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除法第一课时的目标就是认识“平均分”,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对于平均分的认识总是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我分明感受到教材在设计上的一种不恰切,教材的设计是先让孩子们分10颗松果给两只小松鼠,每只小松鼠可能分得几颗松果?因为涉及10的组成,所以孩子们都很容易地就能回答,接下来提出“要使两只小松鼠分得同样多,怎么分呢?”第一个问题很好,然而第二个问题,让孩子们来分一分怎样能够同样多,我觉得对于学生的思维来说有一定的跳跃、概念模糊,在这里,同样一个意思,可以换换说法,假如两只小松鼠分得同样多,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分的吗?猜一猜,然后再让学生用花片分一分,这样的思路,让学生有一种更清晰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分得同样多,做法却有这么多的不同,感受每一个人的智慧的不俗。
在生本课上,我设计了课前小研究,也如书上一般提出了两个问题,
1、两个小朋友分12个苹果,每个小朋友可能分得几个?你有几种分法?
2、如果两个小朋友分得同样多,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分的吗?先猜一猜,然后再用花片分一分。
3、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请你举一个平均分的例子吧!这个课前小研究,有两个地方值得注意,一是没有采用书上的原例松鼠分松果,一是改变了例题中的数据,体现着我们生本小研究在设计上的简单、根本,更重要的是开放。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对于第二个问题因为有了猜这个思考中的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孩子们分起来特别有兴趣,猜的过程,无疑就是一种想的过程,只有想得到,才能做得到,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让孩子们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少,我们的课堂就应该这样根植于教材,但更超越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只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才能活起来。
在全班展示交流以后,学生们对于平均分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进行相关的练习,这样,学生在认识上和语言上都能够对平均分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也为除法的引入起到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作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重抓住一个个小细节,让孩子们的学习因为小小的改变而充满活力,只不过多做了一点点,但结果却让人意想不到。
认识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考虑到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习除法会感到困难,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以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努力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亲自去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在在新课伊始,教师就揭示“除法”,了解学生对除法的掌握程度,当然学生也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了他们心中的“除法”,这样就激活了学生最近的认知区域,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更了解了学生的知识起点。
二年级的学生,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平均分的活动(实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从而体会除法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地分”或“平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再介绍除号、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本课上完后,虽然学生能正确地列出算式,但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不理解其含义。因而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多次给学生积级的情感支持,让学生体验到掌握一种新方法的快乐。
但是,每一节课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必需长期进行的。
第六单元《除法》的教学已经接近尾声,这个单元主要进行的是各种类型除法列竖式的.教学。我们都知道,这个单元可以说是三年级上册的重点也是难点,他比乘法列竖式要难,类型要多,如果这个单元学不好,那么四年级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五年级的小数除法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要花更多的时间在这个单元上。
反思这么长时间的教学,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其中有一节课讲的是末尾有0的除法,主要让学生理解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并掌握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补充了很多的练习题。发现学生最经常出现的错误,甚至到现在还有一两个学生出现的错误。
正确的应该是:这几个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我想还是对最后一个0为什么要直接写到商的位置上不理解,还是不理解末尾带有0除法的算理。第二个出错地方最多的是:612÷3=24正确的应该是:612÷3=204这是学生没有掌握哪一位不够除,在哪一位商的位置上写0,这个0在十位上占位。
这两种是除法单元最常见的错误,尽管只是极个别的学生出现,但是还是要重视起来。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在课堂上把这些容易出错的地方再讲一遍,以“小法官”的形式出现,这也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就叫那些在练习过程中出错的学生来回答这些题错到哪里了,应该怎么改正,并上讲台演板。这样加深了这些“出错生”的印象,又使其他同学又复习了一遍。
二、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大规模的教学,他还是不会,在课堂上再讲一遍算理就太浪费其他学生的时间了,可以把他们叫办公室再重新讲一遍算理,他们不理解,就再讲一遍,直到他们掌握为止。
三、针对那些掌握不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说出计算的过程,边说过程边计算,这样学生计算方法和书写还算掌握得不错。
四、这个单元还要多练习,每节课我都至少让他们练习3组题,每组4道或5道,我不抄到黑板上,而是边读题边让学生记,这样既能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训练学生的听力,他注意力不集中他就不知道这道题是什么。只有多练习才能达到熟能生巧。
总之,我会想尽各种办法,让学生掌握这个重点内容。
“除法的运算性质”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的规律,“除法的运算性质”是学生“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运算定律及“减法的运算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学生对于规律探究类的课并不陌生。下面我结合这节课的教学,谈谈几点想法:
1、教学过程有序,提高学习有效
本节课,我力图为学生创设并提供机会,让他们在大胆猜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感悟、发现除法的运算规律,使学生在充分体验的过程中理解、建构新知识。让学生在“发现——验证——归纳”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为尝试解决问题而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生的思维交锋碰撞,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共同探索出除法的运算规律。进而安排各种情况的除法算式进行简便计算,让学生在运用中不断探索,感悟在计算除法时,要根据题目的特征灵活运用规律才能使计算简便,从而促使他们对自己的计算过程进行反思,形成用除法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的策略。
2、小组合作有序,提高合作能力
采用合作学习来验证规律,学生先独立思考1分钟左右;然后小组交流:听交流,提出疑问;得出结论等探究过程,这样的探究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亲历建构知识,掌握方法,感悟策略的全过程,他们养成了探索的习惯,展现了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学习过程。在这样的数学活动中,学生不仅仅获取知识技能,他们探索和创造的意识也从中得到培养。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即问题让学生去揭示,知识让学生去探究,规律让学生去发现,讨论让学生去归纳,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并逐渐建立起独特的思维方式。
3、评价跟踪有序,成为心灵对话。
课堂评价跟随课堂教学而展开,从对第一次的小组合作的形式的评价,到学生汇报的声音响亮、发言的积极性的评价,到对第二次的小组合作的规范的评价,到对差生的学习积极性的评价,……虽然只是短短的评价语,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瞧,课中王珊珊的表现不就是证明吗?为此,教师应该不吝评价语,适时对学生进行评价,与学生进行智慧的特殊对话,这种师生的特殊对话,是心灵的特殊对话,一种平等的、真诚的对话,它能使富有理性之美的数学教学闪耀着人文的光芒。
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即问题让学生去揭示,知识让学生去探究,规律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归纳,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并逐渐建立起独特的思维方式。
《分数与除法》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基础上,从除法的角度去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去思考:
一、在学生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时,能够借助直观形象的实物图,通过动手操作、演示说明等方法,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这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由于我在教学时,疏忽了个别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在演示说明的时候,叫的学生少,如果能多叫几名同学演示说明,再加上教师的及时点拨,我想这部分学生在理解这一难点时,就会比较容易了。
二、学生不是理想化的学生,不要指望他们什么都会,因为学生之间毕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说的不是很明白。特别是3个饼合在一起来分学生,每一份是多少快,学生不太理解,在以后的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心理认知特点。
三、小组的全员参与不够。在小组合作进行把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时,有的小组合作的效果较好,但有的小组有个别同学孤立,不能很好的与人合作,我想,学生在动手操作之前,教师如果能让小组长布置好明确的任务分工,让每个人都有事可做,小组合作的效果就会更好了。
四、在教学设计环节上,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过多,使整堂课显得很罗嗦,练习的时间就相对缩短了。在操作这一环节上,我设计了两次动手操作,都是分饼问题,分饼的目的是让学生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学生分了两次,但还是有的同学理解的不是很透彻,如果只让学生分一次,把这一次的操作活动时间延长一些,汇报演示时让每个类型的学生都有参与展示的机会,我想这样教师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在学生汇报展示的时候给予指导,使学生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
以上几方面就是我对这节课的一点思考,也是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相信自己以后在这几方面会做得更好。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内容包括用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这些知识,同时又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
1、成功之处:
明理驭法,加强计算教学。算理和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两大任务。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算理是算法赖以成立的数学原理。“算理”是学生走向算法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算法的知识基础,而算法是学生学习的中心任务。如果单是强调算理,能理解了新问题,但无法实现计算方法上的质的飞跃;如果单是强调“算法”,知其然,必须知其所以然,很难稳固。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找准算理与算法的连接点,在计算中算理与算法相结合来进行计算。这节课的口算除法有两种,一种是算除法想乘法,另一种是根据算理来解决。在说算理的过程中,图式结合,让学生根据分的过程列出竖式。
2、不足之处:
学生对于除数是整十数,被除数也是整十数掌握的较好,但是出现除数是整十数,而被除数是整百数的时候,学生往往出现商是一位数的错误,究其原因,如果在学习口算除法时,以商不变性质为基础,学生会掌握的更好。
3、再教设计:
可以尝试先教学商不变规律,再进行口算除法教学,让学生能从多角度掌握口算方法。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反思
最新房屋买卖协议书模板
施工协议书集锦七篇
个人汽车租赁常规协议书范文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精选六篇)
五年级科学期中复习课教学反思范文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范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六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读数和写数课后的教学反思(通用五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草原教学反思十五篇)
小班教学反思汇编十五篇)
指数函数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景阳冈教学反思十五篇)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范文(通用六篇)
谁的本领大优秀教学反思
影子教学反思(精选十五篇)
小班综合教案:小树叶找妈妈教案及教学反思
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反思(通用五篇)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十五篇)
信息技术科目教学反思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反思
中山陵前的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通用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