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上了一节“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总复习”的复习课。一节课下来,感觉到一种无力感,上得并不流畅,上课的老师“累”,学生“累”,听课的老师也“累”。静下心来,好好反思,为下一次的教学作准备。
为什么这节课会让人有“累”的感觉呢?下午上课,大家的精神状态不够好?课型的问题?(因为是复习课)。我想,这也是一小部分的原因罢了。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课后感受:
第一,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不够熟练。《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六年级下学期整理与复习中的内容,是在学生直观的认识了立体图形,并初步掌握关于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这四种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复习。学生对一些相关内容理解不够透彻,比如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等。所以在上课时,学生不敢举手发言。出现了许多冷场的场面,甚至变成是老师像上新课一样地讲授。
第二,对学生课前的复习情况不了解。考虑到学生的学情问题。很多同学没有做好复习工作,导致了课堂上的一个汇报环节没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对复习课的理解不够透彻,方向把握不准。大家都说,复习课是一种挑战,将一节复习课上好不容易。从备这节课开始,我就有这种感觉。以前都是以新授课为主,形式可多样,但这次是一节复习课,怎样去备好这节课?也上网找了许多的材料,但却无从下手。脑子里没有清晰的思维,思考着究竟以何种形式进行复习?整理与练习的比重是多少?以梳理知识为主还是以练习题为主,又或是两者相结合?是让学生在课前整理知识还是课堂进行整理呢?……许多设想,许多疑惑,感到迷茫。后来想想,这节复习知识的含量大,一节课想把梳理知识与有层次性的练习相结合,有相当大的难度。然而复习已学的知识,并建构起一张知识网络,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是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就想着,这节课以学生梳理知识为主,通过本节课让学生获得整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并形成建构意识。再进行一两道练习题,那有层次性、针对性的练习题放到下一课时。
因此,我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复习,进一步分清表面积和体积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进一步理解、掌握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及计算方法,加深对所学形体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围绕这一目标,我设计了让学生整理复习,形成网络汇报交流,回忆推导过程,分析立体图形计算公式的内在联系等环节。可以说教学流程的设计比较清晰,但由于自己对教案的不熟悉以及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不了解,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所以说如果下次再上这一内容,我必须要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要花时间引导学生如何整理知识,这样才能更有效进行复习。
【教学难点】 能运用表面积、体积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与反思
1.计算下面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1)揭题: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2)出示上图:谁来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你会算这三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吗?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指名说一说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各怎样计算?
2.
(1)刚才复习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谁来说一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容器的容积?体积和容积有区别吗?
(2)出示上图:你还记得这四种图形的体积怎样求吗?字母公式是什么?
(3)指名汇报。
(4)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些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你还记得吗?
(5)小组交流。结合学生汇报,课件出示过程。
3.求下面立体图形的体积。(课件出示)
(1)一个正方体,底面周长是8dm。
(2) 一个长方体,底面是边长12cm的正方形,高是50cm。
(3)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12.56cm,高是5cm。
(4)一个圆锥,底面半径是3cm,高是4.5cm。
(1)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这些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下面我们就来运用这些公式。
(2)学生逐题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1)一间卧室地面的面积是15( )
(2)一瓶牛奶大约有250( )
(3)一间教室的空间大约是144( )
(4)一台微波炉的体积是92( ),容积是25( )
(1)师: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从小到大分别有哪些?我们学过的体积单位从小到大分别有哪些?如果物体是液体时,它的体积我们一般用什么来表示?
(2)学生完成填空,指名回答。
5、0.5m3=( )dm3 4050dm3=( )m3
0.09dm3=( )cm3 60cm3=( )dm3
1.04L=( )mL 75mL=( )cm3
(1)提问:相邻体积间的进率是多少?
(2)学生完成填空,指名回答。
6.过渡:刚才我们复习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拓展训练(课件逐题出现问题,逐一进行解答)
1.一个长方体鱼缸,长40厘米,宽40厘米,高35厘米。
(1)它的左侧面的玻璃打碎了,要重新配一块。重新配上的玻璃是多少平方厘米?是多少平方分米?
(2)如果把金鱼缸放在柜子上,柜子上至少留出多大的`面积?
(3)做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4)李叔叔在购买这个鱼缸时为了方便携带,用一个外包装是长42厘米,宽42厘米,高38厘米的长方体纸箱来装。做这样一个纸箱至少需要硬纸板多少平方厘米?(接头处忽略不计)
(5)鱼缸所占的空间有多大?
(6)在鱼缸里注入32000毫升水,水深多少厘米?(玻璃的厚度忽略不计)
(7)再往水里放入一些鹅卵石,水面上升了5厘米。鹅卵石的体积一共是多少立方厘米?
(8)如果鱼缸玻璃的厚度是2厘米,那么鱼缸的容积是多少毫升?
2.制作下面圆柱形物体,至少各需要多少铁皮?
(1)提问:这三个物体的形状各有什么特点?
(2)学生独立解答。
【教学反思】
如果说新课教学是“画龙”,那么复习则是“点睛”。但很多老师感到“复习课难上、复习课难教”,怎样才能让复习课上的更有效呢?下面谈谈结合这节课的设计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梳理
本节课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课的一开始,我让学生回忆了什么叫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各应该怎样算,接着让学生回忆了什么叫体积?什么叫容积?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别?计算公式是什么?体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整理、合作讨论参与,最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梳理成出知识网络。 二、建立知识系统注重拓展延伸
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对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使学生所学的分散知识系统化。另外在复习课中要精心设计开放性、综合性的习题,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表现个性、激励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和帮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
总之,上好复习课,需要老师敢于放手,敢于创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参与全过程,学生将带给你一个个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样的教学一定会更加的扎实有效。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应该是小学数学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最后毕业考试必不可少的内容。
首先,复习表面积的概念。我问学生什么是物体的表面积,学生一时还真答不上来,只有几个同学说出物体表面面积的大小就叫物体的表面积。
然后,复习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先复习长方体的表面积,我问长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学生基本都能回答上来,就是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然后,拿出长方体模型,让学生再直观地感受一下,接着复习长方体的长、宽和高,让学生回答上下面是长×宽×2,前后面是长×高×2,左右面是宽×高×2。再复习正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很轻松的回答出来棱长×棱长×6。再复习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是比较抽象的,尤其是侧面积,所以我还是拿出了圆柱的模型,让学生说一说圆柱的表面积是指那几个面的面积,并且怎么计算,底面积+侧面积×2,主要是侧面展开是长方形,长是底面周长,宽是高,所以侧面积是底面周长×高。
最后,表面积公式复习过以后,关键是应用,所以我就出示了一些有关表面积的应用题,让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到底要算哪些面的面积。比如无盖的长方体鱼缸,就少算一个上面就是少算一个长×宽;比如圆柱形的烟囱,就只算侧面积,不包括两个底面积;还有在长方体水池的内壁抹上水泥只算底面积和侧面积,不包括上面的面积等等。锻炼孩子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表面积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再强调,到自己做题的时候,还是有的同学不仔细审题,机械的把所有面的面积都算的情况。
上复习课对我来说是尝试,也是挑战。虽然平时的每节单元复习课我都精心准备,但每次都是我满怀希望走进教室而又失落的走出教室。我一直也在摸索着该如何上好复习课,这次挑战六年级总复习课需要更大的勇气。从教案的构思设计,到课件的制作都是在没有参考的情况下亲自动笔动手完成,因而不论是失败还是成功的一节课都让我收获颇多。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想法;
一、以学生为主课堂才能更有效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我这节课整个的活动设计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学生置于一种和谐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中。比如开始我考虑到学生会紧张我就用奖品激励学生勇敢的积极发言;习题的选择我改变了平常的设计方法,如果只是一味的呈现题目,学生会感觉到枯燥乏味。让学生事先出题,教师根据学生整体水平选择题目,并用金题榜的形式呈现,这样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
二、教师多积累多反思才能打造精彩课堂
书到用时方恨少。教师的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今天的整理这一块,如果平时的教学中不注意知识梳理,可能学生的知识卡片连今天的效果也达不到。有了足够的经验和知识底蕴教师才能在课堂上保持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有效的捕捉学生的问题,才能更好的生成知识或解决学生的思维困惑处。这也正是我做的不足之处。比如我让学生在评价我的整理方案时,学生说我把体积都放在一块了。当时我就没有更好的将儿童语言用数学化的语言再表述出来。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是说要多学习,多观察,多积累,多反思。
对于本节课存在的严重不足有以下几点:
1、习题的设计缺乏层次性。
我的设计意图是好的,让学生出题,但我只考虑到学生最容易错的题目作为习题练习,但没有精心的设计,没能体现知识的层次性。
2、没有更好的利用学生的有利资源。
本节课的一大特点就是重在让学生整理知识完善认知结构。学生整理的也不错,但在课堂上我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整理卡片的作用。另外学生自己出的题目,如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出题意图,或像选择题第4题那样,说说每个选项的意图效果会更好一点。
3、没有更好的关注知识本质和注重知识间的沟通。
说实话关注知识的本质是我在课堂上较少关注的,有时自认为很好的东西其实只是在流于形式。对于数学这门严谨的课程来说的确要关注它的本质,应该回归它的数学味。意识到这一点是我本节课最大的收获。总之,经历了这节课,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但我还年轻,也希望通过这样一次一次的摸索能快速成长。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有关交通协议书模板合集六篇
意向协议书模板合集八篇
房屋补偿协议书模板集合九篇
保险合作的协议书范本
新课标下政治教学反思范文
蝴蝶到我家教学反思范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反思范文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范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六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读数和写数课后的教学反思(通用五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草原教学反思十五篇)
小班教学反思汇编十五篇)
指数函数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景阳冈教学反思十五篇)
中班降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要注意饮食卫生
人教版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小学中年级音乐识谱的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反思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一株紫丁香的教学反思案例
立体电子贺卡教学反思
物理教学教学反思
踢毽子小学一年级体育上册教学反思
跳长绳优秀教学反思(通用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