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教案(通用8篇)

王明刚老师

  教师心理健康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乐意在群体中表述自己对名字的想法。

  2、初步了解父母带给自己名字的含义,并爱上自己的名字。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并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

  难点:

  1、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

  2、在群体中表达自己对名字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名牌;

  2、绘本ppt;

  3、视频;

  4、爱心卡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聊聊名字

  1、我们初次见面,你愿意分享下你的名字吗?(出示名字卡)

  2、教师分享自己的名字(名字卡)

  二、分享交流,阐述心声

  1、出示ppt,小老鼠,让幼儿知道原来对于名字也有喜欢或不喜欢的。

  2、你对自己名字有什么感受?

  三、绘本支持,释放焦虑

  1、倾听小老鼠的烦恼(两个录音)。

  2、它为什么会不喜欢自己的名字?请幼儿说说。

  3、了解小老鼠名字的秘密。

  4、请幼儿说说原因并播放小老鼠喜欢了自己名字。

  四、真情互动,提升认识

  1、播放一个妈妈的录音

  2、打开父母的爱心卡

  3、分享感动时刻

  活动延伸:

  出示几个名人名字和照片,大声说出我爱我的名字。

  教师心理健康教案2

  【活动设计理念】

  “我从哪里来?”对孩子来说一直很神秘。当幼儿询问家长时,敏感的话题常常让父母感到尴尬并回避,而孩子好奇的天性并不因为家长的回避而消失。因此,为了正面引导孩子的好奇心,根据孩子们身心发展的需要,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树立健康的性心理,体会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于是我设计了这次心理健康行教育活动《呱呱落地》。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科学地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孕育、生长的过程。

  2、体验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年级】

  大班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受精的过程、小宝宝孕育生长过程图片)

  2、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等

  3、小沙包、弹力棉,每人一个袋子,可以绑在腰际

  【活动过程】

  一、暖身运动:种子长大

  以森林狂想曲为背景音乐,幼儿自由的表现种子生长的过程:种子→胚芽→幼苗→根、茎、叶→花芽→开花、结果。

  【设计意图】

  以种子的生长过程来感染孩子,调动了孩子活动的积极性,排除紧张情绪,创设一种轻松、开放、安全、温暖的氛围,同时为下面的活动作了铺垫。

  二、肚脐眼的秘密

  1、肚脐眼是怎么来的?

  2、小宝宝是怎么到妈妈肚子里去的?

  【设计意图】

  通过讨论、交流,激发孩子对自己身体秘密的兴趣,从而对宝宝是怎么到妈妈肚子里去的充满了好奇,真心流露出参与活动乐趣。

  三、我从哪里来

  1、爸爸的种子象什么?

  2、爸爸的几颗种子和妈妈的种子结合在一起,变成了什么?

  3、小圆球是怎么长大的?(了解脐带的作用)

  4、游戏:我来做妈妈。妈妈通过脐带把营养传送给宝宝,宝宝慢慢长大,体验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

  一、二个月,小宝宝还很小,妈妈的肚子看不出来。

  三、四个月,妈妈的肚子微微鼓起来了。(幼儿带上大口袋)

  五、六个月,宝宝慢慢的长大(放入棉花球、沙包),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站一站有什么感觉?

  七、八个月,宝宝迅速的长大(放入棉花球、沙包),他在妈妈肚子里会做什么?

  九、十个月,宝宝飞快的长大(放入棉花球、沙包),妈妈又什么感觉?会给妈妈带来什么不方便?

  【设计意图】

  游戏《我来做妈妈》,幼儿充分体会着妈妈在孕育生命每个阶段的艰辛,大胆想象着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活,用动作表现出着自己在妈妈肚子里一点点长大的快乐,内心的情感逐渐流露,释放出来。

  小结:(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们才做了一会妈妈就有这么多的感受,想想妈妈在这十个月中多辛苦啊。到了十个月,宝宝想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想看看他的爸爸妈妈,于是在医生阿姨的帮助下,剪断了和妈妈连在一起的脐带,宝宝就出生了。在宝宝的肚子上留下一个疤,这个疤就叫肚脐眼,原来肚脐眼是这么来的。

  【设计意图】

  随着优美的音乐,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从而激发幼儿爱父母,爱家庭的情感。借助音乐的感染力触动孩子的心灵,有机地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在一起,在爱的氛围中达到情感的共鸣与升华,让孩子意犹未尽。

  【问题研讨】

  在第三环节“我从哪里来”中,孩子们对小圆球是怎么长大的?怀孕会给妈妈带来什么不方便?这两个问题不那么热衷回答,只有一位幼儿能积极的响应我的问题。当与孩子的互动冷场时,该怎样适时的进行气氛调动,激发孩子的积极性,怎样提高教师的临场应变?是我们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教师心理健康教案3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进餐是幼儿园最重要的生活环节,老师期望孩子们不挑食、吃得好、吃得快,但是幼儿却很难到达老师的期望,比如:有的孩子在喝汤时,不吃里面的菜,象冬瓜、紫菜、蘑菇等,在吃饭时把饭里的菜挑出来不吃,或者乘别的小朋友不注意,赶快把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放在别的小朋友的碗里。针对中班幼儿出现的这种状况,有必要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对他们纠正挑食、偏食的心理与行为,进而爱吃各种食物,有着重要的影响。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进一步认识各种蔬菜,初步了解蔬菜对人体的作用,并明白爱吃各种蔬菜,有益于身体健康。

  2、培养幼儿每一天吃蔬菜、吃各种蔬菜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各种蔬菜吃的部位,以及各种蔬菜的不同营养。

  活动准备

  1、芹菜、萝卜、胡萝卜、黄瓜、青菜、葱、花菜、西红柿等蔬菜,篮子。

  2、丰富词汇:维生素。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谈话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蔬菜,提问:“你们都认识它们吗,吃过它吗”

  2、请几名幼儿上来各拿一样蔬菜,并说出他们的名称、颜色、形状。

  基本部分:

  1、找一找

  分别找一找蔬菜的哪个部位能够吃,如萝卜吃根,卷心菜吃叶,西红柿吃果实,花菜吃花,芹菜吃茎(叶),请幼儿将蔬菜放在相应的篮子里。

  2、与幼儿共同探讨蔬菜的各种吃法:明白蔬菜能够炒、凉拌、做汤,包饺子、有的还能够像水果一样生吃,但务必洗净。

  3、认识各种蔬菜,启发幼儿讨论蔬菜对人体的作用:

  “人为什么要吃蔬菜不吃蔬菜会出现哪些不好的现象”(鼻出血、口角干裂、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等。

  “蔬菜有哪些营养””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分别出示各种蔬菜,初步了解其丰富营养

  师:这是菠菜,长得什么样貌呀(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根),谁喜欢吃菠菜,你为什么喜欢吃菠菜有什么营养菠菜里内含维生素,它能使我们的皮肤变光滑,小朋友经常口腔溃疡,那是因为身体里缺少了维生素,所以请小朋友喜欢菠菜、多吃菠菜。你们明白还有哪些蔬菜里内含维生素吗青椒、南瓜、油菜里也内含维生素,还有一种蔬菜里面内含维生素,你明白是什么菜吗请你们猜一猜它是桔红色的,动物中兔子和马十分愿吃。对!是胡萝卜。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菜西红柿,你们吃过西红柿做的什么菜西红柿里也有许多的营养,象Vc它使我们的牙齿骨骼变的坚固,还能防止牙龈出血。蔬菜里面还内含超多的纤维素,能够帮忙我们消化,防止大便干硬。

  教师小结:蔬菜对身体有好处,不同颜色的蔬菜营养不一样,绿色蔬菜中颜色越绿营养价值越高。我们就应天天吃蔬菜,吃各种各样的蔬菜,多吃深绿色的蔬菜。并且爱吃各种各样的蔬菜

  4、蔬菜与卫生:

  “怎样吃蔬菜才健康”引导幼儿交流。

  教师小结:因为蔬菜生长在农田里,需要农药和肥料,所以做菜之前要把蔬菜洗干净,在水里多泡泡。个性是生吃西红柿和黄瓜等,必须要洗干净并且去皮。但也有一些蔬菜是农民们用了先进的方法种植的蔬菜,不用对人体有害的农药,也不让蔬菜环境受到污染,这种蔬菜叫做“无公害蔬菜”。

  延伸活动:

  让幼儿给各种蔬菜涂色。

  教学反思

  1、在活动设计前我想: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讨论得多,回答得多会不会影响活动的正常进行在整个活动中各种各样的蔬菜吸引了幼儿,使孩子们愿意说、大胆说、能连贯说,活动较活跃,能紧凑连贯的进行下去。本次活动整合了健康领域、科学领域、语言领域,幼儿得到综合性的学习。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幼儿语言的连贯性不够,还需进一步加强。

  2、活动中引导启发孩子对问题的理解,注意到让孩子进行体验,感受、交流。

  3、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孩子在活动中能感受到这次活动讲的是蔬菜对人体的好处,但仅靠这此活动是不够的,还需要平时的努力和家长的配合。

  4、幼儿透过参与活动,明白了蔬菜的种类很多,还明白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颜色和味道,从小要养成多吃蔬菜的习惯,但是在活动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有的孩子明白自己喜欢吃蔬菜,但是还说上好原因,可能因为孩子还小,但多数幼儿能大胆地说、想和做,这就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多让这些胆小的幼儿锻炼,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潜力,透过这次活动培养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认真的做事态度。孩子们也都很喜欢吃蔬菜了。

  5、如果有不吃蔬菜引起许多不良后果的课件让幼儿看到,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教师心理健康教案4

  活动来源:

  一天早晨,东东妈妈九点多钟才带东东来幼儿园,原本开朗、外向的东东见了我不但不打招呼,反而藏在妈妈身后,说什么也不愿意进班。东东妈悄悄告诉我:“昨天晚上,东东做了个噩梦,说是梦见了一个怪兽把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踩死了。东东哭闹了很长时间才勉强入睡。今天说什么也不来幼儿园了,总是说害怕。”东东的情况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做了噩梦不愿也不敢再睡觉的情景,几天之内一想起噩梦还心有余悸,总也忘不了。还有一些幼儿怕蛇、老鼠、青蛙、蟾蜍等这些小动物,每次见到这些小动物都会吓得大惊失色,失声尖叫。由此,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害怕的东西或事物,尤其是幼儿时期经验缺乏,或者受到过不良的暗示之后会更害怕,甚至这种恐惧会持续一生。怎样有效地消除幼儿的恐惧心理呢?我认为要从培养幼儿的勇敢品质着手,让幼儿逐渐地消除恐惧,变得勇敢。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开展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害怕的事物,认识到勇敢的重要性。

  2、通过各种脱敏训练使幼儿认识到变勇敢的方法。

  活动准备:绘画纸;蜡笔;垃圾筒或纸箱。

  活动过程:

  一、教师给幼儿讲述一件自己害怕的事情

  “昨天晚上,我在厨房里发现了一只老鼠。觉得好害怕呀!老师最害怕老鼠了,害得我一晚上都没有睡好觉。”

  二、教师提问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害怕的事情或东西?”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幼儿轮流发言,互相讲解过去的经历,教师注意倾听。

  三、教师提问

  “害怕好不好?这些东西真的很可怕吗?“你们想不想变得勇敢?”

  四、师幼讨论

  “怎样才会变得勇敢?”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1、多学习知识,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了解某些小动物和我们人类的关系。

  2、每天对着镜子说“我最勇敢!”

  3、害怕时,自己对自己说:“我不怕、我不怕!”

  4、勇敢地把自己害怕的事情告诉爸爸、妈妈或老师。

  五、绘画活动

  1、利用绘画纸和蜡笔画出自己害怕的东西或事情。

  2、画好后,老师请幼儿拿着自己的作品,老师问:“咱不怕?”,幼儿要大声回答:“心得体会我不怕!”。反复数次。

  3、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排好队,前方放置一个垃圾筒或大纸箱。

  4、幼儿将手上的作品揉一揉,把害怕的东西或事物包在纸里头。然后大家一起喊“一、二、三”,该幼儿将自己手中的纸团丢进垃圾筒或大纸箱,让幼儿大喊:“我不怕啦!”直至每个幼儿都投完为止。

  六、老师组织幼儿说一说:“现在自己还害不害怕?”分享活动前后的心情改变。

  活动延伸:大家一起收拾整理掉在地上的纸团及垃圾筒或大纸箱。

  活动反思:在这次活动的开始,我首先问幼儿:“你最害怕什么?”结果我发现约有1/3的幼儿出现了害怕和怯懦的表情,全班的孩子都鸦雀无声,无人举手回答问题。我知道这个问题刺激了孩子们的心理。我马上用一种轻松的略带自嘲的语气讲了自己害怕老鼠的事情,听完我的故事,孩子们的神态一下子放松了。接下来很多孩子讲了自己害怕的事情,他们的心理负担己减轻了一半。画出自己害怕的事物,包在纸里投进垃圾箱,扔掉恐惧,许多孩子都感觉这像是真的一样,我可以从他们轻松的神态上看出来。最后,我感觉到孩子们变得坚强勇敢了,对自己过去害怕的那些东西也都不怕了。这次教育活动达到了预定的活动目标。

  活动评价:

  本次教育活动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引导幼儿进行了一次克服恐惧、使自己变得勇敢的心理训练活动,效果很好。教师从提问开始,一步步引导幼儿交谈、游戏、绘画等,都围绕着帮助幼儿克服恐惧、变得勇敢的目标来进行,整体教育活动环环相扣,顺畅自然,有效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内涵。

  首先,教师的.教育活动来源:于幼儿的实际。她从一个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发现了很多幼儿都存在的问题,于是萌发了本次教育活动。其次,在教育活动中,教师采用了系统脱敏的训练方法,通过让幼儿讲述自己害怕的经历、做游戏、绘画并把自己所害怕的东西抛掉等方法帮幼儿逐渐克服害怕的心理,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再次,教师注意教给幼儿一些切实可行的克服恐惧的方法,例如自我暗示、大声喊、取得的支持等,使幼儿从活动中得到了启发和收获。

  教师还可以多启发幼儿认识一下各种事物的本来面貌和令人恐惧的原因,从根本上帮助幼儿认识事物的本质。还应该注意家园合作,发挥家长的力量,使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能得到良好的暗示和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教案5

  一、活动主题: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6日

  三、活动地点:

  高三年级(4)班教室

  四、活动对象:

  高三年级(4)班主任田景虹老师、八年级(4)全体同学

  五、活动背景:

  有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对许多国家的调查研究证明,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时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在中国,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中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有关部门还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数据表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疾病较成人更为严重。

  六、活动目的:

  端正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避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

  七、活动过程:

  (一)、导入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都良好的状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①智力正常。

  ②有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

  ③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④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⑤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

  ⑥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⑦有心理自控能力。

  ⑧有健全的个性特征。

  ⑨有自信心。

  ⑩有心理耐受力。

  (三)、分析现状及原因

  初中阶段又称为青春期、少年期。这一阶段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初中生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在2至3年内就能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水平。

  但是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级

  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由于高中生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因此,在心理上他们希望尽快进入成人世界,摆脱童年时的一切,寻找一种全新的行为准则,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就在这种.种追求中,会产生种.种困惑。

  其成熟性主要表现在为他们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在这种感受的作用下,他们在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于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其幼稚性主要表现在其认知能力、思想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

  由于高中生心理上的成人感及幼稚性并存,所以,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1、反抗性与依赖性并存;

  如,由于生理上的迅速发展,高中生对自己的认识超前而父母对初中生的认识滞后的情况。在一些问题上,初中生渐渐不再把父母和老师当作权威,而开始能够客观的评价他们了。由于成人对高中生和高中生对自己的认识上的差异,在一些具体问题上,高中生出现强烈的反抗。这也就是为什么青春期也叫做第二反抗期。

  高中生的反抗心理的特点是:

  1、态度强硬,举止粗鲁;

  2、漠不关心,冷漠相对;

  3、反抗的迁移性,即指,当某一人物的某一方面的言行引起他们的反感时,就倾向于将这种反感及排斥迁移到这一人物的方方面面。甚至将这个人全部否定;同样,当成人团体中某一成员不能令他们满意时,他们就倾向于对该团队中的所有成员予以排斥。

  2、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

  3、勇敢和怯懦并存;

  4、高傲和自卑并存;

  5、否定而又眷恋童年。

  6,对未来开始感到迷茫,不知所措。

  发觉自己小学时的想法理想很天真,自己现在的情况无法达成而全盘否定,导致理想轰然倒塌,失去了对学习生活的目标而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四)、学生举例发言

  在学习上很是苦恼,总为学习上的事烦心,以前成绩很好,可现在很差。我感觉我现在是一无是处,学习不行,运动不行,也没什么爱好。我现在很是苦闷,我已经很用心了,为什么我的成绩比别人差,为什么我要学的这么累,为什么每次考试感到都倍受打击。功课开始落下,因此而逐渐讨厌学习,产生抵抗情绪。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首先这是你心理正逐渐成熟的一个表征,也就是说你会为你小学时的行为感到天真说明你长大了。意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会开始慢慢的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这是好的,在这过程中遇到挫折是难免的,得看你怎么去对待。首先摆正心态,不为过去的事情后悔(过去的无法改变,你大可以理解成过去的一切都是为现在的你做铺垫!)对自己不过分苛求,确立目标适中,养成“平常心态”,与自己实际确定目标,不盲目的处处与其他同学竞争,给自己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避免过度紧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扩大社会交往,加强意志锻炼,保持乐观的“正性情绪”,提示自己不是一无是处,每天进步一点,循序渐进。

  (五)提问: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几个问题?你是怎么处理的?

  1、害怕考试、害怕学校、害怕老师、甚至讨厌学习。

  2、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表现出退缩、提心吊胆、拘谨老实、不敢说话等。

  3、有点“神经质”,爱哭、胆怯、担心、小心眼、一点小事就放心不下等。

  4、感到自己孤单,没有朋友,平时很少与同学来往,总爱一个人呆着。

  (六)、高中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自觉学习心理知识,寻求心理健康的良药

  2、对自己不过分苛求,确立目标适中,养成“平常心态”

  3、对他人的期望不要过高,避免失望感

  4、不盲目的处处与其他同学竞争,避免过度紧张

  5、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扩大社会交往

  6、加强意志锻炼,保持乐观的“正性情绪”

  7、不要为自己寻找借口

  8、再给自己一点爱

  9、分散你的注意力

  10、改变你的行为

  教师心理健康教案6

  一、活动目的:

  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专题片法制教育影视片。了解一些有关《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方面的知识,以及了解身边的不良因素对人的危害,从而使学生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让学生懂得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二、活动准备:

  《心理健康教育手册》

  心理健康咨询台利用黑板报的形式,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大屏幕展示心理健康教育。

  三、活动过程:

  队会开始仪式。

  中队长讲话。

  主持人主持队活动。

  (1)主任介绍班会资料。并宣布大会开始。

  (2)中队长讲这次队会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忙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简单地进行是非确定,而是从一种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一种对"人"的尊重,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师生的共同职责。

  (4)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证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一样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并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5)小组讨论:如何才能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应当怎样做

  (6)让学生从心理健康教育网站获取信息,增长知识。

  中队辅导员讲话呼号退旗,中队和宣布活动结束

  教师心理健康教案7

  班会目的:

  经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学生能够体谅父母,能缩短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真正走近父母。

  班会准备:

  调查问卷、课件制作

  开展方法:

  讨论法,说说、议议。

  班会程序:

  一.课前填写调查问卷

  发一纸条,调查学生与自我父母的关系,不需写名字,请真实填写。

  A亲密B比较紧张C疏远和一般

  填完立刻收齐,统计。

  二.根据课前统计情景,

  导入:是谁,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是谁,呵护我们、保护我们、照顾我们是我们的父母!可是,此刻你是否觉得父母和你们的距离已经慢慢地拉大。你和父母是否已经没有了亲密感今日,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走近父母。

  三.出示一些图片,资料是

  1.不顾父母劝阻,长时间上网,荒废功课;

  2.放学迟迟不愿回家,贪玩。

  3.经常“煲电话粥”

  除了以上情景你是否还会不愿与父母外出,或长时间看电视,或与父母争吵等情景请同学讲讲与父母还有哪些地方关系紧张

  如果你有以上情景,父母会如何惩罚自我请同学们讲讲并说说被惩罚后的感受。

  被父母惩罚,责骂,或者打,你会觉得父母很不近人情。那让我们站在父母的角度上看看。

  四.从父母角度看

  投影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教师心理健康教案8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如何相处,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如何相处,怎样处理矛盾,如何提升学生的交往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让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伤痛,而是内心的困惑,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磨难而是静闭的内心世界,没有人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让我们的心灵洒满阳光,拥抱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至关重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心理健康教育课,来探讨研究同学之间如何相处,同学之间如何交往先来看情境表演:

  二、通过故事讲道理

  1、小故事《跳皮筋》(不嘲笑同学)

  小欣、小芳、小英和小红跳皮筋,怎么玩呢?小芳说:我不和小英一组,她那么胖,笨死了!"听到小芳说自己笨,小英顿时火了,他指着小芳的鼻子:"你才笨呢!你又胖又蠢,活像一个小母猪!"小英听到小芳骂她,伤心地跑到一边,哭了起来。

  师:小芳她们为什么玩不到一块?小英又为什么会哭呢?谁来说说?(生充分说)

  生:小芳不合群,因为小芳嘲笑小英,她受不了

  师:面对这种情形,应该怎样解决呢?

  生:小芳不应该说别人的缺点,同学之间应该和和气气(生充分说)

  师小结:这几个同学说得很对,同学之间就应该友好相处,不要嘲笑同学的缺点,要学会尊重别人,不侮辱他人,这是我们每个人做人的原则。

  2、小故事《上课铃响了》(对待同学要宽容,犯错后要及时道歉)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快进教室!王小燕和同学们从外面拥挤着走进教室,这时一位同学不小踩到她的脚后跟,王小燕大叫一声:"哎呀!踩我的脚干什么,你的眼睛长哪去了?"同时跺着双脚,大发脾气,用双手捂住眼睛哭泣,那个同学再三向她说对不起,其他同学都劝王小燕别哭了,王小燕不予理睬,继续发脾气,直到教师从外面走进来,王小燕才停止哭泣,回到座位上,还在生气。

  师:孩子们看完了表演,大家来说说,王小燕做得对不对?为什么?(生充分说)

  生:她爱生气不好,对身体有害

  生:那个男同学已经说对不起了,她还生气,谁愿意和这样的同学玩呢!

  师小结:是,我们应该有宽容之心同学之间遇到了矛盾,不要斤斤计较,要有宽容之心原谅他人,即使别人有做得不当的地方,在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向你到了歉,我们就应该原谅他,更何况,常生气对身心健康没有好处,只有与同学和谐相处,你才能拥有更多的快乐。下面(出示)我们一起来看以下同学之间友好相处的正确做法,老师给大家的建议是:(1、师读、2、生齐读、3、男女生读)

  同学之间

  学会友好,不嘲笑缺点

  学会尊重,不欺小凌弱

  学会宽容,不斤斤计较

  学会理解,不撒娇任性

  师:同学们每天生活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有了上面的原则,遇到下列情况,你又该怎样做?相信你会正确处理(出示)

  三、联系自身,谈想法

  (1)你的同桌要在桌子中间画一条"三八线"。

  (2)考试时,你的同桌没带橡皮,可是昨天你跟他借笔,他没有借给你。

  (3)夸夸你的同桌。

  (4)选班长时,你的好朋友当选,你却落选了。

  生: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这样做:

  生: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这样做:

  师小结:是呀!同学之间就应该友好相处,你对别人友好关爱,别人也会还你一份友好关爱,奉献一份,收获十份,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奉献着,相信你也会快乐着!下面,请看(师读)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来,一起读:

  同学之间:

  学会关爱热情大方

  学会体贴细致入微

  学会调节消除嫉妒

  学会激励互相进步

  过渡:接下来,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故事,边看边想,你有什么感触?

  四、反省自身行为,找到改正方向。

  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问题,选择答案

  (1)、当你与同学在班级发生矛盾时,你采取的解决办法是:

  A、谈话解决B、找老师解决C、用武力解决

  (2)、每天出入教学楼,能谦让小同学,给他们提供方便吗

  A、能谦让B、有时能做到C、不能谦让

  (3)、当看到同学有困难能主动帮助吗?

  A、能B、有时能C、不能

  (4)、你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吗,并在活动中力争为集体争光?

  A、愿意参加,并能为集体争光B、有时愿意参加C不愿意参加

  (5)、星期六,小丽要和爸爸妈妈去亚武山游玩,可是学校安排,周六要举行"学雷锋"活动,如果你是小丽,你该怎么办?

  A、参加"学雷锋"活动B、和家人一起去亚武山

  (6)、你经常为学校或班级做好事吗?

  A、经常做B、有时做C、没做过

  (7)、课间上下楼你是否能自觉靠右行,为其他同学提供方便?

  A、能做到B、有时能做到C、做不到

  (8)、你能主动捡拾学校或公共场所的垃圾吗?

  A、一定能B、有时能C、不能

  五、出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最后,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1)具有良好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心态意识;

  (2)能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愉悦、平静;

  (3)能承受挫折;

  (4)能较正确地认识周围的环境,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

  (5)人际关系协调,具有合群、同情、爱心、助人的精神;

  (6)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

  (7)思维发展正常,并能激发创造力;

  (8)有积极的人生态度道德观、价值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六、总结

  同学们,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尊重,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份自信,就多一份健康让我们都拥有健康的心理,学会相处,学会交往,拥有更多的朋友,相知、相伴请欣赏歌曲《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