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反思范文(精选五篇)

刘莉莉老师

  三年级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反思1

  《空气占据空间》这节课教材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既陌生又难于理解。因为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这比固体、液体占据空间来的更抽象。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自己去探究,亲自动手实验,去体会、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集体讨论、交流、开展探究活动,最后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空间”,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质疑、探究、自主学习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整堂课中有两个重要的结论:

  1、空气是会占据空间的。

  2、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会变化的。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这些观点,让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实验来验证。在实验前先给先给学生简单的讲解了空间的定义,前一个实验是在老师的演示实验“杯中的纸会湿吗?”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空间,紧接着比较空气和水都占据空间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了?学生操作比较分别装有40ml空气和水的注射器发现它们之间的不同,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然后拓展知识,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最后一个环节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要学生通过今天所学习的知识帮助乌鸦喝到水。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所学的科学知识帮助到其他人,让学生学会如何灵活的运用知识体验到成功的滋味。学会将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增强了学习的欲,在某种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后学校的领导对我的这节课进行了评课,总的来说这节课课堂结构是比较完整,过程清楚,板书设计有心,各个环节紧扣,问题设计好,学生积极活跃。不过也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语言平淡,激情不够,节奏太快应该注意细节。在学生操作实验中,应该讲明实验要求,课堂组织方面有待加强,问题提出以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回答时间,对学生的表扬应多样,评价要有价值。最后领导对我的工作做了肯定,让作为新老师的我开始对以后的教学充满信心。

  通过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我想我的课堂永远会充满活力。

  三年级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反思2

  本节课我是按以下思路进行设计的:

  (一)激趣引题,从物体占据空间引入课题空气占据空间。

  (二)空气让瓶中的水向上升:感知空气占据空间。

  (三)进一步认识空气占据空间:杯中的纸巾会湿吗?

  (四)巩固运用

  (五)课后小结。

  在整堂课中学生对动手做实验这一环节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再加上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对科学课中的观察,实验记录都没有良好的习惯,所以在“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这一实验中的现象和记录都未完成的记录,甚至还发现许多小组连实验记录单怎么写都不知道。这也是我的一个失误,备课不充分。

  这一堂课还存在这样的情况,当学生按照科学书上所显示的把两根吸管放入瓶中,可是怎么往瓶中吹气,水还是没有被挤出来。那时候我也一头雾水,下课后才明白过来原来可能是吸管被橡皮泥堵住。对于这一点想象当时没有及时解决,可能让学生也产生了不少的困扰。

  教学容量太大,以致于在上课时好几个知识点都只是匆匆走过场,有些学生的回答引导得也不够自然,给同学的发言都不够。理论总是灰色的,只有实践才是最具活力,今后我要灵活运用,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三年级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反思3

  由于空气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只是平时我们没有注意观察它。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拘束于教材上的内容,选择了一些材料容易找到的、现象比较明显的、易于学生操作的探究活动,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对空气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在探究空气占据空间时,我是由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进行导入的。然后在探究活动的环节,我共设计了两个演示实验和一个分组实验,这两个演示实验演示的很成功,学生们观察实验现象很仔细,并且都准确的描述出了实验现象,并揭示了空气占据空间这个道理。

  本节课的分组实验是让学生利用两根吸管和一个橡皮泥,将瓶子里的水从吸管中流出来,这就需要在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基础上,积极动脑思考,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还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做到不挤压瓶子,不倾斜瓶子,不用嘴吸。学生们在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操作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我巡视的时候发现,有的小组用嘴吸了,没有按照实验要求来做。还有的小组没有利用橡皮泥。所以大家都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然后在我和听课教师的提示下,慢慢有小组找到了改进措施。并且实验取得了成功。

  这节课下课之后,教研员给了我一些建议,提到了这个小组实验可以给更多的提示。这也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把这个实验想的过于简单,毕竟三年级的孩子年龄还是比较小,已有的知识水平比较有限。其实这节课在未改版之前,在书上是有插图的,就是组装好的插图,那样学生们更容易理解。而改版之后,也不能说不够好,因为改版之后,这个实验是在教材最后的拓展模块。也是有意的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解决更难的问题。

  本节课的另外的两点不足是实验纪律和实验报告单。在填写实验报告单的这个环节,把它完全交给学生,这样给三年级的`学生增加了很多难度。所以报告单填写的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平时针对学生们上实验课的纪律问题应该加以强调。虽然孩子们在实验课,小组实验环节真的是特别兴奋,就很难保持纪律。并且出现老师喊停,停不下来的现象。这个在平时上课的时候就要严格强调。

  最后,在下午放学的时候,学生们碰见我都热情的打招呼,还和我说他们实验成功了,我问他们开心吗?他们说很开心。听到这句话,就是对老师最大的欣慰,还是感觉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纪律不好带来的不快也烟消云散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鼓励孩子多动手操作,同时,也要讲明实验室的纪律问题,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保障实验课的有序进行。

  三年级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反思4

  本课出自教科版科学第四单元第六课。因为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这比固体、液体占据空间显得更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亲自动手实验去体会、去发现空气确实是占据空间的。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质疑、探究、自主学习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教学,我有以下体会: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前与学生一起讨论学生熟悉的《乌鸦喝水》童话故事中的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让学生通过故事中体会小石子把水的空间占了,水让出空气给小石子,水就上升了来理解“占据空间”的含义。并且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可能会对”占据空间”这个科学概念有前概念的理解,但可能并不准确,我又采用了粉笔占据粉笔盒的例子,让学生明白什么叫做“占据空间”。

  二、灵活处理教材,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教材上安排了三个活动分别研究空气占据空间和比较水和空气占据空间的不同特点。第一个实验利用橡皮泥和吸管将水挤出的实验全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做试验验证;第二个实验我采取教师魔术演示,学生先猜想都通过做实验探究的方法;第三个实验采取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猜想的方法。三种不同的方法合理利用时间设计课堂。

  三、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的基本理念。

  本节课的两个探究活动,给足了学生探究时间。前一个探究活动,在学生没有试验成功时,并没有急于暗示学生,而是引导小组成员仔细观察,一起寻找失败原因,在学生围在一起观察时,自己发现原来是橡皮泥没有封严导致空气泄漏。第二个实验也有失败的小组,经过实验反复观察,学生自己发现失败的原因在于水杯没有竖直放入水中导致空气泄露,实验失败。

  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下,在教师的引领下,大胆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去议、去说。在尽情地实验中,创新了思维,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

  通过自己试教,发现这节课对学生来说知识内容难度大,对教师来说课堂纪律的控制难度大。学生很容易将注意力分散到各种材料上去,而不按要求研究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我时刻关注学生课堂上的表现,不时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评价、表扬,育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我们要从同学的发言中,发现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本节课存在的不足之处。

  1、如果课堂上对学生实验的时间可以在适当的延长一点,这样时间规划会更合理。

  2、第三个实验针筒实验时,我可以采用教师演示,让学生亲自动手拉动一下试一试的办法,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变化,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不能变化。

  3、最好还能再多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三年级科学《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反思5

  空气占据空间吗整个思路我是这样设计:理解两个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而恰恰这也是最重要的,要让学生明白空气与其它物质一样是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也是一种物质。

  要实现这一目标这节课主要安排: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达到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针对这节课的目标,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围绕三个问题展开:

  一、空气占据空间吗?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

  三、空气占据空间有变化吗?

  三个环节都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动手验证,动口解释。

  一、空气占据空间吗?

  用同学们都熟悉的童话故事“乌鸦喝水”引入,通过操作实验,并引导学生思考: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升吗?让学生利用桌上的材料进行充分的实验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

  同时还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如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吗?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

  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使学生初步理解空气占据空间。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

  老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

  接下来让学生小组实验,交流实验情况重点让学生解释: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进一步明确空气占据空间。

  学生有了这两个充分实验对空气也象水、石头一样是占据空间的也有了深刻的理解。

  第三个问题:空气占据空间有变化吗?

  我是让学生充分利用注射器对比实验法,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得到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充分的材料能让学生有机会去想、去做;充足的时间能让学生有机会去议、去说。在给学生机会的同时,丰富了他们的脑、灵活了他们的手,锻炼了他们的口,这样的实验学生越“玩”越爱“玩”,在玩中求乐,乐中求知,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无限科学知识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