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教学计划模板合集五篇

孙小飞老师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 篇1

  一、教学目的:

  (一) 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主动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二) 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大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三) 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四) 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

  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物理知识,知道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不断了解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中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五) 进行思想教育

  物理教学必须结合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物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阐述物理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求实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介绍科学家热爱祖国的事迹,介绍我国历史上的科学技术贡献,绍我国现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讲述祖国和家乡建设的发展前景及其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培养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对*祖国的热爱,树立为祖国和家乡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六) 培养刻苦的学习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需要动脑、动手,并克服一定困难才能达到的。刻苦学习的精神不仅对学生当前学好物理是必要的,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也有重要意义。所以,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刻苦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很重要。要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习惯,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习惯,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习惯。自学能力对每个人都是终身有用的。培养自学能力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行相关的资料收集和有针对性的阅读,设法解决问题。为迎接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 篇2

  我所任教的是一所初级中学。学生差异、分化很大。简单地说,这些学生将来所处的社会层次的跨度也是很大的。对于这样的学生,如何实施初三最后总复习阶段的教学呢,我想从自己多年从事初三教学工作的情况来说一下一些想法和做法。

  第一轮时间从3月中旬到4月中旬,历时5周,对单元知识进行系统复习、梳理。这一轮复习可以遵循这样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各知识块的知识复习要交叉进行。根据《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与训练》,初中物理共分13个单元。前7个单元为力学知识,接下来是光学和热学知识,各占2个单元,最后是电学知识,共4个单元。如果复习时按其次序逐章复习,学生事先知道了顺序,同时由于同一知识块的单元知识放在一起,学生往往会产生枯燥的感觉。可以先讲一部分力学知识,插讲一个光学单元,再将一部分电学知识,再插一个热学的单元。第二个原则是先主再次。根据历年中考试题的分析,中考涉及10个重点知识,在每年的试题中必考,而且所占的比例约60%。这10个重点知识分别为力的概念、平衡力、密度、压强、反射定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比热、串并串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它们共涉及7个单元,可以先复习这7个重点单元再复习其余次要单元。如先复习力、密度、压强,浮力、机械、运动可以放在最后。因为学生在复习之初,都会较认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疲劳。这时再复习其次的6个单元。这6个单元不仅次要,而且相应地难度也较低,学生往往比较容易度过这一段时间,又不影响教学进度和学习效果。第三个原则是初二、初三的内容交叉进行,也无非是给学生一个调节,加强新鲜感。

  第二轮复习,从4月中旬到下旬,即区水平测试之前,为时2周。这两周以这时块为单元进行复习,并穿插历年的模拟卷的强化训练。这主要是考虑到第一轮复习,虽然对13个单元都过了一遍,再由于第一轮历时较长,许多知识容易遗忘。再者要把各单元知识适当综合,以使学生能较早接触,适应水平测试题。因为水平测试题难度与中考接近,而第一轮复习,以基础知识为主。所以学生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这次考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填报志愿的问题。第三轮复习,从5月初到5月底,即毕业考之前,历时3-4周。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放在一些中等题上。主要进行一些专题复习。同时由于一部分学生毕业考后要分流入学,采用分层教学。课后作业把10个重点知识再过一边。

  专题复习可以可以分成4类。第一类是题型专题,如:作图专题、计算专题等。第二类是难点问题专题,如:故障分析、归纳能力训练等。第三类是热点问题专题,如:电学实验压轴题、固体压强推导题、液体压强中的模型应用等。第四类是弱点问题专题,如: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综合应用,这部分知识难度不大,但是由于是初二的知识,又有一定的综合性,所以学生往往会有一定的困难。

  这4类专题复习可以交叉进行,视学生情况而定。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所取舍。

  比如作图和计算专题,这些题目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太简单了可以不用,但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尤其是基础很差的学生,这部分题目直接关系到他是否能及格,是否能毕业。所以要花大力气,保证这类专题的复习。对于这部分学生还有一个复习重点是历年的毕业考试卷的强化训练。专题复习和历年的毕业考试卷交叉进行。教学时,前半节课讲解,后半节课学生独立练习,课后批改以后,对每个人进行个别辅导,独立订正,直到全部通过合格为止。然后让他们再来做一份

  初中物理知识点分散,总复习时难度较大,特别是第一次带初三的青年教师,感到茫茫题海,无从下手。怎样从宏观(整体复习方案)、微观(课堂教学模式)及学生心理等方面进行调控,以提高复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以上几个方面谈谈我在近几年初三物理复习中的实践和思考,以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制定严密的计划,采用三轮复习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考复习前应制定严密的计划,计划要细,细到本节课的复习目标是什么,做什么类型的题,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等。计划还要全:包含复习过程中的阶段性过关考试,学校组织的联考、全市统一的毕业会考等,另外对实验操作的复习和练习,也要合理安排。复习中要强调重点,多练难点,不漏知识点。鉴于现在中考命题指导思想的逐渐转变,从宏观上进行三轮复习是必要的。

  第一轮:抓住课本,夯实基础.

  可看课本再现知识,再有针对性的选择习题,以点代面,突破薄弱点,教材中的难点。这轮复习实际上是完善初中物理复习目标,使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网络化,便于学生记忆。这么多的知识点如果仅靠老师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变成新课的浓缩,在有限的时间内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效的,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动眼、动脑、动手,分析讨论问题,然后再总结,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不要为学生包办一切。对于一般性的考点通过练习再现,对于考点中的重点、难点要以例题形式出现。如对力学中的难点《浮力》的复习,首先要深化对浮力公式的理解,F浮=液gV排中, 液不是物体的密度,是物体所浸入的液体密度,V排也不是物体的体积,是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只有物体完全浸没时,V排才等于V物。其次对浮力在中考中出现的题型举例分析,包括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用弹簧称二次称重法测物体所受浮力,漂浮物体的计算等,最后对浮力与压强,简单机械有联系的简单的综合题也要涉及一些,这样既让学生尽早接触综合练习又能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

  第二轮:把握重点,专题复习。

  (1)板块式专题复习: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把所有内容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四大板块,重点加强每块知识的联系,提高复习的难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按题型专题复习:根据中考题目类型,分为选择,填空,实验(包括操作实验),计算等专题,进行专门练习,使复习纵横交错,从整体上掌握复习重点。

  (3)热点知识专题复习:把近几年来中考中的热点,重点问题编成若干个专题进行复习。此复习以练为主,以讲为辅。练习时采用题组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反复出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此题与彼题的异同,既顺利解决了问题又熟练掌握了方法,且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轮:针对考点,强化训练。

  经过前两轮的复习,无论从知识的掌握,还是从解题能力的培养都会有所提高,但在临考前心理上很不稳定,因此要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训练或模拟训练,以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二、学习物理概念,力求做到五会

  初中将学习大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而这些概念、规律,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应力求做到五会:

  会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

  会表达: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

  会理解:能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

  会应用:会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三、重视画图和识图

  学习物理离不开图形,从运用力学知识的机械设计到运用电磁学知识的复杂电路设计,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知识的条理化,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问题,用通常意义上的语言或文字表达都是有局限性和低效率的。所以,按照科学的方法动手画图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而且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在初中物理课里,同学们会学到力的图示、简单的机械图、电路图和光路图。大纲要求的画图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画图属于作图类型题,比方说,作光路图、作力的图示、作力臂图以及画电路图等等;另一部分,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所谓识图是指要注意结合条件看图,不仅要学会把复杂的图形看简单(即分析图形),更要学会在复杂的图形中看出基本图形。例如,在计算有关电路的习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来是串联、并联或是混联,如果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会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

  四、重视观察和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对于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因为只有通过对观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老师讲到参照物时,许多同学都会联想到:坐在火车上的人,会观察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飞奔而去。这个生动的实例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形象的认识。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重视实验,注意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物理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并独立完成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

  在认真完成课内规定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来判断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践中是否可行。例如,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学校绿地中一条弯曲小径的长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上学途中骑车的平均速度;还可以设计在缺少电流表或缺少电压表的条件下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这些都需要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判断、思维等能力,使自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决问题会更全面。

  五、学会两头堵的分析方法

  物理知识的特点是由简到难,逐步深入,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多,许多同学都感到物理题不好做。这主要是思考的方法不对头的缘故。

  拿到一道题后,一般有两条思路:一是从结论入手,看结论想需知,逐步向已知靠拢;二是要发展已知,从已知想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当两个思路接通时,便得到解题的通路。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两头堵的方法。这种方法说起来容易,真正领会和掌握并非一日之功,还需要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体会并加以应用。

  六、注意适当分类,把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

  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记错、记混。因此,可试着按照课文和某些辅导材料中绘制的框架图去帮助记忆和理解。

  有时,适当地对概念进行分类,可以使所学的内容化繁为简,重点突出,脉络分明,便于自己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可以不断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统化,不断地把新概念纳入旧概念的系统中,逐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概念系统,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中考物理考试要点分析

  知识点主要有,力学主要有四个:二力平衡(包括一条直线力的合成、功、功率、机械效率、),密度,压强,浮力。电学主要有三个: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

  力学主要要理解力的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三个重要力:一个是重力、还有摩擦力和压力。在学力学时,应该与生产、生活相联系,并且力争建立物理情景,千万不要死记硬背。对于每一个力学概念要加强理解,力争弄明白每个概念怎么来的,它在讲述什么内容,这个概论有什么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必要的训练,多做题,通过做题检验自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查缺补漏。

  电学

  电学计算题是初中电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常作为中考的压轴题.现行大纲规定:电路的计算限于两个电阻串联或并联的情形.为了增加中考试题难度,提高试卷的区分度,有利于重点中学选拔人才,命题者往往在电路的变换上做文章.如:电路中开关的开、闭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电路图中电压表的连接往往有别于常规,给学生对其连接实质的识别设置一定的思维障碍.

  我们认为:解析电学计算综合题的关键是教会学生用以下基本知识去简化电路:

  1、不计导线电阻,认定R线0.

  2、开关闭合时等效于一根导线;开关断开时等效于开路,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

  3、电流表内阻很小,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流表的地方可看作一根导线.

  4、电压表内阻很大,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压表的地方可视作开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

  5、短路模型:用电器和导线并联时,用电器中无电流通过,可以从电路的两节点间拆除

  6、电压表的连接有别常规时,可据关联分流法判断电压表跟哪部分电路并联,就是测那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力学:

  近年各地中考力学计算题主要以浮力问题为中心,把浮力、密度、压强、做功等问题结合在一起,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归纳起来,可以为如下几类:

  一、浮力、密度型

  例:(山西)如图1,重0.9牛的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为25厘米3。若对该物体施加0.3牛的竖直向下的力时,该物体刚好全部浸

  入液体中。(取g=10牛/千克)求:(1)液体的密度。(2)物体的密度。

  二、浮力、压强型

  例:(河南)将质量为0.25千克、体积为0.1分米3的物块挂在弹簧秤下。

  求:(1)将物块没入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为多少?(2)若盛水的容器

  是一个底面积为0.2分米2的圆柱形铁桶,则物块放入水中后,水对铁桶底部增加的压强为多少?

  三、浮力、密度、压强混合型

  四、解方程组型

  例:(北京)某人绳子将一物体从水面下2米深处的地方匀速提到水面下0.5米处的过程,人对物体所做的功为54焦。当将物体拉到有1/5体积露出水面时,让其静止,此时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40牛。不计绳的质量,忽略水的阻力,求物体的密度。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 篇3

  本学期本人将继续担任初三4、6、8班的工作,这是最后一学期了,面临的是中考,我将认真执行学校和教研组、备课组教学,开展教学研究,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并继续参加物理新课程标准、新的学习和培训,达到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而且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全面提高本人素质,努力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本人将立足于行动研究,务实求真,开拓进取地将物理教研、教改、培训等工作做好,作出成效来。

  一、 工作目标

  1.提升课堂研究的氛围。通过各种课型的研究来指导和提高本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进行研究,最大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极向本组学习如何评课,如何,如何鉴别一堂有效的课,并包括如何评价检测课堂教学效率(包括如何命题)。

  2.进行相关培训工作,更快地提升个人的教科研能力。定期进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与培训,突出案例培训及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相关培训。

  3.本学期面临期中考试,如何进行有效练习与讲评是目前本人重点探究的一个问题,期望能探索出适合本组教学的一些模式。

  4.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结合课题初步建设物理教学资源库,重点是备课和练习资源的建设。

  二、工作重点:

  (一)进行相关培训工作,更快地提升本人的教科研能力

  1.定期进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与培训,本学期重点学习《物理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教师如何做课题》等各类课程改革的材料,并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平时的课堂教学。

  2.加强案例培训,例如如何撰写教学、教学案例、教学等,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相关培训。

  3.积极参加组内教师间理论学习,参与和其他方面组织的论文撰写工作。

  (二)提升课堂研究的氛围

  通过各种课型的研究来指导和提高本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进行研究,最大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极与本组教师学习探讨如何评课,如何,如何鉴别一堂有效的课,并包括如何评价检测课堂教学效率(包括如何命题)。

  (三)教学资源建设

  积极主动参加备课组活动,结合课题初步建设物理教学资源库,一方面收集物理学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资料(包括典型的案例集,配套练习集),另一方面整理出物理学科的教学资料(包括有主题性的课堂录像,开发的校本化的课程,富有学校自己特点的课堂设计方案,特别是备课组所积累的系统的拓展性的练习资料)。

  三、具体措施:

  1、每学期初制定好个人工作计划,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措施有效。

  2、认真贯彻好教学常规,对自己备课、听课作如下要求:备课具体要求:(1)钻研,备详案,内容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有化解方法。重点突出教师如何指导学习知识,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不是详细的介绍教师怎样把知识教给学生。(2)加强与本组教师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定时、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听课:主动多听本组教师的课。

  3、认真做好教材分析。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分析,要从单元结构分析,到每课时的分析,并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

  4、改进本人作业的批改方式,要求批改要保证质量,对后进生可提倡面批,对作业进行评定,针对性的给予批评和表扬,以此促进学生。

  5、定期参加本组教学情况分析,交流研讨活动,根据每个班的学生特点,成绩的差异,找出每阶段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出好补偿练习,争取每章知识减少差生面。尽量统一练习。在每课时分析时,针对本人所教学生配备怎样的课堂练习,配备怎样的课后练习,要进行认真组合、筛选与变化。

  6、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观摩课。每学期上好一节示范课或教学研究课,共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7、配合学校做好阶段测试的命题、阅卷和试卷分析工作。

  8、认真进行学生质量检测与分析。对每单元要进行统一的质量监控,分析比较,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 篇4

  (一)、引入新课:

  教师分别用新、旧电池给同一个小灯泡供电观察灯泡的亮暗程度,让学生观察并回答所看到的现象。

  教师追问:新旧电池为什么会造成同一灯泡亮暗程度的不同?今天的学习会给我们新的启示。板书课题:四、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1)

  (二)、新授:

  1.建立电压的概念:

  (1)实验引入:把一节干电池、小灯泡、开关,按电路图用导线将电路连接起来。

  闭合电路中的开关,灯泡亮了;取下电池,闭合开关,灯泡不亮。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电路中不能形成电流,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2)介绍水流形成的原因,类比出电流形成的原因

  ①(教师操作,学生观察并回答)将装有水的U型管连通器的底部用止水钳夹住,两管内水面相平。打开止水钳,两管内水会不会发生流动?

  ②再向U型管内加水,使左管水面高出右管水面,打开止水钳,将会看到水从左管流向右管。在什么时候会看到水流?当两管液面不平是会看到水流。

  ③(教师解释)水位差形成水的压强差(又叫水压),水压是使水定向流动形成水流的原因。

  追问:你看到的水流时间长吗?怎样才能出现长时间的水流?(学生讨论)

  要始终保持两管的水位差。

  ④教师结合课本插图进行解释:我们可以用一台抽水机不断地把水从乙处抽到甲处(课本图13-26),使甲处的水总比乙处的水位高,由于水管两端总保持一定的水压,于是水管内就有持续水流。

  ⑤教师引导学生将水路与电路进行比较:

  两个水槽----电源的正、负极;

  两个水槽水位有高低----电源两极电位有高低;

  水位差形成水压----电位差形成电压;

  水压形成水流----电压形成电流;

  抽水机产生、维持水压----电源提供、维持电压。

  (3)归纳: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4)学生自习课本,了解以下内容:

  ①电压的符号用U表示。②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③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④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的几种电压值,要求记住的电压值:1节干电池电压为1.5V,一个蓄电池电压为2V,照明电路电压为22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超过36V。

  3.介绍电压表的使用:

  (1)学生分组活动、观察、思考、讨论:

  电压表的作用?表盘上标有字母V的含义?引导学生观察演示电压表:

  当使用“-”和“3”接线柱时,从表盘的下排刻线读数,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值是多少?

  当使用“-”和“15”接线柱时,从表盘的上排刻度读数,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值是多少?

  (2)利用投影进行电压表的读数练习。

  (3)学生阅读课本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①较零;②并联;③使被测电压不超出电压表量程;在已知电路中电压大小时,直接选择合适的量程;若不能判断,则先试用大量程,然后进行选择。

  (4)讨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异同点?

  (5)教师演示电压表的使用。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 篇5

  新学年已经开始,根据上学期的教学经验与教训,我认真的分析了自身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基本的情况,根据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有关规定,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一、 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工作,我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从容的面对课堂的各种突发的状况,与学生的相处也更加的融洽,初步建立了师生之间的友谊,学生也适应了我的讲课方式,能积极的在课堂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我讨论,形成了比较好的学习氛围,在这学期一定要继续的保持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工作能有更大的提高。

  上一学期四班学生的成绩一直很不理想,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下降了,学习好的学生的成绩有很多也是毫无起色,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与态度也不好,没有清楚的认识自己和他人,不知自己该干什么,这与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不好有很大的关系,尖子生少,两级分化较突出的状况依然存在。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在下一步的教学上要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二、工作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通过常见的实力或实验,了解重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b、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c、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d、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不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4、成绩目标:

  平均分43分,优秀率15%,合格率75%。

  5、个人进修目标

  作为新教师我一定虚心学习,尽快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严格备课并遵照学校要求严格执行二次备课制度,逐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四、工作进度安排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