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的教学,我对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进行了有意尝试,但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审视的问题:
1、学生体验不够,我在课中仅仅轻描淡写地说了求几个几用加法计算方便吗?旨在让学生体验乘法的简便。学生有的说乘法方便,有的说加法方便,没有真正体会乘法的简便。如果让学生写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这样在说与写的活动中,学生亲身感受到相同加数连加用加法算式表示确实很麻烦。
2、在认识乘法时,我的设计是在学生体验到相同加数连加可以用几个几表示,从而写出乘法算式,可是学生在看到出示的图后,自己就得出了乘法算式。当时我有些措手不及,所以我决定让这个孩子试着说说他是怎么想的,还好,班里的同学你一句他一句,自己就把乘法学会了。从加法到乘法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应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没想到我当时的一个临时决定,不仅能让这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效果远比老师直接传授要好。
3、这节课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展现的比较好,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个问题,我和学生的语言都出现了不少的漏洞,教师的数学语言不够准确,而学生又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这也是我在今后的课堂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这节课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的问题是:在上课之前应该了解孩子现有的知识水平,也就是备学生,课前预想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问题后学生可能的答案,这样可以更好的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另外就是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说话准确,完整。在课后练习中充分开展动手操作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注意练习的层次安排,力求做到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乘法的初步认识它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教材十分重视数学来源于生活及学生实际操作,首先通过学生比较熟悉而又十分喜爱的游乐园引起学生的兴趣,为认识乘法作准备。接着让学生用小棒摆各种各样的图案,由同数连加算式引出乘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通过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以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本课。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识别相同加数,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而我在教学中只轻轻地点了一下,致使有少数学困生不能列出正确的乘法算式,影响了教学效果。
这节课使我认识到:信任学生,只要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只要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就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只要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就多给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讲。
学生在学习8的乘法口诀时,已经学习了1—7的口诀,对口诀的结构及意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8的乘法口句数较多,记忆不太容易。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在这节课上,尝试让学生自主参与编乘法口诀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多种形式练习,促进对口诀的理解与掌握。对口诀的记忆如果单纯的依靠读、背,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学得也比较累。所以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师生、生生之间对口令,给单调的乘法口诀溶入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给枯燥的数学内容赋予鲜活的生命,让数学课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而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练习,也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教师的引领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为契机,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用数学,在用数学中爱数学。
我的整个教学活动中都体现了趣味性:因为二年级的孩子对单纯的学知识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我把故事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知识,这也体现了“在快乐中学数学,学快乐的数学”这一教学理念。这样的设计势必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新知。
对于新知识的教学我采用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数学活动贯穿始终,把原始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寻求数学问题,使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经历数学再发现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主动获取的精神,发展他们终身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
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给教学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学习乘法口诀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很长的记忆能力训练的过程。意义识记的基础是理解,机械识记的基础是多次重复。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机械识记占优势,因此在反馈中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使用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促使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加强对口诀的理解,从而熟记乘法口诀。
本单元我为了突破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新课伊始,我就创设情境,开展摆小棒游戏,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计算,通过观察加法算式,让学生在交流感受中认识乘法。所以设计就从加法入手,先出示情境图,根据发现的信息来提问题,分别从开小火车的有多少人,做碰碰车的有多少人及跳绳的有多少人,这些问题入手,大部分孩子都能列出加法算式来,教师板书,继而同学们来观察这几个加法算式有无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算式都有相同的加数。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主要注重对孩子们语言表达上的培养和行为习惯上的养成。另外,在总结乘法算式的过程中,利用我们之前的发现使学生们意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算式,也可以用乘法计算。换句话说,只有有着相同加数的算式才可以写成乘法算式。在学习把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的过程中,使学生们认识到如:4+4+4+4+4这5个4相加既可以写成5×4也可以写成4×5。有的学生只是单纯的去记忆,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以至于我让转换其他的加法算式为乘法算式的过程中出现了滥用乘法口诀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首先向同学们解释了何为乘法口诀,并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会分不清加数和个数,比如3+3写成乘法算式,有个别同学会写成3×3,针对这一情况,我会重新让学生去回忆并理解几个几相加就是几乘几。
创造机会,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学生已具备推导、编写口决的能力,所以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探讨乘法口决,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口,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自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生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能力。
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能解决简单的加减法的实际问题。这节课的教学“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是教材第一次出现,这将是今后学习复杂的乘法应用题和除法应用题的基石。因此,学生应该掌握正确的方法,能熟练、正确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我们在学习了乘法的意义以后,有的学生看见求“一共”就用加法,见到“还剩”就用减法,这样的学生是普遍存在,他们在学习本节课时将会面临选择算法的难题。为了避免学生盲目的套用某一种方法,需要正确的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解答。
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充分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教师课件出示例题7第一题:认真读题,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课件出示例题7第二题:认真读题,说一说这个题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小组合作学习:比一比这两个题,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然后让学生尝试解答,再次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图形和语言、表征对问题的理解与分析
1、思考:这两个题中都有4和5,为什么解答的方法不一样呢?
2、摆一摆、画一画:你能用画图或者摆学具的方式说明你是怎样想的吗?
3、展示作品,并请学生说明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4、交流、讨论:在第一题中同学们画图的形状、大小不同,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这些图表示什么意思?在第二题中同学们画图的形状、大小不同,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这些图表示什么意思?
5、思考:两个题中都有4和5,请你结合图,说一说它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4和5之间有什么关系?
6、小结:在这两个题中,虽然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张桌子,但题中4和5表示的意义不一样,所以解决的方法也不相同。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加法、乘法意义的理解更加深刻,看见求“一共”就用加法,见到“还剩”就用减法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少。同时,学生经历了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获得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确实得到了提高。
乘法口诀是学生解决乘法运算的重要钥匙,因此,它的教学可算得上是乘法计算教学的奠基石,显得尤为重要。《表内乘法二》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第六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后进行教学的。口诀句数较多,不太容易记住。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我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教学。
1、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上,我利用谜语,或者手,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口决的编制学习过程中。
2、小组合作,主动探究,编制口诀
学生已经学过了1到6的口诀,已经知道了口诀的一些特点,如小数在前面,大数在后面,还有积的一些变化规律。所以我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己编口诀。然后指名反馈。在检验学生的口诀时渗透两个乘法算式、用加法计算等一些基本知识。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口诀,找一找口诀的规律。
3、采用多种形式记忆口诀。
对口诀的记忆如果单纯的依靠读、背,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学得也比较累。所以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同桌互背、开火车、师生对口令、利用规律记忆等。并结合一些小故事,顺口溜等来帮助学生记忆一些特殊口诀。如“管他三七二十一”、“七七四十九天”、“九九八十一难”等。利用这些有趣小故事比较容易帮学生记忆口诀。同时也要利用口诀上下句的关系来引导学生记忆口诀。
4 、多种形式练习
对口诀的记忆如果单纯的依靠读、背,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学得也比较累。所以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利用规律记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
在课堂中,我设计了新颖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带入一个精彩、现实、有挑战性的数学世界,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合作交流,从而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学生在学习8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学习了1—7的口诀,对口诀的结构及意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8的乘法口句数较多,记忆不太容易。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在这节课上,尝试让学生自主参与编乘法口诀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多种形式练习,促进对口诀的理解与掌握。对口诀的记忆如果单纯的依靠读、背,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学得也比较累。
所以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师生、生生之间对口令,给单调的乘法口诀溶入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给枯燥的数学内容赋予鲜活的生命,让数学课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而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练习,也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要通过创设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这里,我就人教版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反思。
一、细心指导,激发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学生会不会自主学习,要看其对探究对象是否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我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通过看一幅争先恐后、奋力拼搏的龙舟赛场面,学生从中受到勇往直前、团结合作的感染。同时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这幅图中有几条龙舟在比赛?每条龙舟上有几个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龙舟赛?经过老师细心指导,这些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并当场解决问题。最后,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动手写出9的乘法算式,归纳出9的乘法口诀。这样,既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设计适应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程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情景,从而发现问题,引导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认知特点的设计,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教学“解决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在公路直道边种植8棵树,每隔5米种一棵,头尾相隔多少米?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中,我采用了启发、讨论、探究、质疑等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这样即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又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避免学生直接把8和5相乘,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情景,驱动探究数学现象的好奇心
只有在真实接受和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课堂教学才有一种信任感,才敢于和勇于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使得学生意识得到自主发挥。如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我利用学生熟悉“7个7个地数数”的经验,便于学生自主探索、理解、记忆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编口诀的快乐和成就感。在这和谐师生氛围中,再安排“对口令”、“开火车”等活泼形式,提高学生记忆的兴趣和效率。这种自主式的课堂,才能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闪现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意识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只要我们更新观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学生探索的氛围,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与魅力,是我追求的目标。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纪律,我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从头定位。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行为,让学生经历探供数学知识的历程,学习用数学体例处理生活中的实践题目,解决学习数学的困惑。培养学生观察、对比、说明、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本领,与同学交流合作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1、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爱好
充分使用教学插图及讲授课件,引起学生学习的自动性,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让学生自动参与到口决的编制学习过程中。
2、小组合做,自主探究,编制口诀
学生已学过了1到6的口诀,已知讲了口诀的一些特性,如小数在前面,大数在后面,还有积的一些转变纪律。所以我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进行学习,自己编口诀。然后指名背诵。在考验学生的口诀时渗透两个乘法算式、用加法谋略等一些根本知识。再指点学生没有察觉这些口诀,找一找口诀的规律。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教学反思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教学反思
赤壁赋教学反思范文(通用三篇)
古诗泊船瓜洲的教学反思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教学反思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教学反思
赤壁赋教学反思范文(通用三篇)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范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六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读数和写数课后的教学反思(通用五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草原教学反思十五篇)
小班教学反思汇编十五篇)
指数函数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景阳冈教学反思十五篇)
古诗泊船瓜洲的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
静夜思教学反思(通用十五篇))
语文与生活教学反思范文
因数和倍数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7篇)
树和喜鹊教学反思(精选7篇)
小学语文课文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反思
物质运输的路线教学反思
海思教学反思
四年级角的分类教学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