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古诗《回乡偶书》,背诵默写这首诗。
理解并背诵这首古诗,感受我国诗歌的魅力,培养热爱诗歌的乐趣。
一、初读诗歌,了解内容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指名读,强调读准生字读音。
4、理解古诗大意。
5、学生交流。
6、指导诵读、表演。
二、理解诗意,情感升华
1、“少小离家老大回”,五十年了,诗人迈着蹒跚的步履回到了家乡,看着亲切的乡邻,听着熟悉的乡音,这位86岁的老人心潮澎湃,写下了一首《回乡偶书》。
2、指名试读,自由读,齐读。
三、品读诗句,感悟诗情
1、由图切入,感知诗人形象。
(1)瞧,这个人就是贺知章,说一说,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结合词语“老大”“鬓毛衰”理解诗人形象。
A、鬓毛衰
观图讨论:同学们,仔细地观察观察,你从哪里看出贺知章很老了?
理解“鬓毛”:耳朵两边的头发我们称之为鬓毛。学习“鬓”。
比较:看看贺知章的鬓毛,再看看摸摸我们自己的鬓毛,你觉得有什么区别吗?
理解“鬓毛衰”:耳朵旁边的头发又白又稀少我们可以称作鬓毛衰。
指导朗读:乡音无改鬓毛衰。
B、老大
还有哪个词也说明贺知章很老了呢?猜一猜,他可能有多少岁了?
资料补充:据说贺知章10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离开家乡去长安求学了,长大后,还在洛阳当官,一直到83岁才回到家乡,这一别就是70年啊。
指导朗读: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2、探寻回乡原因,读懂爱乡感情。
(1)贺知章这么老了,为什么要回到家乡呢?
(2)根据回答创设情境。
播放课件,师深情介绍:因为这里有他的家,有他的亲人,还有他儿时的伙伴,他们曾经在这里一起捉迷藏,一起跳绳,一起做各种各样的游戏,多快乐啊。看,家乡的桥,家乡的路,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亲切,这里给他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回忆。所以,即使老了,年纪大了,即使路途遥远,诗人还是要回到这里,因为,他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
(3)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诗人热爱家乡的那份情谊。
3、了解诗人回乡遇到的事情,体会回乡复杂的心情。
(1)贺知章在回乡的路上遇见了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2)指导朗读诗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明明是家乡的人,为什么大家都不认识了呢?
(3)深入理解,体会贺知章回乡的心情。
引读一:走啊走,快到了,终于来到我日思夜想的家了,你的心情如何?请你高兴、激动地读一读吧。
引读二:终于到家了,可惜爸爸妈妈都不在了,亲人也没有了,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请你伤心地读一读。
引读三:走吧,去看看你的小伙伴,可惜,他
们有的搬家了,有的不认识你了,请你失落地读一读吧。
(4)小结:看来,贺知章回乡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你理解他了吗?
(5)背一背《回乡偶书》。
四、拓展延伸
1、故乡,是每个人心里的一盏灯,这盏灯,亮在贺知章的心里,也亮在无数游子的心里。从古至今,正是这盏灯,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不朽的诗篇。
2、齐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泊船瓜洲》。
回乡偶书思乡之情
《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在老年回到家乡后,感到时光飞逝而写下的一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教学伊始,以孩子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适时点拨。同时,利用表演,让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深深地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教学效果良好。
第二课时
1、会用词语形容不同的季节。
2、学习使用钢笔书写8个生字,规范书写,注意姿势。
重点
会用词语形容不同的季节。
难点
使用钢笔写好8个生字,注意书写规范和书写姿势。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说说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哪些。
2、出示秋天的图片,让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
二、词句段运用
交流形容不同的季节的词语。
1、播放春季的图片,让学生一边观看一边说一说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春天。
示例:暖和?春光明媚?草长莺飞?柳绿花红
2、依次播放夏秋冬的画面,分别引导学生说词语。
(可以从不同角度发散思考,如气候差异、天气状况、不同景色、动植物,用不同的词语分别形容四季,且不限于四字词语。)
3、学生写一写自己积累的有关四季的词语。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
师:看,词语也有季节呀。不同的词语对应不同的季节,我们一读这些词语,眼前仿佛就出现了这个季节的景色,词语真神奇。让我们把更多的词语摘抄到我们的积累本上吧。
三、书写提示
师:同学们,我们写字时用什么笔呀?(铅笔)对,那你们想用钢笔写字吗?从今天起,我们告别铅笔,改用钢笔。钢笔,又称硬笔。用钢笔写的字呀,洋溢着汉字的铮铮铁骨。让汉字显得更有力道。
1、出示各种钢笔,告诉他们这些都是钢笔。
2、小组交换看钢笔。
3、观察插图,教给学生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4、教师提示正确的写字姿势。
5、指导写字,教师范写“寒”“臂”“假”。
6、小结书写要领:横画要写得平稳,竖画要写得端正。横平竖直,字就写得平稳端正。
7、学生模仿练字。
8、作品欣赏。
9、小结。
四、布置作业
用规范的钢笔字摘抄“日积月累”中的9个四字词语。
语文园地
春:暖和?春光明媚?草长莺飞?柳绿花红
夏:炎热?铄石流金?烈日炎炎?骄阳似火
秋:凉爽?层林尽染?金桂飘香?大雁南飞
冬:寒冷?冰天雪地?大雪纷飞?千里冰封
在这个《语文园地》的教学中,我打破了传统的依照内容依次教学的方法,将有关联的内容合并在一起,统筹安排。如第一课时由复习本单元课文内容后迅速导入“日积月累”,在对单元课文内容的回顾后进入描写秋天的词语的学习,便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在学完“交流平台”后,运用方法直接解决“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学习致用。在指导学生学习运用钢笔写字后,让学生将“日积月累”的词语用钢笔抄写在积累本上,一举两得。
教学目标:
1.书写规范汉字,认识两种新笔顺规则。
2.能有节奏地朗诵古诗,了解古诗所表达的大意,激发对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习两种新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
2.能正确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过程:
书写提示
一、认识汉字“小、水、月、问”。
1.师出示第八单元会写字卡片,抽读汉字,重点抽查“小、水、月、问。”
2.课件演示“小、水、月、问”四个汉字笔顺。
3.说说上面四个汉字共有几画。
二、学习“小、水、月、问”的'笔顺规则。
1.观察课件中“小、水”两个汉字的书写笔顺,先中间后两边。
2.按此规则,学生在书中田字格练习书写“小、水”。
3.同法指导学生“月、问”。强调笔顺规则:先外后内。X|k |B| 1 . c|O |m
日积月累
一、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古诗,你们想听吗?
二、学习。
1.多媒体课件播放《风》,引导学生欣赏。
2.老师范读。
3.请学生认真观察图,互相说说图中画的是哪句诗的景物?
4.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诗读顺、读熟。
5.学生尝试说说诗的大致意思。
6.教师抽查。
7.教师学生评议,纠正个别读错的字音。
8.教师引导学生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将你今天的收获讲给你喜欢的人听。
2.课外阅读。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春节童谣》。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夯实语言的基础,将学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系统化,强调“学以致用”,而更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时,我让学生进行小组间互相交流,展示识字成果,交流识字体会,体验识字的乐趣。这样,就能引导孩子们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汉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主动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
第二课时
1.读词语,根据加点字的意思读准字音。
2.发现成语的特点,积累成语。
3.照样子写句子,注意引号的用法。
重点
1.读词语,根据加点字的意思读准字音。
2.发现成语的特点,积累成语。
难点
照样子写句子,注意引号的用法。
词句段运用
(一)根据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读准字音。
1.出示词语。
假期、、假扮、、假装、、假日
几乎、几百、茶几、窗明几净
中毒、中奖、中间、猜中
处罚、处分、到处、处理
2.和同桌互相读一读,互相评价。
3.指名学生读,并说说这样读的理由。(根据词语中字的意思。)
4.学生为加点字注音。
5.教师小结:这些加点的字都是多音字。我们在读多音字时,要根据词语中字的意思来确定字的读音。如“猜中”的意思是猜对了,当“中”表示“正对上,恰好合上”时,读四声,所以“中”在这里要读第四声。
6.全班齐读。
(二)发现成语的特点。
1.出示成语。
百发百中、四面八方、七上八下
百战百胜、四通八达、七嘴八舌
百依百顺、四平八稳、七手八脚
2.指名学生读成语。
3.交流成语的特点。(第一和第三个字都是数字,而且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并列的。)
4.领读。说说你知道的成语的意思,教师适时给予讲解。
5.交流课前收集的其他类似的成语。
(三)读句子,照样子写一写,注意引号的用法。
1.自由读三个句子,说说自己的发现。
2.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3.教师小结。
(1)3句话同样是引用人物所说的话,提示语的位置不一样(在前、在后、在中)。
(2)当引语放在提示语的后面时,提示语后面用冒号,引语在前后引号之间;引语放在提示语的前面时,引语在前后引号之间,提示语后面用句号;提示语在引语中间时,前后引语各位于一组前后引号中间,提示语后面用逗号。
4.仿写句子。
5.展示交流仿写的句子,指出句子中用得不规范的标点。
语文园地
假期、、假扮、、假装、、假日
几乎、几百、茶几、窗明几净
中毒、中奖、中间、猜中
处罚、处分、到处、处理
《语文园地》除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巩固以外,更注重在学生心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教学中,我仍然坚持整合园地教学资源,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做的一系列“预测”来谈自己的收获。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创设良好自主的学习情境,在合作探究中发现字、词、句子的奥妙,引领学生学习、积累。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学过的形近字,并力求书写美观、工整。
2、学习积累“越……越……”的句式,让学生初步理解“越……越……”说明事物在发展、变化。
3、朗读、背诵古诗,初步养成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学习比一比、写一写
1、 课始激趣(略)
2、 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些字有哪些地方不同?你想说哪一组,就说哪一组。
3、先在四人小组说,再全班同学交流说。
4、写字。
(1)大家说得很好,还能不能写好这些生字呢?请你们翻到课本第100页,认真写一写,注意写字的姿势。
(2)请同学们选出自己满意的作业,让全班同学评一评哪些字写得美,美在哪儿?哪些字写得不够工整,问题在什么地方?
(3)老师相机指导学生写好生字的关键笔画。
如:手的最后一笔“ 亅 ”,毛的最后一笔“ 乚 ”都要写在竖中线上。
(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再书写一次进行巩固,力求写得美观、工整。
二、我会读
1、出示三句话:看谁读得最认真,能发现三句话中相同的地方。
(1)学生自由读,同桌互相读。
(2)指名学生读。
2、课件注示:观看动画,理解“越……越……”这种句式是说明事物在发展、变化。
3、扩展:出示电脑动画,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说话。
(如:风筝飞上天的画面,小草天高的画现,刮风的画面)
三、读读背背
1、今天,给大家介绍一首古诗《悯农》,会读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读,出示画面,自己范读。
2、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古诗读正确。
3、师抽查学生读,其他学生评议,纠正字音。
4、指导朗读:学生反复朗读,发挥想像,并加上个人的感悟配上动作朗读,体会表达诗意。
5、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背诵。
6、让学生展示自己,能不能把自己课外学到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大家听,比一比,哪位同学背得熟,背得有味道。
7、评选出背古诗的小能手,奖励小星星。
8、课件延伸:
找一找还有哪些古诗或儿歌是写农民伯伯的,读一读、背一背,看谁记得最多。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小班降教育爱干净讲卫生教案范文
三年级下册独果教案
乌龟滚下坡的教案
爷爷的毡靴教案
小学语文识字学词学句教案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硬币
笋芽儿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精美的邮票优秀教案
幼儿园注意交通安全教育教案(通用8篇)
中班音乐活动快乐的小蜗牛教案
奇妙的化学化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教案小乌龟含反思
蝴蝶折纸教案
鸟的天堂的优秀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