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教学反思

黄飞老师

  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教学工作要结合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课堂教学可以运用小游戏、视频、漫画(动画)等多种形式,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回答,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生成能力、提高觉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动情读、动手做、动脑思、动口议、动位展。

  在此次教学中,我讲的课题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教学指导思想是贯彻新课标理念。“量变与质变”这一框题既是对第二课发展观点的进一步具体和深化。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识记量变、质变的含义,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为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善于联系、联想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明确任何成功的取得都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恒心、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品质。教学重点是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难点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环节设计有,知识回顾——新课导入(吹气球游戏)——教学目标展示——探究活动——分组讨论——总结归纳——一分钟视频,激励学生。

  总体而言,完成了既定教学目标。通过各位老师的评课,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一是与学生互动不足。二是教学内容设置过多、过细。

  通过此次公开课,我深受启发,作为年轻教师,应该多学习,多创新,用于打破常规,推陈出新。这是对我最大的启发,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同样要努力追求一种感情抑扬顿挫,或奔腾似江水,或抒缓如清流的课堂教学环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可见,要使课堂教学富有“人情味”,充满“活力”,师生之间建立纯洁的情感联系至关重要,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抓住“情感点”去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关心他们的成长,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以博得学生的信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具体说来,课堂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

  首先,教师应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有创新型教师。体现创新不仅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来驾驭课堂教学,要保持自己的一桶水常满常新,这样,课堂上才能有效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知识的双向交流,才能对学生提出的高、难、深的`问题进行令学生信服的点拨和说明。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师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其次,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善于“给现象,巧设问”,给现象包括情景、材料、图表和观点;巧设问就是对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问题,特别是热点问题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

  再次,课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学生质疑的水平和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以诚相见,相互支持的精神,尊重他人的独创见解和创造性言行的集体风尚。

  最后,我们要正确认识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消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反,要求学生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所以,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正确理解,基础知识是各种能力的载体,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要创新,作为年轻教师更应该多学习多钻研,尽快提升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构建师生、生生多变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共同分享课堂教学成果。我会多请教师傅和各位老师,尽快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