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认识电压表,掌握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三)[教学重点]
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四)[教学方法]
在实验中边讲边观察,并作简单的测试实验。
(五)[教具]
演示用电压表,表盘模型(自制)。
每小组一套的器材和仪表有:学生电压表,干电池(一节)、开关及导线。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阐述:由上节课知道,导体两端有电压时,导体中才能形成电流。导体中的电流强度用电流表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值用什么仪表测出呢?用电压表。
(二)新课教学
教师出示大型演示用电压表,并让学生观察实验桌上的电压表。从表面上看,它的外形和电流表差不多,所以只能从表盘上的符号进行识别。电压表的符号是
1.外形结构: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其中一个接线柱是共用接线柱,标有“+”(或“-”),另两个接线柱标有“3”和“15”这是“-”(或“+”)。使用时每次只能用两个接线柱,若用“-”及“3”(或“-”及“3”)则量程为3V,若用“+”及“15”(或“-”及“15”)则量程为15V。使用时只能用正、负两个接线柱。
通常零刻度在刻度表的左边,指针指“0”是电压为零,指针向右偏转说明电路两端有电压,所指数字即为电压值。
2.表盘读法:两个量程。
(1)表盘读数需和接线柱所示量程相吻合。
(2)确认每大格和每小格的电压值。选用0~3V量程时,每大格为1V,每小格为0.1V。选用0~15V量程时,每大格为5V,每小格为0.5V。
读出图1表盘上的电压值。
(3)用表盘模型进行读数练习。
①教师选定量程,并移动指针于不同位置,学生读出电压值。
②教师给出电压值,让学生选择适当量程,并正确移动指针至正确位置。
3.使用规则
(1)电压表必须和被测电路两端并联。因为电压表是测量某段电路两端电压,所以电压表正负两个接线柱必须和这段电路两端相接,即跟被测导体并联。
(2)正负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压表。
(3)选择适当量程。对被测电压进行估测或试触,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若两个量程都能正确测出电压值,则应换接小量程,可使读数更精确)。
(三)巩固新课
1.用电压表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压。
当电池的电压不超过电压表的量程时,电压表可以直接与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这时电压表测出的是电池的电压。
按照教科书第79页图6-11电路测干电池的电压时,强调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量程先用0~15V,后改为0~3V。
2.完成教科书第78页练习1、2两题。
(四)布置作业
预习课文“三、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为下节课分组实验作准备。
(七)[板书设计]
二、电压表
1.电压表:测量电压的仪表
2.表盘读法
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1)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
(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将教科书第77页图6-8画在黑板上)
(一)教学目的
1、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做好实验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器材:
每组配备干电池三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1件,待测电阻一只(5欧或10欧,其电阻值用不透明白胶布粘封,并标以Rx字样。要求学生暂不揭开。),导线若干条。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问:请叙述欧姆定律的内容,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学生回答略)
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引出本节。板书:〈第三节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2、进行新课
(1)问: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答:学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2)问: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它的电阻。
(3)问:谁能设计一个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实验电路?
学生板演(参见课本上的图8—1)。教师讲评。
(4)问:用伏安法测电阻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学生回答,接着检查和认识自己小组的实验器材。注意认清哪个元件是待测定值电阻Rx。
(5)问: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步骤?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是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要连接正确。电压表使用0~3伏量程,电流表使用0~0。6安量程。
②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电压表的示数为l伏、2伏和3伏时电流表的读数;将三组电压和电流的对应值填入自己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中。
③根据记录的三组实验数据分别算出未知电阻的三个值。为了减小误差,算出电阻的平均值,作为被测电阻的阻值。即
④实验要求:积极动手,按要求操作,记录数据、计算结果要实事求是。实验完毕要整理好仪器。
以上内容,边讲边板书,只写提纲、内容留待学生课后作业填写。
板书: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电路:
4、实验器材:
5、实验步骤:
6、实验记录:
7、测量结果:Rx=〉
(6)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结
(1)学生报告测量结果。揭开定值电阻Rx上的封条,核对自己测试结果的正确性。
思考:你测量的电阻值为什么和定值电阻上标出的数值不完全相同?
答:由于实验电路和仪表造成的误差。
要求实验结果与待测电阻值相差较大的学生,下课后留下,教师帮助分析解决问题。
(2)进行实验讲评,表扬实验认真的小组和个人,指出巡视中发现的问题以教育全体及当事人。(注意:应以表扬为主。)
(3)检查仪器是否收拾好,按要求摆放。
4、布置作业:完成本节实验报告。
(四)说明:
本节实验要引导学生按实验的目的,完成电路设计、器材选用、实验步骤、设计表格等项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目的和要求】
学会正确地使用直流伏特计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研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
【仪器和器材】
直流伏特计(J0408型或J0408-1型),干电池3节,小灯座(J2351型)2个,小灯泡(5伏,0.3安)2个,单刀开关(J2352型),导线若干。
J0408型直流伏特计外形见图3.6-1,这种伏特计的表头是磁电式。刻度盘有上下两种刻度,分别是“-5-0-15”和“-1-0-3”,接线柱分别标有“-”、“3”和“15”。调零器在刻度盘下方。这种伏特计的刻度盘上“0”点不在最左端,而在“0”点左侧还有一些刻度,可以防止因正负接反而撞坏指针。
有些学校还有另一种型号的伏特计(图3.6-2),这种伏特计的量程分别为“0-15”和“0-3”,接线柱“+”作为公共端。
还有的学校用的是交、直流两用伏特计(图3.6-3),这种伏特计刻度盘有上下两种刻度,用直流时量程分别是“0-3”和“0-15”,刻度每小格分别表示0.1伏和0.5伏。用交流时量程分别是“0-45”和“0-450”,刻度每小格分别表示1伏和10伏。有五个接线柱,分别标有“-”、“3”、“15”、“45”和“450”标记,“-”作为公共端,直流档看下边刻度,交流档看上边刻度。
【实验方法】
伏特计是电学实验中常用仪表之一。本实验是练习使用伏特计,应注意掌握正确使用伏特计的方法。
在使用伏特计时,首先要看清它是直流的还是交流的;再看它有几个量程,各是多少伏特,并且弄清楚各量程上每小格所表示的伏特数。再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若没对准就要调零。
要注意伏特计在电路中的接法是与被测电路并联,伏特计“+”端接靠近电源正极的点,“-”端接靠近电源负极的点。
实验步骤:
1.用伏特计测电池和电池组的电压
用伏特计先测出每节干电池两端的电压,再测出3节干电池串联后电池组两端的电压。把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并加以比较。(要注意电池串联的正确方法,如果有一节电池接反了,电池组的电压将降低。)
思考:电池组两端的电压是不是等于串联的各节电池两端电压之和。
2.用伏特计测串联电路电压
把两灯泡、开关、干电池组成串联电路,用伏特计先后测出两灯泡两端电压U1和U2,再测出两灯泡串联后两端总电压U3。把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并加以比较。
思考: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3.用伏特计测并联电路电压
把两灯泡组成并联电路,再与开关、干电池串联起来。用伏特计先后测出两灯泡两端电压U1和U2,再测出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U3。把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并加以比较。
思考: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与各条支路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注意事项】
1.在测量前应先估计被测电压的高低,选择适当的量程。若难估计被测电压的高低,应先使用最大的量程试触,若指针示数很小,再改按小量程的。接通电路后指针反转时,应立即断开电键,将伏特计的接线对调。
2.最好选用不同规格的两个灯泡,串联时U1和U2才不相等,以免产生串联电路各部分上的电压相等的错觉。
2.读取伏特计示数时,要待指针稳定,视线要与表盘垂直。
【参考资料】
伏特计的简易故障检修。
1.测量时如果两个量程上指针都不动,可能是公共接线柱背后断开,或是分压电阻断开,或是表头线圈断开,取下底板检查。
2.拧动某接线柱时,指针时动时不动,则是该接线柱螺丝帽松动,应将其拧紧。
3.伏特计的指针弯曲不正或动圈卡住等故障的检修方法与安培计相同,详见前面介绍。
【思考题】
想一想,如果把伏特计误串联在电路中,将会对电路产生什么影响?
提示:因为伏特计本身电阻很大,串联在电路中将会增大电路总电阻,使电路中电流变得很小。
2.如果需要测量的电压在1.40-1.60伏特之间,应选用0-3量程还是选用0-15量程?为什么?
提示:用0-3量程。因为所测电压在3伏特范围内,0-3量程刻度每小格示数为0.1伏特,0-15量程刻度每小格示数为0.5伏特。用每格示数较小的量程误差较小。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电压表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正确使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知道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
2、通过测量电压,掌握电压表使用方法,提高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
3、体会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研究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难点】正确使用电压表进行测量。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电路中电压的大小应该利用什么仪器进行测量?举手最快这名同学你请来说。他说测量电压要用电压表。请坐,看来你对于之前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同学们,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和电源两端电压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能否利用电压表测量并得出结论?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走进今天的新课《用电压表测电压》。
环节二:新课讲授
同学们我们先来从连接电路的角度思考,需要哪些实验仪器?老师听到有的同学说要用到电源、开关、导线,还有的同学说需要小灯泡、电压表等仪器。
我们已经知道了要用到的实验仪器,那么再来想一想,怎样正确使用电压表?第二排这名男同学你请来说。很好,请坐,他说使用前,要预估待测电压,选择电压表中恰当的量程,使用中电压表要注意正接线柱电流流入,负接线柱电流流出,且电压表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还有哪位同学能来补充?同桌请来补充。她说如有需要,可以直接与电源进行串联,此时测量的是电源电压。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认清所选量程所对应的分度值,进行正确读数。使用后要将仪器整理放回。请坐,看来同学们对于上节课的知识已经完全掌握了。
要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电压,具体步骤是什么呢?老师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了一张实验仪器图,同学们试着结合图片说一说测量的具体步骤应该是什么?靠窗的这名女同学你请说。她说先将电压表接在小灯泡的两端,接通电路,读取电压表的示数;再将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接通电路,读取电压表的示数。观察两次测量电压表的示数。很好,请坐,总结得十分全面。
那么同学们,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老师在这里告诉大家实验的注意事项。首先一定要先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进行测量。每次想要更改电路,需要先将开关断开,再进行操作。
现在同学们相邻四人为一小组,老师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结合桌上准备的实验仪器进行测量吧。好,时间到,老师通过巡视发现同学们都参与其中,并且分工明确。现在我们找一组同学说一说,他们组的测量结果?第三小组代表请说。第三小组说通过实验发现,两次测量数据是一样的,都是3V。那么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他说,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很好,请坐,看来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总结得也很正确。
环节三:巩固提高
同学们,我们现在更换电阻,再次测量,看一看上述实验结果是否正确。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已经展示了他们的测量结果,并且得出的结论与上述实验相同。
环节四:小结作业
这节课马上接近尾声了,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我们重温了电压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通过实验,知道了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这一结论。
下课后,同学们试着想一想为什么电压表使用时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同学们,下课!
四、板书设计
(略)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1、会按照电压表使用规则正确使用电压表,会选择电压表的量程和试触,会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2、会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池组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压的关系。
3、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三)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每组一个学生电源(或三节干电池),一只学生电压表,两个阻值不同的小灯泡,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演示实验:教学电压表一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
(1)怎样区分电压表和电流表?
(2)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规则上,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相同之处?
2、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将教学电压表通过开关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见图①。
提问:
(1)这种接法行不行?测出的是哪个元件两端的电压?
(2)在接线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注意:开关断开;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电流从电压表“+”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量程的选择和试触。)
(3)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这个示数就是电源的电压。
3、进行新课
介绍这堂课的实验目的和所研究的内容。
实验的目的是:
(1)练习用电压表测干电池电压和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研究干电池串联和并联时的电压关系;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这次实验分两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测干电池电压,研究干电池串联、并联时的电压关系。
一、先取三节干电池,分别测出每节电池的电压。再将这三节干电池按图②串联成电池组,测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得的数据记到表1内。分析串联电池组的电压跟各节干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二、将两节相同的干电池按图③并联组成电池组,用电压表测这个并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内。分析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表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
结论:________________。
表2:并联电池组的电压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一、按图④将L1、L2组成串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灯泡L1与L2串联的总电压U。要求:
先在作业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二、按图⑤,将L1、L2组成并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A、B两点之间的总电压U。要求:
先在作业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实验完毕,断开电源,整理仪器,进行讲评。
4、小结
由学生汇报实验数据和所得到的结论。
(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
(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在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且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练习题:(1)一个小电动机工作时,要求电源电压是6伏,要用几节干电池,怎样连接?
(2)在图⑥甲中,VA=6伏,VB=______,Vc=______,在乙图中,V1=2伏,V=6伏,V2=______。
(四)说明
用电压表测电压的实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
1、严格要求学生按电压表使用规则进行实验操作。
2、培养能力,其中包括:按要求画电路图,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例1如图1所示电路中有两个小灯,请在图中○内,分别填入及或的符号,要求电键闭合时两灯均能发光,且两电表的示数均不为零。
分析:为便于说明,把图1中的各元件标上符号,如图2所示。首先要知道,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其次应明确,要使灯L1发光,必须有电流通过L1。这样通过L1的电流方向为:从正极依次经过开关S、L1、L1的左端、a,回到负极。这样,因L1与a串联,因此a不可能是电压表(电压表必须与用电器并联),只能是电流表或灯泡。假设a是灯泡,则b应是电流表,这样电流表就会把电源两极直接相连,造成短路。所以,a只能是电流表,b就是灯泡,c是电压表。
答案:如图3所示。
反思:这类题目能综合考查学生的电路识别能力,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方式,及分析、推理能力。其中假设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明确电压表的两个量程
例2小明按如图4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开关闭合后,V1和V2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如图4乙所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可能L1开路
B.可能L2短路
C.可能V1和V2所选量程不相同,L1短路
D.可能V1和V2所选量程不相同,电路各处完好
分析:从图4甲看出,灯泡L1、L2串联,V1、V2分别测量L2和电路的总电压。根据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V1的示数应大于V2。题目中“V1和V2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容易使学生联想到它们的数值相同,但这是先入为主的错误。注意到电压表接线柱接入电路的方法不同,量程也不同,所以尽管V1和V2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但读数不同。结合图4乙可判断L1数值为10V,L2数值为2V。
A、B、C选项中的情况是否有可能出现呢?如果L1开路,则V1测量的是电源电压,V2则因开路测不到电压。若L2短路,则V2电压为0。若L1短路,则V2测量的也为电源电压。这些都与题目中的情况不符,因而都不可能出现。
答案:D
反思:分析电路问题首先要判断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其次再用相应的电流或电压规律分析解决问题。
三、判断电压表的测量对象
例3在如图5(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5(b)所示,则灯泡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5.6V 1.4V
B.7V 1.4V
C.1.4V 7V
D.1.4V 5.6V
分析:从图5(a)容易看出,L1与L2组成串联电路,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与L1和电源并联,它是否测量L1与电源的电压之和呢?当然不会是,因为任何电路两端的电压都不会超过电源电压。那么V2测量的是谁的电压呢?把V2左右的两个分支点再向下滑动,容易看出,V2测量的就是L2的电压。这样,V1使用的量程应该是15V,此时示数为7V;V2使用的量程应是3V,此时示数为1.4V。L1的电压为7V-1.4V=5.6V。
答案:A
反思:判断电压表的测量对象,常采用“滑移法”,即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可以在电路中的导线上自由滑动,直到找到与它直接并联的用电器或电源。有一条要特别注意,电压表决不能测量用电器与电源的电压之和,换句话说,它不能测量包含电源和用电器的电压。
四、由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例4如图6是小文同学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的实物连接图,当开关闭合时,灯L1亮,灯L2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读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A.L1断路
B.L1短路
C.L2断路
D.L2短路
分析:由题目和图6看出,灯L1和L2串联,又电流表有读数,说明电路中没有出现断路.从图6看出电压表测量L1的电压(道理同例3),它也有读数,说明L1不会短路,所以故障原因是L2短路。
答案:D
反思:根据电表读数判断电路故障是常见的考题。电路故障就是由于开路或短路造成的,明确它们分别对电流表、电压表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这类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1.知道电压表是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和电压表在电路中的符号。
2.能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3.知道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会将电压表接到被测电路的两端测电压。
(三)教具
教学电压表一只,小灯泡两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学生电压表每两人一只。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
(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是什么?
(2)你怎样知道一只电表是电流表,在使用电流表前,要观察了解哪些内容?
2.引入新课
这堂课我们来学习测量电压的仪器。它叫电压表。
(出示几种电压表)
电压表和电流表不仅外形相似,构造也相似,因此,在使用上,它们有相同的方面,但它们测量的又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又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我们将采取跟电流表对比的方法,来学电压表。
3.进行新课
出示几块电表,其中有电流表、电压表,请一位学生上来挑出哪些是电压表,然后提问。
你怎么知道这些电表是电压表?(看表盘上标的安母V)
表盘上标有字母“V”的是电压表。电压表的种类也很多,有教学用电压表和学生用电压表,从测量范围来看,有伏特表、毫伏表、微伏表(介绍它们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板书:<一、电压表
1.测量电压大小的仪表,叫电压表。
2.常用的电压表是伏特表。>
提问:通过观察教学电压表,你可以知道哪些有关内容?
(要求知道:量程;最小刻度值;零刻线的位置。)
利用投影幻灯或做演示实验,练习电压表读数。读数之前,先复习在电流表读数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去做的(要求:先说出电压表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最后从指针位置说出电压表的示数)。
让学生观察课桌上的学生用电压表,并用投影幻灯片配合,请同学回答学生用电压表的量程,最小刻度值和零刻线的位置。要求:在学习学生用电流表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推理,学生能回答出下列几点:
量程:它有两个量程。若用“+”(或“-”)和“3”两个接线柱,量程是3伏。若用“+”(或“-”)和“15”两个接线柱,量程是15伏。
最小刻度值:量程是3伏时,要看下面的刻线,最小刻度值是0.1伏。量程是15伏时,要看上面的刻线,最小刻度值是0.5伏。
零刻线的位置。)
用投影幻灯片练习学生用电压表的读数(要求:读数过程要有序,先说出所用量程,再认出最小刻度值,最后说出指针表示的是多少伏)。
板书<二、电压表的示数
1.使用前,先要观察电压表。
2.电压表读数方法同电流表。
3.学生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量程是3伏时,最刻度值是0.1伏。量程是15伏时,最小刻度值是0.5伏。>
在复习电流表使用规则的基础上,边演示,边讲授电压表的使用规则,并且对比它跟电流表在使用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三、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1.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利用幻灯,将一只灯泡、开关、电源和电压表的模拟元件放在投影幻灯的平台上,用粗线代表导线,边讲边接电路)。
2.必须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提问:电压表的接线柱旁边刻有“+”、“-”号,为什么这样做?若接线反了,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用电压表中的接线柱怎样使用?)
3.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提问: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量程会出现什么现象?如果事先不能估测出被测电压的大小,怎么进行测量?学生电压表有两个量程,大、小量程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选用量程的方法与电流表相同。
4.电压表可以直接连到电源的正、负极上,测出的示数是电源的电压。>
练习:先画出电路图,再在电学示教板上接入电压表(全体同学都画出电路图,请一位同学在示教板上接线)。
(1)把一个灯泡接入电源的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出小灯炮两端的电压,画出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
(2)在两个灯泡L1、L2串联的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出小灯炮L1两端的电压,画出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
辅导学生连好电路,闭合开关,让学生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3)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的是哪个灯泡两端的电压,并在电压表两端标出它的“+”、“-”符号。
4.小结
利用表格的方法对比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异同。
表格如下:
(也可由学生课下归纳,作好小结。)
(四)说明
1.电压表是在学习了电流表之后讲授的,这两个电表的不同点明显,相同点也清楚。因此,采用对照、比较的方法,学生容易接受,也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适当引导、点拨,对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是有好处的。
2.这堂课的难点是怎样将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要求教师做好示范,还要学生多练才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会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集体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用伏安法测电阻是电学中的一种基本测量,属欧姆定律变换式的具体应用,对于加深欧姆定律和电阻概念有重要作用,同时又给学生提供初中常用电学器材综合使用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根据课题设计实验电路图,掌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本节的重点,根据电路图进行实物接线并且排除接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故障是难点所在.
教法建议
本节拟采用先讨论,后设计方案,再进行实验的方法进行学习.
考虑到中学生的思维特点,由浅入深地加以引导,循序渐进地提出下面的几个问题:
(1)怎样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值?电路图是什么?
(2)需测哪些物理量?
(3)怎么算出电阻?这个算出的值有误差吗?
(4)怎么减小误差?
(5)怎么才会取得多组数据.
按以上思维过程,学生很容易想到用变用器去改变待测电阻中通过的电流及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变阻器也就呼之欲出了,突出了变阻器在此实验中的中心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
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完成预习作业情况并按下面的实验报告加以纠正.
实验目的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
实验原理变形
实验器材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单刀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电路图
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3)其出三次R的值,求出R的平均值.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
1
2
3
实验记录表格
待测电阻R的平均值
2.教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提示学生
①开关要处于断开位置.
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的位置.
③电源电压选用4V.
④电压表选用3V量程,电流表选用0.6A
⑤注意认清电压表、电流表的“+”、“-”接线柱.
(2)指导学生连接电路时强调:
先连“主电路”即由电阻R、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单刀开关、电源组成的串联电路,检查无误后再接电压表.
3.进行分组实验
(1)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生分组实验的情况,及时解决实验中发生的问题.
(2)指导学生正确读出电流表、电压表上的数值.
(3)注意观察,尽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操作.
(4)掌握实验进展,记录下实验做得好的小组.
4.实验总结
(1)选几组汇报实验结果.
(2)指出实验中的优点、缺点,特别是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今后的教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的用途和表示符号;
2、掌握的量程、刻度方法、连接方法及调零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会正确使用并能正确地读出的示数.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仪器、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为两部分:一是的读数,二是的使用.这些知识均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因此必须利用实物或挂图进行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重视实践的良好习惯.
教材介绍了四种外形不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形状各不相同、测量范围各不相同,然后要向学生说明我们物理实验室用的示要求熟练掌握的.
在实际测量电压中,要选用的量程.选用量程时,首先要知道刻度盘上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所代表的电压值,对于有两个量程的要分清它们对应的刻度线所表示的电压值.这一点是学生容易错的,要通过反复练习是学生掌握.
的使用是本节的重点,首先是根据实际需要量程正确地接入电路,其次是根据选用的量程正确记录测量数据.这部分内容教学,教师要先做好示范,然后让学生反复练习.
教法建议
1.首先要从生活实际中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在学生需求状态下引入课题.例如:你家中的用电器,如收音机、电子钟、电风扇等,它们的工作电压各不相同.你知道它们的电压是怎样得到的吗?用什么仪表?怎样测量?
2.接下来介绍教材图6-5、6-7形状不同、量程不同的各式.(可以根据自己学校实际情况酌情处理).
3.着重介绍物理实验室现有的学生用的的量程和读数.对于选用的的量程,要知道刻度盘上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所表示的电压值.着重练习有两个量程的读数.
读数是一件认真细心做的事.要仿照教材上图6-6的表头,做一个较大的刻度盘供学生练读.
在学生已使用过电流表的基础上,可以介绍调零知识.当指针在电路未接通时不指在零位置,需用螺丝到调节中间旋钮,直至调到指针指在零位置为止.若无法调到零位置时,读数要计入这个差值.
4.的使用,可以按课文顺序,对每一条使用的规则,先画图说明,接着进行操作演示,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准备演示实验时,要注意如下两方面:
(1)增大观察对象的能见度和清晰度.如用大型电表,利用幻灯放大,布线分开适当距离等,利用活动指针练习读数.
(2)提高仪器放置的位置,尽可能使每给学生都能看到.
建议自制一些试教板,将部件安放在试教板上,竖直地挂起来,边讲边操作.
最后将的使用根电流表的使用进行对比,做出小结.它们的共同点是:①都要选择量程;②都要在弄清最小刻度值后再度数;③都要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进,从负接线柱流出.它们的不同点是,:①电流表是串联在被测电路中,要与被测电路并联;②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不允许直接接到电源的两个极上,而在被测量范围内,可以这样连接.
使用多个量程的测量电压时,如果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压的大小,应先用哪个量程试触,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实际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课深化使用的知识.试触方法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对的试触做一次示范.告诉学生,试触时宜用单根导线从侧面试触,这样可在看到指针偏转超出最大刻度时立即移开导线.
教学单元分析
本节教学重点是的使用,的使用包括的读数和的连接.在连接时,首先要选择量程,其次是把并联在被测电路中,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本节的难点是根据不同的量程去读数.应当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
教学过程 分析
1.通过比较电流表和,加深对的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前面学完电流表使用的基础上,学习有类似之处.因此在教学时,首先提出测电压的必要,其次指出测电压的仪表叫.在介绍了之后,要把与学过的电流表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方法是每两个学生位一组,课桌上摆放一块电流表和一块,看一看表头的标记有什么区别?表盘的标度有什么区别?表盘的接线柱标记有什么区别?
2.介绍与量程对应的表头读数.在使用测电压前,要先估计被测电压值,再确定量程.确定量程后,介绍读数方法.
照上图做表头试教板,移动指针练习读数.
3.教师示范连接,侧小灯泡两端电压.
在连接教材图6-8电路用测灯泡两端电压过程中,向学生介绍的使用规则(教材中的三条).
4.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练习连接测小灯泡两端电压.在实验室每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 :
探究活动
【课题】的种类、原理、构造.
【组织形式】学生小组
【活动方式】
制订分类课题:1种类2原理3构造
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
1查阅有关文档资料
2浏览网上有关站点
3小组讨论、交流
实验: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教案二
教学目的
1.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学会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加深对电阻概念的理解。
2.进一步提高综合使用电学仪器进行电学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伏安法测电阻。
教具
学生电源,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50Ω,1.5A),电键,绕线电阻(5Ω、10Ω各一个),导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l)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分别是什么?
(2)欧姆定律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测定导体电阻大小的方法,这种方法叫什么?
本节课将通过分组实验,学习用伏安法测定导体的电阻。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三、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什么?
(板书)1.实验原理
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侧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就可以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
(板书)2.实验电路。
问:(1)采用伏安法测定某一导体的电阻,需要使用哪些器材?每种器材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
2.设计实验电路,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3.要比较方便地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以获得三次不同的电压值和相应的电流值,电路中应安装什么装置?怎样将它连入电路?(此问题机动)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出完整的实验电路图(如右图)。
讲解学生分组实验的注意事项:
(1)为便于实验操作,要考虑器材在桌上的码放位置。
(2)实验时,电源电压取4伏,电压表的量程取3伏,电流表的量程取0.6安。
(3)先用阻值为5欧的绕线电阻做被测电阻进行实验,调节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伏、2伏和3伏,观察每次的电流值,以求出各次电阻值和电阻的平均值,然后换用阻值为10欧的电阻重做上述实验。
(4)其它注意事项同往常一样。
出示实验数据记录表。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检查。
实验完毕,整理仪器。请几个实验组的同学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讨论:
(1)观察表中的数据,在测定某一个被测电阻的实验中,电压、电流、电阻的数据各具有什么特点?
(2)加在某一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同,通过它的电流也不同,但三次测定的电阻值却相同(或基本相同),这说明了什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三)巩固知识
1.有的同学根据公式R=U/I得出下面的结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若不对,错在哪里?
2.某导体两端加2伏的电压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4安,该导体的电阻是多少欧?若将此导体两端的电压加大到5伏,这个导体的电阻多大?若该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通过这个导体的电流多大?此时导体电阻多大?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完成实验报告。
2.课本习题。
3.预习:串联电路电流的关系和电压的关系分别是什么?
【评析】
这个实验教案是完整的,可行的,行文和讲课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伏安法测电阻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以后的应用也比较多,因此要进一步强调这个实验的重要性和用这个方法测电阻的实用性。
2.要通过这个实验进一步说明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3.实验中要向学生说明自己联好电路后一定要经过教师检查方可按下电键实验。
4.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电阻值不随U,I变的物理实质,让同学进一步体会数学中的公式和物理中的公式不能等同理解,要强调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不要犯电阻的大小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的错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电压表的用途和表示符号;
2、掌握电压表的量程、刻度方法、连接方法及调“零”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会正确使用电压表并能正确地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仪器、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为两部分:一是电压表的读数,二是电压表的使用.这些知识均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因此必须利用实物或挂图进行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重视实践的良好习惯.
教材介绍了四种外形不同的电压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形状各不相同、测量范围各不相同,然后要向学生说明我们物理实验室用的电压表示要求熟练掌握的.
在实际测量电压中,要选用电压表的量程.选用电压表量程时,首先要知道刻度盘上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所代表的电压值,对于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要分清它们对应的刻度线所表示的电压值.这一点是学生容易错的,要通过反复练习是学生掌握.
电压表的使用是本节的重点,首先是根据实际需要量程正确地接入电路,其次是根据选用的量程正确记录测量数据.这部分内容教学,教师要先做好示范,然后让学生反复练习.
教法建议
1.首先要从生活实际中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在学生需求状态下引入课题.例如:你家中的用电器,如收音机、电子钟、电风扇等,它们的工作电压各不相同.你知道它们的电压是怎样得到的吗?用什么仪表?怎样测量?
2.接下来介绍教材图6-5、6-7形状不同、量程不同的各式电压表.(可以根据自己学校实际情况酌情处理).
3.着重介绍物理实验室现有的学生用的电压表的量程和读数.对于选用的电压表的量程,要知道刻度盘上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所表示的电压值.着重练习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读数.
读数是一件认真细心做的事.要仿照教材上图6-6的电压表表头,做一个较大的刻度盘供学生练读.
在学生已使用过电流表的基础上,可以介绍电压表调零知识.当指针在电路未接通时不指在零位置,需用螺丝到调节中间旋钮,直至调到指针指在零位置为止.若无法调到零位置时,读数要计入这个差值.
4.电压表的使用,可以按课文顺序,对每一条使用电压表的规则,先画图说明,接着进行操作演示,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准备演示实验时,要注意如下两方面:
(1)增大观察对象的能见度和清晰度.如用大型电表,利用幻灯放大,布线分开适当距离等,利用活动指针练习读数.
(2)提高仪器放置的位置,尽可能使每给学生都能看到.
建议自制一些试教板,将部件安放在试教板上,竖直地挂起来,边讲边操作.
最后将电压表的使用根电流表的使用进行对比,做出小结.它们的共同点是:①都要选择量程;②都要在弄清最小刻度值后再度数;③都要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进,从负接线柱流出.它们的不同点是,:①电流表是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电压表要与被测电路并联;②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不允许直接接到电源的两个极上,而电压表在被测量范围内,可以这样连接.
使用多个量程的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如果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压的大小,应先用哪个量程试触,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实际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课深化使用电压表的知识.试触方法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对电压表的试触做一次示范.告诉学生,试触时宜用单根导线从侧面试触,这样可在看到指针偏转超出最大刻度时立即移开导线.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单元分析
本节教学重点是电压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包括电压表的读数和电压表的连接.在电压表连接时,首先要选择量程,其次是把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中,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本节的难点是根据电压表不同的量程去读数.应当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
教学过程分析
1.通过比较电流表和电压表,加深对电压表的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前面学完电流表使用的基础上,学习电压表有类似之处.因此在教学时,首先提出测电压的必要,其次指出测电压的仪表叫电压表.在介绍了电压表之后,要把电压表与学过的电流表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方法是每两个学生位一组,课桌上摆放一块电流表和一块电压表,看一看表头的标记有什么区别?表盘的标度有什么区别?表盘的接线柱标记有什么区别?
2.介绍与量程对应的表头读数.在使用电压表测电压前,要先估计被测电压值,再确定量程.确定量程后,介绍读数方法.
照上图做表头试教板,移动指针练习读数.
3.教师示范连接电压表,侧小灯泡两端电压.
在连接教材图6-8电路用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过程中,向学生介绍电压表的使用规则(教材中的三条).
4.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练习连接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电压.在实验室每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电压表的种类、原理、构造.
【组织形式】学生小组
【活动方式】
制订分类课题:1种类2原理3构造
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
1查阅有关文档资料
2浏览网上有关站点
3小组讨论、交流
物理教案-电压表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小班降教育爱干净讲卫生教案范文
三年级下册独果教案
乌龟滚下坡的教案
爷爷的毡靴教案
小学语文识字学词学句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小老鼠和大彩笔
幼儿园亲子风筝节教案
大班优质数学教案及反思蔬菜馆
大班科学量一量教案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之球宝宝的一家
关于课文山雨的教学教案设计
学会看病备课教案
梦想的力量优秀教案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叶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