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替换的教学反思

孙小飞老师

关于替换的教学反思

  篇一:替换教学反思

  策略课的教学并不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而应以“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为主要目标。设计的数学问题应服务于策略的需要,彰显策略的必要性;学生应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完整地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逐步把握策略的基本特征;并通过回顾、反思,体验策略的独特价值,提升学生的数学思想。

  1、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学生的学习欲望是否能调动,与课始教师导入有直接联系。赏心悦目的家乡风景图和悦耳动听的《梦水乡》有机契合的视频引入,一下子焕发了学生的热情,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成功地将学生带入了课堂,为课堂上有效学习活动奠定基础。

  2、创设情境,主动参与

  “购门票”的情境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来,贴切、熟悉。整节课以“旅游购票”活动为契机,利用家乡旅游景区风景图有机地将多条数学题串联一体,整合了整节课的情境,避免了多情境的干扰,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在浓浓的生活气息中自主地探索研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情感”与“认知”达到了有机地融合。

  3、一题多变,加强比较

  250元购买5张学生票——500元购买5张教师票——240元购买4张学生票和1张教师票,比较使学生感受到复杂的问题所在,找寻到变简单的关键——替换,体现了替换策略的必要性。

  把教师票替换成学生票,把学生票替换成教师票,两种替换方式的对比,明白了替换的目的——将不同的替换成相同的,方便解决问题。

  “倍数关系”变化成“相差关系”,两题的比较加深了“替换”策略中“倍数关系”“相差关系”在替换过程中的异同,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

  4、搭建台阶,化解难点

  本节课相差关系的替换是难点。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者不清,后者不继”,新知往往都是在旧知的基础上有机地“生长”出来,因而搭建层层递进的台阶尤其重要。(1)紧扣“总价÷数量=单价”入手,使学生回顾“平均分”的含义。(2)两种门票单价不同,不好平均分,引发困惑,联系旧知进而想起“替换”,将不同转换成相同,解决实际问题。(3)两个之间量的倍数关系问题,学生以前接触过,因而比较好理解“替换”;相差关系的两个量之间的“替换”,学生受“倍数关系——一换几或几换一”的影响无从下手,启发“如果5张全是相同的票,就好办了”,“一张教师票换一张学生票会怎样?”唤醒生活经验,继而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协作、相互补充,让学生明确相差关系也可以替换,更透彻地理解了替换策略的必要性及价值!(4)倍数关系和相差关系的进一步比较……如此,拾阶而上,重点突出了,难点化解了。

  5、追问反思,强化意识

  替换过程中追问“你怎么想到替换的?”“这样替换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替换?”引发了学生的深层次思索,体会“替换”策略的必要性。替换后,引导学生对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如此的追问,不仅帮助学生从旧知衍生出新知,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重点是感受了策略的独特价值。

  篇二:替换教学反思

  替换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很有好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让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弄清在有差数关系的问题中替换后总量发生的变化。反思本节课教学中自己较为满意是:

  1、创设情境感知策略

  在课前我通过播放《曹冲称象》的动画图片并让学生说说曹冲是用什么办法称出大象?然后指出:曹冲用相同重量的石头代替大象的重量,这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替换,今天我们就利用这种办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引出新课。生动有趣的动画场景加上耳熟能详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进一步探索新知的欲望。且通过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替换策略及其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再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对比教学发展思维。

  本节课我进行了两次比较。第一次是利用“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学生采用了两种替换策略,一种是把大杯替换成小杯,另一种是把小杯替换成大杯。我让学生思考: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把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从而揭示了替换的目的在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第二次对比是在倍数关系和差数关系的替换的对比,通过对比使学生明晰:倍数关系替换后总量不变,而差数关系替换后总量发生了变化,从而能在更高的层面上把握替换策略的要领。

  3、注意差异重点教学。

  替换的策略——尤其是相差问题的替换,学生尽管知道替换的方法,但对于替换后总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不少学生模糊不清,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如何协调这种差异,一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动态的演示让学生明白替换前后的变化,一是给学生时间和鼓励。在教学中我发现把6个小杯替换成6个大杯总量增加6个20毫升,有的学生不甚理解,动画的演示能帮助学生理解,但对一小部分孩子还是存在困难,让学生分别从图中指出原来的橙汁和还需增加的橙汁,能促进更多学生的理解。我们只有本着承认差异,尊重学生的态度才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

  3、多种策略综合运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努力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画图把替换的过程表示出来。并且在检验后我提出“回顾一下,刚才这个问题有什么特点,我们是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你觉得哪些步骤是解题关键?”引导学生既感受到用替换的策略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又让学生感受到面对一个问题有时会有多种策略的综合运用。

  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使我更加明白了“数学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数学的学习,对学生来说,能使其终身受用的,绝不仅仅是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是更重要的。

  篇三:替换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理解为解决问题时的计策与谋略。“策略”根据意义解释,就是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讲究斗争艺术,注意方式方法。(引自《现代汉语词典》第438页)。那么,应用到解决数学问题,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发展而制定的解题的方式、方法。

  在《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中有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在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学习领域里,学生从四年级上册开始,每个学期都学习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最初的画图、列表到一一列举、倒推到现在的替换。“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如何去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领会“替换”的策略,初步学会运用“替换”策略的意识去分析数量关系,确定“替换”的思路,并运用这种策略意识去有效地解决问题。

  我在教学“替换”的策略时,大致的教学思路就是围绕课本上的两个类型的题目,逐一展开。

  在新课的引入环节,我是以曹冲称象的图片介入,通过学生自己讲这个故事,得出曹冲把一头大象替换成了许多的石头,紧接着问“我们说曹冲称象,那么曹冲有去直接称量大象的重量吗?”“没有。”“那他是怎么做的`呢?”“把大象替换成了石头,而石头的重量等于大象的重量”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引入替换“策略”,揭示课题。耳熟能详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进一步探索新知的欲望。且通过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替换策略及其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再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此外,我还特地的安排了两个复习铺垫题:(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相同的小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相同的大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这两道题看似很简单,但这是解决后面复杂问题的根基,因为后面的问题,最后的落脚点就是使用“替换”策略化归到这个简单的问题上,即只有知道总容量和相同杯数的基础上,才能求出每杯的容量。这为学生的思维奠定了方向。

  在例题素材的选择上,我坚持立足课本,直接采用课本中说的杯中装饮料的内容。学生读题之后,“那么还能像刚才一样用果汁总量去除以杯子总数,用720÷(6+1),可以这样计算吗?”“不能。”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此时让学生拿出课前给的纸张,上面画有一个大杯和六个小杯。同时我顺势引导学生,在黑板上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大杯和六个小杯的卡片使学生一目了然。也为学生寻求解题策略、成功解决问题提供了直观的基础。因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以直观见长的,六年级也一样,特别是一些学困生,更是如此,给他们一些提示,就容易自主地去寻求解题的方向和策略。

  教学过程转入自主独立尝试、合作交流汇报的环节。让学生纸上画一画。然后看图尝试思考,并在直接在纸上解答,以便照顾全体学生。在交流汇报的时候,先展示学会上的做法:

  小杯:720÷(3+6)=80(毫升)

  大杯:80×3=240(毫升)

  接着,引导学生说说思考过程,重点讲清3+6中的3是怎么来的?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为这里的3是替换的结果。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上台操作教具,操作起来很简单,又很有效,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明白替换的技巧。

  除此之外,还展示了另一种替换的方法,即把小杯替换成大杯,交流过程基本同上。最后,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采用的策略,对替换的基本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提炼,并着重讨论“为什么要替换”这个问题,让学生对替换策略的应用方法进行主动反思、归纳。了解“替换”的依据,掌握“怎样替换”,理解“替换之后怎么样?”

  解答完例题之后,要求学生对结果是否正确进行检验,并让学会上自己寻找检验的方法。然后进行了一个小结,检验时要看求出来的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而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把两种杯子替换成一种杯子,即把两种不同的物体替换成一种相同的物体。

  教学练习的时候,我先出示了课本第93页的练习1。并运用教学课件,先演示一遍给学生看,根据“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6倍”,将一支钢笔替换成6支铅笔的过程。这个问题与例题的情况相类似,所以学生的理解上没有太大的困难。

  然后回过头来教学课本第90页的练一练。这个实际问题与例题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区别。两个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发生了变化。由倍数关系变成了差数关系,但仍然需要用替换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自然替换的过程也将出现与例题的不同之处。这些都是该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与前面相同:尝试探索、交流汇报、总结对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充分的运用了教学课件,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去理解大盒替换成小盒或小盒替换成大盒之后,数量关系发生的变化。

  大盒替换成小盒:(100-8×2)÷7

  小盒替换成大盒:(100+8×5)÷7

  接着问:大盒替换成小盒后,为什么要减去8×2?

  小盒替换成大盒后,为什么要加上8×5?

  教学完之后,在与例题之间进行比较,找出两题之间的异同时,重点讨论在替换过程中有什么不同之处?让学生理解例题是通过倍数关系来替换,总量不变,练一练是通过差数关系来替换,总量变了。

  练习巩固环节。我准备了两道习题:(1)用22元钱正好可以买30支铅笔和5支圆珠笔,每支圆珠笔的价钱是每支铅笔的5倍。每支圆珠笔和每支铅笔各是多少元?(2)全班40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了8只大船和4只小船,每只小船坐的人数是每只大船的1/2。每只大船和每只小船各能做几人?

  整节课,我并没有过多的去在乎学生能否独立运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多少的实际问题,而是重点让学生体验策略形成的过程。所以,本节课我更注重的是让学生说想法,说清替换的过程。运用策略解决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回头想一想、看一看、验一验,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替换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能力。认识千米教学反思热传递教学反思瘸蝉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