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穿住话古今的教学反思

李盛老师

吃穿住话古今的教学反思

  本次我有幸参加了教研中心组织的品社优质课评选活动,我选的课题是《服饰变化看社会》。本课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第二个主题《吃穿住话古今》中的一个话题。通过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巧夺天工的纺织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服饰文化内涵,同时让孩子学习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

  从课的设计到准备到执教到无数次的磨课和最终的参赛……一直参与这个过程中的我,如同一只慢慢破茧而出的小蝶,困惑、彷徨,到感悟、收获。我也想把我的点滴心得与大家分享交流。

  一、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应该注意到,在现实生活中,学教学前,教师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有所了解,并通过观察、聊天等调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提供和多样化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的机会。

  本次教学中,由于没有直接执教四年级,但是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的沟通了解,我发现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同时,我还通过观察、聊天等方法调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且根据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创设了许多活动情境,比如,披麻袋,体验远古人穿麻衣的感觉,比如想象自己穿上树叶兽皮的换位体验活动等等,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远古人简单粗糙的衣料的不便。

  二、课堂上的主体永远是学生,教师要做好课堂的引导者

  最初在设计这一课时,尽管小心翼翼,却还是走了弯路,一堂生动活泼又耐人寻味的品社课却在我的引导下成了一问,一答,一总结评价……仔细再读了课程标准,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重新对课进行了设计,在处理“衣料的变化”时,一张调查表贯穿整个活动,在交流调查的结果的过程中穿插适宜的'小活动代替问答和看图,孩子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个体参与性也大大增强了。以前我总怕学生做不好课前的搜集准备工作,觉得他们的生活范围小,搜集不到多少资料,其实真正放手了,才发现原来他们可以做许多我们想象不到的事情。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对学习任务就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悟,在课堂中他们就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得更深入。很多老照片的搜集和整理以及交流,让我对孩子们刮目相看。

  不过老师的引导作用也不可忽视,这节课我的引导作用还体现在课前布置同学们搜集资料这一环节上。前一天让学生收集、整理资料时,我通过提出若干问题,提示孩子收集、整理资料的要点,避免学生不假思考地摘取资料,照本宣读。

  不过,这节课还有很多小缺憾值得反思,比如:我发现学生对前几个活动“衣料变化看社会”比较感兴趣,在交流和碰撞中往往能够有很多火花出现,但知识面广且思路活跃的学生回答问题,往往会让老师措手不及,不知道怎么去根据学生回答做出正确的反馈,所以,我反思,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一定要把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一一设计进去,防止冷场的情况。评价时也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比如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以及学习结果等,还可以引导与帮助学生对自己和同伴在学习中的表现及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鼓

  学生自我反思,相互借鉴,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