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册《鸿门宴》教学反思
《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很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然而我本着文言文教学要落到实处的原则,仍然采取了最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让学生字词落实会翻译,能概括项羽、刘邦的形象就算完成了教学目标。一篇文章上下来,学生课本上记得密密麻麻,起初还挺有成就感的,后来通过听课,同组老师的交流,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文言文虽是高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但如果单纯的翻译课文,强调重点实词、虚词及句式,学生不会产生兴趣,相反程度差的学生还会很抵触,很厌倦。课上学生大多数学生只是机械地记笔记,对文言文的美根本无从感觉,也有不少学生一上古文就云里雾里,昏昏欲睡。我想,文言知识固然重要,但长此采取千篇一律的授课模式,将富有古典美的文言讲的支离破碎,机械呆板,势必会打击学生学习古文的积极性。
其次,课堂提问的策略不容忽视。教授本课,我的提问并不多,而且几乎是封闭式的问题,学生稍作判断就能回答,可尽管这样,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寥寥无几。问题太浅,学生不屑,当然问题问的太大、过深,也没有人愿意回答。对于文言文,尤其是像这样篇幅较长的文言文,一定要精心地设计问题,要么由浅入深,逐层启发,要么才找准切入点,设计提纲挈领的几个问题,把厚书读薄。
最后,在分析刘、项性格这一环节上,我虽采用了课堂讨论模式,同学们也非常积极踊跃,概括出了很多有个人见地的东西,但我迫于时间有限,怕教学任务完不成,不得不打断学生,亮出自己预设好的标签式的答案。这样,教学任务是完成了,可并没有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放大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一堂好课,除了充实,更不可缺的应该是学生的有效参与。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多开口说话,岂不更好?
1、 教学过程反思 :教师要认真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因此身为教师,必须从严要求自己,认真做好备课施教的准备,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做到心中有数,惟其如此,教师才能正确把握课程进度,最大限度的输出知识。在本次备课过程中,我认真归纳了文学常识、常见实虚词、古今异义、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通读了《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查阅了大量的评论资料,对项羽的为人和性格有了新的认识,同时认真研究借鉴了同事们给出的无私的的教学建议,使我在翻译方法指导、人物性格分析和多媒体处理上掌握了不少方法和技巧。
2、教学过程:当时,我上这一课时,用的方法比较单一。因为是高一,学生刚升到高中,对文言文的理解比较困难,文言知识比较缺乏,所以,学生在课文疏通方面,比较感到头疼,他们要求在这一方面多用一些时间。因此,原本非常精彩的历史再现,没能让学生去表演,通过表演加深理解。
3、教学理念、方法的反思:
(1)对学生能力和基本特点考虑不够,不够相信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合作、探究,然后把他们自己学习的情况和结果用表演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老师就可以摸清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很好很及时地作出反馈和指导。
(2)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借助工具书就基本可以疏通文意,在讨论的过程中还可以积累他们的文言知识,提高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通过表演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反映的那段历史的了解,可以激发他们对相关课文的主动阅读,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今后的教学中,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合作探究,老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由于之前没有用多媒体课件上过课,对于多媒体的使用不熟悉,导致课件放不出来,放映时窗帘没拉导致学生看不清课件内容,中途的音频播不出来、之后出现的小插曲等,都是我准备不足,没有备用方案导致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并且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学过程中,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复习文言基础知识,是语文教学中的常规教学活动,是我结合学生的特点做的大胆尝试,并且发展成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的模式,但是考虑到学生会提出一下课文范围之外或者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所以在公开课的教学中采取了教师提问,学生抢答的模式,在灵活性这块可能显得不足,但是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优势。整个氛围还是不错。这个方法存在的不足就是问题的设置没有体现层次性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特点,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不断的琢磨和研究,让这个方式成为我的风格。当然还会有学生翻书为了赢而赢,并没有达到记忆和掌握基础知识的效果,所以我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对学生提高要求。
梳理文章脉络,理清故事情节环节,本来是设计让学生总结故事中的小事件,但是由于自己有些紧张怕冷场,就自己嘚吧嘚都讲完了,使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也没有发现学生的不足、对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概括能力没有得到体现,显示出自己的不足,灵活性差,不懂得变通,教学方法的掌握和应用不到位。往后需要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教学方式。
在分析项羽失败的`原因方面:第一个原因:性格、性格的分析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的还算到位、清晰,就是在总结项羽的性格特点时无条理无逻辑,对于成语的解释,我课前有查阅字典也有识记,我想解释来着,比如“刚愎自用”我忘记了意思了,我有写在纸上,我当时紧张的不好意思去查看,所以我就瞎解释一通,让学生课后去查阅字典。我感觉我好像在为自己找借口找理由,其实确实是自己准备的不够好,不严谨,没有钻研的精神,对此对自己提出批评。在以后的教学中这种错误不能再犯。
本来分析刘邦、张良、樊哙、范增、项伯等人物时,我设计的是让学生按照我分析项羽的方式来分析,可是看到学生没怎么分析和回答,我就很急躁的分析完了,怕尴尬、怕冷场、怕不知所措。所以我就匆忙的分析完了,于是唱起了独角戏。
之前我设计的项羽的垓下歌是由我自己清唱的,我怕我唱不出来那种意境,所以我选择了播放音频的方式进行,视频播放插曲不断、状况百出,我还没有完全解释字词读音意思,就鲁莽的让学生朗读,导致学生中途停顿,所以这个环节的进行是我最不满意的,原先完全没想到这部分会出问题,所以稍微放松的心情又紧张起来了。
课堂小结本来设计的是让学生来小结的,我怕时间不够,所以就我自己讲完了,接着是课后作业的布置。
后来的课外拓展,在提问上显得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提问,所以就随场发挥了,在提问和评价学生的回答方面我感觉我很心虚,心里没底,完全不知道怎么进行,内心是恐惧和无助的,也有些无奈,我很多次想问我师傅,可是我也不知道该如何问,所以我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前进了。
整个教学过程各个环节都具备了:有课堂导入、整体感知、重点鉴赏、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课后拓展。就是讲解中心内容的时间短了,导入部分时间拖得太长,中间有些知识讲解的不够详细,显得头重脚轻,同时时间安排不合理。各个环节的衔接显得很生硬,不够自然。教师的讲授太多,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一开场气氛很好,然后就慢慢的变成我一个人的独角戏,没有高潮没有波澜,显得乏味。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我的思路不够清晰,显得混乱,所以学生也显得云里雾里,没有掌握核心知识点,自然理不清头绪。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老师教学工作自我反思的范文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秀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范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学反思
老师教学工作自我反思的范文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秀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范文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范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六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读数和写数课后的教学反思(通用五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草原教学反思十五篇)
小班教学反思汇编十五篇)
指数函数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景阳冈教学反思十五篇)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学反思
爬山虎的脚教学的反思
关于阿长与山海经教学反思
七年级生物上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教学反思范文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范文(精选五篇)
小摄影师教学反思(通用十六篇))
我的课堂教学反思的内容
数学期末考试的教学反思
翠鸟课堂教学反思
杠杆教学反思十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