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的优秀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马振华老师

  《慈母情深》的优秀教学反思1

  11月3日中午12点15分左右,我的双指导老师周余波老师携金晶老师、孙老师一行三人来到我校,特地来听我的这节《慈母情深》。当她们踏上石阶的时候,我正紧张地在教室里备课,忐忑的心情不言而喻,猛想起老师激励我的话,才稍稍平静些。

  上课之前,我有三处担心:第一,担心内容多,时间掌握不好,导致完成不了既定的任务;第二,担心对教案的不熟悉,因紧张而忘了下一个环节;第三,担心学生无法回答,预设的不够详尽,不懂得随机应变。

  这些想法都在上课铃声响起之后统统抛在脑后,我知道只有上了课才能消除我的种种担忧。课上学生反映不错,但也不乏沉闷之时;我的讲课看似镇定自若,然也难掩尴尬处的紧张与焦躁。令我想不到是我的学生在这两个月中竟与我渐渐磨合适应,有好几个学生,表现出了比平时更优秀的思考力和表达力,这令我刮目相看,喜不自胜。我想他们和我一样都在把自己最佳的一面呈现出来吧,重压之下往往有突破,此言不虚。学生如此,我亦如此,我从没有尝试过如此快节奏的上完一节课,在平时我总有一节课完成不了教学目标的时候,可是在今天我还是做到了基本上在40分钟里完成任务。

  课后,三位老师对这一节课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我这堂课给了许多真诚的建议。金晶老师指出我在两处提问上,可以转变一下提问的方式,让问题变得更直接更简明,让学生一听就明白自己要在阅读中完成的任务,是的,我往往一味的追求语言表达的美感而忽视了语言最基本的用途就是让人明白,尤其是对学生而言,一个简单明了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准确的找到他们的答案。孙老师从细节着手,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她建议我不妨在难读的学生读错的字上注上拼音,以加强记忆,拼音是基础,五年级的学生需基础扎实。

  周老师系统的对我进行了指导,首先,她告诉我,对待一篇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要懂得删,学会删,抓住主要问题进行突破,不可面面俱到,因为略读课文更注重学生自己去领悟,老师作用只是引导。其次,周老师指出读是学生学习课文的重要方法,可是读的方式有多样,而我却仅仅是集体读,个人读,太简单,是啊,其实还可以小组读,师生合作或生生合作读,形式可以多样化。另外,她还建议我多去学习积累一些课堂评价语,学会用不同的形式来评价学生,这一点老师一提我才猛然发现,我每次评价除了说“很”“真”,真的没有其他的评价词了,平时也不太注意,如今提醒了,就要去积累,变着花样的表扬起来。最后,周老师让我千万不要被教案所牵制,要多多关注学生,有好几个问题,学生回答的都已经很到位了,可是由于和我教案的答案还差一点点,所以我还逼着学生再回答,这样大可不必,被教案牵制,教师启发的累不说,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危害甚大。评完了这堂课,周老师还对我的批改作业的方法做了指导,作文、练习都各有不同的批改方法,要监督学生及时的订正。周老师的建议中肯而实用,她指出的这些也真是我平时教学工作中所欠乏之处,以后我要多多学习才好。

  上课是挺累的,可是上完一节自己精心准备的课还是很充实的,并且又得到了这么多老师真诚的建议,是幸运也是幸福,真不错。

  《慈母情深》的优秀教学反思2

  首先从语文课来说,本次教学对于学生的朗读指导是完全不够的。上完这节课后,自己的第一感受就是学生一直在找句子找词语、思考、说理由。课堂中多了一份思考,少了一份“热闹”。这个热闹指的是对文章中的重点段落中的重点语句朗读很少,没有出示这些句子,更别说指导朗读了。这都是由于自己太关注德育的渗透,忽略了语文课这一基础。现在仔细想想,既然是渗透课,那就应该在上好语文课的基础上去渗透德育。语文课是手段,也是目的。是通过一节语文课来表现其中的德育教育。第二个感受就是自己对板书的重视不够。没有精心设计,一节就写了一个课题。有人说过,一个好的板书能看出你这节课上了些什么,上得怎么样。我觉得是非常有道理的。一个题目的板书显得太单调了,也失去了板书的作用。

  其次从公开课来说,这节课的观赏性不强。如果作为平时的常规课还过得去,但对于公开课来说,这节课太过平常。课件制作不精美,教学设计不巧妙,准备的教学用具也不齐备。比如“扩音器”。由于本身一直在农村任教,学生数也比较少,在本校上公开课的多媒体教室不是很大,而在外校上课学生数几乎翻了一番。这么多的人数,肯定要求教师的声音够响亮,否则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也会影响听课老师的评课。这是一次校外公开课,因此课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十分重要的。人对于陌生的.东西总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所以课前交流就尤显关键。特别是对于年轻老师来说。成功的课前交流可以使你提高上课效率,学生也能能专注你的教学,而不会去关注你带来的陌生感。

  最后从德育渗透课来说,本课想渗透的主题是母爱。虽然学生说了自己的母亲,说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母爱故事,也写了自己想对母亲说的话,但总觉得这不是学生由衷表达出来的。通过这一德育渗透课,让我体会到德育是一个持之以恒的事业,仅靠一次两次的教育教学是达不到目的的。只有时时刻刻,不断地、处处地教育、渗透,用眼睛看,用嘴巴说,更重要的是真实地去体验,学生的感受才会是深刻的、真实的。否则我们看到的是浮在表面的东西。

  《慈母情深》的优秀教学反思3

  《慈母情深》是梁晓声的小说《母亲》里的片段。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往事,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一、紧扣课题,诱发思维。

  《慈母情深》属略读课文。紧扣题目,诱发学生思维的散发原点,把题意引向文意,让课题成为导引学生解读文本的切入点,有效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板书课题后,在“深”字下做了着重号,让学生提问:慈母的"情"到底有多深? 学生在争先恐后中体会到了自己父母对自己的情深。

  二、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通过对表现慈母情深的重点句进行讨论,交流。

  以句带篇,以点带面,课堂上的讨论与交流,营造了自主,合作,平等的良好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学生在研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切磋中激发出创新的灵感,在交流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抓住"龟裂的手","皱皱的毛票","疲惫的眼神","塞","酸"等词语和两个表达很特别的句子"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我的母亲","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体会慈母的憔悴,慈母的瘦弱,慈母的疲惫不堪,慈母的辛苦劳累。母亲挣钱竟是如此的不易,然而当儿子要钱时,母亲却毫不犹豫地一塞,"这塞的仅仅是钱吗 "学生们把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课文中这位母亲的崇敬纷纷表达出来——这塞的是母亲的汗水,母亲的辛劳,母亲的宽容,母亲的疼爱,母亲的生命。使慈母的深情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脑海。

  三、课文记叙的是六十年代的故事,对于现在的孩子难以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这对理解课文带来了障碍。

  为了能让现在这些孩子体会到课文中的困苦生活,我补充了梁晓声的原著《母亲》中的几段文字,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理解课文,更加深了对母亲的崇敬。

  《慈母情深》的优秀教学反思4

  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钱正权说:语文课要有两种趣味——情趣与理趣,有了两种趣味才是完整的语文课。有情趣,就有真情的感动;有理趣,就有深切的感悟。有感动,又有感悟,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全面提升。两脑并用,则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协调发展。课改以来的语文课,人们多关注于情趣,至于理趣,即理性思维似乎遭到了冷落,笔者觉得有失偏颇。它有悖学习语文的规律,不利于学生精神领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次教学《慈母情深》的目的也就是想借此验证。

  本次教学中,我力求做到的以下几点:

  一、在课文的情景中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在本次教学中,我没有片面的、急功近利地惊醒语文技能训练,没有让学生从书本上去生吞活剥地记诵词语,或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语文知识,而从根本上忽视了到语言的源泉那儿发展语言。在课堂上,我的教学方法多采用串读串讲串问的模式,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的顿悟,语句的美感与灵性。

  二、重在建设学生的精神家园。

  从阅读教学的角度说,学生学习课文不同于一般性的文艺欣赏,只需体验情感,发展情感。学生阅读课文,进去了还得跳出来,沉浸其中跳不出来也并非是件好事。即在课文里经历了一番情感体验以后,跳出来,能冷静地对课文作一番思考,能作一番评价,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思考得越缜密、越深刻、越有见地,越能表明理性思维的水平。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构建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还要有一个深沉的理性世界。可是在本次教学中,也因此,我教学有让学生游离于文本之外了,回答过于理性化了,造成第一点的失误。

  三、立足文本,读中悟理。

  优化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由的心理空间。“说出来”已经不是“学习”本身了,而是学习结果的交流。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将“读”划分为多种方式进行训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以读为本,读的教学就是“品味”的过程,让学生通过阅读,进入角色,走进课文作者的情感世界。通过读,学生同文本真真切切地畅谈,获得感悟。对于小学生来说,感悟往往比理性的逻辑分析更加重要,更加管用。学生在读中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才能达到文学欣赏“体验玩味”的境界。

  四、读中得法,拓展写作。

  学生在理解了内容以后,反思作者是怎样观察生活、提炼生活的,怎样思考、怎样选择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大体上是指这些方面的。所以,我举课文例子的目的自然不在例子本身,在于举一隅而三隅反。学习了课文的写作方式,教会学生用细节描写人物,教学引导学生,从课文的这一句、这一段、这一篇的语言现象中抽象(领悟)出一种语言模式,一种明晰的表达方法,以便学生在新的语言表达情景中模仿,把读与写结合起来,或作为语言表达上可供借鉴的他山之石。

  五、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用的不足。

  因为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文学欣赏也具有多元特征,学生是尽可能地以自己的理解去体味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的美,绝不可能有标准的答案,教师也不可能有权威性意见,教师一切教的活动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服务的。教师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文学欣赏的潜力,教师只是在挖掘这种潜力。这样,每个孩子都有自信心,感到自己也能体会到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意境。师生之间打破了原来的拘谨,营造出和谐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但是我在教学中,这方面做得不够,今后还需要努力。

  《慈母情深》的优秀教学反思5

  《慈母情深》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作者梁晓声在少年时代渴望得到一本心爱的长篇小说,想得整天失魂落魄;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用龟裂的手指掏出了一大把毛票,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去买《青年近卫军》。作者深为不安,他用这一块五毛钱给母亲买回了一瓶水果罐头,结果遭到一顿数落。尔后母亲又凑齐了一元五角,作者拥有了平生第一本小说。从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出深沉的母爱。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

  课文中买一本书、一听罐头花了一块五毛钱,在现在看来一块五毛钱是非常少的,连一杯奶茶都买不了。现在的孩子肯定体会不到梁晓声那个连年自然灾害时代的生活困境,为了让学生对那时的生活状况有所了解,我事先要求学生向爷爷奶奶了解过去的生活,并在课堂上将那时的生活做了对比:那时的工人一个月只挣十几块钱,一支铅笔2分钱,这一本书一块五,应该是多么大的一笔钱啊!母亲要辛苦工作多少天才能挣一块五呢!让孩子体会母亲工作和支撑家庭的苦楚,引导学生体会朗读写母亲工作的部分。

  在感悟文本的时候更注重的是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教学中,我将家庭境况,母亲的艰辛与母亲对孩子的爱和希望放在一个矛盾却又和谐的教学背景下教学,我引导学生对比感悟,对比读,让学生反复地,用各种形式去读,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一种无痕的指导,不露声色地使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文中人物对话。一层层的深入,使学生内心感情的涌动在老师的鼓舞下变成了读和说,使整堂课充满了生气与激情。慈母的形象也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每个学生的心目中打上烙印,最后自然而然就悟出了母爱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