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张东东老师

  大班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班级概况:

  我们班组有38名幼儿,男生比女生多。我们大班的幼儿,在经过两年的幼儿园学习生活后,幼儿的健康情况得到较好发展,不管是在基本动作以及身体素质上每一个幼儿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在把握基本动作的同时,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正确性得到发展,对动作的感知和领悟的能力有所进步,喜欢用各种运动器械锻炼身体,早操动作发展较好,幼儿喜欢参加早操活动,提高了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爱好提高了,同时发展幼儿了的基本动作。

  二、总目标:

  1、养成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喜欢到大自然中去锻炼身体。

  2、用幼儿赶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3、帮助和改进幼儿的走、跑、跳、投掷、钻爬等基本动作,帮助幼儿掌握有关的粗浅知识,使其动作灵敏、协调、姿势正确。

  4、帮助体弱幼儿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帮助肥胖儿增加锻炼强度、密度,有效控制体重的增加。

  5、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6、培养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团结合作、遵守规则、勇敢竞争、不怕挫折等良好品质。

  7、逐步提高幼儿的做操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的空间概念。

  三、具体实施:

  9月份

  夹球接力(跑)、伦敦桥(钻)、跳、跳、跳(跳)、贴铁饼(跑)。

  主要锻炼幼儿跑、跳、钻三项能力,要求幼儿能够快速跑动、连续跳跃以及灵活穿越,使幼儿的动作更加灵敏、快速,并且确保姿势准确。

  10月份

  扔沙包(投掷)、海狮玩球(拍)、老鹰捉小鸡(跑)、炸碉堡(投掷)。

  主要锻炼幼儿跑、投掷、拍、踢的能力,要求幼儿能够快速跑动、挥臂投掷、用手连续拍球以及用脚踢球,使幼儿在运动过程中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增强幼儿各方面的协调性。

  11月份

  老鹰捉小鸡(跑)、夹物跳(跳)、玩圈(钻)、排球障碍赛(拍)。

  培养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自信、友爱、勇敢、守纪律等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

  12月份

  跳格子(跳)、木头人(跑)、钻电网(钻)、立定跳远(跳)、进背篓(投掷)。

  练习幼儿跑、跳、投掷、钻爬、基本动作,帮助幼儿掌握有关的粗浅知识,能轻松自然地双脚同时向前跳、向上跳,使其动作协调、姿势正确。

  1月份

  合作踢球(踢)、打保龄球(投掷)、信号灯(走、跑)、磁铁和铁(跑)。

  我们采取增强合理的运动,帮助幼儿的体格发展,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增强体质。对于体弱儿我们将在活动方面多注意,降低活动密度。

  大班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班幼儿有55名,其中男孩子26名,女孩子29名,本学期班上来了六位插班生。班上幼儿总体来说对学习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善于观察事物,记忆力好,善于模仿;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事物,思维活跃,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同伴间的关系较为融洽,而且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积极热情,有集体荣誉感。但在责任感与独立性方面,相比之下较为欠缺,具体表现在做值日生较拖拉、部分幼儿不爱收拾玩具、有的做事情缺乏坚持到底的毅力和恒心。另外还有个别幼儿吃饭太慢,此外还有部分幼儿有挑食的习惯,有个别幼儿睡午觉较迟入睡。这些都有待于本学期进一步改进。大班是幼儿园的最后一学年,也是关键的一年,面临的紧迫问题是“如何与小学作好各方面的衔接?”,以及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习惯、态度、意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本学期将重点放在孩子习惯的培养与形成方面,为幼小衔接作好前期准备。

  二、教育教学

  1、继续抓好一日活动常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卫生习惯。形成有序的生活、学习、游戏的氛围。

  2、依据《纲要》的精神,本学期开展主题和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利用本园的场地优势,开展好体育活动和户外组织活动。

  3、抓晨间锻炼,充分调动幼儿按时来园的积极性,对个别经常迟到的幼儿,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获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4、继续抓好户外活动,提高每日一小时户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在充分保证每天户外活动的同时,提高活动质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强体质。

  5、结合主题教育为幼儿创设与教育活动相适应的生活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

  6、培养幼儿做好值日生工作,学习收拾餐后的桌面,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觉性。

  7、认真分析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力争使每位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较大的提高。

  8、时时刻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结合安全教育月开展相关的活动,让幼儿收到教育。

  三、卫生保健:

  1、搞好班级卫生工作,做到“时时通风、日日消毒”,为幼儿创设一个卫生、整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教育幼儿爱清洁、勤洗手,做好流行病的预防,提醒幼儿少到人多的地方。

  3、配合医生给幼儿测查身高、体重和护齿的工作。

  4、保证进餐、午睡质量,抓好生活护理,平时多注意提醒幼儿喝水。提高出勤率。

  5、知道出汗了就要及时更换衣服或隔汗。

  6、注意季节性疾病的预防,做好班上清洁卫生工作,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四、家长与社区工作:

  1、利用休息时间对新生幼儿进行家访,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与家长相互相交流育儿经验。

  2、每月认真填写《家园联系手册》,评估每位幼儿的发展情况,积极收集家长的反馈意见,并通过与家长直接交流和书面帮助家长解决疑难问题。

  3、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总结上学期的工作情况,并汇报本学期的工作按排,针对班上在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幼小衔接和家长要配合的工作和家长进行交流,收集家长对本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对生病的孩子及时打电话慰问,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

  5、平时多关注幼儿,让幼儿健康的成长,并帮助班上每一幼儿建立《幼儿成长档案》。

  6、根据幼儿在园情况,利用早晚接送时间和个别家长进行交谈,反映幼儿在园情况,力争做到家园同步。

  五、每月工作安排:

  九月

  1、对新生进行家访。

  2、建立班级的各项常规;坚持每天户外活动前对幼儿进行安全提醒,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3、制定艺术特色活动的计划并组织进行教学。

  4、编排课间操,让幼儿学做新操。

  5、召开家长会,介绍本学期的重点及配合的方面。

  6、组织幼儿护齿。

  7、“国庆歌咏会”。

  十月

  1、班级区域的检查。

  2、测查身高、体重。

  3、组织幼儿测查视力。

  4、音乐游戏交流。

  十一月

  1、家长开放日。

  2、继续开展主题活动。

  十二月

  1、开展迎新年活动。

  2、整理主题活动的资料、交流经验心得。

  一月

  1、召开小小运动会。

  2、幼儿测查身高、体重。

  3、家长问卷调查。

  4、总结班级工作,撰写论文。

  5、作好学期末的各项收尾工作。

  大班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三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同时,社会学习又是一个漫长累积的过程,仅靠一两次活动的教育是不够的,要以各种形式带领幼儿走进社会,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使幼儿获得感性的社会经验,努力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在2~3岁时已能听懂老师及家长的要求,并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5~6岁的幼儿理解能力及自控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且面临着进入小学接受小学教育,因此行为习惯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

  行为习惯的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生活习惯:此时的幼儿已具备较强的自理能力和较强的独立意识,渴望自己做一些事情,我们要充分开发利用幼儿这一时期的生理特点,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同时,养成早睡早起,讲究卫生等好的生活习惯。

  2、学习习惯;

  大班幼儿将进入小学,成为小学生,因此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诸如自己整理文具,按时上幼儿园,上课认真听讲等。幼儿在家中多是大人照顾过细,时间概念淡漠,做事拖拉,所以,在大班阶段要加强幼儿时间概念的培养,通过竞赛等活动帮助宝宝养成做事有条理,时间概念强等必备的学习习惯。

  3、社会生活中的规则;

  幼儿走入社会后成为社会中的人,要了解其中的各种规则,不能随心所欲,总以自我为中心,要学会与他人相处,交流、合作。因此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生活规则,如上幼儿园有哪些规则,到各种公共场所应遵守哪些规则等,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各种标志的认识

  社会生活中尤其在公共场所存在多种的标志,以表示各种意义。幼儿要学会看各种标志,理解标志含义,并按照标志的要求进行各种活动,真正形成自我约束力,形成自律而非他律。所以,要以各种形式、生活结合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标志,以便幼儿能及时、准确的理解各个含义。

  三、认识家乡、了解祖国

  了解家乡的各种物产,及环境,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继而引申到祖国,引导幼儿了解祖国,了解祖国的过去、现状,构想祖国的未来。培养幼儿热爱祖国、为祖国自豪的情感,培养幼儿为祖国的发展而振奋的精神,培养幼儿愿意为祖国的振兴而贡献力量的责任感使命感。

  社会领域的教育要改变以往“只求课堂效果,忽略幼儿情感体验”的作风,。要以幼儿的情感体验为主,要让孩子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获得直接的,感性的认识,在与人的交往中,在生活中去主动的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而非从老师的表达陈述中接受知识,要改变老师为主、课堂为主,要让家长、社会群体参与到教育生活中,帮助幼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