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完成了加法交换律的教学,由于借班上课,上完后感觉自己前半节课发挥得不如后半节课,不过学生对交换律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对交换律对减法、和加减混合的应用掌握的还是不错的。这节课,我从学生以学知识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加法交换律,理解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进而提出除了帮助我们验算外还有什么强大的功能!接下来利用加法交换律使计算简便,进而发现还可以使减法简便,加减混合简便!使交换律得以推广!
听完课后,赵老师没来得及喝水就结合这节课进行了评析。
赵老师首先肯定了我的素质,作为骨干教师课堂扎实,教学思路清晰!
同时赵老师提出这节课可以从经验拓展的角度,让学生从更多的生活实例入手,从道理上理解“交换”,如8+74+2、想:原来有8本作业,先拿来74本又拿来2本,我们可以这样,先拿来2本,又拿来74本,都表示现在有的,因此8+74+2和8+2+74是相等的。再如:35-17+5,可以这样想公交车原来有35人,下去17人,上来了5人,可以这样想有35人,上来了5人,又下去了17人。这样的结果都表示现在有的因此人数是一样的。结果是相等的。
“理”上的理解更容易让学生从根上明白算理。我在教学时,用计算的方法验证下的工夫多了一些,学生举例少了点,这样总感觉形式上稍多了点,另外“验证”更多的是验证这种方法可以,但不能在道理上理解,赵老师提出可以看看马刚老师的课例。也鼓励我们多去看看名师的课例。
从第一次听课得到王宏主任的指导,指出“苹果”的贯穿,课堂练习的量,今天得到赵老师的指导,自己感觉收获很多,发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从备课到上课,用了两天的时间,昨晚还熬夜制作课件到11点多,虽然累,但自己有了收获,此时感觉一切累都值得!
在学校举行的一人一节研究课展示活动中,我执教的苏教版四上《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这一课题,通过活动我收获颇多,现将我的反思呈现如下:
教学的整体程序是: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这堂课的自学要求——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小组汇报自学结果(优先差生)——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小组派代表在班级展示自学成果----师生点评------巩固练习-----知识延伸(拓展)。这样的设计,生生之间积极互动,师生之间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多种方法表示,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前面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由扶到放,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这节课我强调学生的发言要大声地说:我们小组的发现是……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具体做法是:
一、学生经历有效地探索过程。在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探究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发现——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学习全过程。教学这两个运算律都是从学生解决熟悉的实际问题引入的,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初步感受运算的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观察比较,发现规律。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构建知识。
二、注意数学学习方法的渗透。加法结合律是本课教学难点,由于在探索加法交换律时,学生经历了“观察发现——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探索加法结合律,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将已有学习方法渗透到探索加法结合律中,很容易感受到三个数相加蕴含的运算规律。学生不但理解了加法运算律的过程,同时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中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在教学完加法交换律时,我及时把新学的知识和加法计算的验算结合起来,让学生回忆交换加数验算的方法,明确与加法交换律之间的联系。在教学完加法结合律时,又出示了两道口算题9+7、34+27,让学生回忆口算过程。这样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及时沟通,加深了对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同时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在最后的提高巩固阶段,结合练习为下节课学习加法简便计算垫下了基础。
总的来说,这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但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数学方法,所以到课尾出现了学生由加法运算律联想到减法、乘法、除法运算中,是否也存在一定的规律呢这一想法。并产生运用这一数学方法进行探索的愿望和热情。这些数学方法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客观的,有些是由于本人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设计还不够。总之,在学习洋思经验及实施新课改中,我会不断地反思,及时地总结,适时地改进,充分地完善自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四则运算学习,对四则运算已有较多感性认识和加法运算律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本节课属于理性的总结和概括,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
1、本节课从现实生活出发,以学生熟悉的大课间活动为教学的切入点,提出问题:“从图中你了解到了那些数学信息?”组织学生观察分析题中的信息,()由于是学生身边熟悉、感兴趣的活动课,学生很快投入进来,从而主动的去解决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让学生经历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因此,在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列出28+17=45、17+28=45两道算式,再组织学生观察比较两个式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组织学生观察交流,然后,引导学生举出几个这样的等式,让学生再次观察、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感知其中的规律。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表示加法的运算律,学生独立思考,师生交流,再次让学生经历由数字上升到用符号、字母表示的一种抽象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加法交换律的形成,在这里我渗透了数学的思想“不完全归纳法”让学生理解这样的数学思想的建立在多个而不是一个等式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了归纳,抽象的过程,培养学生符号感的意识。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我安排了不少学生交流,讨论,汇报的结果,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由于学生刚经历了加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所以就自然而然地把刚才所用的方法迁移到加法结合律的学习上。
3、在练习中感悟数学知识。“想想做做”第1,2题是基本练习,巩固和加深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认识。第4,5题为即将学习的简便计算作好准备,同时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简便运算的思考方法。
4、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应该将学生举出的例子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通过多个例子,学生能更好地感受运算律。
5、通过例题和学生举例,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从用符号表示规律到用字母表示规律,总结出加法结合律。在这里,学生能体会出这两种运算律,但还应该让学生再说一说运算律的含义,可能学生语言表达起来有些困难,说不清楚,但不要求孩子要一字不差的把规律说出来,只要能理解就够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让学生经历评价反思的过程。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猜测一举例验证一归纳结论一运用”这一数学学习全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构建知识。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反思,及时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分档设计作业发展学生个性的历史教学反思
匆匆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大树妈妈
美术公开课棒棒糖教学反思
分档设计作业发展学生个性的历史教学反思
匆匆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大树妈妈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范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六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读数和写数课后的教学反思(通用五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草原教学反思十五篇)
小班教学反思汇编十五篇)
指数函数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景阳冈教学反思十五篇)
美术公开课棒棒糖教学反思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优秀教学反思
认识升和毫升数学教学反思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教学反思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范文最新五篇
雨点儿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课后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0篇)
地理教学反思(精选10篇)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2篇)
人教版松鼠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