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月是故乡明》教案

刘莉莉老师

苏教版《月是故乡明》教案

  一、专题内涵解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一般而言,故乡就是自己的出生地。自己的童年乃至自己生命中的许多岁月都是在故乡度过的,这里不但有自己的家、亲人,更有自己家族的记忆。一个人的经验积累以及情感与性格都与家乡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积淀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正因为如此,人们对故乡都有一种割不断的特殊情感,它是人出发地,也是人的归宿。因此,一个人拥有故乡,不仅是指具体的、有形的,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无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变得越来越频繁,但是对一个人来说,不管走到哪里,身在何方,故乡都在他的心中,都体现在他的行为方式上。由于这种特殊关系,故乡常常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家、故乡、故土、家园、家国、归宿等等有时指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在比喻的意义上,它们往往指向人们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

  本专题通过古今中外有关家园的文本对这一人文母题进行梳理。第一板块重在阐释人与故乡的关系,包括故土、家、亲情等等,第二、三板块进行拓展,家园不仅指故乡,还指向祖国与精神意义的归依,是人生命的确证。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学生能独立阅读、独立思考,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3、学生能调动自己审美经验的积累对文本进行鉴赏,能体会到文本在表达上的艺术特点以及不同的风格。

  4、进一步认识诗歌、特别是散文的文体特点。

  5、学生能根据对专题人文内涵的理解,深入生活,收集资料,创设写作情境,综合运用散文的表现手法开展写作实践。

  6、学生能自主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小型主题演讲,创办小报、网页,以各种手段拓展交流途径。

  前两项为教学重点。

  在本专题的文中,家、家园、家乡、故乡等概念有时是具体的,指的就是家庭、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有时又是抽象的,指人的精神的寄托之所,有着很复杂的人文指涉,研读时要仔细体会。另外,许多文章是在归家、返乡与出走、离家的关系上展开的,这也是学习中要注意的难点。

  三、文本简析:

  采薇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七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这些诗篇,就其原来性质而言,都是歌曲的歌词。《风》《雅》《颂》三部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划分的。《风》是乐调,国风就是各国土乐。《雅》是周朝王畿之乐,雅又有正的意思,《雅》分《大雅》、《小雅》,编者可能是把时代较早、以歌颂为主的雅诗编为一集,称《大雅》,共三十一篇;把时代较晚的民歌及一般贵族的雅乐编为一集称《小雅》,共七十四篇。《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朞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从艺术上讲这首诗很有特点。首先,诗歌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比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想见战争的残酷。其次是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再次,是它的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

  奥德赛

  《奥德赛》是公元前九至八世纪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根据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编成的长篇叙事诗,它与荷马的另一部作品《伊利亚特》一起被称为荷马史诗。关于荷马的生平,古代流行过许多神奇的传说,说他是神所生,他与史诗中的英雄都相熟悉等等,但均无文字记载。荷马生活在希腊氏族社会解体,奴隶制开始形成的时代,经他记载留下了两部长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最早的诗歌,因此,荷马被称为欧洲诗歌的鼻祖。

  希腊联军在特洛伊战争中,采用将领奥德修斯的木马计攻陷了特洛伊城,胜利的将领纷纷带兵回国。《奥德赛》就是叙述奥德修斯乘船回故乡过程中,用智慧战胜各种灾难,最后胜利回家大团圆的故事。

  奥德修斯是希腊半岛西南方伊塔刻岛的军事首长,他拥有领地、庄园,还有家奴和牲畜。在他离家九年期间,家里聚集一百多人,向他妻子求婚,在他家吃喝挥霍,但都遭到他妻子的拒绝。

  奥德修斯和他的伙伴回家途中,在海上遇到风暴。他们漂流到独眼巨怪的海岛,巨怪把他们关在岩洞,吃了他的几个同伴。聪明的奥德修斯用酒灌醉巨怪,用木棒弄瞎了巨怪的眼睛,逃出了岩洞;他们还曾到吃迷莲人的国土,不少人吃了迷莲,忘记了家乡;他们还到了女巫瑟西居住的海岛,他的同伴被女巫变成了猪;他们又到了冥土,见到了英雄阿契里斯的阴魂;他们在从海卡律希狄斯和六头十二臂的斯库拉中间穿过时,又失去了六个同伴。最后,他的同伴们因为偷杀太阳神的神牛,全部葬身海底,只有他一人漂到女神卡普索的岛国,在这里他被留住了七年。后来他来到了淮阿喀亚岛,岛上国王阿尔基诺斯设宴招待他。席间,盲歌手德莫多克演唱特洛伊战争的故事,深深感动了奥德修斯,奥德修斯向阿尔基诺斯国王讲述了他历险的经过,国王送给他许多礼物,为他备船,送他回到了家乡。

  他在外期间,妻子一直在等待着他,儿子也长大成人。奥德修斯假装一个乞丐回到家里,试探妻子,证明了妻子的忠贞。他跟儿子一起设计杀死了那些求婚的人,处死了帮助求婚者的奴隶,重新作了伊塔刻岛的国王。

  可以说,《奥德赛》整个就是一首归家的叙事长诗,而节选部分是奥德修斯归家的转折点,叙述了奥德修斯有家难回的痛苦,以及决定返家的决心,显示了人物坚定的心灵。

  第1小节写女神卡普索向奥德修斯传达宙斯的旨意。女神虽然不愿奥德修斯离去,无奈难违宙斯的意志,当她来到奥德修斯的身边时,看到的是一个人思念故土、渴望归去而不能,因而备受煎熬的场景。

  第2小节写奥德修斯在获许返乡时的疑虑和机智应对。在节选部分之前,作品有许多情节写到奥德修斯与众神的周旋,与女神的冲突,加上离开故土后参战的遭遇,使奥德修斯对一切充满了戒备,为什么他听到女神让他返回故里时没有欣喜若狂,这正是特殊环境之下人物特殊的行为与心理的反应。

  第3小节写女神再一次劝说奥德修斯留下。女神还在作最后的努力,她首先为奥德修斯摆下丰盛的筵席,实际上是在显示神的生活的高贵,紧接着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陈述归途的艰难以动摇奥德修斯返乡的决心,并把自己与奥德修斯的妻子进行对比,表明自己的心迹,企图用女神的美丽挽留他留下。

  最后一节写奥德修斯义无反顾的返乡决心。女神的努力在奥德修斯这儿落空了,他的回答可以说是针锋相对的,他不畏惧归途的千难万险,也不稀罕神界浮华奢侈的生活,他承认凡人的妻子与女神无法相比,但他宁愿与妻子长相守。为什么奥德修斯如此决绝,作品说因为他有一颗坚定的心灵,这个坚定的心灵就是他对故土与亲人的忠贞、热爱,是故乡赋予他的精神、智慧,这是理解人物的关键。

  节选部分虽然不长,但对奥德修斯思乡的愁苦与返乡的决绝描写得非常充分。

  《奥德赛》在艺术上有许多独到之处,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节选部分看,它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通过场景、动作和对话去刻划人物的性格,描写人物的心理,如第一节女神到海边看到奥德修斯的情形,再如奥德修斯与女神的对话,进退有方,都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再现了作为英雄机智而又刚烈的性格;二是语言朴素与叙述流畅,具有一种清新质朴的风格。

  我心归去

  《我心归去》是中国当代作家韩少功访问法国归来后一组散文中的一篇,总题是《访法散记》。

  文章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四个小节,写自己在法国圣·纳塞尔访问时的情形和感慨。作者描写了一个人来到异国他乡后典型的情形: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结或国王也概莫能外。一个人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离开了自己熟悉的人群,离开了自己的文化,特别是离开自己的母语,一种巨大的孤独感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你周围的一切都与你没有关系,你无法交流,这样的日子真的能让人发疯。所以,当有人劝作者留在法国时,他一口回绝了。

  第二部分写作者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故乡这个文化概念的思考。在异国他乡,与孤独感相伴随的是思乡。文章很自然地用很想念家里来过渡,故乡有亲人,有自己的历史,有那一方热土。作者说,即使异国的景区再美,故乡再穷,但乡思仍然会随时产生,因为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自己在这里成长、奋斗、耕耘,这里有你的血、泪,还有汗水,为什么说故乡不等于出生地,为什么说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因为只有奋斗、奉献,才会在故乡的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迹,故乡也才会作为你生命的一部分而不可分离,才会有感情上的不可割舍的珍惜。同样的道理,人不会对故乡真正失望的,劳动与奉献会使故乡繁荣繁荣富强,也就是说对故乡你可以失望得滴血,但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生长出丰收,生长出你对故乡的歌。

  《我心归去》的哲理性很强。文章不长,但把人与故乡的关系阐发得非常透彻,许多说法非常有新意,如故乡不等于出生地等等。但是,它的哲理不是单纯的说理,而是和抒情结合在一起的,这也决定了它在语言上的特色,没有抽象的说教,而是把哲理藏在形象中,用富有抒情色彩的意象来表达,如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或者通过对一些特定场景的描写来表达,如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像,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又如: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想北平

  老舍是一位北京味儿很浓的作家。他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从1899年出生到1966年出世,从1899年出生到1966年去世,老舍一生中有四十二年是在北京度过的。他最有影响的作品,如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都是用北京话写的,也是以北京为题材的,通过对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和心理特点真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北京社会风情画。另外,老舍还为北京写下了不少散文,《想北平》就是其中有名的一篇,作品通过对北京的描绘,写出了作者心中的属于他的北京,表现他对故乡真挚的情感。

  第1小节作者交待自己对如何写北京的考虑。《想北平》是一篇散文,在一篇短短的散文作品中,如何表现北京,老舍觉得很为难: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都写什么?他又不愿只凭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不知道的,更怕挂一漏万,埋没了北京的种种好处。如果只是机械地罗列,平铺直叙,写成一篇北京地方风光的指南就更没味道了。老舍决定写出我的北平,通过他与故乡亲如母子的关系,写出他对北京的无限眷恋。

  第2、3两小节正面反悔作者对北京特殊的爱。第二小节一开始,老舍就情不自禁地说道:我真爱北平。但他马上又说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这说不出三个字,在两段文字中四次重复出现,反复强调,作者解释是因为他不是诗人,不会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灵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实际上,并不是作者做不到,而是他不愿意义照着通常的方法去写,因为即使用尽了一切好听好看的字也难以道尽自己对北京的爱。于是他另辟蹊径,抛开一切美好的词语,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用最能引人共鸣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对北京的爱喻为对母亲的爱。看似平常最奇崛,这不仅恰当地道出了作者对北京爱得真切和深沉,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老舍特别爱自己的母亲,是文坛佳话,他将北京喻为自己的母亲,这其中的分量,要超出常人几分,因此,他对北京表达的爱心,也颇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他说,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北京的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他所表现的,是我和北京,我和有你,你中有我,融中一体,密不可分。这就超出了一般的客观描写,他不仅要告诉读者北京是个什么样子,而且还要人们分享他对北京的爱,他不是在写北京,而是在想北京。

  第4、5、6小节,通过对比等方法写出北京的特点,以此表达作者对北京的喜爱。前面,老舍正面道出了对北京的热爱,但这并不是说老舍对北京的爱是盲目的。这爱中有理性,有认知。写出一个地方的特点,包括一个人对某个地方的喜爱,往往要通过比较才能看得出来。在文章中,老舍声言自己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又联系自己丰富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将北京和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相比较,从城市的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生活情趣等方面,历数北京的好处。北京之美,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而且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北京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北京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总之,北京是大都市,却保住了乡野的幽静,让人和大自然保持着亲近。另外,作者特别说道,北京虽然也是有钱人的天堂,但你我这样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仍然可以尽情享受它的美。所以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去写北京的物产,写北京平民的日常生活。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与描写表明了作者与北京的亲密关系,他真正融进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肤之中。如果老舍是北京的一个观光客,即使对北京再喜欢,也不可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当然更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难怪他在述说北京的种种好处时不禁要落泪,禁不住深情地呼唤:真想念北平呀!

  最后一小节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包括的情感很复杂。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京。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今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

  《想北平》的语言通俗、纯净而又简洁、亲切。通俗是为了加强作品的生活气息,使它亲切感人,也是锤炼语言的结果。作者曾说:我的文章写得那样白,那样俗,好象毫不费力,实际上,那不定改了多少遍。(《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纯净、简洁同样也*千锤百炼。比如文章写到积水潭: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短短几句,文字不多,但写景、状物,营造气氛,表现有物情感,都笔笔到位,如同天成。

  乡土情结

  《乡土情结》是柯灵为纪念《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而作的散文,作品以故园之思作为线索,由小家到大家,由离家到归家,将乡土情升华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第1、2小节解释乡土情结的由来与涵义。作品以王维的《杂诗》引出一个普通的道理: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并且援引了大量古代思乡诗来进一步说明这种情感,点出乡土情结,然后再对这种情结进行具体的说明和解释,之所以称为情结,因为它像烙印,像蚕茧,像纹身一样不能化解与消褪,一个人的出生地不仅给了他自然的生命,而且给了他文化,他之所以成为这个人,而不是另一个人,故乡的文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3、4、5小节叙述人们离家的几种情形,并说明乡土情结每个人都会有,但它往往在人远离故乡时表现得更为强烈。人是眷恋家乡的,但有时人又不得不走出家乡,作者叙述了这样两种情形:一是离家创业,不管成也好,败也好,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二是灾难与战争,灾难不管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战争不管是正义的,非正义的,都免不了流离失所,骨肉分离,这种状况下的思乡之情也就更为浓厚。

  第6小节在叙述了因各种原因而造成的离家之后,重新回到对乡土情结的探讨上。作者从历史说如当今,从自然说到人伦,从现实世界说到神话传说,归结一点: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这里特别说到近百年无数创业者浮海五洲,打拼天下,写到香港一个多世纪的苍桑巨变,从正反两个方面讲述了人对故乡、家园直至对祖国的感情,这也是乡土情结中最重的一份情感。

  最后一小节,作者从当今世界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文化交融越来越充分的角度对乡土情结作了新的阐释,人已不为家所累,但人又应该永远拥有自己的家,既走向开放,又会有心灵的归宿,这就是*的乡土情结。我们该有鹏举鸿飞的豪情,鱼游濠水的自在,同时拥有温暖安稳的家园,还有足以自豪的祖国,屹立于现代世界文明之林。作品至此完成了主题的升华。

  柯灵是怀着真挚深厚的情感写作这篇散文的,作为一位世纪文化老人,早年辗转各地,饱受战争与灾难的离乱之苦,因此,对家园之思有特别的体会,再加上香港回归这一特殊的背景,作者从家到国展开联想就十分自然了。作品叙古写今,纵横捭阖,元气淋漓,文中征引了大量的诗文、史料和典故,不仅说明了乡土情结的久远、普遍,根深蒂固,而且还通过它们营造了一个个具体的历史场景,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感人。

  前方

  《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过去,传媒是非常单调的,现在,人们不仅有文字印刷,还有围绕图像、声音创造出的广播、摄影、电影、电视、电脑、互联网,而且,这些传媒手段又不断融合、交*,形成新的综合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如广播剧、电视散文、电视电影等等。摄影散文也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新的文体兼具了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体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散文可以不受影像的限制,展开联想。所以,成功的摄影散文不应该被摄影作品所束缚,不应该成为呆板的毫无生气的文字解说,而应该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和生发,这样才能使两者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文章可分为四个部分。第1小节为第一部分,从摄影画面起笔,但并没有对画面进行具体的描摹,而是马上展开了联想他们正在路上,图中的人们正在离家或曾经离家,从而引出下文。

  第2到第7小节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对人类的离家行为进行叙述和分析。第2小节只有一句话: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但却是本文的中心,可以说是本文的文眼。接着,作者对人为什么离家进行讨论。首先,如同动物一样,人类的祖先一直是在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人有着离家与远行的习性;其次,外面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人们,人在外面的世界中会获得生命的满足;再次,由于种种原因,由于外在压迫,人不得不离家;最后,人的理想决定着人要不断向前走。在此,作者点出了前方,前方在这儿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理想,是理想的召唤。

  第8到第11小节是文章的第三部分,重在分析人类悲剧性的精神状况。因为人要不断离家、向前,于是,便有了路。如果说此前,作者基本上还是在讨论人的具体生活状况的话,那么,从这一部分开始,作者更多地是在关注人的精神状况,思辩的色彩也越来越浓。家、路、流浪、旅途等等,都是一些双关的语词,有时就纯粹是在哲学层面上使用它们的。作者试图揭示并描述人的种种悲剧命运,不管你的生活境遇怎么,不管你是坐在如摄影作品或《围城》里所描绘的破烂不堪的汽车上,还是坐在舒适的交通工具上,人生都是一场苦旅,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苦旅者。家园之思的人文内涵在作者这儿得到了新的发掘:人对家园的眷恋与追寻实际上是对某种精神的追求,是一种近似宗教上的皈依感。所以,《前方》表面上虽然在写离家,实际上仍着眼于归家,因此,作者才能揭示出人类精神状况中的这三重悲剧:一、人在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了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二、人无法还家;三、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显然,这里的家、家园,并不是指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而是指人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身之所。

  最后一小节是对文章开始的呼应,同时也在引导读者进一步思索。

  作者从摄影作品引出联想,由离家想到人类的精神境遇,充满了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行文的过程中,作者的目光又几次落到摄影画面上,具体的画面与展开的想像与思考相结合,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月是故乡明

  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语词,而是由许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融汇了许多内容的情感和记忆。所以,思乡类的作品往往都是从一些具体的东西出发,由眼前之景激起乡思之情,即使许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会因为融汇了乡思而具有了特别的意味,有的景物因为被反复书写而成为思乡的文学意象,如柳、月、炊烟、乡音等等。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就是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第1小节对月是故乡明这句思乡名句作了简单阐释。月是故乡明是一句流传很广用以表达故园之思的诗句,它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全诗为: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抒发了杜甫离乱之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对自然事物的感觉有时因主观情绪而改变,在文学作品中,这样的写法特别多,月亮其实无处不明,但杜甫偏说月是故乡明,从而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由于杜甫这句诗特别能引发人的乡思共鸣,因而被广为传诵。本文的第一段,实际上就是对这句诗的解释,最后说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正是说明它表达了一种普遍的感受。

  第2、3、4、5节是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第2小节是一个过渡,由月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山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对家乡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但儿时的记忆连同那少年的梦境与感受仍新鲜如昨,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拣鸭蛋,这些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构成了美丽纯洁的乡村生活图景,经过几十年后一位耄耋老人的的叙述显得更加动人。

  第6、7、8三节写作者离开故乡之后的生活,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的亲疏深浅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显现出来,故乡的小月亮为什么那么美,除了亲切而温馨的回忆外,作者还通过与其他场景进行对比来表现,从济南到北京,一直说到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要说景色,比故乡那只有在童年看来才有浩渺之势的苇坑美得多的怕不是一处两处,但在作者看来,哪一处的月都不及故乡,故乡的月亮越美,越发勾起作者的乡思乡愁。作者指出,对一个异乡人来说,对故乡的思念常常构成他不可缺少的精神生活,思乡是他生命的组成部分,有故乡可思,甜,思而不得,苦,正是这种复杂的滋味显示出乡思特有的情感色彩。

  最后一小节是对前面的呼应,也是作品在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和在他乡对故乡的思念的记叙与描写之后,情感的自然迸发。虽然短短几句话,却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文章的风格与一个人的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讲,老年人的文章都写得古拙、质朴,所谓由绚丽而归于平淡。季羡林的这篇《月是故乡明》就体现了这一点,它写得非常平实,采用的大都是短句子,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娓娓道来,甚至不时流露出返老还童般的天真,但越是这样的质朴自然,越是能见出作者对故乡的至情至爱。

  今生今世的证据

  刘亮程是一位题材与风格都很独特的散文作家,他的大量作品通过对西北农村的细腻抒写,体现了一种难得的对乡村、对底层民众的人文关怀,对乡村日常生活意义的发掘,以及对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两种文明之间冲突的反思。

  《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有关故乡的散文,但是它跟一般的乡思作品有明显的不同,刘亮程没有过多地去抒情,相反,这是一篇情感深藏不露、多少显得克制、理智的作品。如果说许多乡思作品是在反复吟咏人与故乡的依恋之情的话,那么《今生今世的证据》则越过这种感情去进一步追问这种感情何以会产生,人与故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人在家乡,人离开家乡,家乡成为故乡,这其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变化深藏其中?

  第1小节是一个铺垫,是为了与下文作对比的,叙述一个人在没有懂得怜惜旧物时,对故土的轻慢之举。作品从一个人的迁徙开始。当人拥有的时候,并不觉得一样东西的珍贵,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东西是否珍贵,人们主要是从实用的角度考虑它的。所以,文章说: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因为它没有用处了。

  第2-8节可以看作一个部分,这是文章的主体,从各个角度,反复说明故乡对人生命的意义。故乡是人出生、成长、生活与劳作的地方,不管它今后是否有用,也不管人是不是永远永远与它相伴,它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它烙上了人的印记,是人生活的物化,用作品里的话说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证据啊。之所以有人不明白,是因为他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人的生活需要物来证明,物又因为人才具有意义,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人为什么喜欢怀旧?因为人是有时间感的动物,他知道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知道什么叫历史。曾经经历的物之所以常常是人怀念的对象,说穿了,怀念的并不是物本身,而是怀念自己的过去,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自己过去的时间与历史的意义和价值。这其中,故乡显然具有特别的份量。否定了或忽视了这曾经之物,必然意味着对自己生命的怀疑: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

  最后一小节,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是全文主题的升华,短短的一句话,含义非常深刻,它设想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从日常性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当故乡也就是一个人生命的印记不复存在时,他的生命,他的历史也就成了一片虚空,他没有根,也就没有了寄托与归宿,没有了通向未来的方向,这实际上如《前方》一样,也是对现代人精神状况的况喻,想回家,却只能走向虚无。

  情感、意义,以至过去的生活,特别是一个人内心的生存,都是抽象的,无法把握的,它们只有通过具体的物、具体的场景才能表现出来。因此,《今生今世的证据》在写作上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对场景细腻的描写,这种描写是浸透了作者的感觉的,它表明,物与场景总是个人化的,是人感觉的延伸,它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比如一场一场的风吹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地深处的大风,更黑,更猛,朝着相反的方向,刮动万物的骨骸和根须,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经照透墙、树木和道路,把银白的月辉渗浸到事物的背面,这些对物的记忆显然是非常个人化的,换言之,故乡对人的意义并不是雷同的。这就是故乡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存在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的道理所在。

  、教学建议

  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关注。对专题内涵的探讨不能离开文本,不能把专题的内涵从文本中抽象出来,剥离出来,而是要跟文本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对文本的研读中自然而然地获得对家园的体认。只有这样,学生也才会明白为什么古今中外有那么多的文学作品去讴歌故乡,抒发离乡的愁苦与归家的欢乐,为什么乡思能成为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为了让学生深入到文本的内部,与文本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对话关系,预习与反复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反复阅读,才能打消与文本的陌生感。另外,预习还应当解决与文本相关的一些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写作背景、文体知识等等。如果是节选,那最好能对原作有大致的了解,如果能围绕文本扩大一些阅读范围就更好了。

  文本研习的手段、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方法比结果更重要。教师不必要过早地将结论和自己的判断告诉同学,也不必让学生一定要认同自己的观点,而是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倡导个性化的阅读,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与体验。

  本专题向同学推荐的研习方法是评点。评点是读书时常用的方法,古人讲读书不动笔等于不读书。读书不是纯粹单向的、被动的接受,同时也是在思考,思考有了心得,就随时记下来,书的天地边角空白处都是记录的地方,因此,评点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习惯,一种读书的好习惯,要提醒学生最好能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从方法上讲,评点的要义是对话,是交流,是再创造。评点作为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与想像中的文本的其他读者的交流。文本肯定是对话的第一个对象,与文本的对话是构成其他对话的前提和基础。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要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实际上,在阅读中,作品的局部与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对整体的理解是建立在局部的基础上的,而且,从阅读的过程看,也是由局部到整体次第展开的,有时,一些看上去是局部的地方实际上关系到作品的全局,是理解作品整体的关键。古人讲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些眼有的关系到全篇的结构,有的关系到全篇的主旨、感情的转换,甚至是给全篇写作方法和风格定调子的地方,我们在评点时就要注意到。比如《乡土情结》,第一段就解释了什么是乡土情结,《前方》中由摄影作品引出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等,都是理解文章的关键所在。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对局部的理解又离不开作品的整体,局部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理解,整体是局部的语言环境,比如《前方》中的家、路、眼前与心中,这些词语,有时是实指,有时又是比喻,有时又是在实指中寄托了另外一些涵义,如果不从全篇的立意出发,不从文章特定的语境出发,是很难搞清楚的。

  与文章对话的进一步就是与作者对话,孟子讲以意逆志,意思就是说可以通过对作品意义的把握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想北平》为例,由文章就会想到老舍,想到老舍与北平的关系,老舍为什么爱北平?为什么爱到了与爱母亲相提并论的地步?爱到了说不出的地步?这就是从文章过渡到作者了。还有,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只是你一个人的一己之见,而文章是不会只有一种看法的,因此,点评时应该会想到别人怎么看。这实际上就是在与文章的其他读者展开对话。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阅读,就是鼓励学生展开想像,进行质疑。在评点中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对作者与编者,都是如此。首先要立足文本,精读文本,先入乎其内,再出乎其外,这样才能把文章读活。

  建议教者在评点示例的基础上,先就评点方法与学生进行研讨,然后让学生独立阅读,并进行评点,再把评点进行交换。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它是与老师、与同学开展对话的重要途径。通过这样的研习,学生不但了解到了别人的看法,开拓了自己的思路,增加了见识,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而且明白了这样的道理:相同的文本一定会引出不同的看法。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诗经·采薇》、《荷马史诗·奥德赛》和韩少功的《我心归去》组成,《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奥德赛》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在《诗经》中还有许多作品从不同角度表达了思乡的情感,《奥德赛》整部作品实际上就写归家。选这样的两部作品的意图之一就是为了说明思乡这个主题的古老、久远。韩少功的散文是一篇当代作品,与前两部作品相隔几千年,但主题却是一样的,所以说思乡是文学中常写常新的永恒的主题之一。第一部分重在经典性,重在让学生理解家园之思这一专题的人文内涵,三篇作品对这一内涵的表达是比较典型的,像《采薇》中的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奥德赛》中的我仍然每天怀念我的故土,

  渴望返回家园,见到归返那一天。即使有哪位神明在酒色的海上打击我,我仍会无畏,胸中有一颗坚定的心灵。《我心归去》中的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等都是对思乡不同角度与不同风格的表达,要让学生从文本中去寻找、体味。

  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延伸、拓展。除了用《想北平》、《乡土情结》去继续铺陈渲染人们对故乡的眷恋外,还以《前方》从另一个角度去深化它。在本专题中,只有《前方》这一篇看上去是作的反面文章,是反弹琵琶,因为它说的是离家。但是,要注意,作者从反面落笔,但归结的仍然是对家的追寻: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只不过这里的家已不是普通的生养之地,而是精神的栖身之所。《前方》涉及到的是人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它本身也是本专题人文内涵的构成部分,一定要与学生讨论清楚。这一部分内容在编排上可以说是两个部分,一是文本,二是对话栏以及对话栏中编者对三篇文章所作的评点。因为要考虑到与学生对话,所以编者的评点注意了两个方面,一是尽量留下空间,让学生参与进来,与编者一道与文本和作者进行对话,二是编者的评点明显地是以学生作为对话者的,在口吻上尽量以商量的、征询的方式来进行,有许多地方并没有展开,也没有给出结论,而是留给学生去继续思考,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到。

  第三部分从各个方面看都是对前两个部分的总结,从专题内容看有不少地方对家园体认从新的角度作了表达。季羡林用经典的乡思模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怀念,而刘亮程则把故乡上升到了生命的证明的高度。在编排上也是两个部分,只是将对话栏改为评点栏,让学生独立评点。对话的程序则由老师来组织,通过同学之间交换评点来完成。教者要通过教学组织来保证这些环节的有效实施,可以组织研讨,推荐最佳评点条目、最佳评点本来鼓励学生,以提高文本研习的质量。

  本专题表达交流的训练内容与训练形式都比较丰富,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1、口语:除了背诵《采薇》外,积累与应用的第三条综合题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它要求学生首先对《想北平》里的风物描写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拓展性阅读。编者推荐的篇目是叶圣陶的《藕与莼菜》、汪曾祺的《故乡的食物》和孙犁的《乡里旧闻》,其中,孙犁的《乡里旧闻》主要写故乡的风俗,如初一到十五的悬吊挂,遇丧唱小戏,秋收谢雨唱大戏等,而叶圣陶与汪曾祺则主要写物产,特别是汪曾祺《故乡的食物》,写苏北里下河地区的民间吃食,非常具有个性,对于思乡类诗文来说,这是比较常见的写法,因为风俗和物产的地方性强,它们本身就是一个地方文化的组成部分,写它们,故乡的个性就出来了,也容易寄托写作者对故乡的爱,对故乡的思恋,是很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方法。所以,在组织教学时,先要与学生一起阅读这些作品,理解这种手法,然后启发同学比较总结,回忆家乡的风俗与特产,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双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的,口头与书面交流都可以,最好先是口语,要具体生动,有细节,绘声绘色。然后进行书面整理,要求不必过高,片断就行,但是要写出明显的地方性和生活气息,写出味道。

  2、本专题的写作实践除根据故乡这个话题自由拟题作文外,还给出了两个题目供学生选择,一个是从故乡的某个具有特定意义的场景、情境出发,以静听回声为题作文。写作这个题目,重要的是选材,场景、情境不一定要大,但一定是比较典型的,它是一个进入乡情乡思的切入点,依*它,可以进入到对故乡的叙述中,而且,这个具体的事物或场景最好是与写作者有些关联的,是包含了作者的情感记忆的,这样写出来才有感染力,才能引发人情感上的共鸣。另一个题目是自己围绕思乡收集材料写一篇思乡杂谈。这个题目可以写成一篇夹叙夹议的随感,学生可以写得自由些,尽情发挥,但在观点与材料及其两者的关系上要花功夫。首先要收集一些资料,古今中外思乡类的诗文和其它艺术作品,感人的思乡故事等等。然后是提炼观点,一方面注意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另一方面要对材料进行发掘,尽可能有新的发现,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像《前方》,别人都写归家,他从离家落笔,就不一般。这两个题目所提示的文体都是散文,前者偏重于记叙、抒情,后者议论性要多一些。这是从本专题学习材料的文体特点出发的,也是本专题写作实践的要求。本专题所选的几篇散文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方面结合得都很好,相比较而言,《想北平》、《月是故乡明》、《今生今世的证据》的记叙与抒情要明显一些;《我心归去》的抒情性要重一点;而《乡土情结》、《前方》则议论要多一点。在进行写作指导时要让学生对它们进行分析、借鉴,让他们根据各自的主题、题材选择适当的表达方法。既要综合运用,又要有所侧重。

  3、除了读、写、说之外,本专题还安排了一些综合性的语文活动,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开展,一个是我的家园的小型演讲比赛,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组织,我的家园是一个主题范围,具体讲什么,学生任意选择,自己确定,家园既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只要在专题的人文内涵的框架之内。另外,可以对学生如何演讲作简单的指导,如主题的确定、演讲稿的写作和演讲中的口语表达技巧等等。

  另一个活动是写作实践的延伸。制作小报或板报相对比较简单,重在学生之间的交流切磋,以进一步体味家园的人文气氛。制作网页则要复杂一些,对学生学习的主客观条件要求也比较高,可视情况而定。

  本专题学习材料较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所选择,或在详略上适当考虑。建议总课时为12课时,其中三个部分的文本研习可安排9课时,表达与交流的专项训练(演讲、写作实践)可安排3课时。

  五、参考答案:

  文本研习一

  1、《采薇》: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奥德赛》:

  她看见奥德修斯坐在辽阔的海岸边,

  两眼流泪不断,消磨着美好的生命,

  怀念归返,神女不能不使他心宽舒。

  不过我仍然每天怀念我的故土,

  渴望返回家园,见到归返那一天。

  即使有哪位神明在酒色的海上打击我,

  我仍会无畏,胸中有一颗坚定的心灵。

  我忍受过许多风险,经历过许多苦难,

  在海上或在战场,不妨再加上这一次。

  《我心归去》从第5小节起,每节均有大量语句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2、《采薇》中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是说自己驻防的地方一直没有固定,没有办法让人捎信回家,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是说自己内心痛苦,却没有人来安慰,一是针对家里的亲人,一是针对士兵自己,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奥德赛》对亲人的思念是通过对话来表达的,并且包含了对比的成份。神女吕普索劝奥德修斯留下时说:你的妻子,你一直对她深怀眷念。╱我不认为我的容貌、身材比不上╱你的那位妻子,须知凡间女子╱怎能与不死的女神比赛外表和容颜。奥德修斯答道:审慎的佩涅洛佩╱无论是容貌或身材和你相比,╱因为她是凡人,你却是长生不衰老。╱不过我仍然每天怀念我的故土,╱渴望返回家园,见到归返那一天。即使自己的妻子比不上神女,但奥德修斯依然选择前者,渴望与她团圆。

  《我心归去》里说: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我知道我对她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是她们的愉快和安定感。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象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作者通过对亲人生活情景的想像,用叙述、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笔调抒发了自己在他乡对亲人的强烈思念。

  3、见文本简析。

  文本研习二

  1、略。

  2、见文本简析。

  3、家是人生的出发地,是人永远的精神归宿。因为各种原因,人不得不离家,但家却永远是人在现实与精神中经常回归的地方。所以,柯灵在《乡土情结》的结尾说:我们该有鹏举鸿飞的豪情,鱼游濠水的自在,同时拥有温暖安稳的家园。

  《前方》虽然说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但依然落在归家上,只是这里的家不仅仅是现实中的生养之地,更是精神的寄托,因此,作者才能揭示出人类精神状况中的这三重悲剧:一、人在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了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二、人无法还家;三、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文章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精神和理想无所归依的现实状况,一种灵魂的空虚感和焦虑感。

  文本研习三

  积累与应用

  1、略。

  2、见文本简析。

  3、一个地方的特产往往是这个地方的自然条件决定的,所以写了特产就写出了地方特色。在《想北平》中,老舍说他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然后如数家珍般地对北京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特产作了生动细致的描绘。叶圣陶《藕与莼菜》里面的藕与莼菜,汪曾祺《故乡的食物》中的炒米、焦屑、鸭蛋、咸菜茨菇汤、虎头鲨、螺蛳、野鸭、蒌蒿、马齿苋等,也都是他们故乡的特产。特产同时还养成了人们的生活习性与喜好,与他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它又成为连结与维系人们与故乡的情感纽带,人们很容易通过它们来表达对故乡的爱。老舍说因为在北京的日常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特产,所以连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也能享受一点清福了,谈及这些,作者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叶圣陶在《藕与莼菜》中说: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就萦系着不能割舍了。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系,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都是由对家乡特产的描写转而抒发思乡之情的。

  与特产一样,风俗也体现了一个地方的自然特征、文化习性与伦理道德情感,因而对人具有深刻的影响,孙犁的《乡里旧闻》写的大多是风俗,而且是作家童年时的生活经历,写起来更有一种沧桑感和对故乡铭心刻骨的记忆。

  所以,在思乡主题的作品中,以特产与风俗为题材的就特别普遍。

  4、略。

  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