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大小》教学反思

阿林老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大小》教学反思

  《可能性大小》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里的第二个学习内容。这一单元主要是教学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使学生体会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教材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通过创设这些具有启发性的情境,使学生在大量的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本节课教材主要设计了有趣的摸棋子游戏为素材,课中我改为摸球,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执教了这节课,我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关注学生,要看到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

  首先,在学生充分理解了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基础上,从听故事引入,让学生猜测黄狗会不会答应狐狸?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抓住了知识的切入点。

  其次,在学生已经会用正字进行统计数据,并会制作简单的统计图的基础上,大胆放手让学生亲历试验的全过程,用所学过的知识,总结出新的实验结果。

  二、创设有效的,贴近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设计了幸运52的情景,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情境中,乐学,善学,并不断地接受挑战。学习情境还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商场购物转奖的'生活情景。并设疑:商家为什么这样设计一等奖呢?你想设计一个这样的转盘吗?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数学,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很高。

  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新课改以来,我们经常看到小组合作,不过有时小组合作多流于形式,今天我们在研究课堂实效性的时候,又有一些人走向另一个极端,干脆废除小组合作,看到小组合作就觉得就是在搞花架子,其实,必要的小组合作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模式。在今天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实验,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大量的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并在小组合作中让他们人人有事做,通过分组摸球试验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在小组共同努力下,总结出试验结果,这样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从可能性的存在,可能性的大小,到判定可能性的运用,让学生的生成落实在开放的真实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并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不回避小概率的发生

  在可能性大小的知识中,学生容易产生偏差,例如:在摸球试验中,个别小组摸的是白球数量多,黄球数量少,在教学中我不回避矛盾,让学生明确这种情况的发生是有可能的,只是和全班同学的摸球情况比较,摸到白球的次数还是少一些,黄球的次数还是多一些,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地建立正确的概率概念。

  五、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

  练习中我插如了运用可能性的大小来把成语分类,使学生能根据数学知识理解成语。增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也让学生感受到学科之间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