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节日前品种多样,色泽鲜亮味美可口的月饼闪亮登场,幼儿见得多也品尝得多。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中对中秋节有初步的认识,知道市上有月饼,中秋节快到了。有一次有位朋友问:“老师,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我就简单的把《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幼儿很感兴趣。为了让幼儿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有必要开展一“中秋节”为主题的活动。
活动目标
1. 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会过节的气氛。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
2. 初步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
3. 激发幼儿探索月球的欲望。
4. 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5. 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重点难点
月亮为什么有圆缺。
活动准备
月饼(若干份)、图画纸、彩色水笔、范画:月之中、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月饼。谈话导入课题。
1. 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说说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2. 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中秋节团圆的含义。
二、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1. 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师节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2. 交流讨论。月亮姑娘为什么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变化的呢?什么时候变细?什么时候最圆?什么时候像眉毛(镰刀、小船、圆盘)?
3. 教师小结: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变化。月初时,月亮细细的弯弯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变越大,像镰刀了,像小船了。到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月亮最圆,像个大圆盘。接着,月亮又开始慢慢的变小,变呀变呀,到月末时又变得细细弯弯的了。
三、画一画:会变的月亮。
教师出示范画,向幼儿介绍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幼儿操作:绘画《会变的月亮》。画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教学反思
通过开展《中秋节》的活动,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幼儿对此活动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发现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例如:在活动时,有小朋友问:“老师,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状。”
如果课前我能准备月球仪或课件。这时就可以出示 月球仪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状况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况。激发幼儿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设计意图:
中秋节对中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陌生,本次活动设计主要是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渊源的喜爱与认识。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所以本次活动通过听故事,吃月饼和欣赏音乐,使孩子对中秋节有一些认识。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习俗。
2、体验与同伴一起过节的快乐。
3、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重难点:
知道中秋节的由来,以及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与向往。
活动准备:
有关中秋节的图片,月饼(每人一块)、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提问: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月饼吗?
2、你们知道什么时候吃月饼吗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图片,请小朋友一块看一下图中都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接下来,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小朋友们仔细听,听完之后,请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要吃月饼(故事开始,从前)
小结:明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大家一块过中秋节,吃月饼、赏月。
3、教师宣布中秋节的活动开始了,首先,给每位幼儿一边吃月饼,一边听音乐。感受与同伴在一起过节的快乐。
4、音乐停止,教师同幼儿再一次说出“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也希望小朋友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5、中秋节的活动结束。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今天是不是过的很开心呀,晚上回家后跟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块赏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幼儿已经知道了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有许多小朋友都表现的很被动,所以,这类活动应放在中秋节前后来搞更能加深对节日的概念,以及深入到活动当中。
设计意图:
中秋节对中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陌生,本次活动设计主要是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渊源的喜爱与认识。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所以本次活动通过听故事,吃月饼和欣赏音乐,使孩子对中秋节有一些认识。
活动目标:
1. 初步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对中秋节的活动产生兴趣。
2. 愿意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 挂图15号;
2. 活动前幼儿向家长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
活动过程:
1. 关于中秋传说的交流与分享。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
引导幼儿讲述、分享。
2. 教师出示挂图,讲述故事《嫦娥奔月》。
提问:
嫦娥怎么会飞到月亮上去的?这是哪一天?
后羿听到这个消息后,做了什么?
从这以后,后羿是怎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的?
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3. 阅读《小朋友的书 我的家》第17~22页“嫦娥奔月”。
4. 幼儿边听故事录音,边阅读故事。
5. 关于中秋习俗的交流与分享。
活动结束:
说一说人们为什么要过中秋节,人们一般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活动反思:
《中秋节的来历》是一个语言和社会领域的的故事活动。在课后我觉得我们学到的知识还是在社会领域的内容比较多,整体感觉幼儿对故事的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但还是算接近目标了吧。
在上课时我借助了多媒体以及挂图等教具来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其实对于中班小朋友的知识面来说大家都知道中秋节,但不知道中秋节的时期是八月十五,经过这次的学习,很多小朋友都认知了这一知识点,中秋节要吃月饼等。但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幼儿却还是没怎么搞懂,我先请小朋友们欣赏一遍,来听出里面的人物,接着我指着挂图讲了第二遍故事。最后,我又讲了第三遍故事。
最后,在时间的紧迫下我结束了这节课,总体来说幼儿对中秋节还是有点了解的但幼儿对这个故事的内容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会利用平时的时间多讲两遍这个故事来提问幼儿使幼儿加深对这个故事的了解。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2、愿意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1、中秋夜圆月图片
2、《嫦娥奔月》故事与视频
3、各地过中秋节相关习俗的图片
4、准备几块月饼
活动过程:
1、看图引入出示中秋节夜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中秋节的夜景,鼓励幼儿想象月亮上有什么?
2、介绍《嫦娥奔月》的传说,引导幼儿说说他们知道的中秋节习俗。
①播放《嫦娥奔月》的动画视频,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传说。
教师引导幼儿说说故事的内容,并与幼儿讨论故事内容: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后,西王母送给后羿什么东西作为奖励?
嫦娥吃下仙丹后,飞到了什么地方?
月亮上除了嫦娥,还有谁呀?
②了解各地过中秋节的习俗。
引导幼儿讲述中秋节的习俗;教师出示各地过中秋节的照片。
赏月:
吃月饼:
北京-玩兔儿爷:
3、吃月饼,感受中秋节的快乐教师把准备好的月饼切块,大家一起分享品尝月饼。
延伸活动区角活动:在阅读区,投放中秋节相关的绘本,幼儿可以自行阅读,并与伙伴讨论故事内容。
家园共育:爸爸妈妈和幼儿一起讨论当地的中秋节习俗。如,浙江观潮活动资料嫦娥奔月(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天气变得很热很热,太阳晒干了河流,小花小草也都枯死了。
有一个叫后羿的人,为了受苦的人们,勇敢的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西王母十分欣赏后羿的勇气,送了后羿一颗仙丹作为奖励。后羿只要吃了这个仙丹,就可以飞到天上住。可是,后羿舍不得离开嫦娥,就让嫦娥把仙丹收了起来。有一个坏人知道了这件事,想抢夺仙丹。他趁后羿不在家,冲进了后羿家里。为了不让坏人得到仙丹,嫦娥没有办法,只好自己吃下了仙丹。吃下仙丹后,嫦娥发现自己飘了起来,还越飘越高,向天上飞去。嫦娥舍不得后羿,于是飞到了离地面最近的月亮上住下。月亮上一个人都没有,只有一只不知道哪里来的小兔子陪着嫦娥。从此以后,后羿都只能在夜里,望着月亮思念嫦娥。
人们听说了这件事,都在自家的院子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喜欢吃的食物,在月亮下祭拜嫦娥,祈求后羿与嫦娥可以早日团圆。也祈求自己的家人平安喜乐。从此以后,中秋节赏月、拜月、祭月的习俗也慢慢流传了下来。
兔儿爷兔儿爷是中秋节期间,给孩子们玩耍娱乐的一种泥塑玩具。
兔儿爷是北京的吉祥物,平安的守护神,深得北京人的喜欢与尊敬。
关于兔儿爷的来历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故事:
古时候,老北京城里发生了一场奇怪的瘟疫,几乎家家都有人染上了重病,一旦病了就无药可医,郎中们一个个束手无策。一时间京城的老百姓死难无数,到处是一片凄惨的景象。
嫦娥在月宫里看到此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月宫中捣药的玉兔下界去为百姓们治病。得了嫦娥的令旗,玉兔变成了一个白衣郎中怀抱着玉杵和药臼来到了民间。
老百姓不知道玉兔的来历,都忌讳玉兔的一身白衣,不愿意给他开门。机灵的玉兔就来到庙里借了神像的一身盔甲衣装穿上,这下老百姓感觉玉兔像下凡的神仙,纷纷打开家门迎接他。
玉兔挨家挨户地走,很快治好了很多人。
为了尽早结束老百姓的苦难,地上的老虎、大象、梅花鹿、天上的麒麟等各种动物们都来帮助玉兔,日夜载着玉兔东奔西走,玉兔在大伙的齐心帮助下很快消除了京城内外的瘟疫,回月宫去了。
北京城的老百姓感激玉兔的恩德,就请能工巧匠用泥塑彩绘做成玉兔的样子供奉在堂前,尊称为:"兔儿爷",逢年过节或有喜事的日子会摆上新鲜的果蔬五谷供奉祭拜,在老百姓心里兔儿爷会保佑全家平安吉祥,是幸福平安的守护之神。
教学反思:
最后,在时间的紧迫下我结束了这节课,总体来说幼儿对中秋节还是有点了解的但幼儿对这个故事的内容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会利用平时的时间多讲两遍这个故事来提问幼儿使幼儿加深对这个故事的了解。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2、大带小,尝试用搓、揉、团、压的方法制作出月饼,掌握收口揉圆的方法和印花按压的力度。
3、通过“大带小”活动,体验长大了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及一起制作、品尝月饼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提前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请家长带领幼儿去超市,了解月饼的种类、制作材料及包装等。
2、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吃月饼、赏月等中秋节课件。
3、油面、馅料、月饼模具、帽子、围裙,桌布等。
4、洗净双手,做好桌面、器具的消毒工作。
5、背景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过程:
一、中秋到,道中秋。
1.大班小朋友分组向对口班级中小班弟弟妹妹们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古老的民间习俗。播放:“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吃月饼、赏月的中秋课件。
教师小结: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说说自己见过的月饼。
教师出示课件,从形状、图案,馅儿、包装等方面进行小结。
二、引导幼儿观察月饼的制作步骤,大带小一起制作月饼。
1、一起讨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月饼?幼儿自由交流,讨论后个别发言。
2、教师现场演示:先取适量的油面团,在手中搓圆,然后压平,包上少量的馅,慢慢用手把饼皮向上推,收口揉圆。将模具上均匀沾一层薄薄的面粉,防粘,放入粘了面粉的饼团,用模具轻轻一压,再慢慢推出饼团,要保持月饼表面光滑。
3、提出制作要求:大带小一起用搓、揉、团、压的方法做出月饼,大班小朋友要帮助鼓励小班小朋友,要有耐心,失败了可以重新做。
4、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自由结伴选择馅料制作。
观察幼儿制作情况,适时、适宜给予提示、示范等帮助。
三、介绍、展示自制的月饼。
大带小一起介绍一下制作的月饼是什么形状、图案、馅料。大班小朋友说一下制作过程中是怎样帮助小弟弟小妹妹的?
活动延伸:
把做好的月饼拿到伙房用烤箱烤熟,让孩子们一起品尝分享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并合影留念。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小班降教育爱干净讲卫生教案范文
三年级下册独果教案
乌龟滚下坡的教案
爷爷的毡靴教案
小学语文识字学词学句教案
精选桥教案范文10篇
教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前滚翻的教案范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案
小班音乐蔬菜汤
轮椅上的霍金的优秀教案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星空的联想教案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教案
熊娃娃和树叶宝宝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