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什么》教学反思

李盛老师

《我看到了什么》教学反思

  反思一:

  教学片断一的手忙脚乱和教学片断二的有条不紊,在教学效果上有着很大的反差。片断二的相对成功,我认为并不是学生的水平问题,而是和教师的导有关,和动手观察前观察记录表的制订有着密切关系。

  思考:良好的观察记录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将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1.从教学环节上看影响。

  从上述我自己上的两节家常课中的强烈对比中就可以清晰的看见,观察记录的介于对整个教学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在观察活动中,观察记录以表格的形式参与到观察活动中,能使整个活动显得十分有序。活动期间随时提醒学生观察的有序性,阻断遗忘,并能记下观察中的闪光点。在汇报活动时,又为描述提供了支点,使描述更有序、科学、具体,为自己的发言提供了足够的证据,避免“好像”、“我觉得”等非科学语言的出现。在片断小结或课堂总结时,还能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资料的积累,扩大其成就感与满足感。同时,学生在经历记录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新的问题,这样甚至还能为下一节课的探究继续提供话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被激起并自然的保留了下来。

  2.从长期的观察活动看影响。

  我们的课程设置是从易到难,成上升趋势的。学生的观察、探究活动也是越来越有深度,在时间方面也在逐步得慢慢拉长。学生往往由于恒心不够、兴趣不足而半途而废。这时,良好的观察记录习惯的养成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应该从第一节课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学生在日后需要做长期观察记录的就有:凤仙花、蚕宝宝、油菜花等。有了观察记录,新问题、有价值的问题便自然得浮现出来了,之后才能整理成观察报告。有详尽的观察记录,才有强烈的对比。把基础打扎实了,小论文自然很容易就诞生了,还害怕学生失去兴趣吗?!

  3.衍生出来的影响力。

  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只是三分钟热度,导致一部分的学生上课时成了鲁迅笔下的“旁观者”纯属凑热闹。这还了得!记录的介入让每个人都有所事事,分工更具体、细化,合作才会更有实效。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设计、观察结果如实得做了记录,慢慢便形成了科学课独有的文件夹。可喜的事是现在能主动写观察日记的学生数在不断增加。

  教学内容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大树为观察对象,以学生初学科学观察的一般发展过程为线,通过几个依次递进的结构活动,让学生经历并体验一次科学观察活动方法及其意义的过程。作为学生科学学习、科学观察的入门课,若能上好这一课,将为学生今后学习科学奠定良好基础。为此,在教学设计时,我努力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通过教学的实践,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经过课后的反思,我有以下体会:

  本课教材,近似于一个初学科学观察的孩子讲述自己一次学习科学观察的经历。教材仅只有几幅图片和几行文字,让学生进行观察,能看到的内容是有限的。如何让学生初步学会观察?我在教学设计中依次安排了三次观察活动:活动一,观察图片上的大树;活动二,回忆看到过的一棵真正的大树;活动三,实地观察一棵树。作为教师的我,角色也应该转变,应从传播者转为促进者、引导者,做学生探究成功的伙伴。所以在上课时不能放任自流,完全任由他们去独立探究。应从开放的时间、空间、材料、信息当中巧妙的调控学生的探究活动,逐步让学生学会能自主合作地参与探究学习大树。

  在活动一的观察活动中,学生所能看到的东西是有限的,有的.学生只能回答“我看到了一棵大树”。对于这样的回答,其实不必在意。因为在学生的头脑中还没有形成科学观察的概念。在活动二中,让学生回忆看到过的一棵真正的大树,有的学生回答的也只是对树的一些零星感觉。但是,经过提示再去看一看,能看到更多的内容。有的学生这时候才明白自己还没有仔细地看过一棵大树,希望知道得更多的愿望也产生了,科学观察便从这里开始。在活动三中,我安排了进行实地观察的三个阶段:一、让学生感悟观察,明白观察就是有目的去看。二、讨论:我想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到更多内容?通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到观察是眼、耳、鼻、手(皮肤)等的多种感官的综合活动。三、进行实地观察。通过这一系列有序的观察活动,帮助学生把感知从随意转化到有目的的状态上来,知道有目的地看是观察活动的基本要求,经历一次科学观察方法及其意义的体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