注意什么?

  8、根据讨论结果制定规则,并用图画或文字记录借阅规则。

  :

  ·能判断在图书馆里的正确和不正确的行为。

  ·能朗诵儿歌《爱惜图书》,并能说出爱护图书的方法。

  活动建议:

  ·在活动区活动时间,可以引导幼儿在图书区体验图书借阅活动,使幼儿能更加直观地了解、体验到借阅图书的程序及适宜的行为。

中班社会活动:小熊,藏哪了7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树与人类、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关系。

  2.懂得感恩,对周围事物及人有感恩的心。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谁呀?(老树)

  师:在老树长大的过程中有谁帮助过它,它们是怎么样帮助老树的?

  二、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树与人类、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关系。

  (一)欣赏故事第一部分:

  1.讨论:老树长大的过程中,有哪些朋友帮助过它呀?

  2.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小朋友,园丁,阿姨,花儿,鸟儿帮助老树的图片。

  (二)欣赏故事第二部分:

  1.提问:原来这么多的朋友都帮助过老树,他们听了老树的感谢,会怎么回答呢?(不用谢)

  2.讨论:朋友们除了会说不用谢,他们还会说什么呢?

  (幼儿讨论后讲述交流)

  3.播放课件:小鸟、牵牛花和人们如何感谢老树。

  师:你们都说了自己的想法,现在让我来听听朋友们到底是怎么回答的。

  (三)欣赏故事第三部分:

  1.提问:老树听了朋友们的话,心里会怎么想?

  2.小结:原来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还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三、联系已有经验,感受周围人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感恩。

  师:老树从一棵小树苗慢慢长大,是因为得到许多朋友的帮助,它才能越长越好,越长越高。我们小朋友就像一棵小树苗,长大的过程中,一定也得到过许多的帮助,谁愿意来说一说?

  四、制作爱心卡

  师:刚刚小朋友们都大声的说出了谢谢,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想做一些事来报答他们,回家后把你想说的话,或想为他们做的事,纪录在爱心卡上。

中班社会活动:小熊,藏哪了8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知道"对不起"的神奇之处,培养幼儿养成做错事时"对不起"的习惯。

  2.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同伴间的合作关系,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重点难点:

  让幼儿知道"对不起"的神奇之处,培养幼儿养成做错事时"对不起"的习惯。

  活动准备:

  准备小故事一个、挂图四张、音乐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讲故事《"对不起"真神奇!》

  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老师带小朋友在院子里玩滑梯。只见小朋友。

  "方雅,你是踩了她的脚吗?"……高高兴兴地去玩了。("对不起"真神奇!)

  2.提问:师:小朋友,你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师:你是怎样做的呢?

  二、深入主题。

  1.观看挂图四副。

  2.玩积木时荣荣不小心把实实的积木弄倒了。

  3.喝水时鹏鹏不小心把水洒到了倩倩的身上。

  4.吃饭时龙龙不小心把饭汤弄到迪迪的手上了。

  5.睡觉时文文不小心蹬到了策策的身上了。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边看边说边讨论,幼儿积极发言。

  6.欣赏歌曲《对不起,没关系》

  三、表演示范

  1.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进行歌表演练习。

  2.小朋友可以把生活、学习活动中的事情编成歌词表演。

  四、主题扩展。

  学习文明礼貌用语"请、对不起、你好、谢谢、再见!"修改建议教后反思:在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先讲述自已平时与同伴之间发生误会的情节,并且让其他同伴评价其错与对,再根据自己平时玩游戏时发生的一些识会改编歌词,并请同伴汇报演唱,孩子们积极性很好,陈薇羽在歌唱时,还能加上动作肢体语言,对于歌曲的学唱起到了很好的巩固作用。总体而言,本堂课各个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有效,完满完成教学任务。

中班社会活动:小熊,藏哪了9

  一、说活动教材和幼儿行为分析

  绘本《小熊,藏哪了?》讲述了一只小熊为了赢得游戏胜利,而不惜离开妈 妈,导致在森林里迷路无助,最后待在原地不动获救的故事。由此,联想到中班的孩子,他们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往往对一些未知的新鲜事物很感兴趣。外出活动时,他们总能被一些事物吸引,而此时父母的看管意识不比小班时期,经常发生与家人或团队走散的事件。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活生生的案例,如玩捉迷藏的游戏,因太在意游戏的结果,有的孩子躲在衣橱几小时,整个家庭找的人仰马翻。又如孩子在商场或超市,经常会听到喇叭里播报:“xxx小朋友,您的妈 妈在广播室等你。”这样的事件屡见不鲜,可见,在这个时期对中班幼儿进行适当的安全教育,积累一定的自救、求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社会领域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以及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要,我制定了以下两点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知道活动时不能独自离开、要注意安全。

  2、知道遇到困难或需要时会用适当的方式向成人求救。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幼儿更好的投入游戏情境中,我设计了捉迷藏的道具背景;活动中采用了PPT图片来呈现小熊和妈 妈捉迷藏时的乐趣和小熊迷路后焦急、害怕的心理。最后一环节插入2张捕捉到的生活照片:这样让幼儿联系生活讨论照片上发生的'事情。整个活动运用PPT和图片进行支架,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四、说教法和学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以幼儿为本,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同时老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采用了适宜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游戏法、多媒体教学法、观察法、提问法、讨论法等。教师的教法与幼儿的学法有机结合,共同为目标的完成服务。

  五、说活动过程

  我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以下三大环节:

  1、游戏导入,唤醒经验。

  首先我和孩子们聊一聊:“你们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吗?”“你们平时有没玩过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想和沈老师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吗?”在和孩子玩捉迷藏游戏前约定好游戏规则:沈老师来做找的人,孩子们是躲的人,你们在躲的时候要静悄悄的,不能发出声音;被沈老师找到的孩子坐回自己的位置。

  游戏后我进行了小结:捉迷藏是个很好玩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有找的人,有躲的人,我们都会躲在安全、隐蔽的地方。 作为活动的开始,运用游戏的方式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欣赏课件,理解故事,探索迷路自救的方法。

  本环节我又设计了三个环节

  (1)、理解故事第一段,小熊玩捉迷藏的前两次经历:

  小熊第一次躲在石头下面,第二次躲在草丛里。我这样问孩子:“小熊两次都被妈 妈找到了,心里会怎样想呢?”请幼儿帮小熊想个办法躲在哪里,才不会让妈 妈找到。此环节在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大胆地让幼儿想象小熊两次都被妈 妈找到后的心理变化。

  (2)、听故事第二段,了解小熊的心理变化。

  小熊两次都被妈 妈找到后,他想:我要走得再远一点、远一点,让妈 妈找不到,于是他趁妈 妈不注意的时候独自一人离开了,最后在大森林里迷路。“这时小熊该怎么办呢?”我问孩子,是继续往前走?还是怎样?为什么?此处引导幼儿用语言规劝小熊不能往前走。

  (3)第三段故事:小熊迷路,探讨迷路后的自救方法。

  出示PPT背景图,引发幼儿讨论:迷路的小熊怎样才能找到妈 妈?我们快来帮小熊。这一环节是个重点环节,引发幼儿思考,深化幼儿感受:小熊迷路后害怕的心理和迫急帮小熊找到妈 妈的方法。此处挖掘幼儿的情感和思维,我根据幼儿的回答一一贴出相应的小图片并进行了经验的归整:在大森林里迷路了,最合适的方法就是站在原地等妈 妈来找你,这样更安全。

  3、结合生活图片,获得经验。

  通过过渡语:“在生活中你们迷路过吗?”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的两个小朋友怎么了?让幼儿结合经验并说一说:走丢了,怎么办?运用已有经验,谈谈自己的想法;让幼儿知道平时跟爸爸、妈 妈或老师外出时,不能独自离开爸爸、妈 妈和老师,如果走失后,会用适当的方式向大人求救。

中班社会活动:小熊,藏哪了10

  活动目标:

  1、 通过实践和讨论,使幼儿初步学习和同伴友好地共同玩和轮流玩的方法。

  2、 初步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使幼儿感受愉快的活动情绪。

  4、 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小汽车,各种新奇的玩具、图书分成五组

  活动过程:

  一、 出现小汽车,设问

  1、这是什么?你们想玩吗?(请两名要玩的幼儿上来)

  2、有两个小朋友要玩小骑车,可现在只有一辆车,怎么办呢?

  幼儿讨论,教师可适时地引导,大家得出:一个先玩,一个后玩,一个一个地玩,就是轮流玩,学习词:轮流。

  3、请两名幼儿轮流玩小骑车。知道互相谦让,让对方先玩。

  4、还有谁想玩请三名幼儿来玩,问:他们应该怎么玩呢?引导幼儿说出:一个一个地轮流玩,巩固幼儿对"轮流"的理解。

  二、 小结

  我们一起活动的时候,要团结友爱,玩具大家一起玩,有的玩具可以一个人玩,但人多的时候,就要轮流玩。还有的玩具一个人玩不起来,就要几个人共同玩。有哪些玩具可以共同玩的?

  翘翘板、摇船,要两人友好地共同玩才能玩得好。爬网、大金鱼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玩。玩时要注意不影响不妨碍别人。

  三、 分组活动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有的可以大家一起来玩,有的是一个一个人玩的,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想办法,和别人商量,一起友好地玩。介绍各组内容: 第一组:立体新图书(三本)第二组:玩具小汽车(三辆)第三组:望远镜、万花筒(各一)

  2、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老师观察和引导幼儿学习与同伴商量玩的方法。

  3、活动结束后谈谈自己的活动情况。

中班社会活动:小熊,藏哪了11

  活动目标:

  1. 通过看看、比比、说说,了解自己与他人的成长过程,知道自己的成长与家人、老师、许多人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2. 感受自己的成长变化,体验成长的快乐。

  3.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家人、老师等人的感谢。

  活动准备:

  ①视频录像:小中大幼儿成长的足迹;②小中大幼儿照片、幼儿手印、足印图及绘画作品多套;③幼儿成长图片一套;④儿童音乐。

  活动过程:

  (一)了解他人的成长过程

  1、谈话,导入课题。

  2、播放视频,观看不同年龄段幼儿在园的生活活动。

  3、分段讨论,说说小中大幼儿的变化。

  (二)排一排、比一比、说一说

  1、照片排序:按小→大排序,比较照片从小到大的变化。

  2、幼儿作品排序:出示幼儿足印图,哪些是小班宝宝的足印?哪些是中班宝宝的足印?哪些是大班宝宝的足印?感知宝宝一年一个样,身体越长越大。

  3、出示幼儿绘画作品,按小中大排序。说说为什么这样排?感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能力逐渐增强。

  4、幼儿操作:把幼儿照片、手印图、足印图拿出来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按小中大归类,同时播放小与大的音乐。

  (三)说说自己的变化

  1、以前你上小班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2、通过三年幼儿园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本领?现在你有哪些变化?

  3、看图说话,用一句话说出以前的你是什么样子?现在的你又是什么样子的。

  4、这些本领是谁教你的,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哪些人帮助过你?

  (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感谢之情

  1、你应该感谢哪些人?如:个子长高、身体变强壮、自理能力增强、懂事听话应该感谢谁?会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应该感谢谁等等。

  2、说说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的感激之心?

  结束:播放轻音乐,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谢恩人。

中班社会活动:小熊,藏哪了12

  活动设计背景

  吃饭时东张西望、撒饭菜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养成“吃饭时要专心、好好吃”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通过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复述故事,让幼儿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故事内容。

  3、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吃饭时要专心,不要浪费粮食”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幼儿能完整、生动的讲述故事。

  2、让幼儿学会在生活中吃饭时该怎样做。

  活动准备

  1、自制挂图,故事磁带“大公鸡和漏嘴巴”。

  2、碗勺模型,“大公鸡”卡片,“小弟弟”和“奶奶”手偶。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碗勺模型,提问:碗勺是用来做什么的?让幼儿猜猜关于吃饭时要注意的一些事,引出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

  二、基本环节:

  1、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2、听故事后看挂图,启发、引导幼儿说出图片内容。

  ①小弟弟坐在院子里干什么?

  ②小弟弟碗里的饭为什么撒得到处都是?

  ③大公鸡来了说什么?然后做了什么?

  ④大公鸡为什么说小弟弟漏嘴巴?

  ⑤大公鸡唱的是什么儿歌?

  ⑥小弟弟为什么哭了?

  ⑦奶奶对小弟弟说了什么?

  ⑧后来小弟弟还撒饭粒吗?

  3、启发幼儿懂得“吃饭不要东瞧瞧西看看,要专心”的道理。

  请幼儿再听故事,看挂图复述故事。

  三、1、利用大公鸡、小弟弟和奶奶的指偶让幼儿表演故事。

  2、自愿表演、分组表演。

  四、交流,你是怎样吃饭的?让幼儿知道吃饭要好好吃,要像改变后的小弟弟学习。

  五、1、让幼儿自己动手用费纸壳制作碗勺和手指玩偶,教师在旁边适时适度指导。

  2、课后布置背诵《锄禾》,要求幼儿平时做到不撒饭不剩饭,节约粮食、珍惜粮食。

中班社会活动:小熊,藏哪了13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好奇心很强,特别对水彩笔有很大的好奇心,总是喜欢在很多地方乱涂乱画,为了让幼儿该掉这一毛病特设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再书本、桌子、墙壁等地方乱涂乱画,有爱惜物品的意识。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参与集体交流活动。

  活动重难点:

  重点:改掉乱涂乱画的习惯。

  难点:尝试擦掉弄脏的地方。欣赏故事,引导幼儿讨论: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都喜欢蜡笔吗?可是有一只小蜡笔。到处惹人生气,这是为什么呢?

  二、播放课件讲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他们生气了》,幼儿边欣赏故事内容。

  教师提问:

  ——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它们为什么要生气?(幼儿讨论)因为小蜡笔乱涂乱画,积木的身上留下了一条条的蜡笔印,白墙变成了黑墙,书本上的字看不清了,桌子变成了“大花脸”。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小蜡笔这样乱涂乱画对吗?

  教师小结:书本、桌子、墙壁式我们大家的,我们不能再上面乱涂乱画,这样会把他们弄脏了,影响美观,所以不能乱涂乱画。

  三、让幼儿尝试将弄脏的地方擦干净。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把教室里弄脏的地方擦干净,并做提醒标志,提醒幼儿以后要小心请有幼儿说说还有那些东西不能乱涂乱画。

  教师:还有那些东西也是不能乱涂乱画的?(幼儿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看到小朋友们擦得那么干净,还做了提醒标志,书本、白墙变得高兴起来了,他们夸小朋友是能爱惜物品、不乱涂乱画的好孩子。

中班社会活动:小熊,藏哪了14

  活动目标:

  1.通过分苹果活动,学会分享。

  2.通过操作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乐意与同伴、成人分享好吃的食物。

  活动准备:

  1.部分幼儿排练好情境表演。

  2.一篮大小不一的苹果,个数与参加表演的幼儿人数相同。一篮橘子,比班级人数略少一些。

  3.操作材料《大苹果分给谁》

  活动重点:

  通过分苹果活动,学会分享和谦让。

  活动难点:

  乐意与其他人分享好吃的食物。

  审美元素:

  小班的幼儿,由于他们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有与他人分享或谦让的机会,本活动通过让幼儿尝试不同的分水果的方法,能够培养幼儿形成好吃的东西与大家一起分享的意识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以及与他人交往的方法。

  活动过程:

  1.观看情境表演,进行讨论。

  (1)观看情境表演一:主人将大苹果留给自己,小的分给别人。

  师:小朋友,这样分苹果对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分呢?

  (2)师小结:有好吃的东西时,应该互相谦让,大的分给别人,小的留给自己。

  (3)教师讲述故事《孔融让梨》。

  2.观看情境表演二,尝试谦让和分享的方法。

  (1)师:刚才小朋友的办法很好,请小主人按照我们的方法再分一次苹果。

  (2)师:谁愿意当小主人,学一学小朋友用好方法来分(大小不一的)苹果?

  部分幼儿尝试用谦让的方法分苹果。

  (3)增加两位 客人,引导幼儿讨论:如果苹果不够分怎么办?

  (4)师小结:除了谦让的方法,还可以大家共同分享好东西。

  3.看操作材料。

  ——师:你看到了什么?

  ——师:苹果够分吗?怎么分?

  (让幼儿看操作材料)我们再用同样的方法分苹果,让老奶奶、妈妈、小弟弟都开心。

  4.教师评价:表扬在分苹果活动中做得好的幼儿。

中班社会活动:小熊,藏哪了15

  活动目标:

  1.从气流吹在脸上的感觉来感受空气的存在。

  2.在与空气的亲密接触中感受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动物吹气玩具若干。

  2.遮眼布或眼罩。

  活动过程:

  一、谁在亲我。

  ----教师边念儿歌"找找找,找朋友,找到朋友亲亲脸",边带领幼儿拍手四处走动。当念完儿歌时,两个朋友立即脸碰脸,亲亲对方。教师也加入其中,与幼儿相互亲亲脸。

  ----有位客人,他也想亲亲小朋友。

  ----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迅速地拿出大型吹气玩具,打开气孔,快速对着每个幼儿的脸吹气。

  ----请幼儿说说脸上的感觉,猜猜是谁在亲自己的小脸蛋。

  ----原来是动物玩具在亲你们的脸。它是用什么亲的?(空气)

  二、亲亲小脸蛋。

  ----幼儿自由选择玩具,超自己脸上放一点气,亲亲自己的小脸蛋,感知空气的存在。

  ----幼儿结伴,用吹气玩具互相亲亲对方的脸。

  ----除了亲亲脸,还可以亲亲哪里?

  ----幼儿边念儿歌《亲亲小脸蛋》:亲亲小眼睛,眼睛眨一眨;亲亲小嘴巴,嘴巴撅一撅;亲亲小鼻子,鼻子耸一耸。边做相应的动作。

  三、谁在吹气。

  ----请一组幼儿演示游戏的方法:一幼儿蒙上眼睛,坐在中间,其他幼儿围在四周,分别拿着吹气玩具,朝蒙眼者某个部位放气,然后请蒙眼者说说哪里有气,有几个人朝他放气。

  ----幼儿5-6人结伴,分组进行游戏,感受与空气亲密接触、游戏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