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教科书二年级(上册)44页例题和45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2.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具准备
学具:每人一根毛线、一张彩纸。
教具:吸管两根(一曲一直)、课件。
教学过程
一、曲直对比,引入新课
1.师:出示两根吸管(一直、一弯)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2.师:图上的两组小朋友在玩什么?(一组跳绳、一组拔河)
两组同学手中的绳子有什么不同?
3.师:观察你桌上的毛线,你发现什么?(弯的)
二、动手操作,认识线段
1.变曲为直,初步认识线段
(1) 师:你能想办法把这根弯的毛线变直吗?(板书:直)试一试。
(2) 请生汇报演示:你是怎样做的?
若出现:A 用手捏住绳子的两头,拉紧绳子。
B只捏住毛线的一端,另一端让毛线自然下垂。
讨论:哪一种作法使毛线更直?
(3) 师: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板书:线段)
观察同桌手中的毛线,哪一段是线段?互相指一指。
(4) 师演示:同学们捏住的毛线的两头,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端点,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5) 师:你认为线段有哪些特点?(直,两个端点)
2.实物感知,强化线段特征
过渡:生活中有没有一些物体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的情况存在呢?
(1) 师示范:拿起一把直尺,摸一摸直尺的边,你有什么感觉?
再用两手去捏住边的两边,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直尺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我们就可以把这条边看作是一条线段。
(2) 师:你还能在课本上、黑板上找到直的,有两个端点的边吗?
总结:直尺、课本、黑板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3) 师:线段具有哪些特点?(直、有两个端点)
3.根据特征,自建线段模型
(1) 师:你能根据感受到的线段的特点,把它画在纸上吗?试一试。
(2)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画线段的?为什么这样画?
部分作品实物展台下展示对比,让学生根据线段特点进行判断。
(4) 师适时示范线段画法。师:线段就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请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线段。
(5) 依据线段模型练习。
P45第1题 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
师:为什么是线段(不是线段)?
三、联系应用,拓展认识
1.P45第2 题 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出示校园环境图片,请学生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作线段吗?根据学生汇报,软件同时在该物体某边上呈现出线段。
2. P45第3题 下面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1) 请学生指出某图形横向、纵向各一条线段的顶点,让学生感受公共点。
(2) 师: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五边形是由五条线段围成的,你发现了什么?
3. P45第4题
(1) 用长方形纸任意折一下,观察折痕,你发现什么?(CAI演示,折痕就是一条线段)
(2) 请学生折一条比垂直折痕长的线段,短的线段。(对不能直观看出长或短的线段,引导学生比较)
4.P45第5题
(1) CAI出现两个点,师:你能以这两点为端点画出线段吗?你能画几条线段?
(2) CAI出现三个点,并同时出现题目。
师: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是什么意思?猜一猜画出来是什么图形?
(3) 学生独立练习,实物展台展出,集体讲评。
5.P45第6题
(1) 猜一猜你能画出几条线段?画一画。
(2) 实物展台展出学生不同的作品,进行评价。
6.全课总结:
和大家交流,你今天有什么收获?你最满意自己的哪一方面?
7.课外作业:请你向爸爸、妈妈说一说哪些物体的边是线段?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第三册第63页线段,完成想想说说和练习十八第1~6题
教学要求:
⒈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感受线段的特征。
⒉使学生学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
⒊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线两根、小棒三根、直尺、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先让学生猜谜语:
“同学们喜不喜欢猜谜语?”“喜欢”
“今天,我们就来猜一个谜语”
“一根根,一条条,编织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要用着。”
提问:“这是什么呢?”
“线。”
二、揭题:
在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线段。(板书课题:线段)
三、教学线段的认识
⒈引出线段的概念。
⑴请小朋友将带来的红线放在桌面上。教师同时在投影仪上放一根弯曲的线。
问:“桌子上的线是什么样的?”
指出投影仪上的线也是弯的。拿出另一根黑线让学生双手捏着两端拉紧。
问:“怎么样了?”
指出:这时,两手间的一段直的线就是线段。
⒉比较,揭示线段的本质特征
⑴问:“桌子上的线有几个头?手里的线段有几个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指出:这两个头又叫“两端”。
⑵问:“它们有什么不同?”线段是直的。
⑶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两根铁丝(一根—形和一根U形),分别用手摸一摸,体验一下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帮助学生感受由曲变直的过程。
问:“线段是什么样的?”(板书:线段是直的)
⑷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三根小棒。把它们看作三条线段,按三种位置摆一摆。
讨论:摆的位置有什么不同,长短一样吗?
小结:线段可以是横的、竖的、斜的、长的、短的,但必须是直的。
⒊联系实际举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边是线段。请同学们就你所见过的物体举一些例子。并请他们指一指。
⒋用图形表示线段
课本的一条边就是一条线段,请你摸一摸这条边的两端。出示投影,请一名学生上来指出课本的一条横边的两端。我们可以将这条横边用一个图形表示。(慢慢地抽动课本的投影图,出现 )
图中有两个点,联系课本的边想一想,这两个点分别表示什么?
指出:这两个点就叫端点。
问: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⒌回顾小结: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线段的样子。想想它有哪两个特征?
⒍做第63页的想想说说,投影出示。
四、教学线段的画法
同学们能够认识线段和它的图形了,那么如何画出来呢?请同学们看着这个图形学着画。(前面投影出示)
教师小结:画法可以有三种:⒈先用直尺画一条直的线,再点上两点;⒉先点上两点,再画直的线;⒊先点上一点,从这点出发用直尺画一条直的线,再点上另一点。三种方法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
五、巩固练习
⒈练习十八第一题,同学们仿照书上的样子折一折,折好后将自己所折的线段指给其它同学看。
⒉练习十八第四题,(投影出示),先看第一幅图,指导学生数线段(注意指出图形的顶点作为两条线段的共同端点)。
让学生独立数后面的几个图形。讨论并汇报,教师填写答案。
⒊练习十八第五题(投影出示)。同学们认真观察,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比较方法:先看左边端点有没有对齐,在左端点对齐的情况下,再看哪条线段右边的端点在最右边,端点在最右边的最长。然后指名回答。
提问:前面用过的三根小棒,你能比出它们的长短吗?你是怎样比的?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启发学生将三根小棒竖起来等在桌面上比)
⒋练习十八第六题,同学们在书上独立完成后,投影出示。
六、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什么? 线段是什么样子的?
最后,留给同学们一个思考题:
判断这个图形是不是线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的一些特征,能在一些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线段,会数出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2、使学生在注重体验、感悟知识的探究活动中,逐步建立表象,支撑理解,在深化认识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3、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学具准备:一根毛线,一把学生尺,一张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通过操作,初步认识线段
1、感受线段的“直”。
(1)出示跳绳和拔河的情景图。师:看,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请问跳绳的绳子和拔河的绳子看上去有什么不一样?(沿绳子画出曲(直)线)
跳绳甩出的绳子是弯的,拔河的绳子看上去是直的。
(2)毛线由曲变直。
A请观察你桌上的毛线,你发现什么?
B你有办法把它变直吗?试试看。学生自己动手拉直曲线。
C(屏幕出示)讲述: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板书:线段)学生齐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
D追问:这样拉出来的线与原来的那根线有什么不同?(板书:直的)线段都是直的。
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指名拉出一条线段)问: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放开一只手)现在毛线怎么了?(弯了)要让毛线再变直必须怎么样?(捏住线的两头把它拉紧)现在绳子又怎么样了?(直了)
一定要两头都捏住拉紧,两只手捏住毛线的两头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端点。(板书:端点)学生读一遍。
追问:请问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
请大家拉出一条线段,同桌互相指一指对方手中线段的端点在哪儿。
3、感受不同方向的'线段
(指名拉出一条线段,竖起来)问:看,线直吗?可以看成线段吗?它的两个端点在哪儿?
斜着放,问:这可以看成线段吗?为什么?只是什么发生了变化?
你会把手中的线段变变方向吗?自己试一试。
4、感受线段有长有短。
师:老师手里的线段和他手里的线段比,有什么不同吗?对,线段有长有短。那你有办法让老师手里的这一段变得再长一些吗?你来做做看。能再把你们手中的线段变短一些吗?试试看。
师:我们两只手捏的地方也就是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得越开,这条线段就越怎样?反过来呢?对了,线段有长有短,(板书:有长短)。
5、抽象出线段的图形。
小结: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有(长短)。那么请你来判断一下,下面那几条是线段?
二、巩固线段的特征
1、识线段。(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老师这儿有一些图形,哪些是线段,不是的说说为什么?
2、找线段。
A谈话:看来,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线段,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能找到线段。请在我们的教室里,在你的身边找找看?
B小朋友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能找到线段。
三、由浅入深,巩固新知
1、数线段。
A谈话:其实有很多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就是由不同方向的线段围成的。(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请看,这些是什么图形?它们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请你用手势表示出来。
B汇报时:请你来指一指?(教师指着其中一条线段)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里?(教师指着与这条线段相交的一条线段)那么这一条呢?说明:当两条线段相接时,它们相接的那一点就是它们的端点。
C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五边形是由五条线段围成的。你发现了什么?那么有六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几边形?
2、折线段
(1)(取出正方形纸)正方形纸上有线段吗?有几条?在哪里?
(2)请你拿出你的正方形纸对折一下,打开看看,纸上有线段了吗?在哪里?
(实物投影出示) 对,这条折痕也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请你指一指它的两个端点分别在哪里?
(3)你还能折出一条比刚才那条短的线段吗?试试看。(实物投影出示)
(4)下面请同桌两人各自折一条线段,然后两人再比比折出的两条线段的长短。
3、画线段。
(1)、尝试画
那你会把线段画出来吗?你准备用什么工具画?拿出纸,试一试画一条线段。
学生试画,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画法。
说说你是怎么画的?根据学生回答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还可以怎么画?
在画线段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呢?
(3)、再次画
请你听了提醒后再画一条和刚才方向不同的线段,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请同桌互相欣赏一下对方的画的线段,如果他画得很好,就竖起大拇指表扬他,如果有画得不太对的地方,也请你给他指出来。
(4)、你还能用其他工具帮助画线段吗?为什么这些工具都能画出线段呢?(这些工具都有直直的边)
4、由点连线
(1)连结两点画线段。
(黑板上画上两个点)问:连接这两个点可以画出几条线段?小结:连结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2)有三点,连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猜一下,能画出什么图形?请你在老师给的作业纸上画画看。
问,你们画成的是什么图形?投影学生作品。
师问:你是哪两个点连成了线段?
指出:上面这个点和下面的左边的点连成了一条线段,和下面右边的一个点也连成了一条线段。
(3)那想想这样四点,连结每两点最多可以画出几条线段呢?快动手试试看。
(先画出过第一个点的所有三条线段,接着画出过第二个点两条线段,再画出最后一条线段。向学生渗透有序思想,为高年级进一步学习排列组合的知识做好铺垫。)
(4)那想想这样的五个点,连结每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又能画出什么图形呢?动手试试。
(依次用不同颜色画出4+3+2+1条线段)
四、小结学习收获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叫线段,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P59-6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毛线、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
教学流程:
一、 初步认识线段
1.感受线段的“直”
师:村长交给了喜羊羊一个难题,(课件出示一曲一直两条线段)你能来帮喜羊羊解答一下这两条线哪一条更长吗?
根据学生反应,师: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比较呢?
预设学生回答:把弯的那条拉直
师:(拿起手中的一根毛线)你究竟是怎么把它拉直的呢?(指一名学生展示)
师:像这样,“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就叫线段。线段可以用
表示。由此可见线段是直的。(黑板贴展示线段,直的)随后指两名学生指一指毛线哪一段是线段。(注:从左往右指和从右往左两种指法)
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你能从他手中的毛线上找到线段两端的点吗?指学生指出两手捏住的地方。
师:两手捏住的地方叫做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师:现在同桌两人互相合作,一个人拉住毛线,另一个人指出哪一段是线段,并说说端点在哪里。
3.深入感受线段特点
师:通过刚刚我们对线段的学习,你认识线段了吗?预设学生踊跃说认识。
师:我不信,我要考考大家,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认识了。在是线段的下面打勾,不是线段的打叉。
你能不能将这些线段分类呢?
师:将不是线段的去掉,说一说线段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仔细观察线段,你发现他们还有什么特征?(有长有短)
讲解完后,师:现在你闭眼想想你心目中的线段是什么样子的。
二、巩固线段特征
1.从生活中和图形中找出线段
师:其实我们身边也蕴藏着许多许多的线段,不知道细心的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比如我们的小尺上就有线段,你能找一找嘛?
师:你再观察一下你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是线段?并指出端点。
师:聪明的小朋友不仅帮喜羊羊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还能从身边的物体中找出线段,我相信你们也一定能从我们学习的图形王国里找到线段的,想不想来挑战一下?
展示
师:这是一个几边形?你能从中找到线段吗?(分别请同学指出线段和端点)
然后独立做想想做做第二题,展示成果后,让学生猜测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等分别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由此可得:几边形就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2.从长方形纸上折出线段
师:同学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闯过了一关又一关,村长又出难题了。看老师这里,(将纸对折)告诉我我折出的这条折痕是不是线段?端点在哪里?你能不能折出一条比她短的线段?比它长的呢?最长的呢?
师:比较一下这三条线段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有长有短)
3.学会画线段
(1)让学生试画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线段,你能不能选择一条画在你的作业纸上?首先想一想,你可以借助什么工具画?
(2)展示学生作品并交流,作线段的流程。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并评价。
预设学生线画的不直,师:大家来评价一下他的线段画的完美吗?哪里有欠缺?
预设学生少一个端点,师:他的线段画的完整吗?少了点什么?
(3)老师演示线段
师:左手用力按紧米尺,另一只手沿着米尺的边从左往右画出来一条线,然后再线的两端画出两个小竖线代表端点。这样一条完整的线段就完成了。
(4)学生巩固画线段
师:现在,你能画出一条比刚才更漂亮的线段吗?同桌互相欣赏。
三、作业巩固
师:既然大家已经会自己动手画线段了,那想想做做第三题我相信你一定也能顺利解决。(让学生自己读题)
师:那如果有三个点,每两点之间只能画一条线段,猜猜看,画出来,会是什么图形呢?自己动手试试看。
学生思考后,在作业纸上操作,并交流互相欣赏。
师:三个点都难不倒你们,现在给你四个点,你能再试试看吗?
学生在作业纸上操作,小组互相交流。学生班级交流。
师:有人只画了四条,你们画了几条?是哪两条遗漏了?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预设回答说:先画四个外边,再将对角线连起来。
师:通过投影,向学生展示,从一个端点画起,与其他的点都先连起来。指名一个学生到投影上进行动画操作,要求该生先确定一点,再全部画完。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喜羊羊的步伐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这节课认识了什么那什么样子的是线段呢?你还学习到了什么本领呢?回去后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边是线段?下节课再交流。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8~49页内容。
教材分析:
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比较低,所以教材在编排上十分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要求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逐步形成认识,建立相关的概念,形成必要的技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主要特征,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
2、使学生能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从一组图形中辨认出线段,会数图形里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想像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通过操作能折、画出线段。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以及通过线段的特征来判断个图形的线段和线段数量。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师:老师让你们猜一个(课件出示谜面):一条条,一根根,编制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要用着。
学生指名回答:毛线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从毛线中去学习一些数学的知识和本领。
二、动手操作,初步认识线段
1、变曲为直
教师出示毛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毛线的形状是怎么样的?(学生观察,得出毛线的形状是弯弯的、弯曲的。)
提问:你有什么好办法能使弯曲的毛线变直吗?让学生动手操作把毛线拉直并上台演示。
(操作:A 用手捏住绳子的两头,拉紧绳子。 B只捏住毛线的一端,另一端让毛线自然下垂。 讨论:哪一种作法使毛线更直?)
师:你们知道吗?你们的一个小动作揭示了一个奇妙的数学知识: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课件出示文字)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认识线段)。
2、初步感知线段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现在谁愿意上台来指一指哪儿可以看成线段。提问:线段是怎么样的?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49页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
教学重点:
理解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寻找生活中的线段,数线段。
教学准备:
一段线、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线段
1、感受线段的直
请同学拿出一根线,把它随意摆在桌上,看它是什么样子?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端,向两边一拉,这条线会变得怎样?(教师演示后学生猜)
学生自己动手拉直曲线。
提问:这样拉出来的和原来的那根有什么不同?(板书:直的)
谈话: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线段)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线段(板书课题)
请小朋友再捏住线的两端拉紧现在我们手上拿的 是一条。。。(线段)
手捏住的两端就叫线段的两个端点(板书)
两端之间的这段线是。。。(直的)
小结:所以线段必须要有两个端点,并且两端之间的线是直的。
3、线段可以这样 表示(老师板书 : )
提问:谁来指一指这条线段的端点?有几个端点。
4、小结线段的特点
二、实际应用
1、其实平常学习、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线段:?
你能说出生活中其他地方有线段?同桌说一说然后交流。
完成 想想做做(1)
2、完成 想想做做(2)
(1)黑板有4条边,它们都是什么?黑板是什么图形?
(2)拿出长方形纸,摸一摸互相说一说有几条线段围城?然后交流。
(3)数一数下面每个图形是有几条线段围成?(略)
学生相互数一数,指出端点在哪?
三、画线段(想想做做 3、4、5)
1、刚才认识了线段,你能画出一条线段吗?学生自由画。然后交流,
2、归纳几种画法。
3、给你两点能画出一条什么?(两个点能连成一条线段)
4、三个点连成几条线段,画出什么图形?
5、4个点呢?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他有什么特点?
还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线段 : 直的
2个端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用具:
刻度尺,各种弯的、直的实物若干,如:牙膏盒、吸管、绳子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勇的消防员叔叔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
命财产时都是争分夺秒,刻不容缓的,当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比较快)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观察体验,探究新知
1、感知线段的直
师:请拿出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
丝等。
学生汇报。
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
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
师:请大家互相坚持谁拿对了,谁拿错了,并且互相纠正。
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假如从铅笔的任意一端开始,摸到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像书本的边、直的吸管那样都有两个端点。
3、从实例理解线段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按自己的想法把没两点连结起来。
教师在黑板出示:
学生操作,指名把黑板上的两个点用线连起来。
师:同学们画的这些线都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
师:大家说得好,请同学们看看、想想教科书第页“做一做”的图下面那句话和三条线。
小结:我们就把像课本第5页中间的图叫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比如书本的边、盒子的边、铅笔、直的吸管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学生找出身边的“线段”,并说一说、评一评。
4、量线段和估线段
师:线段可以量度吗?
让学生量一量课本第页上面线段的长度,并说说量法。
小结量法: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教师出示横、竖两条同样长的线段,请学生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呢?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学生通过用尺子量度,发现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
小结:不太长的线段通常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长度。而生活中的线段有时需要估计一下,有时又要通过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同样出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会,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5、画线段
教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
学生尝试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
让几个学生演示怎样画线段,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
学生操作后汇报。
请方法好的学生再演示一遍,并边画边说。
教师出示断了3厘米多的断尺让学生讨论:怎样用这把断尺画出3厘米出的线段?
小组讨论,试画。
小组派代表汇报。
师:刻度尺有不同的标记方法,只要掌握画法就能准确画出线段。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
2、想一想,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
师:你们明白消防员叔叔为什么一接到任务后马上从铁管滑下来,而不走楼梯了吗?
生活中运用这个原理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能说说看吗?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外作业
完成第5页的做一做,用卷尺量一量周围环境,量跳远距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观察体会线段产生的全过程。
2、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线段的特征。
3、学生能与已有的知识相贯通,会数线段。会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线段,会使用不同的工具画线段。
4、培养学生初步动手操作能力,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情绪,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感受线段的产生,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在实际的操作中体会线段的产生,体会线段与直线的关系,理解线段只是直线的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引进新课。
1、小朋友,你们喜欢念儿歌吗?谁愿意念给大家听听?今天老师也带来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喜欢吗?一起大声念念看。
2、仔细观察儿歌里的两行字,你发现了什么?你桌子上的毛线是什么样子的?能把它变直吗?试试看。(学生操作)
3、师:把线拉直,这两手间的一段在数学上还有个名字呢,你们知道叫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认识线段)
二、直观感受,认识线段。
1、如果要把线段用图表示出来,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象一下线段的样子。
2、(课件出示线段图)线段是什么样子的?
师根据学生描述介绍端点。
3、学生完整描述线段的特征。
4、再次闭上眼睛,在脑子里记住线段的样子。
5、这是刚才的线段,(课件逐步演示旋转)它变了,现在还是线段吗?为什么?你们发现了什么?
6、师:是啊,不管方向怎么改变,只要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它就是线段。让我们来看看下面那些是线段。(学生辨别线段)
7、(隐去非线段,留下线段)这些都是线段,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8、师小结过渡.
三、回归生活,体验线段
1、我们的生活中藏着许多线段。(尺)你们看,这把尺的一边,就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这两端是它的两个端点。这把尺上还有线段吗?
2、(数学书)你能在数学书的封面上找到线段吗?同桌互相指一指。
3、黑板上有线段吗?谁把它找出来?
4、直尺、数学书、黑板的每一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生活中的线段可多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小朋友两人一组,你指给我看我指给你看。
5、全班交流。
四、实践操作,感悟画法。
1、生活中的线段太多,我们说也说不完,能不能想个办法把它画下来呢?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来画线段?为什么?
2、请小朋友选择你喜欢的工具,自己试着画一条线段。
3、交流。你是用什么工具画的?(指名
演示画线段)你是怎样画的?
4、谁也是这样画的?你们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5、谁画线段的方法和他们不一样?
6、师:我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合适的工具来画,在这么多工具中,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
7、师:尺子是我们常用的画线段工具,用尺画线段,不仅画得好,还特别方便,尺的用处可大了,将来我们还可以用它来测量、设计图纸。
8、学生用尺任意画不同的线段。全班评议、欣赏。
五、多种方法,深化认识。
1、(出示纸)你能用纸折出一条线段来吗?试试看。
2、交流。你折的线段在哪里?谁折的线段比它长(短)?
3、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围起来,还能拼成我们认识的图形。这些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学生数一数,填一填。)
4、反馈。猜猜看六边形由几条线段围成?七边形呢?你怎么知道?
5、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线段吗?
6、师:一条线段看起来不起眼,很单调,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能围成我们认识的各种图形,许多线段还能组成很神奇的精美图案。(欣赏)
8、漂亮吗?我们也来试一试,画一画,做一名小小设计师。
六、总结
今天学到了什么?线段有哪些特点?
教学目标:
1、经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2、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意愿,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形成线段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受,认识线段。
1、如果要把线段用图表示出来,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象一下线段的样子。
2、(课件出示线段图)线段是什么样子的? 师根据学生描述介绍端点。
3、学生完整描述线段的特征。
4、再次闭上眼睛,在脑子里记住线段的样子。
5、这是刚才的线段,(课件逐步演示旋转)它变了,现在还是线段吗?为什么?你们发现了什么?
6、师:是啊,不管方向怎么改变,只要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它就是线段。让我们来看看下面那些是线段。(学生辨别线段)
7、(隐去非线段,留下线段)这些都是线段,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8、师小结过渡。
二、回归生活,体验线段
1、我们的生活中藏着许多线段。(尺)你们看,这把尺的一边,就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这两端是它的两个端点。这把尺上还有线段吗?
2、(数学书)你能在数学书的封面上找到线段吗?同桌互相指一指。
3、黑板上有线段吗?谁把它找出来?
4、直尺、数学书、黑板的每一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生活中的线段可多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小朋友两人一组,你指给我看我指给你看。
5、全班交流。
三、实践操作,感悟画法。
1、生活中的线段太多,我们说也说不完,能不能想个办法把它画下来呢?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来画线段?为什么?
2、请小朋友选择你喜欢的工具,自己试着画一条线段。
3、交流。你是用什么工具画的?(指名演示画线段)你是怎样画的?
4、谁也是这样画的?你们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5、谁画线段的方法和他们不一样?
6、师:我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合适的工具来画,在这么多工具中,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
7、师:尺子是我们常用的画线段工具,用尺画线段,不仅画得好,还特别方便,尺的用处可大了,将来我们还可以用它来测量、设计图纸。
8、学生用尺任意画不同的线段。全班评议、欣赏。
四、多种方法,深化认识。
1、(出示纸)你能用纸折出一条线段来吗?试试看。
2、交流。你折的线段在哪里?谁折的线段比它长(短)?
3、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围起来,还能拼成我们认识的图形。这些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学生数一数,填一填。)
4、反馈。猜猜看六边形由几条线段围成?七边形呢?你怎么知道?
5、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线段吗?
6、师:一条线段看起来不起眼,很单调,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能围成我们认识的各种图形,许多线段还能组成很神奇的精美图案。(欣赏)
7、漂亮吗?我们也来试一试,画一画,做一名小小设计师。
认识线段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拉、折、画等活动,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体会线段的特征,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认识线段教案。
2.会利用工具画线段。
3.培养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想象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
1.认识线段的特征。
2.画线段。
教学准备
课件、电脑、红线、直尺、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它吗?它的名字就叫"线段"。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二、新授
(一)初步感知
1.你觉得线段是怎样的?(生:直直的;一段一段的;弯曲的…)
2.能不能想办法变出一条线段?
生尝试。
师(出示准备好的毛线):把毛线拉得直就出现一条线段。
请一生上来摸一摸。演示:这直的一段就叫线段。
3.同桌合作:一个拉,另一个指出这条线段在哪里。
请两生演示。
一生想办法拉出线段,另一生指出:两手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
演示,问:垂下来的这一段是不是线段?为什么?
4.小结:线段是直直的,教案《认识线段教案》。(板书:直直的)
(二)认识端点
1.两头粘上去的叫做线段的什么?(端点)(师把毛线拉直粘在黑板上)
2.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两个)(板书:有两个端点)
(三)总结概念
现在,小朋友认识线段了吗?线段是怎样的?
让生记线段: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把线段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四)找一找,下面那些是线段?(课件出示第1题)
(五)找线段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的边都是线段。小朋友找找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生:课桌边、黑板边…(让生用手感知)
(六)折线段(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
1.指出白纸中哪些边是线段?有几条?
2.在白纸中折出一条线段。(折痕)
3.再折比刚才短一点的线段。
4.在这张纸中折出最长的线段。(摆擂台,让擂主说出理由和折的方法)
5.在这张纸上能这出多少条线段?(无数条)
(七)小结
通过刚才的拉、折、指,你认识线段了吗?
(八)画线段
1.明确画线段的工具,生自由画在白纸上,然后反馈评价。
2.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3.画一条比它短的线段。如何看出的?
4、小结:线段有长有短。(板书)
三、巩固练习
1.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是有几条线段组成的。
独立完成后汇报。说说有什么发现?
2.过任意两点,能连起几条线段?3点呢?4点呢?
省独立画一画,再比较交流。
3.欣赏生活中线段应用的图片,说一说、找一找。
四、总结
谁能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有哪些收获?最好能有顺序、有条理的说一说,不如用1、2、3等表示。
五、拓展
出示线段图,画一画,说一说有几条线段?数这样的线段有什么规律?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小班降教育爱干净讲卫生教案范文
三年级下册独果教案
乌龟滚下坡的教案
爷爷的毡靴教案
小学语文识字学词学句教案
有关于开学第一课教案(通用五篇)
观刈麦课文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瓢虫找家
中班社会小英雄教案
民族团结进校园教案
中班关于目测数群的教案
知危险会避险主题班会教案(通用十五篇))
2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教案
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猪变干净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