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平均数》教学反思范文(精选四篇)

阿林老师

  数学《平均数》教学反思1

  《平均数》这节课我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基本理念。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平均数的基础知识,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容易列出算式进行计算。我出示课件学生们收集旧塑料瓶的图画和统计表,我让学生说出自己发现的一些信息(对应图画),孩子们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进行操作。我来到学生中间,叫起一名同学和他比身高,问到如果求我们两人的平均身高用这个方法行吗?学生们在一片哄笑声中说出不行,那有更好的方法吗?迫使学生打破以形成的思维定势,从而获得还能用计算的方法。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此步可采取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互相帮助获得答案,因为对于个别同学而言还是有一定困难,集体订正时让学生明确先算出总个数,再平均分,这种方法称为先合后分,最后叮嘱学生列综合算式时必须加上括号并写答语)。在同学们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以后,随之我又引导学生平均数不是一个真实的数在引导,在一组数据中发现平均数在哪些数据范围之内,以及平均数的意义。最后我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平均数,我出示了铁道部限高的图片以及干旱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的图片与我们正常用水图片的比较,教育学生要节约用水,也让学生明白平均数在国家制定政策方面的作用。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做了很多的预设。考虑不同的学生有着哪些不同的思考方法,可能会出现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在组织学生讨论、评价,学生在生成知识的同时,生成学习经验、情感体验,整个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数学《平均数》教学反思2

  平均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新教材注重让学生在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的本质内涵,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基于以上认识,我在设计中创设了具体情境让学生感悟平均数的产生过程,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分析、比较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它的价值。我在这节课的设计和教学上力求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创造性改编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师教学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本节课在设计上作了两点改动:一是不采用教材中的例题1,主要考虑到例1的数据较大,难以把所有的矿泉水瓶在黑板上呈现出来,另外矿泉水瓶移多补少后也很难再找回原来每个人的个数,不容易实现平均数与原来每个数进行比较。因此,上课伊始,创设四个同学摆的珠子数量不等,颜色也不相同,引发学生思考:“在总数不变的基础下,你们能使四人的珠子同样多吗?”,旨在让学生过一把“移多补少”瘾,感悟“移多补少”的思想,经历从“不相等”到“同样多”的过程,构建平均数的概念。正如预设所想,由于每人珠子的颜色不同,学生很快就能找到原来每人珠子的个数,并清晰地意识到平均数5个并不是每人珠子的实际个数,而是他们珠子个数的平均数量,这个平均数比这组数中最大的数大,比最小的数小,处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的之间。这不仅没有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同时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丰富学习素材,有助于学生构建平均数的概念,理解平均数的本质特征。

  二是教学例2时,创设两个篮球队比身高的问题情景。教材呈现两队队员的身高数据主要是考虑学生计算时能进行简便计算,但不利于学生把两队所有队员的身高进行比较。所以这个教学环节,我有意识地把书本上欢乐队和开心队的队员身高分别按从高到矮的`顺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减低学生看表格的难度,大部分学生能又快又准地准确抓住两队的身高信息,如“王强虽然是两队中身高最高的一个,但是开心队的其他三个队员都比欢乐队员的另三个队员高”,“王强只比周小杰高2厘米,其他三个队员都比欢乐队的另三个队员高3厘米”等,有利于学生判断哪个观众的说法是正确的,为后面求两队的平均身高打下了基础。

  二、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使重、难点能得以较好地突破。

  建构“平均数”的概念,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是学习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所以这两个教学环节中,我特意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展示“移多补少“的过程,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再利用课件把平均数与原来每个数进行大小比较,凸显平均数的本质特征。由于课件形象生动,清晰明了,能较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再次把学生的思维指向这组数据从“不相等”到“同样多”,强化认识到“原来大的数移出一部分补给小的数,变小了;原来小的数补上一部分,变大了。”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三、解决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辨析中内化知识。

  这节课只设计了两道练习题,但结合一题多变,多练的方式,其实解决了“求平均分数”、“全年平均每月(每季度、每天)的用水量”等多个数学问题。通过练习题一,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意识到两人考试次数不同,这样比总分数不合理,从而凸显平均数的“代表性”,使学生理解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解开学生心中“为什么用平均数来代表他们的成绩,不用总数来代表他们的成绩?”的疑惑。通过练习题二“求出小明家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提供3个算式供你选择。”,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数是由总数除以对应的份数,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接着让学生思考“如果使(1)、(3)成为正确的话,可以将问题怎样改变?”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反复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技能。

  当然,综观整节课,感觉原先的预设基本成为了现实,而且,一些超乎预设的现场生成更让全课充满了自主的色彩。但是静下心细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1、“两个球队的队员高一些?”这问题的提出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老师还没有完全挑起学生争论的高潮,这个环节还可以慢一些,相信学生思维碰撞会多一些。

  2、随着备课及思考的不断深入,我越来越感受到在凸显平均数作为“数据的代表”意义时,还不够充分、丰富、饱满,如果能在“练习题一”中引导学生感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易受这组数据中每一个数据的影响,即敏感性,就更能丰富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了。

  3、评价时,激励语言的运用还不太丰富,自己的教学视野还需开阔,教学行为还需大度。

  数学《平均数》教学反思3

  《求平均数》这一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在实践中探索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在其中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同时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培养锻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平均数的意义难度较大。因此,在设计教案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他们所熟悉、感兴趣的素材组织教学,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适当地调整教材,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学习兴趣,以达到教育较学目标。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以教材安排了一个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收集矿泉水瓶的例子,目的是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当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很想说清但又无法说清的时候,便会萌发强烈的求知欲,教师适时恰当引导,能使学生较快进入学习情境,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接受和掌握。

  数学《平均数》教学反思4

  《平均数》是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相对于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更为关键。

  《平均数》这一堂课,在本校上过四次,在商城小学也上过一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推敲、摸索,但是总觉得不尽人意。平均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怎么使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去理解、接受,这是需要不断思索的。

  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困惑:

  收获一:情境的成功运用。课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套圈比赛的的情境,引入新课。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既而我抛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男生组,有的认为女生组,学生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当学生感受到要比较谁套得更准一些必须先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后,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

  收获二:概念的建构认知。本课的大致知识能力层次如下: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应用平均数。教学设计从由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并利用条形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动揭示求平均数的方法,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感性支撑,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由平面到立体,多纬度构建主体化的平均数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