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期教学计划合集十篇

秦风学老师

学期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素,加深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四(1)、四(2)、四(3)、四(4)四个班品德与社会。四年级学生虽然掌握的基础知识比较牢固,但有些综合应用、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知道的比较少,同学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所以要求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做一个文明有教养的人;知道残疾人的困难,感受残疾人身残志不残的可贵品质,从而能尊重残疾人,积极主动帮助他们;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引导学生明白参加集体活动、热心为集体服务是热爱集体的表现,做到主动为集体做好好事,感受到只有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发挥各自作用,集体才能得到不断发展和进步。

  2、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了解家乡的巨大变化;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了解家乡风俗来历的基础上,观察生活中存在的迷信现象,树立移风易俗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3、知道交通工具的作用,真切感受它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方便;选择中知道几种常用的交通工具的特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顺利到达目的地;了解从古到今我国交通运输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巨大变化,感受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激发学生对祖国及家乡的热爱;学会编制小报;认识通信的迅猛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2、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3、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在了解家乡风俗来历的基础上,观察生活中存在的迷信现象,树立移风易俗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措施

  1、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

  (1)转变教材观。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案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

  (2)转变教学观。新的课程改革,把关注人作为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第一.要变“目中无人”为有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形成。第二,变“重结论轻过程”为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怎样学,通过什么方法学;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2、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理念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2)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引用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3、要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要采用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引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4、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要注意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采取以客观社会为基础与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广泛采用活动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探究发现训练技能,养成习惯。

  5、重视学生学业评价品德与社会课评价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要从每个学生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六、教学进度安排

  略

学期教学计划 篇2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物理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5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二、学年的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四、教学课时的时间分配和学年教学进度表 (附表格)

学期教学计划 篇3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学内容及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三单元“乘法”,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第五单元“除法”,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5.第二单元“线与角”,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6.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是在第一学段学生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作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体会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可以设计出一个美丽图案。

  7.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而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8.第八单元“统计”,内容有: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三、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5.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角。

  6.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变换制作美丽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能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变换中的平移或旋转的过程。

  7.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8.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复式统计图的实际意义,并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统计图;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预测事物变化的趋势。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大数读写的方法,乘、除法口算、笔算能力的培养,估算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笔算除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学期教学计划 篇4

  本学期我校立足校情,依托小教科、教师进修学校、电教中心等科室的工作要点,以“立足课堂,紧扣文本,拓展延伸,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有效落实课后五点托管,为工作总体目标,以教学活动为载体,夯实课改成果;加大信息化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迎接信息化达标;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一、工作内容

  (一)落实教务人员的职责,提升教务人员的管理水平

  依托小教科的工作要点,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本学期

  加强教务人员的管理力度,实行层级管理,建立一把校长、教学校长统筹统管,实施教务主任、学科组长年级负责制;落实教务主任专人专项负责制。强化管理人员的专业职责,促进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务人员的管理水平。

  (二)加大教学管理力度,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夯实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落实教学常态化管理,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评价办法,形成“查、改、评、树”体系,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向管理精细化要质量。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提高各学科教学的质量

  =1*GB3①所有学科继续实行电子备课。狠抓日教研提升教师备授课质量。

  =2*GB3②落实三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做好课后五点托管的实施,巩固减负达标成果。

  ③强化书法进课堂,充分利用pad信息化手段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

  2.落实教学精细化管理,提升常规工作的质量

  ①加强月常规检查、反馈力度。促进常规工作有效落实。

  ②发挥教务主任、学科组长引领,做实日教研,强化学科大组教研,加大校本研修力度,提高各科备课质量。

  3.立足课堂管理,践行新理念,提升课堂质量

  ①继续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本学期继续立足常态课,以“人人做课”、“创优杯”等教学竞赛活动为载体,总结提炼主题教学典型课例。

  ②加强作文教学的研讨。提高作文指导课、作文讲评课的质量。

  ③深化各学科主题教学的研究,提高课堂效率。

  (三)加强教师研训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1.加大研训力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①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实施多元研训。

  首先挖掘校内资源,发挥骨干教师工作室的作用,开展主题教学(说课、研课、磨课,展示课),课例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提升。

  其次采用参与线上教研和走出去的方式,拓宽教师视野,提升教师专业内涵,提高各级各类教师的专业素养。

  ②加强pad信息化的应用培训。落实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跟进白板使用检查力度,使电子白板操作,微课制作等技术应用常态化。

  ③继续探索线上线下教研的实效性。充分发挥人人通网上教研实效性实现资源共享。

  ④发挥学校科研立校的优势,加强校市区级课题研究,促进科研课题的升级换代。

  2.整合课程资源,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①立足校情,有效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着力推行阅读活动,实施主题阅读教学,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②加强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施,探索校本课程的科学评价体系。

  ③跟进书法、Pad课堂的过程管理,探索学校课程管理体系。

  3.完善学校绿色评价体系,促进师生多元发展。

  ①继续做好学校月质量、阶段质量分析的基础上,完善学校教师学生成长档案管理。

  ②以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营造书香校园,书香家庭。有效落实阅读活动。丰富学校绿色评价体系。

  ③继续探索小学科的课程整合体系,提升科技特色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绿色评价体系。

  (四)做好达标验收工作,促进学校发展

  1.狠抓信息化手段的使用管理,提高信息化手段使用的有效率。

  2.完善图书馆、阅览室的配置及管理,着力推行阅读活动,打造书香校园。

  3.立足校情,加大师生信息化培训力度,提升学校的使用信息化的软实力。

  4.强化科学实验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做好达标迎检工作。

  (五)其他重点工作

  1减负工作:巩固学校的减负达标成果,以实施课后托管为契机,培养教师、学生、家长读书活动。展读书节开放活动。使减负工作更有实效性。

  2.入学招生工作:严格执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预约登记制度,做好招生工作,实施科学配置班级管理。

  3.学籍管理工作:认真执行学籍管理条例,继续实施电子学籍管理,完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

  4.加强体卫艺课程管理,及学生异体制排查管理工作,营造绿色平安校园。

  5.语言文字工作:继续推广“每周一字词”工作,加强汉字积累。

  二、工作具体安排

  二月份:统筹布置启动教学工作新篇章

  1.立足单元说课例,课堂教学理念培训。

  2.学科组长例会:重申教学常规管理

  3.假期优秀作业展

  4.新学期学籍变更工作。

  5.制定教学、教务、教科研、教师个人教学计划。

  6.召开毕业班教师会。

  7.检查假期备课,完善教务档案及各项检查制度。

  8.召开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工作室会议。

  三月份课堂展示践行新理念

  1.启动人人作课活动展示

  2.科研课题会(英语、语文、一、二年级部编版教材主题阅读课题组)

  3.区青年教师素养比赛

  4.学科主题培训活动(语数外全员教师参与外出培训)

  5.启动主题阅读线上培训

  6.各学科主题教学课例展示研讨(依托人人做课同课异构形式)

  7.信息化培训

  8.月质量诊断、反馈

  四月份彰显教师风采创优杯教学系列活动

  1.布置达标迎检课研讨

  2.落实阅读课及课后托管的阅读管理

  3.创优杯教学系列竞赛活动

  4.参加共同体活动

  5.月质量诊断、反馈活动

  6.5-6年级学生学期末质量检测信息采集上报

  7.读书节启动仪式

  8.学期阶段质量诊断、反馈工作

  9.各年级学困生心理疏导

  10.毕业班教师会

  五月份达标迎检读书节活动

  1.信息化课堂教学诊断、反馈工作

  2.信息化达标迎检活动

  3.一年级招生工作

  六月份各年级教学质量展示月

  1.毕业班会,迎接学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2.主题教研展示,迎接区双优评选。

  3.学科组长交流展示评比活动

  4.课题总结会

  七月份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1.各年级学期末监测

  2.教师阅卷登统工作

  3.各年级组教学质量分析会

  4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学期教学计划 篇5

  教学目的:

  1、明确国画的特点,表现范围及历史源流。

  2、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3、通过学习,学员基本掌握国画的表现技法,能成功地临摹出好的范画及具备创作的能力。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画的工具、颜料的性能及选购、使用的一般知识。

  2、掌握写意花鸟画的用笔、用墨、用色和用水等的基本技能。

  3、掌握花草的基础技法。

  4、掌握禽鸟、畜兽的基本技法。

  5、掌握虫、鱼、蔬、果的基础技法。

  教学方法:

  1、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本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2、突出重点、难点、重演示、重辅导。

  3、搞好作业点评,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

  4、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教学内容:

  1、绘画工具和材料。

  2、荷、牡丹、月季、牵牛花、凌霄花、紫藤等的绘画技法。

  3、花草的绘画技法。

  4、禽鸟、畜兽的绘画技法。

  5、虫、鱼、蔬、果的绘画技法。

  教学重点:

  笔法与墨的训练

  教学难点:

  构图,造型,审美意识。

  教学实施安排:

  (一)课前教材工具准备

  1.收集中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便于学生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2.生宣纸、墨汁、毛笔(大中小三支)、毛毡、调色盘、笔洗、。

  (二)教学课程课时安排

  1课 兴趣课常规教学

  2课 教学示范,荷花

  3课 教学示范,鱼

  4课 教学示范,虾

  5课 教学示范,牡丹

  6课 教学示范,葡萄

  7课 教学示范,紫藤

  8课 教学示范,海棠

  9课 教学示范,配景、点缀物的画法。

  10课 教学示范,松树

  11课 教学示范,石头

  12课 教学示范,点景人物的画法

  13课 山水(一)

  14课 山水(二)

  15课 山水(三)

  16课 自由创作(一)

  17课 自由创作 (二)

  18课 自由创作(三)

学期教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的兴衰维系国家之兴衰,孩子的进步与徘徊事观家庭的喜怒和哀乐!数学这一科有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学科特点,在高考中的决定性作用亦举重非轻!夸张一点说数学是强校之本,升学之源。鉴于此,我们当举全组之力,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既分工又合作,立足高考,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原来良好的基础上锦上添花。

  二。工作目标

  1. 全组成员精诚团结,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弘扬一种同志加兄弟的同仁关系,力争使我们高一数学组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优秀集体。

  2. 不拘形式不拘时间地点的加强交流,互相之间取长补短,与时俱进,教学相长。

  3. 在日常工作当中,既保持和优化个人特色,又实现资源共享,同类班级的相关工作做到基本统一。

  三。主要措施

  1. 明确一个观念:高考好才是真的好。平时不好高考肯定不好,但平时红旗飘飘高考时未必红旗不倒。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在照顾到学生实际的前提下起点要高,注意培养后劲,从整体上把握好的自己的教学。

  2. 以老师的精心备课与充满激情的教学,换取学生学习高效率。

  3. 将学校和教研组安排的有关工作落到实处。

  4. 落实培辅工作,为高三铺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那么对难于上青天的教学我们应当从今天抓起。

  四。活动设想

  1.按时完成学校(教导处,教研组)相关工作。

  2.轮流出题,讲求命题质量,分章节搞好集体备课,形成电子化文稿。

  3.每周集体备课一次,每次有中心发言人,组织进行教学研讨。

  4.互相听课,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自我。

  5.认真组织好培优辅差工作以及竟赛的组织工作。

学期教学计划 篇7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期本班学生共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原班直升人,转入人。

  双基掌握情况:

  从本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因为是新课程,学生都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烈的好奇心,期待学习这门新鲜的学科。同时,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因而学生对物理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初步印象,通过引导也能挖掘一些学生潜在的探究既能和方法。相信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必能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育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能进入物理的世界里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认识。让充分理解学好物理对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2)智育目标:

  期评及格率达到优秀率达到。

  (3)双基教学要求:

  1、积极探索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要尽可能地扩大物理教学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物理实践活动要以问题为中心,初步训练一些科学工作方法,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等。物理科普讲座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与物理相关的现代科技常识

  2、加强物理观察、实验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落实学生实验,认真思考和操作;并适当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加强实验意识和操作训练。

  3、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并举的观念。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单纯地掌握知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是为了不教”。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使其能力和情感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充分地发展,并运用已经发展起来的能力和情感去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获取新知,使知识、能力和情感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5、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优良学风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认识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教材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6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第一章机械运动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和技术中最基本的测量,学生应该掌握常用测量工具的用法,并会选用适当的测量工具。生活中还常常利用估测的方法测量长度和时间,应通过活动使学生有所了解。

  机械运动现象最普遍、最简单,学生也最熟悉。例如,学生在小学已经进行过速度计算的训练;又如,相对运动、惯性等也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习本章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逐步展开。

  对于速度的计算,要求学生会利用路程、时间求出,或利用速度公式中的两个物理量求出第三个物理量,教学中不宜做过深的引导,如追及问题等。

  本章课程标准的要求

  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能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第二章声现象

  本章主要是通过对生活、生产中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声音有哪些特性?以及人们是怎样利用和控制声音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应该使学生了解振动使物体发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是一种波,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实际中既要合理地利用声音,同时也要有效地控制噪声。

  这一章特别注意使学生了解声音在生活、生产和社会等方面的应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中应注意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际知识,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的乐趣。

  这一章的教学,很多处可以通过实验和探究进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初步的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以及应用物理规律解释简单现象的能力等。

  第三章物体变化

  本章,知识目标简单、物理现象直观、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编写短小精悍,为教师们留下了广阔的自我发挥的空间。在“知识”方面,本章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大量的热现象,而且许多知识是理解地理课中的一些气象现象的基础,在化学课中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时也要用到,能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在“过程和方法”方面,承担着进一步完善探究过程的思维程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归纳总结等能力和方法的任务;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本章内容更是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好材料,是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等优良品质的好材料,是引导学生从体会成功的愉悦慢慢走向自主性学习的好材料。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变得非常“专业”,“专”到大脑中只剩下中考要考的那点东西了。因此,要充分发挥本章应有的“裁体”作用,我们必须从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尤其是知识储备方面多下点功夫。

  第四章光现象

  本章主要研究光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及其应用。在本章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物理思想有:光学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与技术相结合,用于引导掘进的方向;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来剖析神话故事;光传递的信息,可以发现宇宙之大;平面镜成像在视力检查上的应用,光的能量方面的应用──太阳灶,以及海市蜃楼、热谱图、驻钞机;等等,都充满了魅力和活力。教师应该根据需要和可能,提供身边具有活力的新鲜事例于教学之中。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这一章是色彩斑斓的光现象的第二部分,在光现象的基础上,讲述透镜及透镜的实际应用。主要内容有透镜的初步知识;生活中的透镜: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观察世界的窗口:眼睛和眼镜,还有观察微观和宏观用的显微镜和望远镜。编者把这些内容放在一起,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这些内容都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二、本章课程目标《全口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与《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以下简称《义务大纲》)中的教学目标不同。它不仅有知识与技能目标;还有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前者属于知识技能目标,后者统称为体验性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1)了解凸透镜的应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2)丁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3)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成像的道理及其应用。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本章内容属于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中第一个主题“物质”下的一个二级主题。课程标准要求: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课本从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入手,带领学生走进多彩的物质世界。本章贯穿两个重要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通过学习质量的概念和天平的使用,探究密度的概念,以及开展密度知识交流会的活动,使学生对物质有了进一步的定量认识。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应该着重让学生亲自经历各种探究过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规律,学习知识,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中学实验室常配备J0105型托盘天平。称量500g,感量0.5g。

  微型物理实验室:力学学具由组合天平、标准弹簧秤、量筒、滑轮、斜面等装置组合而成。可用于学生开展实验探究。

  四、教研教改自学活动及主要措施:

  1、教研课题:。

  2、参与集体备课次,相互听课节,上公开课节。

  3、接受老师的指导或帮助老师提高教学水平或与互教互学。

  4、主要措施

  (1)对照《物理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的教案,不打无准备的仗。

  (2)积极准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尽可能开设出要求完成的实验,让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较多的科学探究过程。

  (3)及时布置作业,及时检查或批阅作业,有时采用面批的方法,及时反馈教与学的情况,以便改进不足之处。

  (4)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辅导学生,解答疑问,点拔思路,也以便学困生完成作业。

  (5)做好每一章的复习和测试工作,做好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工作,完成教学的结尾工作。

  (6)适当的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工作,多联系生活、多联系社会,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的观点,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五、教学进度和教学活动安排表:

  周次

  时间

  内容

  课时量

  备注

  1

  9.1-9.7

  科学之旅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4课时

  2

  9.10-9.15

  1.2运动的描述1.3运动的快慢

  3课时

  3

  9.17-9.21

  1.4测量平均速度本章复习

  3课时

  4

  9.24-9.28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2声音的特性

  3课时

  5

  10.1-10.7

  国庆节放假

  6

  10.8-10.12

  2.2声音的特性2.3声的利用

  3课时

  7

  10.15-10.19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本章复习

  3课时

  8

  10.22-10.26

  3.1温度3.2熔化和凝固

  3课时

  9

  10.29-11.2

  3.2熔化和凝固3.3汽化和液化

  3课时

  10

  11.5-11.9

  3.3汽化和液化3.4升华和凝华

  3课时

  11

  11.12-11.16

  期中复习检测

  3课时

  12

  11.19-11.23

  4.1光的直线传播4.2光的反射

  3课时

  13

  11.26-11.30

  4.3平面镜成像4.4光的折射

  3课时

  14

  12.3-12.7

  4.5光的色散5.1透镜

  3课时

  15

  12.10-12.14

  5.2生活中的透镜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课时

  16

  12.17-12.21

  5.4眼睛和眼镜5.5显微镜和望远镜

  3课时

  17

  12.24-12.28

  5.5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3课时

  18

  12.31-1.4

  6.1质量6.2密度

  3课时

  19

  1.7-1.11

  6.3测量物质的密度6.4密度与社会生活

  3课时

  20

  1.14-1.18

  期末复习检测

  3课时

学期教学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80班、81班均是刚刚接手,对班上学生不了解,从原科任老师处得知:两班比较,81班优生稍多一些,但后进面却较大,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80班学生单纯,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 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在教学顺序上,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如在教材中,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的联系等。

  第十二章 数据的描述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讨论,使学生体会数据的作用,更好地理解数据表达的信息,发展数感和统计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较大的数据信息,本单元首先安排了有关大数的感受与表示的内容,重点是让学生运用身边熟悉的事物,从多种角度对大数进行估计,对于所收集的数据,还要清晰、有效的进行展示,以尽可能的获取有用的信息。教材安排了扇形统计图、条形图、折线图、直方图等的认识与制作,不同的统计图表的选择等内容。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四章 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五章 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

  四、教学措施

  1、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五、教学进度

  周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1: 11.1.1变量(1) 11.1.2函数(2)

  2 : 11.1.3函数的图象(3) 11.2.1正比例函数(1) 11.2.2一次函数(1)

  3 : 11.2.2一次函数(3) 11.3.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1)

  11.3.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1)

  4: 11.3.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 第十一章小结(3)

  5: 12.1.1条形图与扇形图(1) 12.1.2折线图(1) 12.1.3直方图(1)

  12.2.1用扇形图描述数据(1) 12.2.2用直方图描述数据(1)

  6: 12.3课题学习(2) 第十二章小结(2)

  7 ;13.1全等三角形(1) 13.2三角形全等的条件(4)

  8: 13.2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 13.3角平分线的性质(1)

  第十三章小结(2)

  9: 段考

  10: 14.1轴对称(3) 14.2.1轴对称变换(1) 14.2.2用坐标表示轴对称(1)

  11: 14.3.1等腰三角形(3) 14.3.2等边三角形体(2)

  12: 第十四章小结(2) 15.1.1整式(1) 15.1.2整式的加减(2)

  13: 15.2.1同底数幂的乘法(1) 15.2.2幂的乘方(1) 15.2.3积的乘方(1)

  15:.2.4整式的乘法(2)

  14: 15.2.4整式的乘法(2) 15.3.1平方差公式(2) 15.3.2完全平方公式(1)

  15: 15.3.2完全平方公式(2) 15.4.1同底数幂的除法(1) 15.4.2整式的除法(2)

  16; 15.5因式分解(1) 15.5.1提公因式法(1) 15.5.2公式法(3)

  17: 第十五章小结(3) 总复习

  18: 总复习

  19: 总复习

  20: 考试

学期教学计划 篇9

  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高二数学备课组教师,在深刻体会学校教研处的《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精神的基础上,在很好地完成了上学年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拟在本学期,以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端正的教学态度,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共同提高数学科的教学质量。

  一、有计划的安排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二、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备 课组将进行每周一次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数学教学的动态、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 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二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将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 高。

  三、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 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节,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要在90%以上。 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 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四、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全面推行主体式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积极 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分组讨论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高中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学期教学计划 篇10

  全体教师在学校领导的英明领导下,同心同德,协调一致,认真研究,狠抓教学质量,使学生德美体全面发展,努力完成校领导下达的目标任务:中考状元,中考前10名的多数,考取莞中人数达标(72)。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德育工作

  1.学生学习必须先学会做人.注意文明礼貌教育,要求各班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抓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在班上养成讲文明礼貌的风气,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和睦相处。关心班集体,班级气氛浓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舆论力量团结.影响同学,促其进步。

  2.重视珍惜班会课,灌输好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培养正确的世界观。班主任要精心准备班会课材料,充分利用各种力量(社会.班集体),使班会课生动.有效果,使参与者积极踊跃。

  3.写好周记或日记。每日躬亲反省,加以总结养成习惯。通过自己的反省.总结.归纳使自己性格上坚强,学习知识上系统化.条理化.并日求上进。

  4.加强组织校风校纪检查。每两周小检1次(各班长进行),每月大检1次(由班主任负责),以养成良好日常行为习惯。

  二.教育教学方面:

  本学期共18周,级组拟第8周毕业考,13周第1摸,17周第2摸,19周后期中考,第一周统测一次,从第二周起进行分层辅导,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1.各备课加强集体备课,制定好本学期详细的备课复习计划。要加强交流,团结合作,打一场漂亮的团体战。

  a.钻研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分析重点难点。各阶段侧重点教学内容清楚,目标明确,认真研究试题,做到精挑细选,优质高效。

  b.加强各层学生的引导,辅导好班上前15名学生,让其平衡.全面发展。各备课组要订出详细的辅导尖子生计划,具体的措施(学习和心理),具体几个的跟踪方法,落实到人到位到时,切实贯彻好计划,以保证工作任务的完成。

  c.加强信息的交流,关注考试信息,与教研究室.省考中心加强联系。

  d.珍惜时间.平衡各科,按安排时间进行辅导,注意工作的计划性,科目之间不冲突.抢时。鼓励每一位学生,多做心理辅导,让每一位学生学有所得。

  2.班主任要建设领导好班集体,增强班上凝聚力.吸引力,充分调动班上的学习积极性。

  a.班主任是班上的总导演,要负责协调好班上任课教师关系,多交流.多沟通,及时全面了解班上的情况。

  b.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动学生管理班级,做到人人有工作做,工作有人负责。让其有参与感,上好每节班会课,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c.督促学生参加体锻,完成量化体锻任务,争取人人达标。关注优等生的体育成绩,在体育模拟试后要督促没达标的优生训练,以过好身体素质关。

  3.因材施教,照顾每一位学生的需要。从第二周起星期六.日全级进行分层辅导,按统测与期末成绩重新分成7个班。不同层次要求做题时间,目标标准不同。这一可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有一更好的学习环境,互相竞争,互相帮助。二可使同一层次学生更有利于开展课堂教学,使进度更趋于正常合理,时间更效率化。

  4.多组织有益健康的课余活动,让老师生活有张有弛,劳逸结合,提高生活.工作质量,这仍有赖于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初三第二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周 次日 期主要工作

  第1周2月8--14日12.13.14日分层辅导前的考试

  第2周2月15--21日开始周末下午、周日上午分层辅导

  第3周2月22--28日

  第4周2月29--3月6

  第5周3月7--13日尖子生座谈会

  第6周3月1--20日校公开课

  第7周3月21--27日28日全校法制教育考试

  第8周3月28--4月33月31日、4月1、2日初三毕业考

  第9周4月4--10日计划外出活动

  第10周4月11--17日尖子生座谈会

  第11周4月18--24日

  第12周4月25--5月1体育模拟考试

  第13周5月2—8日第一次模拟考试

  第14周5月9--15日家长会、填写中考报考志愿

  第15周5月16--22日尖子生座谈会

  第16周5月23--29日考前心理辅导,体育考试?

  第17周5月30--6月5第二次模拟考试

  第18周6月6--12日高考期间初三在南区辅导

  第19周6月13--19日准备中考

  第20周6月20--26日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