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设计理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探求。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就好像是塞林格笔下的“麦田”:有一群孩子在课堂“麦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戏、狂奔、乱跑,新的活动不断生成。教师就是站在那“麦田”悬崖边的守望者,守望着这片麦田,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就把他捉住,不让一个孩子掉下“悬崖”,不让学生迷失于“课堂生成”。
在这堂课的设计上,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的欲望为起点,课堂上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通过追问补充的方式将他们带到思维的边缘,让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二、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二篇。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融化在一起,表现出故都之秋的特色和作者的独特感受的作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用阅读能力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我将本文分为两课时来学习。第一课时从内容和背景方面研读文章,感悟探究作者情感;第二课时从语言和艺术手法方面,体察作者情感。这是第一课时的设计方案。
三、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既要让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五、本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
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学生在把握作者情感上有一定的难度,也难以领悟主观色彩笼罩之下的景物描写的妙处。所以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引导学生推敲本文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既是教学重点,又是学习难点。
六、教法学法设想:
1、采用教师与学生互动合作的教法。
(解说:在新课程理念中,课堂是个有机融合体。从互动角度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文中隐藏的生命情感。)
2、朗读感受,重视诵读、美读。
(解说: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3、让学生读、说、品、评,合作探究
(解说:阅读实践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
七、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设计:
依据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的思考,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贴近生活,进入情感
一开课,老师与学生共同回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等一系列的描写秋天的诗词……是的,不同的人对于秋有着不同的感受。毛泽东读到秋日的壮丽,杜甫读到秋风的悲凉,柳永读到秋雨的凄苦。那么,你眼里的秋天是怎样的呢?学生各抒己见:可能会谈身边的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方面秋天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北雁南飞,枯叶飘零,收获后的田野,一片狼藉,风中夹杂着寒意,让人心绪悲凉等等。
“一个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体味一下郁达夫眼里的秋天是怎样的呢?
(解说:这一导入,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最佳状态,也就进入教学的第二环节。)
(二)诵读感悟,辩论情感
1、先听课文朗读录音,配上一段忧郁抒情的音乐《秋思》,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在文中勾画出作者选用了哪些平常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
2、听完课文录音,请学生读课文1-2自然段,分别用文中的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明确: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南国的秋——慢、润、淡
(解说:这一设问意在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
学生很快悟出:作者眼里故都的秋最大的特点:“清、静、悲凉”
3、那么纵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
将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分为两组。要求各组同学在回答时以文本为依据。
学生有了争论意识,就会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语句,在阅读和争论中提高运用文本的能力。
“颂秋”组的同学就会从作者赞美、眷恋故都的感情角度来选读文段证明自己观点,而“悲秋”组的同学则会从萧瑟的景物的文段描写中读出“悲凉”。学生很容易读到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那作者为什么不选故都的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郊是众多优美的风光,而是选取生活中非常普通、不起眼的的几幅画面来作为故都的代表呢?为什么南国的秋就不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呢?
学生经过一系列深入的辩论后发现: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这都跟作家的个人心境有关。作者写南国之秋,秋味不浓,难以让人满足;写北国的秋,才够得上心理上的秋味。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对故都秋的眷恋和向往,是积极赞美的情感;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全文的基调又是忧伤的,悲凉的。可以说《故都的秋》是一曲悲凉的颂歌。
(解说:有意让教学重心下移,设置了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这是一种联系文本进行分析的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筛选、提取文中信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想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产生了思想上的碰撞,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阅读和争论中,加深对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的领悟,加深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的认识,突出了本堂课教学重点。这种放手让学生讨论的做法,能让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有助于思维的互补,更有助于合作能力和发现能力的培养。在这里,课堂就是一条生生不息流动着的河流,师生成为课堂生活的创造者。)
(三)研读探究,发现情感
继而,教师抛出一个学习缺口,师生进行互动研讨探究——郁达夫眼里的秋天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下面是我上这堂课与学生互动的片断)
生:可能跟他的年龄有关吧。
师:郁达夫写此文时年龄只有38岁。
生:可能和作者的性格有关吧。
师:可惜我手头没有这方面的资料能帮你证明这一点。
生:是不是跟作者的生活时代有关?
师:不错,郁达夫生活在动乱年代,但是像他这一时代的其他作家也写过反映季节的文章,像朱自清的《春》就写得生机盎然、蓬勃向上。
生:也许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
生:还可能和作者的心境、情怀有关。
师:郁达夫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留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他爱国热忱。
生:由此看来,作者因眷恋故都才产生这样的情感。
生:作者写南国之秋,秋味不浓,难以让人满足;写北国的秋,才够得上心理上的秋味。
……
通过互动之后达成共识: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与作家的个人气质、生活经历、文艺观和审美追求等有关。
(解说:“因学定教”是一条不能违背的原则,无论预先考虑如何周密,在课堂上还是要尊重学生思维变化,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随机应变,只要不妨碍教学的终极目标就可以。这一教学环节是“让学生去探究发现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在这里,我没有进行传统式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介绍,只是让学生既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成功的喜悦,而且是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的欲望。)
接着,进入延伸拓展环节,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设计这样一道练习: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同学们可选取文中五幅画里的景物,也可联想我们家乡秋天里别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写。看谁说得新!说得多!说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它在简陋的小屋里;它在浓浓的香茶里;它在蜜桔的飘香里。
【教学目标】
1、能够用动笔读书的方法,自读课文,圈点勾划并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对文章的重要段落、重点句子、佳妙句子等作批注。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感受体会作者对“绿”的独特感受并进而探究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
3、拓展延伸:
⑴给《囚绿记》写一段总评;
⑵写一封信:致“绿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圈点勾划、作批注、感情朗读等方法读出自己对“绿”的独特感受与体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究文章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
【总体方案】
自主──互动──探究──延伸。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绿,是生命的舞蹈者;绿,是大自然的天使;绿,是濒临绝境的希望,是陷入混沌的生机;绿色多么使人迷醉,多么让人向往啊!同学们,刚学过朱自清的《绿》,你们也曾经与作者共同迷醉于那鲜润的、可爱的、奇异的、无以比拟的绿,你们的心也曾经随着作者的文笔,在摇荡,心灵深处的那根敏感的弦,被绿拨动着……下面,请同学们高声朗读朱自清《绿》的两段文字:“那醉人的绿呀!……但你却看不透她!”;“那醉人的绿呀!……我人此叫低女儿绿,好么?”
2、绿色,以它特有的魅力,以它离合的神光招引着我们,今天,我们将学习另一篇有关写“绿”的文章──《囚绿记》,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将与作者分享“绿”的另样风韵与品格。
二、交流阅读感受、整体把握内容
1、交流阅读感受:同学们在课前已经用圈点勾划的读书方法较深入地预习了课文。现在,你们能否谈谈:你读完这篇文章后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在你的心中激荡?你当时产生了什么样的感触与联想?(学生交流,生生、师生互动)。
2、小结: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地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并能做到动笔读书,这很好。其实,同学们刚才交流的感触、体悟丰富多彩,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你们谈的感受都离不开一个“绿”字,而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囚绿记》,也紧扣一个字来写的,你们说说应该是什么字?(学生讨论、交流,老师注意引导)
3、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本文紧扣一个“绿”字来写,都写了哪些与“绿”有关内容?能否在“绿”字前面添上一个字来表达每一个与“绿”有关的内容。
(学生交流,反馈老师引导,形成共识,老师板书)
择绿→赏绿→囚绿→释绿→念绿
三、重点研读、深入感受
1、研读4~5段:
⑴要求:请画出写作者“择绿”的句子,并作批注,感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学生活动,并交流反馈,老师小结板书:
择绿:一见钟情
(渴盼、热爱)急不暇择
视同至宝
⑶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重点句子所蕴含的感情。
2、研读6~7段:
⑴要求:画出作者“赏绿”的有关的语句,并作批注,感受体会作者的感情。
⑵学生读书,勾画并作批注,交流反馈,老师小结,板书,并引导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
赏绿:留恋、欢喜心心相印。
⑶学生活动:“我了解自然之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一句表现了作者和绿作无声的心灵交流。对着这满藤的绿,如果这时你是作者,你会对这“绿友”说些什么呢?
3、研读8~11段:
⑴请你画出重要句、佳妙句,并作批注,交流你的发现与阅读感受。
⑵学生活动并反馈,老师的引导注意以下几点:
①“我”囚绿的原因:爱之深、占之切。
②“囚人”对光明的执著追求、不屈服的品质。
③“我”的深深自责。
⑶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并体会作者的感情。
①“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要它为我作之声的歌唱”。
②“它的尖端总朝着……我对它的善意”。
四、探究、拓展
1、作品的主题内涵你怎么理解?
(提示:可以联系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
2、作者最后提到自己“怀念着圆窗和绿友”,并希望注重和它们见面,这里除了表现对“绿友”的思念之情外,还有没有更深刻的内涵?
3、小结:
本节课学习过程:
捕捉阅读的第一感受→研读课文,找重点句、佳妙句,作批注,再深入地体会这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并在朗读中感受→注意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
4、拓展:
⑴给《囚绿记》写200~300字的总评;
⑵以作者的角度写一封信:致“绿友”,以表达深切的思念。
目的:
1、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时:一课时。
重点: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课文朗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步骤: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出示投影片1)
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三、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1、讨论分析破屋秋色图。(出示投影片2)
(1)听录音,找出描写对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动作(出示投影片7)
(2)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
2、讨论分析街头落蕊图。(出示投影片3)
(1)听录音,找出关键词语。
(2)品味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句。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3、讨论分析桥头秋雨图。
(1)学生朗读、品味。
(2)归纳品味语言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四、归纳总结,布置练习
1、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品味语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语言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等等。
2、归纳品味语言的四条方法:(出示投影片8)
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
3、要求学生课后诵读,继续品味其他精妙语言,并总结出更多品味语言的方法。
附板书:
故都的秋
理清思路品味语言
思秋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
绘秋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议秋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恋秋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散文。
2、指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明确对“绿”的感受和理解。
3、了解象征手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难点】
1、品味关键句,理解文中“绿”的象征意义。
2、了解背景,明确作者的情感以及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精神的赞颂。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巴金在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散文《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二、与陆蠡相识
课前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下面就请大家把你们的预习成果展示出来,介绍一下我们并不熟悉的作者陆蠡。(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展示:
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抗日烈士。散文集有《海星》《竹刀》《囚绿记》等,其特点是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文笔凝练、质朴、蕴藉而秀美。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等。他也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给人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陆蠡是一位对生活极为严肃认真的老实人。1942年4月,陆蠡工作的上海文化生活社被抄,为了追回书刊,他亲自去巡捕房交涉,结果被日本特务机关秘密杀害。据说日敌问他赞不赞成伪府,他回答不赞成。问他对于大东亚的看法,他认为一定失败。正是这种民族的骨气,坚定的信念,使他的散文贮满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李健吾在《陆蠡的散文》一文中说:“生命真纯,节奏美好。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
三、推进新课
1、整体感知:
刚才我们已与作者相识,走进作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读课文。首先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并思考屏幕上的问题:
⑴文中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
提示: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理清全篇的思路,并用象“囚绿”这样两个字概括每一层的大意。
⑵作者表达了对绿藤什么样的情感?划下你喜欢的语句或是能打动你的语句,待会儿请同学们朗读交流。
学生交流后明确:
⑴8~12段写囚绿,囚绿之前的1~4段写寻绿,5~7段写观绿,囚绿之后13段是放绿,14段是怀绿。
⑵表现作者对绿藤的喜爱之情。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作者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对绿的爱,曲折有致地表现了喜爱绿色生命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步一步地把喜爱绿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进。(学生朗读交流有感触的语句)
课件展示:
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
喜悦怀念快活欢喜郑重开释怀念
满足留恋欢喜怜爱又恼怒诚意祝福
欢喜急不暇择
视同至宝
物我相映情景交融
2、具体研读:
⑴通过刚才大家的回答和品读,我们也快被作者对绿的挚爱感动了,那么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绿呢?(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归纳)
明确:因为绿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因为绿给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一株常春藤。
⑵在课文中,作者是如何去描写这株常春藤,这些绿枝条?
明确: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当绿枝条垂在案前时,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虽然被幽囚了,但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着原来的方向;由于离开阳光,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象病的孩子。尽管如此,这些绿枝条依然非常固执,正因为如此,作者在文中说它是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⑶通过作者细致精彩、绘形绘色的描写,我们能否体会出这些绿枝条有哪些性格特点?
明确:它是美的;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正如作者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它还是倔强、坚贞和固执的,并且是向往光明自由、永不屈服的。
课件展示:
美、青春
绿枝条象征爱、幸福
倔强固执、坚贞不屈
渴望光明自由
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绿枝条时,一半是写实景实情,一半是带着感情与想象,以现实为依据,通过美化、拟人化的加工,赋予绿枝条以人的性灵。
⑷通过以上的品析,我们对作者为何如此挚爱绿枝条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一名爱国青年,陆蠡不惜笔墨描绘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有没有更深层的原因?
①先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写作背景的语句。
明确: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侯到了。离开北平一年了。……的确,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是文章的背景,既是作者活动的背景,也是绿叶生存的背景。正如了解作者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一样,明确写作背景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文本。
课件展示:
本文写于抗日战争爆发一年之后。当时,北京沦陷,作者移居上海。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他们赶出中国,争取民族的自由解放,已成为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共同的心声。
②面对敌人的入侵,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能无动于衷吗?他写这篇文章真的就没“别有用心”吗?请大家结合作者的经历和体验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联想思考一下,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绿枝条的特点和命运有何言外之意。
全班讨论中明确:作者通过描绘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让我们看到了绿枝条的命运与作者有某些相似之处,同处一室,同被囚禁,既体验到生的快乐,又感受到生的艰辛(类比);同时当时的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作者描写绿枝条的性格特点,是想用这些绿来象征包括作者在内的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对自由光明的向往(象征);而作者最后的怀绿,其实也是在怀念苦难中的北平人民(暗示)。
课件展示:
类比作者同处一室,同被囚禁
怀念绿枝条象征(苦难的人民)生的快乐,生的艰辛
暗示华北人民坚贞不屈,向往光明
通过刚才的归纳,可以看出,文中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类比、象征和暗示,而这些表现手法的运用也让我们了解了作者的言外之意。现在我们应该理解为何文章要以“囚绿”为题,“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正暗示了艰难的国运家运;“囚绿”表明作者复杂的心情,这也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侵略我国领土的背景下,作者内心痛苦和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反映。
小结:至此,我们从这篇写绿的散文中读出了深意。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绿给人以美感,使人愉悦安宁,这是很多人都喜欢绿,爱绿的原因。而我们的作者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不仅通过写绿枝条抒发爱绿的情感,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象征意义,我们从中也窥见他渴望光明、自由,呼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而在那抗日救国的年代,《囚绿记》一文也起到了照亮民族心灵的作用。
3、写作特色:
以上我们一起品读了文章的内容,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其实《囚绿记》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也有值得我们揣摩的地方,一起来看一下本文的写作特色。
课件展示:
⑴物我互观,尽显性灵。
⑵叙事波澜,脉络清晰。
⑶含蓄蕴藉,深沉厚重。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品读了陆蠡的优秀散文《囚绿记》,在品读的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一些解读文章的方法:如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文章;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从品味凝聚作者感情体验,理性思考的语句,把握主旨;而其中托物言志类文章,还应从物的特点思考,展开联想,明确象征意义,等等。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品读,我们也真切感受到作者那黄金般的心!
五、作业
结合本文的写作特色,选择其中的一点,谈谈你对文章的理解,写成小短文形式,300字左右。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能力目标:
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
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
师: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
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
2、诵读评价:
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
1、师: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孤寂的柳影里。。。。。。你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习。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2、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确实令人回味,但文章还有一段,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与这几段迥然不同,你能找出来,并说说作者为何要旁逸斜出、节外生枝?
生找到后个别朗读第12段,余者思考:这段的关键句是什么?
生讨论交流,找出关键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师小结:这一段议论有关秋的诗文,创造了一种文化的氛围,在自然气息之外,再填一层文化的气息,彰显故都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显示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同时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3、正如作者所说,秋能引起人们“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那本文作者是悲秋吗?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印证你的观点吗?
生分别在开头和结尾找到相关语句,师生讨论达成共识:作者用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作对比,并用博喻写出自己对故都的爱。作者在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悲凉来颂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深沉的爱给故都的秋。
4、那作者为何此时心中有如此浓重的哀愁,哪怕在故都的秋光中,这哀愁仍然挥之不去呢?你能联系1934年的中国和作者谈谈吗?
1934年4月,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混战就,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因此文中这个“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是作者当时苦闷心灵的折光。
(五)学法指导,披文明理:
了解背景,知人论世,是散文阅读的重要方法,除此,散文阅读还应做到如下几点:反复诵读,体会感情;展开想象就,领略意境;圈点批注,品味语言。
(六)创造阅读就,读出自我:
师:文艺作品的解读是多元的,如果撇开写作背景不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悲秋的情怀的?请你打开古诗文的记忆仓库,拾取几片金黄的秋叶,再思考上述问题。
学生交流,师屏显资料:
1、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诗经。小雅。四月》)
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屈原)
3、秋风起兮云飞扬,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汉武帝)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5、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李白)
6、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上汝州郡楼》李益)
师小结:秋本是个平常的季节,但秋风萧瑟、秋叶飘零的凄清景象容易引发游子、思妇、久戍不归的征人等敏感人群的感喟,引发他们思归、怀乡、叹逝、伤生等等的情愫,于是,秋叶、秋花、秋声等自然景观就作为一种悲的意象被固定在古诗文中,悲秋作为一种文化的因子积淀在中华文化的河流之中。有着深厚古典文学基础的作者也未能“免俗”,秋在作者的心中便悲凉起来。
(七)布置作业,小结全文: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和前人一样,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
作业:
1、秋是美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橙黄橘绿,硕果飘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颗锦心,一双慧眼,一支妙笔,你一定能描绘一幅折射你心灵之光的秋景图。请已“我眼中的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相信你能做到缘情写景,景随情迁。
(八)教学反思:囿于比赛纪律,课前不得与学生接触,学生也不曾预习,所以整堂课上,我像一个并不高明的导游,指点江山,带领学生欣赏我眼中的美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明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突出,我平时教学中最爱、最容易出彩的质疑环节也不曾设置。所幸的是整堂课语文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多元解读的理念得以确立。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文化解读过程中对本文、对我国古典文学中的悲凉美不曾涉及,从而坐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良机,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教学目标】
1、巩固阅读散文的一般方法:从关键句入手,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领会中赋物以情、咏物抒情的写法,并能将这种手法在写作中加以借鉴、运用。
3、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明确作者爱绿之情中所寄寓的象征意义,即对生命的热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紧扣文本,把握作者对绿的挚爱之情,探讨绿的象征意义。
2、难点:
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主动探究文章的思想情感和“绿”的象征意义,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提升。
【教学设想】
从形式到内容逐渐突破,由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关键语句入手,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领会绿的象征意义,提高感悟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1、解题:本文题为“囚绿记”,其具体含义是什么?标题能告诉我们文章的哪些信息?
明确:标题:文体、文章的大概内容。“囚绿记”告诉我们这篇文章属于记叙性的散文;“囚绿”意思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具体体现在文章哪里──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叙述自己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
2、作者是如何具体展开文章内容的,请快速阅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划出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
明确:阅读记叙性散文,首先要了解文章的对事件前因后果的叙述过程,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子,在此基础之上理清文章的结构,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所谓关键句,即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哲理思考的句子或体现行文脉络的句子。
文章结构:遇绿──赏绿──囚绿──释绿──念绿。
3、如何理解作者“囚绿”之后又“释绿”、“念绿”这种看似矛盾的做法,请大家就文中写绿和抒情的句子,挑选几处进行圈点批注,谈谈自己的理解。
明确:
重点放在“赏绿”、“囚绿”、“释绿”。
绿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的象征;绿的这一切特性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获得了精神上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着绿。因为爱绿心切,所以“囚绿”,这体现了作者对绿的“自私之爱”。绿被囚禁之后,它的尖端总朝着原来的方向,固执,具有追求光明的性格,永不屈服于黑暗,这使作者的心灵受到触到,所以最后才会“珍重地开释”、“祝福”,这体现了作者对绿的“敬重之爱”。
文中写绿的最大特点:赋物以情,将绿(常春藤)人格化。
4、作者在文章中仅仅是要抒发自己对绿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吗,还是有更深层的寄寓?请你找出文中能体现本文时代背景的语句,联系作者生平(幻灯片展示),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
写作时代背景──“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囚绿”既是作者个人境遇的隐喻,更是民族命运的象征。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作者从绿“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那种顽强抗争的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中,感受到了民族的顽强性格,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不仅抒发了自己对绿的热爱,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精神,寄托了作家对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这种写作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托物言志。
5、课内练笔(幻灯片展示):
陆蠡被日本宪兵逮捕后,日本人问他:“你爱不爱国?”他大声回答:“爱国!”又问:“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答曰:“绝对不能征服!”
……
假设陆蠡临牺牲时,眼前又闪现出那一抹远在旧都的绿色,他会想到什么呢,他会对他的“绿友”说些什么呢?
请以“蓦然,我又想起了你,我所挚爱的绿友”作为开头,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例文:
蓦然,我又想起了你,我所挚爱的绿友。
不知道今日的你,是否柔嫩依旧,苍翠依旧,固执依旧?你的色彩,我曾苦苦追寻的绿意,至今我仍视同至宝;你的姿容,我曾抑郁的心情经由装饰,至今仍充满爱和幸福;你的固执和坚韧,我曾经爱恨交织的情结,至今仍给我以无穷的启迪……
而今,情缘错落,剩下的唯有想念,但是心中始终相信,曾经选择,依然选择,曾经坚持,依旧坚持。只要心有阳光,只要信念永存,黑暗与囚禁将孕育出更坚强的生命!
6、课文小结:
阅读散文,要注意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理清写作思路,把握关键信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更要充分利用、整合文本中的信息,深入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
我们从本文的学习中最大的收获在于,不仅巩固了散文阅读的方法,也了解了借物抒情散文的写作方法,更体会到了作者那种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精神,感受到我们民族的伟大。
7、写作迁移(幻灯片展示):
请借鉴《囚绿记》赋常春藤以人物性格的描写方法,写一篇借物抒情的短文,字数不限。
参考题目:《篱墙那边的三角梅》。
【板书设计】
遇绿──喜悦绿是生命、希望象征民族性格
赞绿──留恋慰安、快乐看到民族希望
囚绿──爱怜追求光明的性格赋予时代精神
放绿──祝福永不屈服于黑暗寄托美好祝愿
念绿──怀念
赋物以情,托物言志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飞驰在高速公路上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案
北师大版第一册优秀教案
关于社戏的教案
飞驰在高速公路上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案
北师大版第一册优秀教案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和电池做游戏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教案
爬天都峰优秀教案设计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小班降教育爱干净讲卫生教案范文
三年级下册独果教案
乌龟滚下坡的教案
爷爷的毡靴教案
小学语文识字学词学句教案
关于社戏的教案
初一美术宋体字教案
中班语言量词教案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小班游戏活动教案(精选五篇)
语文尤王公的大米(一)教案
项目教学法的教案
数学教案:相反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长江之歌教案
初中语文差半车麦秸的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