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课教案
篇一:诵读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2.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
教学环节:
听,听读美文,走入声音世界。
识,揭开“朗读”的朦胧面纱。
温,重读温习优美的课文篇章。
秀,超级男“声”女“声”秀。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读美文,走入声音世界。
内容:利用精美的朗诵创设情境,引入课堂。侧重于对学生心理上的震撼。 方式:播放美文诵读素材。
材料:《生死不离》音频朗诵。
二、识,揭开“朗读”的朦胧面纱。
内容:
① 明确朗读的意义和重要性。
② 明确朗读误区。
③ 介绍朗读的三层境界。
④ 介绍朗读的基本方法。
材料:朗读的意义和重要性。
朗读是一种特殊的口语方式,是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它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历史上运用诵读教学法培养出了成千上万像李白、杜甫、欧阳修、王安石、吴承恩、曹雪芹等这样的诗人、文学家、政治家,而且近代国学大师无不从熟读记诵启蒙而步入学林。可以说,“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遗产中的精华。每个学子都应当努力用我们最美的声音去装点最美的文字。
古人的诵读方式主要以抑扬顿挫有节奏地吟咏为主,是一种寓情于声、以声传情、重感性的表达方式。而今人对诵读的理解,虽然也有不同,但一般地讲,主要指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粗解文意;一是背诵,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可以说,这种记诵活动始终伴随着思维与语言的训练,是一种自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言、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阅读实践与情感体验活动。
朗读的三层境界
第一层次——品其滋味熟读。要能抑扬顿挫地诵读。(书读百遍,酝酿胸中,自然悟入)
第二层次——入其境界求静。这时候身心专注,读书求悟进入的一种读书状态(若能达到此种静态,则其义自现)
第三层次——悟其真谛妙悟。能在静态中达到对诗文精妙之处的感悟。(悟是诵读的最高境界,即便当时没有情出,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答案会一下子在脑海中出现,豁然开朗)
朗读的方法:
①读正字音——用普通话读是起码要求,纠正方言。口眼并用,心到口到,不添字、漏字,不读破句,读出标点符号,音量适当,语速合适。
②读通词句——这是诵读的基础。要解决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单音双音,词类活用等,以及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等问题。
③读准停顿——这是诵读关键。包括虚词用法,句式、语气等,作用是训练语感,把握意脉,领悟内容。
④读清思路——这是诵读的深入。两个作用,一是训练思维,体味构思的妙处;二是便于背诵,会背文章者背结构。
⑤读出感情——这是诵读的熏陶感染。把握诗文基调,了解诗文基本感情倾向。 ⑥读懂内涵——这是诵读的深化。读书的目的是求知,只有理解了文章的内涵才能真正将朗读表现至完美。
三、温,重读温习优美的课文篇章。
内容:学生自由选定所学过的课文篇章语段,进行温习式是朗读,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和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方式:教师先行范读引领,然后安排学生自由进行诵读练习。
材料:自己的语文书
四、秀,超级男“声”女“声”秀。
内容:学生表现自己非凡的朗读才华。
方式:各小组先进行小组内的朗读秀,然后选出最佳人员参加全班范围内的超级男“声”女“声”朗读秀。选出优秀选手推送到学校站,在“校园之声”中向全校师生展现自己的诵读才华。
结束语:用文字表达内心的人是幸福的,用声音表达情感的人也是幸福的,用声音装点文字的人则是双倍幸福的。
经典诵读教学设计二
《赋得古原草送别》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2、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切入举偶
1、 挖掘积累:由学生课前积累的古诗展开背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 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师: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板书课题。)
二、对话平台、自学
1、 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
2、 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
三、感悟
1、 自由读古诗,思考: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
2、 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3、 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1)“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课件,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
(2)“岁”可问学生几岁了,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几岁,“一岁”就是一年。
(3)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并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候是“枯”?什么是“荣”?
(4)“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
的草根。
四、朗读
1、 自由读: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 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配乐读; 竞赛读。
五、背诵
1、 情境背诵:教师创设把《草》背给家人听的情境,引导学生背诵。如:“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怎么不写花,只写草呢???
2、师生共同扮演妈妈、哥哥、爷爷等角色进行表演背诵。
篇二:朗读指导课教案
地点:六二班教室时间:2008年3月14日 听课教师:六语组三位老师 朱老师的教学设计改动如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朗读应该注意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神态、停顿、感情、动作??(联想)。
2、老师总结:朗读有很多技巧,哪儿要注意,注意多少,我们小学生一一做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这节课朱老师只给同学们讲一个技巧------联想。我国著名的企业“联想集团”有一句这样的话-----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这就告诉了我们,会联想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啊!
(二)创设情境。老师出示课件-----名侦探柯楠。(这时,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因为对柯楠,学生太熟悉了,太喜欢了。)
1、柯楠用什么方法来从事侦探工作?(联想)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板书:推理)
2、师小结:(拿起课本)我们所学的文章就是线索,我们的任务就依据这一线索进行推理想象,当然了,我们也不能天马行空地胡想,而应恰如其分地联想。朱老师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声音再现当时的情景,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行!
(三)以《半截蜡烛》为例,学习展开联想进行朗读。
1、自由读课文第三小节,提出要求:把文章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当成线索,展开丰富的联想,用你的声音再现当时的情景,让没有读过的人身临其境。
学生自由发言:
生:我从“闯进”一词体会这几个德国鬼子是不经主人允许就进来的,是强盗,是恶魔。
师小结:这们同学能从人物的动作展开联想,这就是细节联想。(板书:细节)
生:我从“急忙”一词联想到伯诺德夫人的急中生智。
生:我从“顺手”一词联想到德国鬼子到别人的家里很随便,就像是到了自己的.家里一样,可见他们是统治者。
老师播放课件《辛德勒的名单》片断。思考:看过录相后,谈一谈这些德国人是怎样的统治者?
生:灭绝人性的统治者。
生:他们是滥杀无辜的魔鬼。
2、自由读课文的第四小节,提出要求:你又会联想到什么?
生:我从“冒着轻烟”一词中看出危机只过去了不到几分秒钟,又开始了新的更可怕的危机。
3、自由读第五小节,提出要求:你又会联想到什么?
生:我从“慢慢”一词想到杰克很镇定。
生:我从“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联想到蜡烛马上就要熄灭了,我很紧张,真替他们一家人的命运担忧。
4、指名读第六小节。这里朱老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少校军官说的那句话“当然可以了,我家也有一个像你一样大的孩子。”------朗读时要充满温情。学生试读。
一节课终于讲完了,朱老师一进六年级办公室就说:“这课我上不成,别扭死了。看来,我真得上不了这样的课,我还是上计算机课吧。”朱老师叹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看着朱老师无奈的样子,我们几位老师又围坐在一起进行了一次教研。
第二次研讨:
我们先肯定了朱老师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1、这节课,朱老师的条理很清楚,比第一次上课有了很大的进步。
2、创设了教学情景-----大桢探柯楠,深得学生的喜爱。并能将它贯穿于全文,使整节课不显得过于散了。结构紧凑了许多。
3、注意了儿童化的语言,学生听明白了,回答问题的学生明显比第一次讲课时要多。
4、并能围绕一个朗读技巧(联想)去组织教学,避免了上节课的什么都讲,又什么都没讲透彻的毛病。
5、朱老师注意了自己的范读,较好地发挥的引领作用,学生受到了一定的感染。 当然,这节课也暴露出了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下面就是我们第二次研讨的情况:
张黎辉老师首先发了言:“小朱,你想过没有为什么这节课你上得这么累?上得那么别扭呢?”小朱一听这话,把头抬了起来,不解地问:“张老师,你说我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你把这节课上成了语文课,而不是我们先前商定的朗读指导课,你应该发挥你自身的强项,充分运用你的嗓音,你的范读,来给学生进行展示,让孩子有一种语言的享受。你把课型弄错了。另外,你的预设的教案和你上课的内容有很大的出处,过于随心所欲了。”
这节课的升成的问题是善于颂读的朱老师,这节课到底应该上成什么样的课?是语文教学上的朗读吗?还是从颂读技巧出发,教给学生一些颂读的方法?这一问题成了我们这次教研的主要任务。
孙慧老师说:“朱老师,第6课《半截蜡烛》我们已经给学生讲过了,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学生抓住重点的词句谈自己的感受都已说得很好了。那么你在自己的朗读指导课堂上就不要再下功夫花时间让孩子再说再谈了。你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让孩子们从当时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当时的环境等细节处,产生联想,孩子说得不到位时,你可以加引指导。”
李桂莲老师说:“我也同意孙老师的意见。另外,我补充一点,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有一个帮、扶、放的过程,第三小节老师可以帮学生,重点讲;第三四小节扶着学生,让他们小组内讨论,老师可以参与他们的讨论,适当地加以指点;第五、六小节,老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体会,会联想到什么,怎样用自己的声音再现 当时的情境。这样的按排就显得有张有弛了。”
“对,李老师说得也正是我要讲的。提醒朱老师一句,当你让学生联想过后,一定要让学生试着将他联想到的内容读一读,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品味,进行评价,如果孩子朗读不到位时,就要运用老师的范读作用了。还有,我觉得为学生配乐,不失为指导朗读的好方法,因为音乐是能渲染人的情绪的。”张黎辉接过李老师的话。
张竹青老师接着讲到:“朱老师是制作课件的高手,为什么不很好地利用起来呢?在课件里插入几段音乐,渲染出紧张的气氛,孩子们的朗读应该会有所改
变的。如果设计一个让孩子为书中的人物配音的环节就精彩了。这只是我的一点小建议,不知对你有帮助没有?”
“张老师,你太谦虚了,你这样一说,我都不好意思了。”朱老师摸着自己的头不好意思地说,“我想请张黎辉和孙慧两位老师共同给我备这一节课。这样我会少走弯路的。”
通过一番研讨,我们和朱老师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和朱老师一同备这一节课,再修教案时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以第三自然段为抓手,指导学生学会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当时的环境等细节之处去展开合理的联想,并用自己的声音将联想到的内容展现出来,学生读得不到位的地方,老师要及时作范读指导。
2、其余的第四至六自然段让学生分小组自己进行讨论,要告诉学生注意运用第三自然段老师教给他们的方法。
3、在课件里插入音乐,学生朗读时一定要配乐以渲染当时的气氛,这样有助于孩子的朗读。
4、注意板书设计上要体现出教学的重难点来。建议板书可这样设计:语气神态朗读 动作 联想环境
朱老师回家利用业余时间又进行了认真地修改,张黎辉和孙慧老师回到家中,利用QQ的聊天的形式,共同为小朱老师备课,我们两个设计的教案如下:
朗 读 指 导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朗读的重要性,在平时阅读时积累朗读的素材。
2、指导《半截蜡烛》的朗读,以备课本剧之需。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这节课,朱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有关------“朗读”的问题。(老师板书“朗读”这两个字)
2、师:朗读这个词语大家恐怕在课后的要求当中经常见到。你们平时都是怎样朗读的呢?预设学生回答如下:
生1:我在朗读时,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生2:我朗读课文时,都是大声地把课文读出来。
生3:我在读课文时还带有感情。
3、师:同学们说得都不错,朗读就是清晰响亮的把文章念出来。那么朗读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呢?(边说边出示课件:)
朗读的要求:
1、读音正确,声音响亮,吐字清晰。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联想指导环节
1、师过渡:读得正确流利,声音响亮是朗读的基本要求,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到。可是,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怎样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谁来说说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 预设学生的回答如下:
生1:把句子当中重点的词读出来。(重音、朗读技巧)
生2:注意声音的高低变化。(语调)
2、师过渡:其实,朗读的技巧还有很多,下面请同学们来听听这段录音。 (备注说明:如果朱老师想自己范读,一定要让学生闭上眼睛来认真倾听。这样的安排,目的就是让学生只关注老师的声音,而不被老师朗读时的神态/语气/动作等吸引。)
3、提出倾听时的要求: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备注:老师向学生说完倾听的要求后,再出示课件:朱老师《大江保卫战》的声音)
4、师过渡:朱老师看到大家那专注的神态,我想你们一定是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预设学生的回答如下:
生1:我仿佛听到当时的狂风暴雨声(环境)
生2:我好像听见了人们的喊叫声(语言)
生3:我仿佛看到了解放军叔叔光着脚,踩着泥泞,肩扛沉重的麻袋。(动作) 生4:我仿佛看到了解放军叔叔受伤时,咬紧牙关,仍然坚持在河堤上干活。(神态)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总结板书在黑板上:环境、语言、动作、神态??)
5、师:同学们刚才所想到的,所听到的就是联想。(板书联想)
6、课件出示:柯南
7、师:柯南大家都知道吧?他是个什么人?
8、师:他靠什么来破案啊?
生:他利用眼前收集到材料,去进行推理,想象案发时的情景。
9、师过渡:同学们说得真不错,柯南就是利用眼前的蛛丝马迹,推理出案发当时的情境。其实,我们朗读也一样,课本上的文字就是我们的线索,我们必须依靠这些线索,进行合理的联想,联想当时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并且把自己置身于联想中,只有这样,(师指着板书)我们才能够用自己的声音去给大家描绘一个生动的故事,和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使听的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我们仍然建议朱老师为学生补充第一次讲课时的有关朗读的30%和70%理论)
三、指导朗读《半截蜡烛》
1、师过渡:刚才我们讲了朗读要注意的几点。大家马上就有一个练习展示的机会。你们的语文老师委托我在咱们班挑选几个小演员,一起去排练课本剧《半截蜡烛》。这一课,难度最大的就是最后几个自然段,老师要看看这节课谁能把这几个自然段读的最好,谁就是我们学校的小演员了!
2、师过渡:为了使大家更好地进入情境,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片段,(课件出示二战的资料)
3、师:看着这血淋淋、沉甸甸的画面,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4、师:60年前那一场几乎席卷整个人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无数国家染上战火,人民饱受煎熬。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课文《半截蜡烛》中的伯诺德夫人一家参加了秘密情报传递工作。一天晚上,他们为了半截蜡烛与闯进屋子的德国强盗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战斗。
(老师课件屏示第3小节的第一、二句话。)
(1)师指导学生进行联想:读这两句话时,你想一想德国军官闯进伯诺德夫人家里是不是偶然一次的事情? 预设学生的回答如下:
生:不是,德国人闯进民房进行检查,在当时是很平常的一件事。
生:他们在别人的家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很随便。
(2)师:既然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我们在朗读时就应该用自己的声音把它再现出来。谁来试一试这第一道测试题。
生:(用平静的语气进行朗读)师生进行适当的评价。
8、老师课件出示第3小节的第三句话。
(1)师:默读这一句话,你仿佛会看到什么?又仿佛会听到什么?
预设学生的回答如下
生:我仿佛看到蜡烛在一点一点地燃烧着,光苗也在不断地跳动着。
生:我仿佛看到德国军官那可怕的脸,像恶狼一样,正凝视着这燃烧的蜡烛。随时都有可能要了这一家三口的性命。
生:我仿佛听到了伯诺德夫人那咚咚的心跳声。我感到她心里很紧张。
(2)师:那你现在的心情如何?生:我也很紧张。
(3)师:谁能用自己的声音读出这种紧张来?
(指一名学生读这一句话)进行适当的评价。
(课件出示学生朗读的背景音乐:破门而入的声音、钟表走动声音、紧张的背景音乐、越来越短的蜡烛)
9、课件出示:第3小节的最后三句话。
(1)师:自由读这几句,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怎样读这句话。
(备注:如果学生读得不到位,老师此时可故意读得紧张、哆哆嗦嗦地把烛台端走,让学生体会出:应读出伯诺德夫人内心虽紧张,但语气却是平静、从容的,动作也是不慌不忙的。) 学生试读。
10、老师课件出示整个第三小节的内容,找一名学生来配乐朗读这一自然段。其他学生进行现场评分。(学生朗读要有一个“平静----紧张----内紧外松”的变化。)
11、师:下面我们进行必答题的朗读测试。请同学们自由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1)老师提出朗读要求:你喜欢哪一自然段就认真读那一个自然段,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将自己融入文本之中,和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2)学生自由朗读。
(3)朗读交流。
(老师分别找三个学生:一个喜欢第四自然段、一个喜欢第五自然段、一个喜欢第六自然段的进行朗读展示。)
(4)师:学生朗读之前要让学生讲一讲你仿佛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老师总结:全家人都注意力都在那半截蜡烛上面,可是又不敢使劲盯着蜡烛看。他们的心里无比焦急可是又不能表现在脸上、动作上。他们是那么憎恨德国鬼子,可也不敢表现出半点的不尊敬。就是一种怎样的矛盾心理啊。听这了几位同学的朗读,你体会到当时的情景了吗?评出朗读好的同学,并要说出你打分的根据。
12、分四人小组进行表演读第四、五、六、七自然段。老师进行巡视指导。
13、小组上台展示。
14、师:通过这几轮的测试,师生共同评选出朗读小明星。
四、与机器的对比试验结束这节课:
篇三:朗诵课教案
第一节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时仪态动作的重要性。
2. 掌握演讲时身姿风度、上下台步伐、站 立姿势等基本要领。
3. 通过观看视频和亲身实践对这一节内容有更深入的领会。
二、 活动准备
1. 教学主题
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好的演讲者不仅要注意演讲的内容与说话的语态,同时也要重视我们的姿态风度,因为它是我们礼仪和素质的外在体现。本次课程通过经典演讲视频、教师现场演示、学生亲身实践“我们演双簧”对此有深入的了解
2. 准备道具、材料
教学演示视频、表达喜怒哀乐各种感情的演讲稿若干篇
三、 教学流程
1. 播放教学视频
2. 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视频中的动作与第一天自己上台演讲的不同
3. 讲解演讲姿态步伐等的要领
A. 上下台步伐
演讲者的上下台步伐,要能显现沉着,充满自信,稳健有力,大方自然,上身要挺拔向上,双臂自然地前后摆动,幅度不要过大,也不要过小,头不要昂的过高,也不要过低,目光平视正前方
B.站立姿势
站立一般宜取丁字步,两腿不要紧贴在一起,前后交叉距离要适中。要注意把全身重量始终放在一只脚上,另一只脚虚设,能保持身体平衡即可。两手不做动作时自然下垂,微微弯曲。
C.手势动作
常见的手势动作有上举(抬)、下压和平移、斜劈(挥)等几类,每类中又可分为单手和 双手两种,每种均可有拳头式、掌式。
4, 将准备好的稿件《我的祖国啊》发给学生,播放配音,让学生上讲台实际操练并且点评。
第二节
一、 活动目的
1. 通过为学生都熟悉的动画片配音,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加的积极性。
2. 由于动画片的原声配音在语气、语调等方面都比较突出,因此可以通过实践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上午所学的相关内容。
二、 活动简介
老师首先选取5段动画片视频片段,学生相互组合成3~5组,电脑上轮流播
放5段动画片,每组成员自主选择,并相互揣摩角色的性格和说话方式,运用上午所学的相关知识。最后每组上台配音,老师进行评价记录,评比出“惟妙惟肖奖”“最佳创新奖”
三、活动准备
5段动画片视频以及相应的对白纸质稿件(如果让学生现场抄录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小班降教育爱干净讲卫生教案范文
三年级下册独果教案
乌龟滚下坡的教案
爷爷的毡靴教案
小学语文识字学词学句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皮球
幼儿园小班礼仪教案模板
有关于暑假安全教案范文(精选六篇)
初一安全班会教案
美丽的花边数学教案
望洞庭的优秀教案
幼儿园大班猜猜我有多爱你教案
找不到妈妈怎么办小班安全教案
幼儿园Merry Christmas教案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通用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