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优秀教案(精选五篇)

孙小飞老师

  《圆的周长》优秀教案1

  教材分析:

  圆的周长是在学生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来学习的。从生活实际入手,利用学生掌握的有关圆的知识,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学情分析:

  本单元第一部分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前期的学习和认识都为学生学习研究“圆的周长”奠定了良好的知识、方法基础和铺垫。“圆的周长”教学部分,教材在编排上加强了启发性和探索性,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交流、思考来探究,逐步导出和掌握计算公式。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和计算公式的探讨,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测、比较、分析、综合和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想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创设情境。

  (1)、教师出示熊大和光头强跑步比赛,请同学判断比赛的公平性并说明原因。

  师: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想邀请大家一起来看一场比赛,每个同学都是裁判,有没有兴趣?比赛开始!

  (2)、师:看到这儿,你对这个比赛有什么看法?

  学生判断比赛的公平性并说明原因。

  学生发表看法,可能的回答如下

  生1:不公平,因为光头强沿着正方形跑,熊大沿着圆形跑。

  生2:不公平,因为正方形的周长比圆形的周长要长。

  (3)、教师小结,引出本节课题。

  师:看来,这个比赛与跑道的周长有关系。上节课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熊大和光头强比赛的情景创设,一方面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研究的主动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通过两种图形路程的不同,引出新课。

  2、认识圆的周长。

  (1)、师:什么是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周长?

  (2)、教师出示圆形纸片。师:谁能上来指一指,哪个长度是这个圆形纸片的周长。

  (3)、教师在大屏幕上用flash动画出示圆环框架并小结。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就是指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本课的知识范围,做好心理铺垫;老师展示的目的是为下面“化曲为直”的方法打基础。

  3、讨论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1)师:要想测量这个圆的周长,能用直尺直接测量吗?为什么呢?

  (2)、师:你们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生1:不能,因为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而直尺是直的!

  生2:把圆片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在圆上取一点作个记号,并对准直尺的零刻度线,然后把圆沿着直尺滚动,直到这一点又对准另一刻度线,这时圆正好滚动一周。圆滚动一周的长就是圆的周长。(滚动法)

  生3:用一条长线把圆绕一周,捏紧这两个正好连接的端点,把线拉直,这两点之间的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绕线法)

  (3)、教师跟随小组代表发言,用边演示边总结测量方法。

  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不论是用绕线法也好,滚动法也罢,都是非常巧妙地将曲线转化成了直直的一条线段再来测量,也就是一种化曲为直的方法,你们真是太棒了!

  师:(出示一个很大的圆形摩天轮)你能用这两种方法测量它的周长吗?

  看来,这两种测量的方法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设计意图:通过尝试性的动手测量,使学生较为牢固地掌握了周长的概念,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猜测。

  师: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那么,请你大胆猜想,圆的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播放)

  2、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师:圆的周长和直径到底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呢?现在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测量3个大小不同的圆片的周长与直径,并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实验报告单,各组组长要分工明确。(出示操作要求并播放轻音乐)

  设计意图:训练了学生的思考习惯,也为下面学习找准方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环节重在加强学生小组合作、合理分工、条理思考、大胆推理与清楚表达的指导,旨在为每一位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与条件,使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参与、思考与经历中获得经验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习惯和数学思考能力。

  3、共同发现。

  师:同学们,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测量的数据和计算结果,好吗?仔细观察实验报告单上的计算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每个小组汇报完后,把实验报告单粘贴在黑板上)

  4、介绍圆周率。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刚才,同学们测量了大大小小不同的圆,但却有着相同的发现,那就是任何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其实,早就有人研究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发现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都是3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它叫做圆周率(板书)。(介绍误差)用字母π来表示。读法与写法。

  师:其实,有关圆周率的知识还有很多,那么我们就一起走进兔博士网站了解一下圆周率的由来。(播放)

  师:看完这些资料,你有何感想?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有关祖冲之的资料,引导学生发表感触,及时激励学生,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5、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师:在计算时为了方便,我们只取它的近似值,π≈3.14,你能根据我们的结论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吗?

  生:因为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π倍。所以圆的周长=直径X圆周率。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那么C=πd或C=2πr。

  《圆的周长》优秀教案2

  教材内容:

  例1及“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让学生体验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探索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⒉使学生认识到运用圆的周长的知识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

  ⒊介绍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事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求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π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⒈“几何画板”《米老鼠和唐老鸭赛跑》演示:休息日,米老鼠和唐老鸭在草地上跑步,米老鼠沿正方形路线跑,唐老鸭沿着圆形路线跑。

  ⒉揭示课题

  ⑴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要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只要量出它的什么就可以了?

  ⑵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呢?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二、引导探索,展开新课。

  ㈠引出圆周长的概念

  教师出示教具:铁丝圆环、圆片,让学生观察围成圆的线是一条什么线,提问:这条曲线就是圆的什么?

  ㈡测量圆的周长

  ⒈教师提问: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

  ①生1: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则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圆铁环的周长。

  然后各组分工同桌合作,量出圆片的周长。

  ②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量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同样,先请学生配合老师演示,然后分工合作。测出圆片的周长。

  ⒉用“几何画板”《小球的轨迹》演示形成一个圆

  提问:小球的运动形成一个圆。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吗?

  ⒊小结:看来,用滚动、绕线的方法可以测量出圆的周长,但却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探讨出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

  ㈢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⒈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⑴启发思考

  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那么,你猜猜看,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

  ⑵学生拿出自备的三个大小不同的圆。

  A.哪个圆的周长长?

  B.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

  得出结论: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

  ⒉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⑴学生动手测量,验证猜想。

  学生分组实验,并记下它们的周长、直径,填入书中的表格里。

  ⑵观察数据,对比发现。

  提问: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呢?

  (圆的直径变,周长也变,而且直径越短,周长越短;直径越长,周长越长。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系。)

  ⑶出示“几何画板”《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演示。

  ⑷比较数据,揭示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吗?猜猜看,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学生动手计算:把每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填入书中表格的第三列。

  提问:这些周长与直径存在几倍的关系,(3倍多一些),是不是所有的圆周长与直径都是3倍多一些呢?教师演示“几何画板”《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中C1、C2、C3分别与直径的倍数关系,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

  ⒊认识圆周率

  ⑴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其实是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圆周率一般用字母π表示。板书:圆周率

  现在,谁能说说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谁是固定的倍数?完成板书:圆周长÷直径=π

  ⑵介绍π的读写法

  ⑶指导阅读,了解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历史。

  提问:你知道了什么?

  ⒋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⑴提问:已知一个圆的直径,该怎样求它的周长?板书:C=πd

  请同学们从表格中挑一个直径计算周长,然后跟测量结果比比看,是不是差不多?

  ⑵提问:告诉你一个圆的半径,合计算它的周长吗?怎样计算?板书C=2πr。

  提问:“几何画板”上的小球轨迹形成的圆你会求周长吗?

  三、初步运用,巩固新知

  ⒈完成教科书92页第1题的(1)、(3)题。

  ⒉判断

  ①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

  ②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圆周率。

  ⒊例1和“做一做”任选一题。

  ⒋看书质疑

  四、新知小结

  小结:要求圆的周长,一般需要它的直径或半径。知道圆的直径,怎样求周长?知道圆的半径,怎样来计算周长?

  五、反馈回授,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圆的周长》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根据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半径。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初步掌握变换和转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

  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4π2π5π10π8π

  2、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

  二、新课。

  1、提出研究的问题。

  (1)你知道表示什么吗?

  (2)下面公式的每个字母各表示什么?这两个公式又表示什么?

  C=πdC=2πr

  (3)根据上两个公式,你能知道:

  直径=周长÷圆周率半径=周长÷(圆周率×2)

  2、学习练习十四第2题。

  (1)小红量得一个古代建筑中的大红圆柱的周长是3.768米,这个圆柱的直径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已知:c=3.77求:d=?

  (2)做一做。用一根1.2米长的铁条弯成一个圆形铁环,它的半径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三、巩固练习。

  1、饭店的大厅挂着一只大钟,这座钟的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125.6厘米,它的分针长多少厘米?

  2、求下面半圆的周长,选择正确的算式。

  ⑴3.14×8

  ⑵3.14×8×2

  ⑶3.14×8÷2+8

  3、P66第10题思考题。下图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你是怎样计算的?

  作业。

  P65-66第3、6、7、9题

  《圆的周长》优秀教案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知道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并能够利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圆的周长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大头儿子家的圆桌开裂,爸爸想用铁皮将圆桌固定起来的情境,请同学帮忙计算需要多长的铁皮。

  学生根据问题情境不难想到计算需要的铁皮实际是计算圆一圈的长度。

  教师明确,圆一圈的长度即为圆的周长。

  引入课题——圆的周长。

  (二)探索新知

  1.探索发现

  学生活动:同桌之间利用手中的圆形教具,测量圆形教具的周长。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及测量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大小与什么有关。

  学生根据圆的特征,不难发现圆的周长与圆的大小有关,圆的大小与圆的半径、直径有关。

  教师明确直径是半径的2倍,可看其中一项即可。

  2.探索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关系

  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8分钟时间,利用手中不同大小的圆形教具,测量其周长及直径,并做好数据记录。观察测量结果,计算数据间的特殊关系。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

  小组汇报分享测量结果,教师板书。

  学生分享计算结果,其中和、差、积无规律,商值在3.1左右。教师鼓励学生再多测量几组数据,并计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学生汇报通过多次测量计算比值总在3.1左右。

  教师讲解:实际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命名为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并向学生展示其写法和读法。

  给出圆周率的特点:

  (1)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2)我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将其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3)现在为了方便只要取小数点后两位即可。

  (三)应用新知

  问题:大头儿子家圆桌直径为1米,求需要买多长的铁丝?3.1米够吗?

  教师强调:根据公式需要3.14米,不可四舍五入到3.1米,通过进一法,要买3.2米的铁丝。

  (四)小结作业

  提问:通过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回家找一个圆形,借助直尺测量,计算出周长。

  四、板书设计

  略

  《圆的周长》优秀教案5

  教学目标:

  ⑴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计算圆周率的必要性;通过合作交流计算圆周率,并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会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⑵通过学生的合作操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精确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⑴猜测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⑵揭示课题--圆的周长。

  二、确定探索新知的方向。

  ⑴观察课前画在黑板上的两幅图。

  分别指出正方形、圆形和正六边形的周长。

  ⑵沟通联系。

  找出正方形和圆形联系的地方(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找出正六边形和圆形联系的地方(圆的半径就是正六边形的边长,圆的直径就是2个正六边形的边长)。

  ⑶比较周长的长短。

  以直径为基准,正方形的周长相当于直径的4倍,圆形的周长比它小;正六边形的周长相当于直径的3倍,圆形的周长比它长;所以,圆形的周长在直径的3倍与4倍之间。

  ⑷确定探究方向。

  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算出它们之间的倍数。

  ⑸准备数据采集。

  序号

  周长(c)cm

  直径(d)cm

  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三、合作探究新知。

  ⑴学生操作活动。

  小组合作:量出所带圆形物体周长和直径,采集数据,填入上表。

  教师观察:各组量周长和直径的情况,量周长有用线围的,用圆片滚的;量直径不成问题,上一节课的知识已经迁移、内化为学生的技能。

  教师在分组活动中采集到的数据。(是后加的,时加的)

  序号

  周长(c)cm

  直径(d)cm

  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⑵合理,得出公式,

  看教材第99页,感受周长是直径的几倍就是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保留两位小数是3.14;表中的数据,3.10最接近,操作中的误差最小;根据周长是直径的π倍,得出公式c=π或dc=2πr。

  ⑶介绍祖冲之。

  四、利用新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⑴说出计算周长的算式。

  ⑵口答练习十八1~2。

  ⑶作业练习十八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