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滥竽充数》的教学反思

王明刚老师

四年级《滥竽充数》的教学反思

  《滥竽充数》是一个成语故事,它讲的是战国时候,不会吹竽的南 郭先生假装会吹,混在齐宣王的乐队里骗取报酬,齐湣王继位后他怕败露,只好偷偷逃走,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这个故事讽刺了没有真本领,混再行家里充数的人。告诉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 一身过硬的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教学本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一些寓言故事来读一读,在第一个环节导入中让学生回忆过去的 或者读过的寓言故事进行交流,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导入环节,先让学生回忆第一个成语《自相矛盾》进行交流,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感知寓 言形象是理解、揭示寓言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充分地、自由地阅读课文,对自己没有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再全班提出让学生 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教学此环节时,我将学生质疑的问题进行归纳小结,最后落脚在三个问题上:南郭先生是怎样在乐队里混的?为什么能混过一次又一次 而不被人发现呢?后来他为什么要偷偷地逃走呢?整篇课文的学习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根据学习要求,再让学生充分、自由地阅读课文,并在有收获的基础上到 小组中进行交流,然后抓住由这三个问题引出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理解课文。如“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伍里充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