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去吧教学反思(精选十三篇))

刘莉莉老师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篇1

  《自己去吧》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游泳;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飞翔。课文内容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让学生读后从中受到要自主,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的启发和教育。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可以看到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课文的语言富有童趣,课文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小猴学会爬树,小鸭学会游泳,小鹰学会飞翔的事,告诉学生不要事事依赖他人,只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实践去锻练,就能学到本领,我根据学生需求兴趣安排教学,通过对话朗读,想象等方式,给学生直观形象感受,力求把学生领进了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中,并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比如,学习第一自然段,进行细读体悟,让学生在角色中感悟文字,全身心展示对角色的理解和体验,在表演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通过表演,让学生在心里播下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读书,去感受的种子,潜移默化的使学生充满信心地面对人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

  在课堂上有时对学生的评价不够,比如表演小鸭的两个同学表现十分出色,而对他们的表扬去不够充分,尤其是应该让其他同学在他们读的基础上再次联系朗读,还不到位。

  当学生评价时,我又没有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这一点在课后反思时也引起我的深思,我的教学应该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而不应该为了进度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作为教师,教学中不是为教案、为学时负责,而要时时处处为每一个学生着想,应该把学习的发展权真正还给每个孩子,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下功夫,使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篇2

  《自己去吧》是一首儿歌,但是他的文字形式像一篇故事,以至于幼儿听了一遍之后问我:“老师老师,这是一个故事吧?”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这个问题,儿歌内容里面有很多的对话,句子和句子之间也不押韵,我只能和他们说:“这是一篇有故事的儿歌,而且它很短不能成为一片故事。”

  这首儿歌的内容是小猴、小鸭和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很有教育意义,首先我先用提问的方式引出儿歌,让他们带着问题先听一遍,对这首儿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我们分段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我们是小班,孩子的注意力不够,接受得比较慢,所以我采用一段段来突破,并且以学小猴、小鸭和小鹰的角度去学习这首儿歌。每段学习完后,我会请4~6个小朋友学习儿歌中的角色来表演,所以更加激发了他们学习儿歌的兴趣,基本上都学会了每个角色的语句,基本达到教学目标,还有幼儿能完整的朗诵儿歌,让我感到很欣慰,这和我们班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普遍发展的比较好有关。

  因为目标里有要求孩子有感情的朗诵儿歌,所以我在一开始教授以及示范朗诵儿歌的时候,我都是充满感情的去读,不是没有效果,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被我所感染,朗读起来表情虽然不是很自然,但是看得出来很认真,融入的感情,眉头紧锁,很有趣。等他们明白了角色所需要的情感与语气后,我没有完全退出,依然和孩子合作分角色朗读。

  但是,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我忙着结束这一课,所以整节课显得有些仓促,在培养语气方面用的时间太多了,关键让他们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的道理反而匆匆带过,所以只能用平时复习儿歌的时间来加强。下次要注意。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篇3

  《自己去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为专题,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的教育。本课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语言富有童趣。故事内容能激励学生自强自立,学生读后能从受到启发和教育。课文基本上没有学生读不懂得词句。因此,课前我做了如下思考:

  1、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不宜对课文逐字逐句分析,只需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语感。如读小鸭子求妈妈带自己去游泳的内容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求”的语气。

  2、大胆地让学生读,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读过以后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能继续从读中理解、体会,自己解决问题。

  3、媒体展示学生可能没有见过的感性材料,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

  4、表演朗读能最大限度的展示学生的表现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5、学生能力存在差异,理解程度会不同,应该认同阅读和认知个性。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围绕这些教学思想来组织教学,努力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但真正教起学生来,总会与教学设计有所偏差。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还有许多值得改进和探讨的地方。

  本课我的教学侧重点在教学小鸭学游泳这一自然段,通过初读、细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从读中感悟道理。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有亮点也有值得探讨与改进的地方。

  其一、课上完后,我觉得有些环节的预设目标是不错的,比如让学生把小鸭的话读出礼貌、请求的语气。我并没有直接自己和学生说,要读出有礼貌的语气,而是出示两个句子进行比较读。“1、妈妈,你带我去游泳。2、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我的目的是让学生能从“您”、“好吗?”中,感悟到小鸭的有礼貌。不过这样做似乎也还没完全达到最佳效果。我觉得如果让学生扮演两只小鸭,读一读这两句话,让大家选自己喜欢的小鸭会更容易让一年级的小朋友感到真实,比单纯的字字比较,要真实的多。

  其二、让学生角色表演,这一环节还是比较成功,我觉得真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角色表演前,我先让学生同桌练读,这是一个基础。学生喜欢表演,但是在没读好的情况下上台,效果可想而知。我的要求是读的好的才能上台,加上我准备了可爱的小鸭、鸭妈妈头饰,学生的积极性就显得很高,为了能有机会上台,我发现学生们在下面积极又认真地读着、表演着。当两个小朋友在上面表情时,我也分配任务给下面的同学,让他们当小导演,给予评价。第一组,表演效果一般,但是经过小导演们的帮助,第二组小朋友表演的就很好了,把朗读的要点等都做到了。

  其三、评价应注意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是一个认识、教育、提高的过程,把评价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进行聆听观察、分析反思、组织表达,从而加深学生的体验,促进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老师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尤其是让生生之间进行评价时,应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性的评价,这样会使被评价的孩子得到激励,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在主动学习,积极接受。但是,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还习惯性找别人的不足,这个以后还需加以引导的。

  其四、我在设计教案时,采用了“一扶一放”的方法,看到的就是两段主题的相似性。两者都说明一个事情,小动物都学会了本领。但再深入细说,也可说他们之间是递进的。我是这样理解的:小鸭在文中提到的只是单纯想去游泳,而小鹰似乎想的要更多,它并没有说只想游泳,而是说“要去山那边看看”。它学飞翔的目的性就明确多了。

  以上就是我上完《自己去吧》这篇课文后的一点反思。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篇4

  《自己去吧》是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猴、小鸭和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课文内容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本课的教学以拓宽语文学习内容为主要设计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创新体验,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习课文。感悟课文、拓展课文。

  1.练习概括课文内容。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在反复拼读、熟读的基础上,让他们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用一、两句话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刚开始,叫了几位同学说一说,但他们都不会用简单明了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更不会抓住重点来说。我教给他们一个回答问题的方法:即:“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孩子们试着回答问题,我适时点拨,并且教他们用规范的语言练习说话,渐渐的悟性好的同学基本上能按要求回答问题了,其他同学也对概括内容有了朦胧意识,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练习说话,对概括这一词性有了浅显、初步的感性认识。在今后的逐渐渗透中,他们会掌握此项知识的。

  2.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提出问题:

  (1).“课文中写了几种小动物?它们都是谁?请用直线画出。”我引导、巡视、检查、纠正。

  (2).“三种小动物,它们分别喜欢什么?”再读读课文,把它们喜欢做的事情用曲线画出。学生按照指令去做,可是,看似简单的事情让一年级的孩子来做,比登天都难。例如:有的孩子认为,小猴喜欢爬树;有的孩子认为,小猴喜欢吃果子。是谁说的对呢?我让孩子们讨论,孩子们判断是非的能力有别,不能决也。我启发:“小猴为什么要爬树呢?”孩子们说:“它要吃果子。”我插话:“是啊,喜欢吃果子,又要自己摘。所以,小猴学会了爬树。孩子们想一想:是什么诱惑小猴学习爬树呢?”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果----子----”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们在后面的两段学习中,很容易找到小鸭、小鹰它们喜欢做的事情,由此掌握了学习方法,推动了学习进程。

  3.引导学生深层理解问题

  随着学习课文的进展,学生基本上把握了课文的重点,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文章中三种小动物喜欢的事物,可以互换吗?”当我解释说明后,他们理解了我的意思,便急不可耐地说:“不可以,因为小猴不喜欢洗澡,也不会飞,小鸭------小鹰------” 众说纷纭,但终究达成了共识。孩子们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了小动物们的生活习性,正确地作出了判断。通过设疑,引发出孩子深层的思考,调动他们大脑储备的已有知识,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解决遇到的问题。这对孩子的思维发展,今后学习的动机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也为自己的学习,积淀了知识,为自己的成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们会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地掌握知识的。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篇5

  今天早晨晨读的时候,带领学生预习了课文《自己去吧》,上午第一节课就是语文课,我们学习了这一课课文。

  我在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我先找一名同学当小鸭,我当鸭妈妈,来进行模拟表演。哲哲同学自愿上来。他很有感情地说:“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我拍拍他的肩膀,说:“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哲哲就自己向前走了几步,开始自己学习游泳(做游泳的动作)。过了一会儿,他说:“妈妈,我学会游泳了!” 我说:“孩子,你真棒!夸夸自己吧!” 他高兴地跳了起来。他刚下去,就有很多同学举手也想表演。我提示同学们说:“小鸭学游泳,刚下水的时候他心里怎么想的?他在学游泳的时候会遇到什么困难?它是怎样克服的?它学会了游泳后心情会怎样?”大家都说出了自己不同的想法。于是我让同学们一起当小鸭,我当妈妈,大家一块表演。同学们都很投入,演的像模像样的。我又让同桌互相合作表演,同学们兴致都很高。

  对于小鹰学飞翔的第二段,我让同学们自学,然后分角色朗读、表演。效果也很好。

  学习了课文,我问同学们:“小鸭、小鹰棒不棒?为什么?”引出学做事情不能事事依赖父母。要自己学着做的道理。然后我问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最近你都自己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同学们积极发言。郑思存同学说:“我看有的小朋友学滑冰很好,我就让妈妈给我买了旱冰鞋,我自己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终于自己学会了!”陈治国说:“我爸爸给我买了自行车,我自己学会的。”邵圣业说:“我喜欢打篮球,我妈妈给我买了一个篮球,我自己在小区的操场上练会投篮的。”魏玉萍说:“老师布置了每天要跳绳20个的作业后,妈妈给我买了跳绳,我自己练会了跳绳。”刘明昊也说:“我看有的小朋友买了滑板车,很好玩,我让妈妈给我买了滑板车,我很快就自己学会了。”……

  看到同学们这样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想他们对这篇课文理解的也比较到位了。孩子们以后还会自己做更多的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课堂的学习,扩展,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孩子们自己学、自己做事情的愿望。把语文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我想这是最好的!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篇6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自强自立,勇于实践的精神,强调个体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并考虑到学生兴趣的需要,精心创设情境,巧妙的使学生通过思考、想象、交流、合作、表演等多种学习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平等、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活动圆满的实现了教学目标。这一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一、 创设与儿童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吴老师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的求知欲贯穿始终,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

  上课伊始,吴老师用提问的方式激趣,并适时加以表扬。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整节课中,老师把许多设计精美的卡通标志送到学生的手中,更加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上教师生动的语言、夸张的动作,无疑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

  二、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课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尤其是对于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小同学来说,教师的亲和度直接影响着师生的交流。因此,我认为教学氛围的好坏是上好课的前提。课堂上教师用亲切、生动、平等的语言组织学习活动,这对于一名男教师来说更是难能可贵。比如:“老师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一定会做很多事。”、“你现在还小,还是未成年人,不能这样做,大家一定要记住不能做危险的事情。”等等。这些发自教师内心的谆谆教诲,不仅使学生感动,更使学生产生了与教师交流的渴望。在交流中,教师尊重学生的看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三、 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

  当今世界是科技的时代,“终身学习”早已不是一句口号。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学意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与课文主题“自己去吧”很好的实现了“自己学吧”这一目标。例如课的开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提出问题,并在后面的学习中很好的解决了问题。特别是在第四项中,教师更是放手让学生自学,并给予学法指导。

  四、环节设置进扣课文主旨,激发学生想象,培养“自强自立、勇于实践”的精神。

  本节课初始,教师问“谁来说说你自己会做哪些事?是怎么学会的?”直奔主题,初步渗透自己这一概念。

  在深入理解课文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大胆激发学生的想象。通过“妈妈为什么让他自己去爬树摘果子?”“如果妈妈说:‘孩子,你在树下等着,妈妈给你去摘。’并且妈妈以后总这样,结果会怎样?”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使学生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以及“以后遇到困难时该如何解决”。同时,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五、以读代讲,以学定教。

  在本节课中,朗读占了很大部分。在朗读中,学生自读自悟能够很快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简单地说,学生之所以能够读得出色,是因为对内容有了深入理解。所以以读代讲是本节课的一大特色。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进行教学,以学定教,本节课体现的非常明显。从开头的激情导入到朗读语气的指导,再到联系生活谈感受,处处体现“以学定教”这个指导思想。

  总之,本节课中吴老师使每位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参与了课堂活动,不但使学生悟出了做事要自立自强、勇于实践,而且使学生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到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篇7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为专题,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的教育。本课故事情节很简单,基本上没有学生读不懂的词句。因此,在学生认识了本课生字、熟读了课文之后,我决定,把第一个故事的阅读学习目标定位于“结合课文学习,通过阅读故事,领悟应该自己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通过观察、表演、朗读、口语交际等途径来学习感悟语言,体会课文的意思”。教学中,重点采用了角色朗读和角色表演游戏的方式来进行。下面,我就教学各环节谈自己的教后感。

  一、情境激趣,导入课文

  教学开始,通过联系实际:本学期离开了家,在学校里你学会了什么?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拉近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学习生字,通读全文

  识字是本课的重点。为突破重点,我采取多种识字的形式,采取同桌合作互相检查读音,当小老师带大家读,男女比赛读,开火车读等,并给学生以充足的读课文的时间,再指名分节读,让学生与汉字反复见面。为避免识字的枯燥,采取音、形、义分散教学,识记字形放在课文后面进行。

  三、练习朗读,体会情感

  由于故事情节简单,所以,我当时安排学生通过练习“读出语气”来体会小鸭子和鸭妈妈当时的心情。从当时的效果来看,我觉得学生通过练习读以及我与学生的对话──喜欢哪一个,学生结合课文,感悟了语言的意思,体会了当时小鸭子和鸭妈妈的感情。不过,现在我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鸭妈妈说:“小溪里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这句话是故事中的重点语句,一方面说明了鸭妈妈“让孩子自己去” 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说明:“这样的事情,你自己能做”,从而暗含了“自己的事情,你应该自己做”这样的道理。我觉得,对这句话,应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一下:除了小鸭子的身体特点以外,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什么?从而使学生感悟课文要表达的意思──对学生进行生活态度教育。

  四、角色表演,活化语文

  表演这个环节,学生进入角色,也就进入课文的情境;通过形体、语气体会、对话等方式,在游戏中,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有了比较深刻的领会。“假设”,促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我觉得,这样做是符合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的思想的。但是,本来这里可以“补救” 解决的一个问题:“水不深”,这里,我还是没有意识到,教学中,也没有通过“参与” 和“对话” 引导学生去认识、体会。

  本节课的教学,我从学生的兴趣着眼,通过识字、朗读、角色表演等方式,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言、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努力让语文课活起来,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是,自己在把握语文课的特点方面,在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学习体味课文内涵方面还是有欠缺的。语文教学在注重了实践、兴趣、综合的同时,不能忘掉“本”──语言文字的学习领会。这是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的。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篇8

  《自己去吧》课文有两段对话:小鸭和妈妈的对话,小鹰和妈妈的对话。小鸭要求妈妈带自己去游泳,小鹰要求妈妈带自己去山那边看看,可是他们的妈妈拒绝了他们的请求,让他们自己去。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小鹰学会了飞翔。

  这篇课文教学任务主要有三点,一是知识点的教学,包括:识字、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课文。二是能力训练的教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朗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三是德育、美育的教学,通过很有寓意的课文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教学任务中的重点是学会字词,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疑点是:为什么鸭妈妈让小鸭自己去游泳,为什么鹰妈妈让小鹰自己去看风景?

  整个教学设计本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动起来。在教学中,通过反复朗读来解决重点、难点,让学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解疑,在读中有所得,有所悟。在教学中,设计师生互动活动,借以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识记生字。

  这一课的学时安排是两课时,第一课时安排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初步识字;第二课时安排学生学习生字,掌握字意,完成课后练习。在导入时,用与课文蕴意相同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文。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理解课文、初步识字。在理解课文时,让学生给同学、家长讲这个故事,锻炼学生的叙述能力,表达能力。在识字阶段,用儿歌等学生喜欢的形式记忆字型。通过上面的安排,以完成教学任务。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篇9

  《自己去吧》是一年级语文第11课内容,一篇内容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有普遍的现实教育意义,在设计教学时注意创设情景,以表演为主线,学习第一自然段,进行细读体悟,让学生在角色中感悟文字,全身心展示对角色的理解和体验,在表演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通过表演,在心里播下“我能学好”“我一定能行”的种子,潜移默化的使学生充满信心地面对人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借机询问学生:在家里,你是怎么做的?有没有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再和同学,好朋友说一说自己最近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学生通过激烈讨论交流后,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对于“鸭妈妈为什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这个问题,有的说:“因为鸭妈妈已经到过那条小溪中游泳,知道那条小溪的水不深,不会把小鸭淹死。所以鸭妈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有的说:“因为鸭妈妈知道自己的孩子脚上的蹼已经长结实了,能拨水了。所以鸭妈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有的说:“因为鸭妈妈是要让自己的孩子学会游泳的本领,不能总是依赖爸爸妈妈。所以鸭妈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

  对于一年级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也是我教学设计之一,学完课文后根据学生讲述自己学习过程我随即编出类似一节儿歌,学生很高兴,接下来学生由好奇到跟着编儿歌,气氛热烈而活跃,最后学生自己编出儿歌。

  关于本课书的识字教学,应该对于“己”的写法进行重点的指导,并且同学出示自己的字,学生之间进行评议,及时的表扬与批评。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篇10

  《自己去吧》一课是一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课故事情节很简单,基本上没有学生读不懂的词句。因此,在学生认识了本课生字、熟读了课文之后,我把课文的学习目标定位于“通过阅读故事,领悟应该自己独立学习生活本领”。 教学这一课的时候,首先在引入上,我对原有的教学设计做了一些改动,在上课之初我问大家:“记得在刚开学的时候,老师曾经给大家布置过一个任务,就是让大家在这一学期中学会自己去做五件事,比如自己收拾书包、自己读题、帮助家长做家务等等,你学会了哪些呢?”结果大家发言非常踊跃。接着我又追问,你是怎样学会的呢?这时,他们回答问题的兴趣更浓了。于是,我便从这引出了课文中小动物们自己学习本领的故事,我自己感觉这样的引入比较接近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学生们进入课文学习也比较自然,但是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在第二课时。当我让学生们精读体悟时,孩子们的一些回答给我心里很大的触动。比如:我请大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一个小朋友说:“每个人都要学着自己的事自己做,要不然等到长大了,妈妈也没有力气了,他自己都不能独立生活,更不用说照顾妈妈了。”后面我又问到:“那么学习了这一课,你认为我们应该向小动物们学习些什么呢?”好多同学说到了自己的事自己做,才能学会真本领。更有不少的同学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

  从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再一次悟到了这样的道理,教学首先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去考虑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这一课中的引入以及下面全部的教学过程进行得比较顺利都说明了这一点。孩子们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还是要看做老师的我们怎样去引导。如果我们总是认为孩子还小什么也不懂,只能靠我们去讲给他们听才能学会,那么,多数的孩子都会变得沉默寡言。相反,如果我们能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来对待,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发言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表达的自由,更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那么他们自由表达的欲望就会更加强烈,思维自然也会更加活跃。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篇11

  值得肯定的地方是:

  1、对学生心理有了一些了解,特别是奖品的使用和发放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2、能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角落”里的学生。

  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在教学“妈妈说:‘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这句话,在带领学生体会妈妈的良苦用心时,没有在这个关键点深入下去,而且学生的感受不深刻,如果能创设一个情境,比如平时在家里自己恳求妈妈的例子,可能学生就会有一些感性的理解;如果在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时,加入赛读,学生的注意力可能会更加集中;最后,如果增加一个问题:“小鸭子学会游泳了,会对妈妈怎么说?”会增进孩子们对妈妈良苦用心的理解。

  2、“听、说、读、写”,今天读的指导、范读都不到位,效果非常差。

  3、教师评价不够得体,如课堂上的一个女生站起来朗读“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吗?”这句话时,语气不够到位,我问大家她读的怎样的时候,许多小朋友说不好,我就没有管她,接着请别人了。其实这是很不负责任的。我应当先找出她的优点再指出问题,多横向评价:“能站起来读就是很棒的,而且已经把问的语气读出来了,已经很棒了,如果能把恳求的语气读出来就更好了。”这样,她就不会在这一节课中感到郁闷了,可能会因此更加认真学习,甚至改变她的一生,对于其他同学来说也是一种鼓励,别人就不怕出丑、出错了。看来,我们老师真是魔术师,你一个小小的举动都会对许多人的一生产生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啊!一定要多学习,不然就会愧对他们的。

  今后,要精心备课,多听取平行班级教师的意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自己的授课水平。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篇12

  在《自己去吧》一课的生字中,有一个美字。在我在小学学这个字时,老师为了让我们牢牢地记住它,教我们的方法是大王八,倒着爬。多少年来,我一直记着老师教的方法,使我从来没有写错过。

  今天我也教这个字了,我想如果学生没有好办法,我也可以把此办法再一次传给他们。当我出示此字后,学生读拼音知道此字读měi,漂亮、好看的意思。随后问: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有一个学生说:头上扎两个小辫子才美呢!可不是吗?此字的上边就像两个小辫子,带有十足童趣的想象。又有学生站起来说:美字中间是王,他一定是国王的女儿,是公主,头上扎着漂亮的小辫子,多美呀!这两个同学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学生的兴趣更高了,继续着他们丰富的想象。又有人说:老师,这是一个国王的女儿,美丽的公主,头上扎着好看的小辫子,还穿着漂亮的大裙子,就像我们看到的新娘子一样。多么形象生动的想象!这是汉字形和义的最完美的结合。在我赞叹学生丰富想象的同时,我又想到了伴我多年的方法。新课标教材要求学生只认不写的字,学生的记法比老方法好的多。我打消了开始的念头,让美丽的公主伴随他们的一生远比大王八倒着爬美好得多。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篇13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和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课文内容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本课的教学以拓宽语文学习内容为主要设计理念,可把语文课堂变成编演童话剧的舞台。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创新体验,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与编演童话剧的实践中学习课文。感悟课文、拓展课文。在教学小鸭游泳这一部分的时候,我是这样进行的。

  孩子在那里?快来

  一上课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

  小河边的早晨美丽而又宁静。河水醒来了,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唱起了歌;岸边的小草醒来了,伸伸懒腰,对着河水照镜子;鸭妈妈和小鸭也醒来了,一起来到小河边的草地上做早操。小鸭看见了清清的河水,喜欢极了,真想下去痛痛快快地游玩,可是它还不会游泳,该怎么办呢?小鸭会怎样对妈妈说?妈妈会帮助它吗?

  接着出示课文第一段中小鸭和妈妈的对话。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示学生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读读拼音,问问同学或老师。请人读同学们评议,启发学生读出恰如其分的语气,在分角色练读中熟练课文对话,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从而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来,我现在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分角色朗读课文。

  启发想像,尝试拓展

  1.师:“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说明小鸭没有马上学会游泳。第一次去游泳,小鸭会遇到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如果小鸭怕困难了,鸭妈妈又会对它说些什么呢?

  2.让学生自由展开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3.小鸭学会了游泳,鸭妈妈看见了高兴吗?它又会对小鸭说些什么?小鸭会怎么说?

  4.小组合作讨论,自编对话表演。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进行拓展和扩充。允许有不同的理解和说法,可以是小鸭自己不怕困难,也可以是小鸭在鸭妈妈的再一次鼓励下大胆地去学游泳。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孩子真正的展开想象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