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是常用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也是来自学生现实生活,教学时,我把教学内容纳入现实生活情境中,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上课时,师生先交流此时的心情,再让师生一起记住这难忘的时刻:
20xx年4月2日上午8时31分6秒。师问:这句话里有哪些表示时间单位?师:时、分、秒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表示较短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表示较长的时间单位,年、月、日,这样很自然地引出课题。同时,也使学生感到,要学习的知识就在他们身边,接着演示讲解,年、月、日的概念,老师再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使学生初步体会年、月、日的时间概念,接着让学生说出课本中四幅有意义的日子发生在什么时间,这样,再一次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明朗化。最后让学生在猜迷语的愉悦的气氛中,师生共同进入新课。
在整个课堂中,我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始终以“导”的姿态,让学生富有兴趣去观察、探索、发现新知。即新知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年历,让学生尝试回答问题:一年中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等问题,通过这样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接着在师生共同的游戏中引出二月这一特殊月份,教学时通过设计一张1988—20xx年中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数,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教师再用算式说明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这样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
在本节课中,有的年历表大月最后一行制作时为了美观,将两个数字用隔开,影响了孩子的判断,以后教学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本节课我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片段一:了解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年、月、日?的知识绝不是一张白纸,再加上课前我已布置学生了解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因此,上课伊始,我就请学生交流对‘年、月、日’的了解:
生1:一年有12个月
师追问:每年都是吗?分别是……进行板书1月~12月。)
生2:有的月大,有的月小?
(师追问:我好像有点懂你的意思,但还不是很明确,同学们听明白他的意思吗?大多数人纷纷摇头)
生:12个月中大月,也有小月。大月有7个,小月有5个。
(师追问:确实如此吗?)
生:我会怎么记住大月和小月。
(师:真了不起,等我老师可能会请你来教大家一招,不过机会可是给上课认真听讲的孩子哦。(希望小家伙能憋得住、别太兴奋了))
生:一年有365天。
(师追问:真的都是这样吗?有些学生的眼神有些疑惑了,马上有孩子说还有的一年有366天呢。)
生:每四年中就会出现一个闰年。
(师:你真棒,还知道?闰年?呢,这个说法还有一点点需要补充的)
……
反思:学生们众说纷纭,无拘无束,为自主探究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大部分孩子们对年月日的知识是有一定基础的,但又不是全然正确的,应该说这样的情况都在我的预设范围之内。几次追问让学生明确同学的交流有不足或错误,引发思考:?到底正确的应该是什么呢?? 探索的基础是发现,发现问题则可以激活大家的探索欲望,把学生引入问题思考的情境,使学生明确探索目标,给思维以方向。
片段二:熟记大小月。
师:怎么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时小月呢?
生1:我会用拳头来记。
首先请课始交流的孩子介绍自己的方法,再请另一个同学演示了一遍,再由老师带领大家一起用这种方法记忆。(小插曲:在巡视时,特别关注几个理解能力差一些的孩子,发现王咪竟然全部点在突起的关节处?一月大……四月小……?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在数,真是服了她,也不知道咋听课的。没办法,只好个别指导了。)
生2:我就记:一、三、五、七、八、十、十二都是大月。
教师介绍口诀。
师:还有没有好办法记呢?
生:我发现7月和8月都是大月,7月以前都是单数月是大月,8月以后都是双数月是大月。
师:你的眼力真不错,这个发现很棒。(引导学生观察领会这个发现)
反思:没有直接把方法教给学生,而是组织学生交流,互相学习,让会的同学教
给不会的同学。这样做,既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又使知识丰富的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可能让学生在小组内先交流一下,学生间的思维碰撞、接受效果会更好一些。
片段三:
师:请小组中每个同学拿出学具盒中有的年历卡(有20xx、20xx、20xx年),仔细观察,看大家有什么新的发现?(注意及时做好记录)
每个小组汇报反馈:
生:有的月份有31天,有的月份有30天,2月份有28天,所以刚才有同学说?每月都有30天?是不正确的。
生:20xx年份中2月份是29天。
师:有31天的月份称为大月,有30天的月份称为小月,2月份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生:除了2月以外,其他月份的天数每年都一样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思路。
师:每个月的天数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么怎样计算一年的天数呢?
生:把每个月的天数都加起来。(说算式,较多学生提出有意见)
生:因为有7个大月,4个小月和一个2月,所以用?31×7+30×4+28? 可以算出今年有365天。
生:用?31×7+30×4+29?,可以算出去年(20xx年)有366天。
生:我有更简单的计算方法,因为去年的2月多了一天,其他月份的天数和今年的一样,所以直接用365+1=366(天)。
生:我把每个月的天数都看成30天,7个大月中还多了7天,再加上7天,但是
2月只有28天,最后再减去2天就是今年一年的天数了。(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列式)
反思:老师让学生拿出年历卡,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如鱼得水,激情高涨,因为他们从年历卡上发现了许多从之前并不清晰的知识。一节课,我基本上跟着学生的思路走,努力做到不把老师的想法强加于学生,又能在关键的时候适当拉学生一把,使孩子们的思维有机会得到最佳的展示。
整节课的启示:
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可以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探究:要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不要将教学过程变成机械兑现教案的过程;另外,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不要急于得到圆满的答案;要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不要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
这节课上,学生的差异很大,比如曾立伟和新转来的双胞胎姐妹,对于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都比较熟悉,熊其瑞、何家骏等几个也不错;但是王咪、朱越凡、陈雪琪等几个孩子,可能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一丁点的了解,但是却不会看月历,特别是王咪,找哪个日期是星期几都有点困难。因此,这节课上,学生不仅要独立探索,还要有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同时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听、说、交往等各项技能。在此基础上,老师适当的引导、总结会给学生醍醐灌顶的感觉,抓住了?领?,其他知识相应也就比较好理解了。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实际处于一种?放松的警觉状态?中,这种放松着的思考状态是学生思维最活跃、最便于激发学生灵感和创造欲的状态。
1、备课要细致:例如本来我打算发给学生年历卡,但是四张全发的话,班上六十几个人那样资源要浪费很多,而且为了避免有的同学手里卡片太多,而不知道看什么。所以我们组讨论决定用投影仪的方式出示那几张不同年份的年历卡。
2、把课堂上的发言权还给学生:任何情况下都要给学生机会先发言,教师不要代替学生来说。
3、教师引导要明确:不管教师提出什么问题,应该非常明确。
4、提高教师课堂随机应变能力,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例如当教师发现一些同学看不明白年历卡时,应果断地将年历卡投影,讲明如何看年历卡,不应草率了事。
1、 数学内容生活化
年、月、日是常用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也是来自学生自身和现实生活,教学时,我把教学内容纳入现实生活情境中,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上课时,师生先交流此时激动和高兴的心情,再让师生一起记住这难忘的时刻:20xx年3月18日。接着让学生说出课本中四幅有意义的图日子发生在什么时间,这样,再一次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明朗化。我再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哪些,都知道是时分秒。这时师提出:时、分、秒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表示较短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表示较长的时间单位,年、月、日,这样很自然地引出课题。同时,也使学生感到,要学习的知识就在他们身边。
2、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整个课堂中,我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始终以“导”的姿态,让学生富有兴趣去观察、探索、发现新知。即新知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年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得出了结论,知道一年中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是否一样等问题,通过这样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接着就带出大月小月的概念,记忆大小月的方法,以及算出了一年的天数。接着在师生共同的游戏中引出二月这一特殊月份,教学时通过设计一张1996—20xx年中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数,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教师再用课件上的算式说明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这样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完成创新教学模式中的`探究过程。
3、留给学生充分思考问题的时空
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这样教学、学生才会放飞思维,张扬个性,但是,在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多,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所以后面判断平年和闰年这个环节中讲得比较快,加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深化新知,导致有些学生吃而不消,这就是这节课留给我的遗憾。
以后在教学中,我必须认真反思,争取在不断的反思中,走出疑惑,在不断的挫折中,完善自我。
1、数学内容生活化 年、月、日是常用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也是来自学生自身和现实生活,教学时,我把教学内容纳入现实生活情境中,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上课时,师生先交流此时激动和高兴的心情,再让师生一起记住这难忘的时刻:20xx年4月2日上午8时31分6秒。师问:这句话里有哪些表示时间单位?师:时、分、秒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表示较短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表示较长的时间单位,年、月、日,这样很自然地引出课题。同时,也使学生感到,要学习的知识就在他们身边,接着借助课件演示讲解,年、月、日的概念,老师再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使学生初步体会年、月、日的时间概念,接着让学生说出课本中四幅有意义的日子发生在什么时间,这样,再一次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明朗化。最后让学生在猜迷语的愉悦的气氛中,师生共同进入新课。
2、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整个课堂中,我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始终以“导”的姿态,让学生富有兴趣去观察、探索、发现新知。即新知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年历,让学生尝试回答问题:一年中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等问题,通过这样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接着在师生共同的游戏中引出二月这一特殊月份,教学时通过设计一张1988—20xx年中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数,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教师再用课件上的算式说明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这样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完成创新教学模式中的探究过程。
3、留给学生充分思考问题的时空 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这样教学、学生才会放飞思维,张扬个性,但是,在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多,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所以后面判断平年和闰年这个环节中讲得比较快,加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深化新知,导致有些学生吃而不消,这就是这节课留给我的遗憾。 以后在教学中,我必须认真反思,争取在不断的反思中,走出疑惑,在不断的挫折中,完善自我.
在处理年月日的练习册的时候发现好多学生不会判断平年和闰年,有一个判断题是这样的“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都是闰年。”在讲解这个题的时候我发现同学们理解不了,明明是很简单的事情,可是在学生们的眼里却很难。课下我分析了一下原因,可能还是因为同学们对平年和闰年的判断还没有掌握好,要加强这一点的训练。
本学期在传授“年月日”教学时,我在教学中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备课时,从课的容量上来看,量确实较大,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40分钟内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和判断方法,会计算全年天数等,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通过上这节课,我觉得本节的目标定位准确,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课堂设计落在实处。
在本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问题,通过猜谜语引出课题。出示日历,引导学生观察,读出今天的日期,从而引出课题。并提出教学目标。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此时巧妙引导开始本课的学习。在练习环节出示问题。举世瞩目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已经圆满结束了,你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是什么时候?如此贴近学生认知经验的引入一下子勾起了学生对2008年8月8日这个历史意义的日子的记忆火花,并借机练习大月小月等几个知识点,既渗透了爱国教育又加强了练习。最后知识拓展环节出示以全班集体照为背景的月历,让同学们兴趣再一次提高期待一次的数学课,制作月历,为下节课知识作铺垫。
在教学大小月之后,我安排了数学小游戏:听老师报月份,男女生分别起立。当最末老师报出2月时,有趣的场面出现了:有的起立又坐下,有的东张西望在观望他人的动态,学生此时耐不住了,有些面面相觑……我笑着问:大家想站又不想站的,为什么?这些正好是这节课的重点,这一刻,不正体现了学生思维的过程吗?在平闰年的教学时,我先出示了几个常规年份让他们分组判断,学生很快用除法判断出来,之后我又出示1900年,学生判断后全部表示是平年,我不给出答案而是出示课件让学生自主学习(课件播放音频400年又闰的资料)听、看了视听小知识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判断验证,利用这种好奇心,我实时点拨: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们释然了。可见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拳头法和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来帮助他们记忆,这一内容本来很枯燥,但通过动手数一数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记住这一知识点,可见这些是很有效率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本课概念多,容易混淆,因此知识的记忆、巩固、深化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采用的方法是,总结提炼出消化本节内容所要用到的数学方法,即:猜测观察——推理验证——得出结论,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方法性、趣味性、探究性为一体,设计了每种算法后隐藏一题,调动学生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来内化知识的拓展性练习。练习中还尽量优化了以“生活”为背景的数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实践。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巧妙的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指导还不够,探究学习时对学生的组织还做的不够,再就是课的容量大,拖了堂。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合理调控时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自己去发现,真正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锻炼,对教学方法还需要摸索。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今后,我还要在教材的研究上深钻,下大功夫,在新课程的改革的带动下,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性的教学,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努力成为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师。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是教师该孜孜以求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上的《年月日》一课,谈谈我的些许思考。
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几乎天天接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是有差异的。而且,学生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应该也是非系统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有错误的理解,但是都为他们学习年、月、日打下了基础。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时,我首先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己观察年历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让同学们交流自己了解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让学生体验研究的乐趣。
在教学如何记住大、小月的时候我不是把方法直接教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通过交流会的同学就教给不会的同学。这样做,既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又使知识丰富的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有相互交流中获得了知识。我既让学生自己寻找熟记大小月的方法,又让学生学习课本中熟记大小月的方法;既为学生提供了思维发散的空间,又为学生提供了统一认识的依据;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尊重科学的精神。老师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实践、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感悟、体验的过程,使教学充满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生命的活力。
三、给学生更大的探究空间。
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改变了这种指令式的教学,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设计了具有较大探究空间的问题—”你发现了什么?“来组织学习活动。学生观察年历卡,根据自己所发现的知识畅所欲言,发现什么就说什么。怎样观察?发现什么?按怎样的顺序反馈?还有什么问题?这些教师都不越俎代庖、硬性规定,而是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
四、重视参透德育教育:
而对于主题图所意图要渗透的思想教育我安排在了后面的环节,利用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把抽象的时间和具体事件联系起来,体现对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关注,又加深对年月日的感性认识。本节课我结合教学内容渗透了这方面的思想教育,力求做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而且说一说生活中有意义或不寻常的日子活动环节,无不体现了爱国思想教育和孝敬父母等一些思想教育,这种思想方面的教育能够在一节数学课中达到了很好的结合,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当然,本课还存在一些问题。我认为自己在处理一些细节甚至在对学生“自主探索”时,有些地方放的不够,如学生在教记大小月方法时,教师不应过多的指导,只要在学生说错时给于纠正就可以了。在以后教学中,还应相信学生,大胆放手,以顺应课改精神,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年月日》是一节概念课,知识点比较多,学生对年月日又多少有一些了解。怎样在学生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将这么多知识点有条理地呈现给学生?怎样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突破教学难点,发现闰年出现的规律并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多次教学设计。最终是按照“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究验证整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三步来设计的。现从成功与不足两方面来进行反思。
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分享中共同探究。
这节课设计了两次探究活动。第一次是探究大月、小月,第二次是探究平年与闰年。两次活动之间是用判断大小月的游戏连接起来的。对比两次活动的设计,基本相同,都是按照“观察—记录—发现—分享交流”来进行的,但又没有重复的感觉,主要是因为分享范围的变换和节奏不同。第一次活动记录时同桌共同记录,四人小组交流后再全班分享;第二次活动先是全班共享二月份的天数,再同桌交流发现的规律。由于全班共有的资源较多(12年),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了四年一闰。两次活动学生的参与度都很高,这是比较欣慰的一点。回想刚开始设计活动一时,我是按照教材先填写了20xx年和20xx年两年的年份,又用20xx年和 20xx年两年验证了一下学生的发现。由于年份较少,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说服力也不强。活动二也是我给了学生连续8年的二月份天数,学生记录在表二中。学生没有自己找二月份天数的乐趣,有一种被迫配合老师的感觉。如果每人都来完成12年的每月天数的统计,又太耽误时间。在这次设计时,我给学生每人准备了 20xx年至20xx年中某一年的年历。随着年份的增多,学生特别想知道这么多年份中相同天数的月份是不是每年都一样,因此在交流环节都听得非常认真,看得也很仔细,对大小月的认识比只有四个年份时更加清晰。闰年的探究也是因为每人都有当播报员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起来了。年份的增多,也更便于学生观察出四年一闰。12年的年历不仅便于学生观察,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也学会了合作处理大量信息。全班的分享有力地提高了课堂的探究效果。
第二个成功之处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应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主要在导入部分和巩固练习两部分来感受。
从学生熟悉的自己的生日到不熟悉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对接,让学生感受到年月日与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拓展环节学生能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不足之处。
老师方面:在发年历时虽然考虑到同桌的最好不要是同一年的,但少问了一句,导致第一次探究时有同桌拿的是同一年的年历,不便于对比,虽然最后调整了,但孩子已经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填完表一了,有点不甘心,情绪稍有影响。以后考虑要周全,还要落实。
学生方面:全班交流时个别学生声音太小,需重复表达,耽误时间。以后在语言表达方面还要加强训练,提高分享效果。
年月日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是发现并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一上课,我就让学生带着问题(一年有几个月?每月有几天?并把每月的天数填写在书上)自学,接着进行反馈,归纳出: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
七、八、十、十二约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二月是平月有28或29天。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一个拳头法和两个拳头法,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有些学生还是不感兴趣,于是我采用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来帮助他们记忆,这一内容本来很枯燥,但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记住这一知识点,可见儿歌也是一种很有效率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 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因为儿歌记忆既轻松又便于记忆。
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我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去发现、去讨论。我让他们讨论,对于平年和闰年你有些什么认识。学生经过讨论说出几几年是闰年,顺着他们的思路我又让他们去讨论闰年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被4除没有余数的是闰年,紧接着有问2100年的二月是几天,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是29天,我告诉学生2100年的二月是28天,这是什么道理呀,同学们感到很奇怪,利用这种好奇心,我告诉学生,碰到年份是整千整百数时,必须被400除没有余数,从课后的练习来看这一课的教学效果不错。可见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因为年、月、日来源于生活并用之于生活,教材力图
体现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融知识性、趣味性、探究性为一体。教学中应尽量优化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体验。如书上主题图,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有意义的日子引入,但我想可能利用身边食品的安全卫生来引入,比利用新中国成立与北京申奥来得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能激起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时,在游戏巩固及练习环节中,我也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猜节日、猜生日、读儿歌、做游戏、玩转盘和用拳头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年、月、日的知识。同时,教学中还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年、月、日>>这节课的内容来自学生自身生活和现实生活,课程的实施大量地依赖教材、校园以外的资源,学生学习的途径、方法不一。上个星期六我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自己去寻找一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这一做法突破了数学教学的封闭状态,扩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将课内与课外很好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兴趣是动力,教师是参谋,拓展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是目的.学生通过自主,独立或合作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我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是学生在实践中,活动中学的数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设计这堂课时就要注意实践性,活动性和学科的综合性,把它们融入一体,是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
《教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教师作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布鲁姆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数学的心理规律。本课“年、月、日”的知识,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不是一张白纸。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思考“你们都知道年、月、日的哪些知识?”对于学生已经知道的,教师就不必再讲,这样的安排能够帮助我们分析、研究学生的现状,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把知识蕴含于学生具体活动的经验背景之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
2、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节课里,课本是让学生尝试自学的,方法是让学生自己选择的,疑难是让学生自己提出的,规律是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出来的,课后的实践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了不同的体验和发展。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在思考和创新的体验中构建了知识,而且是在交流、讨论和探索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培养了数学学习的能力。
《年月日》相关知识点碎而多,又大都属于常识性知识,没有太大的探究空间,因此教学时选择让学生预习自学。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以及一年当中有几个月是大月,几个月是小月?初步了解平年和闰年,
设计这节课时借助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实际生活体验,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质疑提问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
1.设置预习卡片,任务清晰到位。
课前发给每个孩子预习卡片,注明其任务。
任务一:[说一说]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知道了什么?
任务二:[查一查]看书本76~77页的年历,看看每个月的天数,圈一圈,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任务三:[理一理]关于《年月日》,哪些知识需要我们去记呢?用图、表格或者其他的数学方法,把这些知识整理,争取让所有同学一眼看明白。正因为有清晰的任务设置,学生汇报时是以形式多样、相对完整、表达简洁的预习成果进行展示。
2.重视学生交流,知识点趋向完整。
预习过程对于学生个体而言都很有收获,会有分享的愿望;但独立学习又难免有遗漏或者错误,需要在交流中补充与改进。从教学现场可见,这样的过程绝不是形式,伙伴之间的交流都是那么投入与顶真。
3.教师顺势引导,兼顾完善与释疑。
(1)引导学生回顾,整理知识网络,体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鼓励学生质疑,应需提供学习材料。当黑板上呈现完整年月日知识结构图时,老师提出“在学习中有碰到不明白的,都可以提出来,让全班同学一起帮助我们解答,谁有问题要提的?”让学生进行质疑提问。
4.本课概念多,容易混淆。
知识的记忆、巩固、深化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练习中尽量优化了以“生活”为背景的数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实践。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整堂课在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突出关注了“如何分享”“如何倾听”“如何交流”“如何表达”“如何质疑”等等方面的指导与培养,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以学为本。”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
20xx年4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蚌山区20xx教学改革观摩研讨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执教认识年月日一课,无论是在磨课和执教的过程中都让我思考了许多,同时也收获了许多。下面我就具体谈一谈:
思考一:怎样让数学课堂更具有文艺性
提到数学课堂,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单调”“乏味”这样的词语,但是提到语文课堂,人们则产生的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这样的词语,两相比较,我觉得如果让我们的数学课具有文艺性,会更加吸引学生,所以我采用层层递进的模式设计了本节课的创设情境。具体为:时间—时间单位—年月日的形成。首先我选用了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时间去哪儿了,学生会自己用“珍惜”“浪费”“成长”“收获”这些词语进行衡量,我认为这比教师用直白的语言去进行思想教育更能促动学生。其次在引导学生说出了时间单位后,通过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形成,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同时科普了天文知识。
思考二:怎样让小组活动更有效
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火眼金睛看年历的活动,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此活动在初步发现年月日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结合活动的内容我设计了学习单,这张学习单也是经过多番变化而来的。起初学习单是每人一张,但是出现了学生各填各的现象,于是学习单变成了四人小组一张,这样能让学生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真正的体现“合作”;接着是学习单的内容,从一开始的一
张统计表和填空转变成两张统计表和问题,我在教材的基础上有拓展有简化,目的就是在于不给学生的活动“画圈”,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发现,深度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在活动要求中有一条是让学生用涂一涂或圈一圈的方法进行比较,有的老师会说我的这个要求不够明确,但是我在巡视时,有学生就问我“老师,我们要圈什么”,瞧,这就是我想要学生思考的,学生通过思考发现应该圈出相同的或者是不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有了提高,同时发现了关于年月日的一些知识。
思考三:怎样增添数学课的趣味性
为了让本节课富有童趣,增添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我开始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圈生日、找节日等,但是我总感觉这些游戏没有新意。可一次我和学生不经意的聊天,让我有了灵感,因为通过聊天我发现学生的语文书上有一首古诗《乞巧》,这首古诗讲的是七夕节,于是我想到了通过猜古诗让学生找节日的活动,这个活动无论是在红旗一小还是在铁三小学,都很受学生欢迎。这个游戏不仅增添了数学课的趣味性,同时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不经意间感受到数学真的是无处不在呢。
收获:
1、全面了解学生,不局限于本学科对学生的了解,而应该全
方位,360度无死角的了解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新课标要求的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案,也只有这样高度贴近学生的教案,才能吸引学生,进
而引发共鸣。
2、在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探究活动,还是教师的提问,尽
量给予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不因教师想要的答案局限学生的思考,敢于放手,不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会新知,还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3、由于我在本节课注重了学法的指导,红旗一小的学生,能
自觉的运用统计表的方法预习下一课时平年和闰年。(另附学生的预习作业照片)
年月日这节课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生活中孩子们都有看日历的经验,有些家长也教给孩子如何记住大、小月,有些孩子知道平年、闰年的概念等等,因此在设计教学中,我遵从了合作探究->集体整理->实践应用的总体教学思路来展开教学。
一、取得的成绩
在合作探究环节,具体的思路是先自主观察整理,再对比交流,给学生充分探索和交流的时间,让学生自发地去寻找不同年份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与区别。在学习单的准备上,我设计了20xx-2016年10年间的年历,一则考虑这些年份离学生经验较近,而且这10年中会有三次出现闰年的情况,基本可以保证每个小组会有1-2名学生出现闰年情况,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其他11个月都一样,却只有2月不一样?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在大月和小月的呈现方式上,我采用了12个数字卡片一字排开再通过上下移动进行分类的方法。我认为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先分出大月还是小月,抛开了PPT一般按特定顺序呈现的尴尬,另外一点,也是本节课我最大的一个尝试,就是利用数的排列,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大月或小月中,月份排列的特点。比如7和8月是挨着的,表示连续的大月,其他的大月都不是挨着的,也就是说同一年中没有其他连续的大月了。
另一点,就是在练习完成后,安排了数学知识的拓展,让学生去了解公历历法的由来。在选择数学知识延伸这一环节时,可选的素材有很多,在考虑到知识的难度、趣味性和学生感兴趣程度的基础上,我选择了这一项。在授课中,我也发现,这很好地迎合了学生在最开始时的学习活动中所写下的疑惑,很多孩子会问,为什么公历长成这个样子?为什么7月和8月是连续的大月?为什么2月的天数最少?通过这个故事,很好地解答了孩子们的疑问,也是本节课前后的一个呼应。
二、存在的不足
这节课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
首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设不足。本来在学习活动的设计时,我是想让孩子们去找一找年历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考虑到孩子可能会“偏激”地一味找不同点,因此在授课前,我把活动要求换成了找相同点,然而孩子们对相同点的发现还是不好,在指导活动时,我采取的策略时一组一组引导修正,这样效率很低,我想,如果能叫停,再加以引导,可能这个活动的开展会更充分又不耽误太多的时间。因为我认为这个环节的讨论必须充分而且全员参与,所以即使在知道超时的情况下,也没有中途叫停,导致了后边的延伸知识的环节在课堂时间没有真正讲完,占用了一点课余时间,这是很遗憾的。
其次,课堂知识的容量偏小。在听完了全组老师的课之后,我深觉自己的课容量偏小。最开始我们讨论是要将有关闰年的知识也讲完的。然而通过听课和自己试讲,我发现,这样做,在我的班里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即使勉强做,也可能会导致重难点哪个也突破不了。所以临时大改了教学设计,将闰年的知识定为知道这个概念、会从二月去判断平年、闰年,从而更大的力度去突破大月、小月的重难点。不过这样做,就像前边提到的,课的容量偏小了,对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的介绍也不够全面。
练习的设计是层层递进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发现时间即将来不及,所以在练习处理上有些仓促了,没有很好地体现设计意图,即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运用新知。
对学生缺少激励性评价。在整堂课中,学生发言还是很多的,但我的评价语言较为单一,只从正确与否、完整与否的角度予以评价,我觉得这方面做得还是很不够的。
三、改进措施
1、加强教学设计能力。我觉得这方面的锻炼还是很有限的,计划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多观察学生、多研究教材教参、多观摩优秀课拓展教学思路的角度来加强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
2、提高应变能力。无论平时上课,还是公开课,学生总会出现很多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储备对突发状况的处理经验,积累教学机智。平时应该做到面对学生心要细,及时做笔记的习惯。
3、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态。曾经被批评语言不够儿童化,孩子们听不懂,于是我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改自己的这个习惯,多与学生沟通多聊天;也被批评亲和力不够,所以我有意识地放松自己上课的状态,尽量微笑上课。但对于激励性评价这一方面,一直没有很大的突破。这一点自己现在也没有特别有效地改进措施,有待进一步寻找、尝试、发掘。
年月日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是发现并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一上课,我就让同学带着问题(一年有几个月?每月有几天?并把每月的天数填写在书上)自学,接着进行反馈,归纳出: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约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二月是平月有28或29天。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一个拳头法和两个拳头法,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有些同学还是不感兴趣,于是我采用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来协助他们记忆,这一内容原本很枯燥,但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同学很快就记住这一知识点,可见儿歌也是一种很有效率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对于中、低年级同学来说,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因为儿歌记忆既轻松又便于记忆。
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我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同学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去发现、去讨论。我让他们讨论,对于平年和闰年你有些什么认识。同学经过讨论说出几几年是闰年,顺着他们的思路我又让他们去讨论闰年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被4除没有余数的是闰年,紧接着有问2100年的二月是几天,同学不假思索的回答是29天,我告诉同学2100年的二月是28天,这是什么道理呀,同学们感到很奇怪,利用这种好奇心,我告诉同学,碰到年份是整千整百数时,必需被400除没有余数,从课后的练习来看这一课的教学效果不错。可见在教学中利用同学的好奇心,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因为年、月、日来源于生活并用之于生活,教材力图体现知识的出现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融知识性、趣味性、探究性为一体。
教学中应尽量优化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提供给同学去理解去体验。如书上主题图,从同学熟悉的一些有意义的日子引入,但我想可能利用身边食品的平安卫生来引入,比利用新中国成立与北京申奥来得更贴近同学的实际生活,更能激起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因为良好的开端是胜利的一半。同时,在游戏巩固和练习环节中,我也充沛利用同学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猜节日、猜生日、读儿歌、做游戏、玩转盘和用拳头直观演示等,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让同学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年、月、日的知识。同时,教学中还引导组织同学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同学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同学的视野,增强同学的实践应用能力.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车位租赁合同协议书范本三篇
美容院合作经营的协议书
学校企业合作的协议书
公司租车协议书2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学反思范文(精选五篇)
会变的瞳孔教学反思
母鸡和苹果树语言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范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六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读数和写数课后的教学反思(通用五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草原教学反思十五篇)
小班教学反思汇编十五篇)
指数函数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景阳冈教学反思十五篇)
怀素写字教学反思(通用六篇)
运算教学反思(精选六篇)
二年级雷雨的教学反思
草原教学反思十五篇)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自选商场教学反思范文
语文项链教学反思
温暖的家的教学反思
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反思范文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