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动物细胞》教学反思

李盛老师

七年级生物《动物细胞》教学反思

  1、没有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

  课前我还挺得意设计了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希望借此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或者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或定义,这样可以对整个所学的知识有个更深刻的记忆,但是没有想到学生前面学的基础知识很多都忘了或者不能很好的迁移到这一章节里,导致很多问题还是我自问自答,没有很好的起到引导作用,课堂效果不是很好。这让我充分意识到要结合学生的实情来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

  2、没有认真参透教参

  教参中提到的重点和难点,自己没有认真思考,只是简单的参考教参的几句话,没有分析如何帮助学生攻破重难点。如本节的细胞培养的过程和条件是重难点,如果能先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观看插图,再逐个跟学生去分析每一个图解,那样的话学生对整细胞培养过程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有效的来解决重难点,看完过程之后再适当的给些习题对此处内容做个小检测,那就更加锦上添花了。这让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深刻意识到备课的中心应该放在思考如何帮助学生去攻破重难点这个中心上来。

  3、有些地方讲解不到位

  例如在对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概念进行介绍时学生知识参照书本说原代培养就是消化后初次培养,传代培养就是重新处理后的分瓶培养,这只是对书本上文字的一个解读,其实学生并没有真正体会到其中‘代’的含义,有学生就理解为细胞分裂的次数,应及时提出这个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后得出此处的‘代’应是分瓶培养的次数而不是细胞分裂的次数。

  在介绍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时,在营养条件中提到了一个的血清,添加血清的作用是什么呢,从上文去找答案就是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没完全搞清楚,所以要添加血清,其实可让学生自己通过正文旁边的小知识来体会血清的用途,里面含有一些促进细胞生长和增值的物质,这样不仅对知识了解更透彻还训练了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的能力。

  4、学生的主体地位没得到体现

  在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在共性发展的同时也能协调发展,使知识不单是讲课的内容,考试的内容,而成为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载体和素材。教师应善于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状态出发,采用多种方法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创设探索的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从而达到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多方面能力的目的。

  我在这一点上做的也有所欠缺,例如在介绍动物细胞培养的应用时,主要是我讲解为主,学生在书本上去找相关内容,显得很枯燥无味,课后我想了想其实可以给学生一些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来自己分析细胞工程的应用,例如,提供资料:水痘疫苗是将水痘病毒在人的MRC5细胞培养繁殖,经过严格的减毒,最终获得的疫苗提;苏丹红是一种人工色素(工业染料) 。它在人体内代谢生成相应的胺类,可能会导致人类肝癌发病率提高。科研人员以小鼠细胞为实验材料,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苏丹红毒害性进行了检测。可让学生结合资料,说出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水痘疫苗的过程?及实验步骤。教师再对动物细胞培养的应用加以补充和完善。

  5、创设情境不当

  课堂导入中展示两幅烧伤程度不同的病人图片。提问如何治疗呢?如何获得大量健康的自体皮肤来治疗?我的目的是通过培养人的皮肤细胞来导入动物细胞培养。但这是一个缺乏事实依据的情境。目前临床上对大面积的烧伤病人的治疗是移植病人其他部位的皮肤,做不到培养皮肤细胞。所以创设了这样一个看似很贴切实际上不真实的假情境。很可能导致学生完全不会朝细胞培养这个角度去思考。

  6、课堂教学的方法还有些单一

  本节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讨论为辅,没有很好的用到比较法去区分一些概念,没有很好的把前后所学的知识衔接起来,例如比较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复习前面的植物组培的过程以及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原理和方法再让学生结合本节所讲内容去比较,那结果就一目了然。

  7、应变能力不够

  在我所设计的问题中有这么一个题目:动物细胞培养取材时,一般是取胚胎

  组织或幼龄动物的组织或器官,请解释原因?有个同学是这样回答的:分化程度低的组织细胞易于培养,原因是分化程度低细胞全能性高。听到这个答案和我的标准答案不一样,我立马就否定了他的答案,把正确答案公布了出来,然后继续按照我自己的预设过程往下讲解。课后我反思到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焦点,他会这样回答说不定还有大多数都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我们前一节正好讲到的植物组织培养中涉及到了全能性这个概念,而我的匆匆讲解错过了一个最好的讨论时机,如果我采用请一个小组评价,让学生不断思考、不断争辩直到找到正确答案。我想这样学生一辈子也会记得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了。也真正能区分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区别了。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还是自己对教材认知不够对学生了解不够所引起的,这让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充分的意识到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学会随机应变,结合学生的实情适当的调整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