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后教学反思范文(通用五篇)

马振华老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后教学反思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时我的主要设计有两个方面的亮点:有效导入和有效朗读。

  1、有效导入的设计原因及对策: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20世纪九十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如何营造出一种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感情氛围,从而实现熏陶感染情感教育的目的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参考很多前辈和同行的意见后,我这样设计导入:同学们,咱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每个朝代都有各自兴盛的文化,唐朝盛行什么?(诗歌,顺带明确一下文化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从小,唐诗就伴随我们成长,唐代最有名气的两位诗人是谁呢?(李白、杜甫、李白,号“诗仙”;杜甫号“诗圣”又号“诗史”)杜甫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哪位同学跟他很熟悉的请起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吧。(学生介绍)杜甫35岁前曾经游历各地,过着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从他的《望岳》一诗中就可以窥见青年的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35岁后寄居长安十年,那时候唐朝爆发了一场动乱,什么动乱呢?(安史之乱)杜甫在逃难中被俘,并被叛军压回长安,看到眼前田园荒芜、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情景,他写下了《春望》。(指导大家回忆杜甫诗歌并背诵出来)在此期间,他还写了许多浸透血泪的伟大诗篇因为这些诗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所以人们称他为“诗史”用诗歌抒写历史。后来安史之乱平息之后,他弃官带着一家老小辗转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于是就有了至今闻名于世的杜甫草堂。那时候正好是春天,战乱平定了,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景,诗人写下了《绝句》(学生背诵)茅屋虽简陋,但是终于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诗人的心情是愉快的,他到江边散步,看到草长莺飞,春花粉蝶,于是又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学生背诵)一场绵绵春雨又让他喜不自禁的写下了诗篇《春夜喜雨》(学生背诵)。要是永远是春天那该多好啊,但是好景不长,春去秋来,秋风秋雨也来了,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下面咱们大家一起去体验一下那个深秋的不眠之夜。

  这个导入时间比较长,目的是对过去所学的杜甫的诗歌进行梳理,毕竟面对的是九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对旧知识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又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诗歌学习的氛围,还明确了本诗的写作背景。可谓一举三得。

  这种情况下学生必会受到感染。精心设计的导语营造出了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氛围,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为下面我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济世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

  2、有效诵读设计原因及对策: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诗歌教学的“朗读训练”都是重点,我设计这样的思路完成有效朗读:

  本课教学按照学习的渐进性原则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初读感知,扫除阅读障碍;再读诗歌,疏通大意;三读感悟,体会感情;四读品析,揣摩语言。采用师范读,学生赛读,互读互评,小组展示读等不同方式朗读品味。在课堂上有一组同学设计了这样的朗读方式(一生先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其余生重复“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其余生重复“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其余重复“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共同重复末句)这样的朗读让课堂进入一个小高潮。诵读又带动对课文内容和感情四个层次的理解,层层深入,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后教学反思2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抒情诗,作为诗歌教学最重要的是强调朗读,应该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当然,也是难点)。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因此,在授课中我以朗读为主,再辅以“揣摩语言”的方式,进而让学生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2、本文作者通过记叙自己茅屋被秋风吹破这件事,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通过有层次的阅读来感受作者的复杂感情,体会作者的博大胸怀。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合理利用资源,来更深的解读本文。还可以联想到其他和杜甫一样有博大胸襟的人。可以通过网络上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后教学反思3

  诗歌的教学,注重的是在诵读中品味理解,因而备课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以及相应的指导与训练。而如何使学生由课内走课外,使一节课不仅仅只是“一节课”而已,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当今考试形势的要求。

  以上是我在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所做的几点尝试,谈不上创新。通过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我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普遍、内容最广泛的学习。作为教师,应紧紧围绕创新学习,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努力探索减负、优质、高效的教改之路,培养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并把它落实到每一节课中,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任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后教学反思4

  语言赏析还不够地道,这也是我备课时深感困惑的地方,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文本语言特色,从而深刻解读杜甫带着崇高理想的生命状态,挖掘人物背后的厚重的文化意蕴。对这一点,我自觉只做到了蜻蜓点水。

  如果把视频放在课前也许效果更好;如果“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先让学生理解,然后再讲,也许效果更好;如果pk朗读阶段的评价再具体再积极些更好;如果讲授过程再激情些更好;如果…………

  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留给我更多的是对如何真正践行新课改精神的思索。再次感谢各位同行对我课堂的关注与批评,感谢你们给了我参照系,给了我反思力,让我们为演绎精彩语文而一路同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后教学反思5

  上课时,我按这些预设,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课上书声朗朗,语文味很浓,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当然,从这节课中也暴露出我平时教学中的诸多不足,现反思如下:

  一、这节课的成功之一在于我一改过去常用的串讲法,采用了诵读法进行教学。以往教学,总是担心学生不主动的去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进行阅读古诗文,教学中老是不敢放开,非要让学生字字落实不可,因而较多的采用串讲法,眉毛胡子一把抓,一讲到底。这种忽略学生主体的作法,结果往往是吃力不讨好,老师累,学生烦,课堂枯燥,教学没有实效。诵读法作为一种传统但又有效教学方法,对古诗文的教学尤其有效。“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白知。”“心潜于一,久而不移,而所读之书,文章接连,血脉贯通,自然心与理会。”诵读的过程就是由口入心的过程,逐步深入理解作品的过程。以诵读法教授古诗文,自然、亲切,它兼及了文章的内容了解、感情体会、特色把握,甚至兼及思路、情调、风格等内在美的感悟、欣赏。在这节课上,我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多种形式的读贯穿全课,要求学生在读准、读顺、读懂的基础上读出诗的味道,读出作者的形象,读出自己的感悟。整节课书书声朗朗,效果极好。

  二、这节课的成功之二在于我对学生主体的尊重,摆正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除了上面所说的用诵读而不用串讲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在三读质疑这个环节上,我让学生读出疑问,读出思考,通过学生的自主质疑、合作探究,较好的理解了诗意。学生的质疑,有不少出彩的地方,比如有个学生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来:“从诗的最后一节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那种推已及人,宁愿自己挨冻受饿也希望天下寒士尽欢颜的那种崇高的精神,但诗人为什么在第二节时竟忍心骂那些小孩为盗贼?”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我一般不轻易表态,更多的是让学生来解决,只有在学生回答不出来时我才适时用多媒体展示出本课的有关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杜甫的困窘,从而解决学生的疑惑。整节课我始终处于一个积极的引导者这样一个地位,教学问题的落实始终由学生来完成,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学生学习兴趣高,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学一门也是缺憾的艺术。在这节课上,我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也品尝了失败,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例如在开头初读把握较长句子的停时,对学生朗读节奏划分的指导不够,以致在这一环节耗时过多,影响了下面的教学环节;又如在三读质疑中给学生时间不足,不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对学生发言的评价不够到位;再如最后学生五读揣摩诵读时,只时简单提出来要求,没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因而学生还读得不够好等等。这些都有待日后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