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课堂教学计划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散文形、神合一的艺术特色。
2、品味语言,引导学生体味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并感受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与挚爱。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
【教学方法】
朗读──感受──赏析──朗读。
(教师引导学生从初步体察情感开始,逐渐进入细致深入品味阶段,使学生能渐入佳境,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思,从而体味到作品的意境美、语言美。)
【教学用具】
课件,多媒体设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梳理文脉,体味情感。
第二课时:深入品读:揣摩语言,赏析技巧。
(课时安排只是大致流程,可根据课堂情况灵活变通,各有侧重 相互渗透。)
【教学步骤和过程】
一、课前引导
1、情景导入:
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对于秋,或欣歌,或哀怨,或因它而寓之以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然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深浅,情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我们随着郁达夫去上个世纪30年代的古都,一起观秋色,闻秋声,赏秋景,感秋意,品秋味。
附:
缘情写景的咏秋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情景导入不可拘泥,目的在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明白,对客观景物的感受常常是融入了感受主题的主观情感的。移情作用。)
2、题意讲解:
故都二字表明描写的地点,作者用故都而不用北平或北京,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文章围绕秋之景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思想感情──以情驭景,以情显景。
3、关于作者及其背景:
郁达夫(1896~1945)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曾参与组织创造社。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社会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其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触,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的三年期间,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这段时间作者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写下散文《故都的秋》。
(灯片,可先提问学生。也可到理解课文出现障碍时再打出来以借助背景理解课文。)
二、听朗读录音(10分钟左右)
1、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讲作者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哪几个词说明?
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明确:
清──清闲恬静安谧。
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悲凉──落寞衰弱萧条。
2、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文章的基调。清净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境,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从结构上说这种对秋的概括的说法是文章的总起部分,也是文章的线索所在。
3、作者在写北国之秋时也写了南国之秋,那么,作者笔下的南国之秋有何特色?
分小组讨论,选取一名发言。
与这三个词相对应的是在写江南之秋的感受中使用的另三个词:慢、润、淡。这个对比,烘托出故都的秋与众不同的特色,也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此处可用几个问题来启发学生回答。
三、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并体会课文的清、静、悲凉的意味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分析鉴赏引导。
〖教学步骤和过程
一、课前复习引入──散文的有关知识
二、课文分析鉴赏引导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这种清净又悲凉的故都的秋都集中体现在哪些地方?作者用什么样的景物来表现这种沉静、悲凉的心绪呢?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学生讨论并阐述其感受最深的一部分。
讨论后分析:
⑴ 3段:作者为什么对陶然亭的芦花等这些著名的风景只是点到为止,面着力去描写家家户户到处可见的秋景?
⑵ 第3句中即使就是也这样的句式,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北平的秋意,果真是无处不在,它的色味特别浓烈。
⑶ 作者是如何描写清晨在院中看到的景象的?
明确:
作者笔下的秋景,屋和壁腰都是破的。
这些都是北平的景色,但并不能都反映秋的特色,用反衬的手法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突出北平秋晨静的特点,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为佳,日光本是暖色调,但在作者笔下却是漏的。
4段:槐树落蕊而知秋。
此处点明细腻、清闲、落寞三词。体现文章选择落蕊来综合体现清、静、悲凉之特点。
5段:秋蝉残鸣而报秋。
6、7、8、9、10段:秋雨淋人人知秋。
11段:枣树秋色之奇观。
2、除以上叙述描写了秋景外,作者还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写秋。哪里是集中的议论部分?
明确:第12段。
3、本段中心句是哪一句?
明确: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末尾两段从结构上看是总说(总括)部分。
4、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区别在哪个方面?用一个字来概括。
明确:味。
5、为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
明确:比喻。不是对比或类比。(学生旁注在书上。)
6、全文结构图示看投影。
7、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着在叙述和描写上述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呢?
明确:不是时间顺序,也不是空间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8、引申思考:你认为《故都的秋》取材有何特点?作者为什么不写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作者取材时能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与作者当时思想苦闷、追求隐逸恬适的生活情趣有关。
三、小结和作业
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挚爱之情。
从写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的表现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选用的材料往往是零散的。文中作者感官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却都连在了一起;文中作者思路所及而笔触点到的,有南北不同景点之秋色,以及中外文人和其作品,
它们之间更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却都能相提并论。材料组织也不讲求时间的和空间的顺序。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和悲凉。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浓郁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这就是缘情写景的写景抒情方法。
课外作业:借鉴课文的写法,写一篇《家乡的 》的散文。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教学计划集锦五篇
最新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小学校学年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有关班主任与教学工作计划六篇
教学计划集锦五篇
最新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小学校学年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范文
小学五年级计算机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高二数学随机抽样教学计划
人教版的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初中音乐教学计划范文(通用五篇)
幼儿园中班十一月教学计划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有关班主任与教学工作计划六篇
关于五年级教学计划锦集五篇
小学教育的教学计划(通用8篇)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三年级教学计划范文集合六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进度计划范文
高三第二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锦集7篇
二年级体育教学计划(精选五篇)
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范文(精选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