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新课标下作文的评价》颇有感触。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评价建议:“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发展水平的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教孩子写什么,还要指导他们如何写,更要通过多种方式(亲近自然,看视频,学习文章)激发他们的真情实感。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不如授之以鱼场如在教授写信时,我想要激发出孩子们对亲人,朋友的感恩,思念。于是在教授课文时,我便让他们回忆他们与朋友,家人的故事:
在《赏花》一课时教学,我便想到了一个曾在我班读书,最后因家庭贫困被迫转学的孩子,于是我便让他们说出他们与xx之间的故事,让他们尽情的去回味他们之间的故事,去品读他们之间的真挚友情,去思念这位小小的同学。最后升华到如何帮助这位小小的同学,学生们热情颇高,在此情境下,他们有千言万语想对xx说,无需词语的罗列,只是感情的自然流露,这样的作文很能打动人心。
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教学时我抓住亲情这条线索,让学生回忆自己与父母生活中的故事,学生们说着说着,眼睛都有些湿润了,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爱,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与艰辛。相信此时的他们对父母充满了感恩。在这节课的结尾我留了这样两个作业:1观察一下父亲的背影,你有何感受;2与父亲对视一分钟,你看到了什么,加之于有的孩子爸妈不在身边,这便导致他们更加的思念自己的父母,在给父母写信时,他们不会去说我有多想你,只是将他们平时对父母思念的那种心情(生活的再现)跃然纸上便感人至深。
我认为在写作教学时,与其去教他们写什么,如何写,倒不如让他们亲身去体验那种感受,去激发他们那种情怀。也许他们的语言并不美妙绝伦,但那种真情实感的抒发,平淡无奇的语言照样能扣人心弦。
今天上午10点30分,上课了,我开始讲课,我讲得是《最后一分钟》。这篇阅读课文是以一首诗歌的形式出现。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整首诗语言精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强烈。作者把他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之中。我让学生领悟“三分诗,七分读”的`读书之法:
一、听读
我在揭题之后就放了《最后一分钟》的诵读视频,声情并茂地诵读感染了每一位同学,学生
不由得沉浸在这种气氛之中。诵读者对课文的理解、感悟都放在了读书之中。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对课文有了初步的认识,另外,对朗读的技巧也学习了一些,为后边自己的朗读打下了基础。
二、自由读
这个环节是要解决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歌,我要求学生自己朗读。学生在观看了视频之后或许受到了感染,自己读得时候不由得也能把感情带进课文中,读得很有滋味。在学生自己读过之后,我进行了检查,检查的时候,学生能够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看来学生刚才是认真读了。
三、指导读
课文是否读懂,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特别是对于这样一篇诗歌,又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师的讲解应经变得乏味,他远远不及把学生带进情境之中,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这个过程中,我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了香港回归交接仪式,还给学生补充了香港百年屈辱史等材料。给学生在感官上以刺激,激发学生深入诗歌,把感情投入到诗歌中,从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有感情的齐声朗读
这个放在这节课的结束,既是对课文的一个总结,也是让学生的感情得以升华。我还放了开头的诵读视频,不同的是,我这次把音频调得很小很小,只让图片在运转。学生看着图片进行朗读。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读得有模有样,读出了自豪感和人民心中涌出的爱国之情。 “三分诗,七分读”,说的真好,只要让学生充分读了,把感情投入进诗歌,学生就会不自觉的理解了课文内容,从而取代了一遍又一遍的枯燥无味的讲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
学生的感悟深浅,多数来源于自身的实践体验。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第三册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一分钟》,讲述小朋友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了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借由这篇课文,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回家测试一分钟能干些什么,同时指导学生收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第二天进行交流。学生回家做的测试题五花八门,如“一分钟内洗了六个碗”、“一分钟内做了21个仰卧起坐”、“一分钟内算出了46道数学口算题|”“一分钟内读了一个寓言故事|”……在学生的交流中,一分钟内学生做了许多的事,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再一次感悟到一分钟不仅短暂,还很有用,从而认识到一分钟是宝贵的。接着,我将自己收集的“一分钟能做的事”的资料与学生共享:一分钟,车子就可以开很长一段路,;铅笔厂可生产铅笔1600支;核潜艇水下航行可达1200米;银行的点钞机可以数1500张人民币;计算机计算量等于60个人不停地计算一年;一个印刷工人能印一千多张报纸。最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来谈谈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学生的发言异常热烈:“一分钟等于60秒,我要珍惜”;“老师,一分钟好重要呀,我做事再也不拖拖拉拉了。”;“老师,我现在明白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这句话的意思了。”……从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发言中不难看出,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在自然而然中不断得以深华,真像课标中说的那样:“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促体验,活动促感悟”,这就是我在本课教学中得到的初浅体会。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我结合本组训练重点,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资料,自读自悟,在教学过程中,我具体的做法如下:
我采用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1)抓住作者直抒胸怀的诗句体会情感。透过这些诗句,读出那激动、自豪的感情和热切欢迎之情。
(2)联系所搜集的历史背景资料理解诗句,进一步体会情感。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诗歌表达的情感。课文中有一幅插图,描述的是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升国旗、区旗与奏国歌的情景。让学生深入体验。
(4)引导学生运用多种不同的朗读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整首诗语言精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强烈。作者把他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之中。引导学生在读中得到感悟!
在学习课文《一分钟》时,为了让孩子们真正体验一分钟的时间到底有多长,一分钟又能做多少事情,我在课前安排了一个环节。让孩子们都静静地坐着,看着墙上的钟静静地坐一分钟,告诉孩子们:这就是一分钟。问孩子们:一分钟长吗?孩子们有的说长有的说不长。于是我再问孩子们:一分钟你能完成什么事情?孩子们想了想,有的说:“能写两、三行生字。”有的说:“我能跳绳一百多下。”学生明白了,一分钟也能做很多事情。
接着我采用了先整体感知课文,引导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出示了问题:元元多睡一分钟时,他是怎么想的?上学路上元元几次叹气时会想些什么?当元元迟到了20分钟时,他的心中又会想什么?他一路上心情怎样。引导学生边读边找出文中的语句,进行朗读训练。特别突出元元两次叹气的句子。学生十分投入。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一定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就这一分钟,耽误了学习,使他感到愧疚和后悔。再通过小组讨论,让大家领悟到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最后在读文章,孩子们的感情得到升华。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会珍惜时间。
《课标》指出,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不仅是信息社会的要求,还能更好地体现学科间的相互整合。
在课堂上,让孩子朗读大段的资料,十分费时,而且资料中有有些科学知识学生一时半会儿还弄不明白,并没有对我们的教学产生互补的作用。联系自己平时的教学,我想资料的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以前,布置学生搜集资料,总有孩子说:“老师,我家没电脑。”似乎,上网成了搜集资料的唯一途径。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课文,如《鲸》,《最后一分钟》等,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作为课前预习一部分,有许多孩子带来了色彩鲜艳的图片,科普杂志等,在一起交流,从而使他们明白,上网查资料比较快捷,但身边的书籍,报纸等也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好帮手。此后,孩子们也就不再为家里不能上网而苦恼了,相反,他们查阅工具书的时间反而多起来了。
选择上这课,确实费了不少心思。首先感谢同年级的靳、彭两位老师,从备课开始就给我出主意,不厌其烦地听我一遍一遍的改思路。
《最后一分钟》是一首诗,描写了香港回归时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这里面涉及到大量的资料,香港回归时的交接仪式,香港的历史,以及香港的发展。学习这课,需要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诗句表达的情感。这是个难点,一是资料太多,学生没有阅读兴趣,而是怎样把资料与内容结合起来,学生还很模糊。
我翻看了很多关于这课的教学设计,都是两课时,我只有一节课的时间展示,就不能把所有地东西都放在课堂上讲,课前预习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我播放香港回归的整个过程给他们看,以及讲通商战争的历史事件、给学生看《南京条约》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课的欲望,并让这些事件触动学生的情感神经,让他们有感而发。从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来看,学生对诗句的感悟还是比较深刻的。
这节课以读为主,读书的时间花得比较多,但是我没有很好地指导朗读,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朗读诗句,但是我没有抓住生成的资料,指导学生有效地朗读,是个遗憾,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锻炼自己敏锐的眼光,及时捕捉生成的资源。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二年级千人糕教学反思范文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反思范文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十五篇)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大全
二年级千人糕教学反思范文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反思范文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十五篇)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范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六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读数和写数课后的教学反思(通用五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草原教学反思十五篇)
小班教学反思汇编十五篇)
指数函数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景阳冈教学反思十五篇)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大全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教学反思(通用五篇)
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三篇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合集十五篇)
欧阳修醉翁亭记教学反思
保护森林节约用纸的教学反思
关于雪孩子的教学反思
关于地球自转课程的教学反思
班主任的优秀教学反思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