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能从多角度、多方面对自然界中的风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对提出的有关风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风的成因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
2.情感态度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科学知识:知道自然界中风的成因。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自然界中风形成的原因。
难点:自行设计并实施风的形成的模拟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要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风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类,以备课堂上进行交流。另外,还应让学生课前观察身边哪里有风,什么地方可以产生风,并做好记录。也可以让学生注意观察取暖锅炉或工厂的烟囱、车间或煤矿鼓风机、早点摊用的风葫芦等等,从而获得第一手生活实例,为课堂上的交流作好铺垫,也为探究风的成因模拟实验准备尽可能多的原型。
在模拟实验材料的准备上,要体现开放性的特点,如可以准备教科书提示的模拟实验用的主体材料——可乐瓶,也可以用易拉罐、牙膏盒、纸筒等,只要学生能想到的、能找到的都可以。教师课前应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有关自然界风的音像资料。
课前激励语:在探究中发现,在合作中成功。
【设计意图:意在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合作精神,让学生认识到探究是学习的方法,合作是成功的基石。只有具备了探究与合作精神,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教学过程描述:
一、创设情境,感知问题:
(播放一段有关风的视频) 你在这段视频中看到了哪一种自然现象?(板书:风)(学生回答:风。)
师生谈话: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我知道你们在课前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风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那就把它们拿出来,小组同学之间分享一下好吗?(小组同学交流资料)
教师提问:关于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学生自由提问问题,对于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精神要及时予以鼓励。)
教师引出科学问题: 嗯,会问的孩子,才是会学习的孩子。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这一个一个的为什么我们都想弄明白。让我们从最基本的问题着手,先研究风是怎样形成的,它从哪里来的?(板书课题:风从哪里来 )
【设计意图:问题是探究活动的起点,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是科学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事实的呈现,让学生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探究风的奥秘的欲望,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探究体验,解决问题:
(一)通过自己制造风,探究人造风形成的原因。
探究引导:我们教室里有风吗?你能不能利用你周围的材料制造出风?
(学生造风:用嘴吹,用书扇、开窗等。让周围的同学感觉是否有风?)
启发探究:谁能告诉我,你是怎样制造出风的吗?
(找学生示范。)
看他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用书扇。)
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空气。)
空气有什么变化吗?
(学生回答:空气流动。)
师生谈话:嗯,扇形成了空气的流动。
师生总结:风的形成是由于空气流动。(板书:空气流动)
师生谈话: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制造出了风,这种人为制造的风我们称为人造风。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人造风?
(学生说常见人造风的同时,教师展示有关课件图片)。
师生总结:这些人造风都是借助于人的力量或电的力量推动空气流动而形成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探究的活动空间,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明白风形成的原因。并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课的无限乐趣,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热情。】
(二)猜想自然界中的风形成的原因。
师生谈话: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空气流动,小组同学讨论一下,自然界中的风又是靠什么力量来推动空气流动形成的呢?
(学生大胆猜测,教师鼓励说明理由。)
师生谈话:猜想是发现的前奏,同学们提出了几种猜想,其中哪一种猜想最有可能呢?(教师提示学生观察课本火炉情境图,为什么进风口处有风?与炉内和炉外的温度差异有没有关系?)
(学生通过老师的启发猜测出温差)(板书: 温差)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或假设,要先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大胆说出自己的猜想,最后通过一定的事实依据,确定最可能的猜想,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又使学生交流了提出假设的思维方法,相互之间受到启发,并使学生明白提出的假设不是凭空乱猜的,而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三)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1、指导设计实验方案
师生谈话:既然我们猜测温差是推动自然界中的空气流动,那怎样才能证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呢?
(学生回答:实验)
师生谈话:让我们仿照课本情境图炉灶生火的原理,设计实验来验证一下。认真观察实验材料,想一想,这些材料可以用来干什么?可乐瓶为什么要做成这样?用什么模拟炉灶,用什么模拟炉火,怎样检验灶口是否有风?
(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来设计实验,难度较大,学生会感觉无从下手,所以教师要给予有效地指导和启发,把火炉作为原型,让学生建立一种与之相似的模型,再在模型上进行实验研究。】
师生谈话:下面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方案。
(各小组依次汇报设计方案。学生汇报时,教师示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的,设置一些困难让学生解决从而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
在学生与教师共同商讨下,确定正确的可行方案。
实验过程:
(1)在瓶子的瓶口处用胶带粘上一张纸条。
(2)点燃蜡烛,将可乐瓶罩住蜡烛。
(3)点燃香,将香冒烟处置于离可乐瓶圆孔底部约1厘米处。
(4)注意观察瓶口处纸条的变化,以及香的烟到哪里去了?
2、学生分组实施实验探究活动。
师生谈话:同学们都非常善于思考,实验方案设计的全面、具体。 在大家
开始实验之前,先来看看老师的几个小要求吧。
温馨提示:
(1)实验时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并注意同学间的团结合作。
(2)组长合理分工,组员合作,有秩序的完成实验。
(3)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并认真填写好实验记录,实验完成后共同得出
结论。
(4)试验结束后,整理好实验材料。把实验材料放在桌子的右上角。
(5)实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请轻轻告诉老师或同学。
师生谈话:下面就请各小组进行实验验证吧。
(小组开始探究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记录单
一、我的猜想:
自然界中风的形成与 有关。
二、实验现象及分析:
点燃蜡烛后,瓶内的温度有什么变化?
瓶内与瓶外的温度有什么差异?
瓶口处的纸条,有什么现象? 这说明什么?
香的烟到那里去了?
瓶口的风是怎么来的?
三、实验结论:
实验说明,风的形成与什么因素有关?
【设计意图:实验验证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学生最喜欢的环节。但是容易出现学生由于过于兴奋,而出现思维混乱的状况,所以我制定了这个以提问问题为形式的实验记录单,而不是简单的空白实验记录表格。这样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从实验过程中,查找有用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3、学生汇报与交流实验结果。
师生谈话: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探究的特别起劲,很多同学意犹未尽,还沉浸在实验探究的乐趣中。现在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发现?其他小组的同学要认真倾听,不同的地方可以补充。
(学生展示实验记录单并介绍实验发现。)
师生谈话:通过刚才的实验,使我们之前的猜想得到验证了吗?
(学生肯定。)
4、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师生谈话:由此可以知道自然界中风的形成与温差有关.那么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知识说说,自然界中的温差是怎样形成的? (板书:太阳光照射)
(学生简单回答:太阳光照射程度和时间长短不同形成的。)
师生谈话:刚才我们做的是风的形成的模拟实验。同学们也有了很多的发现,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验情况,再结合其他同学的实验情况,将得到的实验信息进行分析、比对,并结合已掌握的信息,总结自然界中风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总结汇报。学生汇报过程中,其他学生认真地听并补充。)
最后教师总结:由于地球上各个地方接受太阳光照射程度和时间长短不同,使各地区之间温度存在差异.热地方的空气轻,压力小,冷的地方空气重,压力大,当两地冷热温度不同时,空气压力大小也就不同,压力大的'空气会向压力小的空气方向流动,从而形成了风。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并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的发现进行比较,进而重组自己的信息体系,实现相互认同、相互接纳。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推理方法。让学生在肯定自己的成果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虚心向他人学习的习惯。】
活动设计背景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拿着风车正玩得开心,突然一阵风吹来使孩子们格外兴奋,大家都在比较站着不动谁的风车转的快,为此争论不休,可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谁也不理解?《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以激发孩子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好奇心及探索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关心、爱护自然地积极情感和态度。为了让孩子清晰地了解这一现象,特设计本节课。
活动目标
1、感受风吹来的方向
2、 了解风为自己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3、 能观察、比较出不同的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风的方向。
难点:观察、比较不同的风。
活动准备
风车、扇子、风筝、小盘子、图书、纸张、泡泡水、纸飞机、纸飞镖、羽毛、电风扇、课本(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1. 引起兴趣
教师:“谁也看不到我的影子,谁也捉不住我的身子,沙沙沙,有时我只摇摇树枝,哗哗哗,有时我要推倒房子,请你猜猜我的名字?”(风)还有什么方法能使风儿出现?
幼儿探索各种可以起风的方法。
2、有关风的图片(有益的风和有害的风)
(1)游戏:《我们会制造风》通过幼儿自由玩风车、吹泡泡、玩纸飞机、纸飞镖等各种活动体验风的方向、风力,进一步提高幼儿游戏兴趣。
(2)探索怎样让风为我们做好事?让幼儿了解植树造林可以减少风沙的常识,强化幼儿爱护树林,不乱让垃圾的行为。
3、讨论交流。
(1)观察课本了解风吹来的方向是四面八方的。
(2)游戏:寻找风吹来的方向在游戏中感受不同方向吹来的风,我们身上的衣物也会朝另一个方向摆动,寻找户外还有哪些东西告诉我们风来了
(3)教师也可以在电风扇上绑上长纸条,然后改变电风扇方向,再请幼儿观察纸条飘动的方向。
(4)活动结束
延伸活动:
小朋友继续尝试用长纸条在有风的地方找“风”。
教学反思
1、 学习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很高,接受的也很快,但似乎老师的期望值太高,孩子们一直答不出来,这时老师的主导性就加强了,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思考空间,答案会不可思议的。
2、 事先对幼儿的已有经验了解不够,导致课堂上有些被动。
3、 师幼配合的相当默契,但是一再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这样孩子的思维有些局限。
4、 科学课要求老师的语言组织要相当严谨,流程之间的衔接要过渡自然,今后上课我会多注意。
5、 提醒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完整句的表达。
6、 科学课重在让孩子操作,教师的及时总结,帮助孩子清楚地理解这一现象,如果重新上,我会多准备些材料,让大家自主分组讨论操作,然后师幼共同验证,只有孩子亲自操作才会把实验结论清楚地记住。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范文(精选五篇)
四年级语文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范文(精选六篇)
西师大版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教学反思范文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范文(精选五篇)
四年级语文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范文(精选六篇)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范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六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读数和写数课后的教学反思(通用五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草原教学反思十五篇)
小班教学反思汇编十五篇)
指数函数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景阳冈教学反思十五篇)
西师大版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教学反思范文
中班语言鼠小弟的小背心的教学反思范文
语文六年级教学反思范文
心灵的呼唤----教学反思
关于诵读经典教学反思(通用五篇)
小学语文老师期末教学反思范文(通用五篇)
关爱身边的残疾人优秀教学反思
学写字教学反思
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范文
日记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