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题西林壁》教学反思范文(精选五篇)

阿林老师

  苏轼《题西林壁》教学反思1

  现在的课堂要求教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整个课堂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除此之外,课堂上应“读”字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促讲,尤其是古诗教学,只有让学生在吟诵中走进古人的精神世界,感受作者的情感,才能真正地掌握文本。现在回想起自己的对古诗文的教学,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下面以我前段时间刚教学过的《题西林壁》为例谈一谈:

  成功之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上课,我先出示庐山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喜欢上庐山,再对苏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北宋大苏轼写的一首有关庐山的诗。”这样,学生就急切地想知道大诗人笔下的庐山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由吟诵,走进文本

  教学中,我一般采用“读”、“诵”、“吟”的方法。在《题西林壁》的教学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诗,要求做到通顺、流利,能认真、正确地读下来。然后,在学生慢慢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吟诵诗歌,在反复地吟诵中走进文本。

  三、自主理解,体验情感

  学生熟读后,让学生先自己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要想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诗句里字词的意思就应理解,把字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诗句的意思。具体的方法有三:

  1、借助注释

  2、查阅字典、词典

  3、联系整首诗)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教师对学生不理解的共性问题和重点内容进行讲解。

  这样做是让学生真正地自己动脑,避免了老师泛泛地讲,学生晕晕地听,让学生在自主理解地基础上,真正体验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这首诗本来意思浅显易懂,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这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蕴含的含义。因为我们的教室在二楼,课堂上我让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整个学校,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是一楼的景色根本看不到,学生操场的景色也看不全等。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句诗所要告诉我们的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的道理。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吟诵古诗,此时学生吟起诗来有滋有味。

  不足之处:

  教学过程中,有些环节有待完善。如:

  一、课堂上对学生信任不足。这首诗很简单,学生大多能自主理解,但我总怕学生理解地不好、不到位。因此在课堂上有时想急切地把答案告诉学生,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

  二、拓展延伸地不够好。对于庐山的介绍、作者的介绍不够到位。联系实际太少,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总之,这节课我认为有优点有不足,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希望能真正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苏轼《题西林壁》教学反思2

  古诗的学习主要通过“读、品、说、赏”几个方面进行,紧紧抓住“横、侧、远、近、高、低”几个词,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领悟诗歌深刻的内涵,从而受到启迪。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没想到,学生回答地让我惊讶!他们说出了很多连我都没发现的例子。我不得不称赞他们的观察力。我顺势又提了个问题:通过学习了古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他们回答地也比较到位。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学生感悟很多,所以预设的拓展理趣诗的内容没有出示;虽然力求关注每位学生,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

  苏轼《题西林壁》教学反思3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在三四行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看,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有关于题壁诗的,有关于苏轼生平的,还有苏轼的其他著作等,相信课前预习的资料查阅,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诗歌的背景、相关的内容,更有助于诗歌学习。在学习这首诗时,我先让学生回想我们学古诗的方法:

  1、解诗题,知作者。

  2、初读诗,正字音。

  3、再读诗,清节奏。

  4、抓字眼,明诗意。

  5、多诵读,悟诗情。

  然后安排学生先自主学习,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接着在全班交流,走进庐山,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在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可以是齐诵、轮诵、唱诵或表演读,形式多样,重在读出理解,读出感受。有了这些奠定后,我们就要直奔本课的重难点,即引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内在含义。经师生讨论,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学生谈及如人的立场不一样,所以评定一个人是好是坏的结果也不一样;犯错误时,自己往往不能发现,总是当别人指出后方才醒悟等等。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由于学生感悟很多,所以预设的拓展的内容没有出示;虽然力求关注每位学生,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

  2、在处理教学难点时,有点急于求成。在前两句诗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明白“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但要他们谈谈学习古诗后有什么启发时,学生思维转不过来,于是我直接点拨,没有给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心里担心着时间所剩无几了)。其实,应该给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时间,最后的拓展阅读完不成的话,可以放到课后。

  苏轼《题西林壁》教学反思4

  学习了第一组的自然景观,今天我们开始第二组以观察和发现为的学习征程,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伴随着对《望庐山瀑布》的复习,我们开始了对《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学习。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时,我先让学生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然后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再去欣赏庐山的山峰,站在诗人的角度,把自己当作诗人,走进庐山去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去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这样,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来感悟诗中所蕴含道理的就很容易。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字面上的意思,让他们明白诗人会写下“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正的面目呢,原来是自己处在庐山的群山之中”。

  最后我引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内在含义。告诉学生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评价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是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有生活中我们常常是自己犯了错误还不知道错在哪里而是等到老师或者同学点穿以后在猛然醒悟。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我反复回顾了本节课的教学细节之后,感到教学中有四点遗憾:

  一、对时间的把握不太精准,环节衔接得不够完美。从第二行诗到三、四行诗的过度上问题的设计还不是很合理,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理解古诗的意思上花费的时间太多,导致在感悟道理的环节较为仓促。

  二、细节的瑕疵。 在朗读古诗的环节,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到位,由于经验不足,我有些乱了阵脚,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去读,教学方式还缺乏灵活性。如果能配以优美和谐的音乐,辅之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创设美妙的情境,有可能帮助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处理教学难点时,有点急于求成。在前两行诗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明白“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但要他们谈谈学习古诗后有什么启发时,学生思维转不过来,于是我直接点拨,没有给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其实,应该给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时间,最后的拓展阅读还不够到位,如联系《画杨桃》都是很好的实例,没有真正处理到位。四、在最后的默写环节,难度较大。能背不一定能写正确,在朗读过程中忽视了易错字的点拨,导致默写效果大跌眼镜,要重视教学环节的环环相扣,不能随心所欲。

  总之,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大胆预设,充分准备,提高课堂效率,尽快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较成功地上好一堂语文课。

  苏轼《题西林壁》教学反思5

  一、引入 我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有许多名山大川,吸引了古今中外的众多游客。我国江西省的庐山,就是个风景名胜。宋朝的时候,有一个著名诗人,叫苏轼,也到过庐山,并把所见所感,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叫《题西林壁》(板书:题西林壁)

  二、释题根据课本中的注释理解题目。

  三、理解文章内容

  1、诗人游了风景秀丽的庐山,却留下了一个遗憾,是什么呢?(不识庐山真面目)

  2、但从诗中,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诗人是很认真地观赏了庐山的,从诗中哪里看出来? 引出横看、侧看、远近高低等不同角度,理解角度不同,所见不同

  3、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庐山,都给诗人不同的感受,说明了庐山风景怎样?

  千姿百态,景色奇丽。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4、诗人从多个角度来看庐山,感受到了庐山的美,难道还没看清楚它的面目吗?为什么还说“不识”?

  用之所以......是因为.....把最后两句话连起来。 为什么还会不清楚呢?因为诗人身在庐山中,只看到庐山的局部,而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板书:入其内,局部) 怎样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面目?还要在庐山之外,这样才能看到它的全貌。(板书:出其外,整体) 怎样才算是“识”了庐山的真面目呢?既要了解庐山的局部,又要了解它的全貌,就是对庐山有全面的了解。

  5、指导朗读,感受诗人的慨叹四、看山如此,看人、看事又怎样呢?示题:小明上课老爱说话,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你能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他这种做法的坏处吗?引导学生从对已,对人,对家庭,对社会等角度来分析;引导学生从学生本身上找原因、了解他的家庭背景等方法,“入其内”,找了上课讲话的内因。五、小结 不管看山,还是看人看事,只以“入其内,出其外”的方法,才能全面的分析,避免受到局部的迷惑。刚才,我们说,诗人游庐山,留有遗憾,现在,我感觉到呀,其实,诗人,一点也不遗憾,你们知道为什么了吧?

  诗人从看山中,悟出了人生哲理,这将使他一生受益,是最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看山 出其内,入其外。看人 看事 局部 整体

  教学反思

  1、学生不能直接释题,还得逐词理解后才能释题。这是四年级的第一首古诗教学,也算是学习古诗的起步,学生理解诗句的方法还要加强。应以解词串句法作为理解古诗文意思的主要方法。

  2、用一个主问题(大问题)引领全首诗的教学同样适用古诗的教学,四年级学生能够适应这种方法,避免了逐词逐句讲授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

  3、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融于“他有一个什么遗憾”“难道他没认真地观赏吗”和“他为什么没有遗憾呢”等问题中,较易地理解“入其内,出其外”,能懂得要全面分析事物的道理。

  4、学生难于在生活中发现例子,并对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