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学教学计划四篇

李盛老师

高中教学教学计划 篇1

  一、教学管理

  我校为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全面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管理制度:

  一、确立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1、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2、教学工作要坚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不放弃一个学生的原则。

  3、坚持先进的教育理念,把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到每个年级、每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之中。

  4、提高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建设人才,为各高校输送合格毕业生,为优秀学生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校长要对教学工作负全责

  1、校长要深入课堂了解教学现状,认真落实校长听课制度,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

  2、校长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有读书笔记),至少听一次有关教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报告(有记录);每学年撰写一篇教学工作体会或论文,在学校做一次教学工作报告。

  3、校长每月主持召开一次研究职业教学工作的专题会,每学期主持召开一次教学研讨会(有会议记录),每学年重点培养、总结、宣传一个教学先进典型。

  三、不断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

  1、教学管理干部(教学副校长和教学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兼课30节),并对听课情况进行分析,期末写出书面小结;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有读书笔记),至少听一次有关教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报告(有记录),撰写一篇工作体会或论文。职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差,学校的德育工作显得尤其重要,管理干部(教学校长和德育主任)必须要深入课堂研究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的规律,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

  2、每学期制定具体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有侧重地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观摩课和青年教师研究课,推出不同层次的好课和优秀教师,研究和总结优秀教学案例,积累经验,固化成果,推进校本教研建设。

  3、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与教学管理结合,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教学功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和管理水平。

  4、树立科学的评价观,课堂教学评价要针对学校实际,体现课改新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具有可操作性。不能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评定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不能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要用等级分制。

  5、学校教育科研要制度化,每学年组织一次课题申报,开展一次课题评估,组织一次教学论文评选。

  教学管理的核心是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质量应当是教师教学工作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总和,只有实施形成质量全过程的管理,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我校教学的现状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对各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予以重点关照,从基本做起,力争通过有序的管理监控,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教学计划的管理与监控情况

  1、备课

  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是备好课,为此我们提出要教师对教材进行仔细分析,做到从课程、单元、课时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明确,既备教,又备学,并于每堂课后写好教后感。教导处每学期安排两次备课检查。

  集体备课:

  每学期要求各教研组利用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有针对性地分期、分批对各年级教材的重点、难点予以讨论并记录,便于新教师把握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上课

  要求上课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教学活动的实效,增强教学内容呈现的逻辑性、教学环节过度的衔接性、教学语言表达的流畅性。上课要精讲多练,精选例题,体现分层次;加强课堂的及时反馈。每学期教导处要求教师上好每一堂课,每人听课不少于10节;学校安排优质课评选,要求广大教师积极参加,通过相互间学习交流,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真正地把课堂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

  3、作业

  布置与批改作业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我们要求教师:

  (1)作业包括书面作业、朗读背诵、复习、预习等,要目的明确,精心选择,符合科学性、典型性、启发性的原则。

  (2)作业的量要适当,对于不同的学生应有区别。

  (3)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以便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4)每学期教导处于第8和16周进行作业批改检查,针对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于教研活动时指出;对于质量高的教师予以一定经济奖励。

  4、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的重要方式。

  (1)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利用早、中自学课或其它课余时间,有针对性地做好提优、拔中和补差工作。

  (2)要求辅导教师对个别学生做好辅导记录,便于对进行追踪调查。

  5、成绩考核成绩考核是巩固学生学习收获,检查教学效果,督促学生的学教师的教的一个重要环节。我校学期教导处组织两次月考和期中、期末考,第一次月考时间为第6周,第二次为14周,期中考试为第11周,期末考试一般在每学期的假前进行。要求每位任课老师于每次考后进行质量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对接下来的教学做出及时调整,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导处于当次考试之后的教研活动时对每位教师的考试情况予以分析。

  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要求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教育学生懂得怎样抓好学习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加强自己意志、毅力、恒心等学习品质的培养,是与教师教学的全过程相辅相成的,工作总结二者缺一不可。为此,我们要求学生要做好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工作,作业独立完成,杜绝抄袭现象,要求相关教师提早进教室进行辅导,防止学生在校抄作业。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只有很抓质量,才能使学校得以长足发展,希望通过一个学期的共同努力,使得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能有教大提升。

  三、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途径和方法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强化职业高中课改的推进力度。其主要策略和方法如下:

  职业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直接关系到国家职业教育课改成败的大事。为此,我们从建立健全课程改革工作制度和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两方面入手,确保课程改革工作健康有序地向前推进。初中课改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又完善了职业高中课改工作相关制度,并加以落实。学校还制定细化了各学科课改实施计划。由于领导重视,制度健全,措施得力,保证了课程改革少走弯路,并朝着稳步、健康的方向发展。

  1、学分制、弹性学制的实施情况:

  我校目前尚未实行弹性学制。

  2、校本教研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校的校本教研方式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利用听课月广泛进行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听取全体教师的课,然后评课,说课,总结经验。

  (2)课例研究;教研组共同拿出一节课作为教研课例,反复听课、说课、评课,讨论得与失,探讨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寻求教学方法。

  (3)交流体会:学校安排全体教师观看新课程教学光盘,热门思想汇报取经探路,在结合自己的班级和学生写出心得体会,共同发展。

  (4)培训形式教研:利用讲座、报告、座谈、交流会等形式教研。

  存在问题

  经过两年来的校本教研,广大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都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提高,虽然在“转变教师观念和角色”和“探索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但还存在很多问题:

  (1)骨干教师少,教师缺少领引员,缺乏名师的带动。对教改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不能正确把握。

  (2)校本教研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存在模糊认识,把握不了研训的方向。

  (3)校本教研理论指导不够,培训教材匮乏。

  (4)教研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

  (5)校本培训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今后对策:

  (1)首先是关于校本培训的目标定位与培训内容的思考。我校校本培训的内容将着重围绕一下专题开展:师德教育、教师基本功、新课程标准与教材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研究、信息技术、班主任工作、骨干教师培训、基础英语培训等8个专题。

  (2)在培训形式上,设想采取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研究交流为主的“专题研究式”培训模式。范文内容地图学校重点培训内容确定几个研究专题,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引导、组织教师围绕“专题”进行学习、实践、反思、交流,通过参与、互动、多向的研究交流活动,一步步提升理念,提高实践水平。

  (3)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师校本培训评价制度。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教师参与校本培训过程的评价。对于终结性评价,将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即每学期末,由学校主要领导根据教师平时参与校本培训的情况对每位教师进行量化打分。

  二、课程教学

  (一)文化基础课教学

  1、文化课开设现状

  我校文化课科目开设较多,主要开设数学、语文、英语、政治、物理等。但课程设置比例不平衡。也有根据师资数量多少来设置课程比例的问题。

  2、文化课程实施的难点、对策与成成效。

  我校文化课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大多来自普通中学,对授课对象不十分了解,所以不能够有针对性的对职高学生进行教学。

  (2)绝大多数学生在初中阶段文化基础较差,掌握起来要很困难。往往是教师在前面苦口婆心,学生掌握的不多,达不到真正的教学效果。

  我们采取的对策主要是加大课时比例,降低教材的难度,让更多的学生跟上教师的步伐。通过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专业基础课教学

  1、学校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开设计算机基础及数据库。师资队伍不强,本校专业人才不多,还要去社会上聘请。解决的对策只能是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培训,来提高专业水平。

  (三)实验实训课教学

  我校因座落在市中心,从各方面相比,明显低于市属中专校。根据我校实际,采取了以联合促发展的道路,绝大多数同学通过天津春季高考的优惠政策,能够到高职院校进一步深造。所以对实验实训课安排相对少,今后要在此基础上,多开设其他专业,加强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

  (四)德育课教学

  1、学校德育课开设现状、师资队伍及教学现状。

  我校常规的德育课主要有法律基础课、职业道德课、礼仪课等。通过这些课程配合政教处开展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

  2、德育课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往往得不到落实,课程与社会现实也有一定的出入。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除了组织教师培训外,经常请一些专家、学者以及少管所、派出所的有关人员来校讲座。收获不错。

  三、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双师型”教师的能力建设目前还欠措施,对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实施也没有落实,存在的问题较大。

  四、综合调研内容

  校园文化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学校精神、心得体会风气与传统的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它是学校隐性德育的主渠道,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每一所学校都应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时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应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适应,创建自己的特色。作为学校工作内容之一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更是滞后,缺乏特色,存在问题较多,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是个性不足,缺乏中职特色。没有凸显“职业性”。因循守旧,缺乏现代气息。我们的校园文化惯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治学格言、立身之道等,一些“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能补拙”等耳熟能详的内容充斥板报、橱窗和宣传栏,而现代科学的学习方法、成才途径以及本专业发展的动态等现代信息则少而又少。这与改革年代“时间就是金钱,质量就是生命”、“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等企业文化相比,现代气息实在不足。

  贯通“企业性”,注重先进企业文化的引入与整合。职校学生的就业走向大多是企业,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着职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必须亲近。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能否在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环境,融入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欢迎的员工,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一是校园文化建设与职业指导工作相结合。个人简历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职业指导工作是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有意识地宣传先进的企业文化以及行业劳模和学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引入社会上先进的企业文化,使之扎根于校园文化的土壤中。使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了解企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强化就业、创业意识。二是加强职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中等职业学校应采取与企业合作办学的途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是邀请企业人士、行业劳模和学校优秀毕业生到学校进行就业、创业教育,开办讲座,广泛宣传、介绍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管理理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等。

  学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情况

  我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原则上是坚持教师岗位聘任制,如果真的实行,定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还没有真正意义的实施。学校管理制度主要由人事制度、工作制度和激励制度所构成,这三种制度必须配套管理模式强调用命令和规章制度对教师进行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管理对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是有效的,但是过分强调制度管理而忽视人的情绪,情感,道德的因素,反过来又会制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结构主要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应建立和加强制约、监督机制,坚持民主、公开的议事和办事原则,发挥教代会的监督作用,从而保证教职工的主体性得到发挥,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这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高中教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教学目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上的许多理论和定律都是从实验中发现归纳出来的,同时,化学理论的应用、评价也有赖于实验的探索和检验。新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科学探究不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

  用化学实验的方法学习化学,既符合化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学习化学的认识特点,也是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手段。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独立进行或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研究。通过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通过使用探究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基础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训练实验技能,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

  二、教学措施:

  1.注重实验预习,培养自学习惯,督促学生实验预习是搞好分组实验的保证。我们强调“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求学生必须复习有关知识,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内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抓好实验预习,提高了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计划性,减少了实验操作的忙乱现象,提高了实验效率。

  2.指导规范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分组实验教师少,学生多,时间紧。学生在操作中易犯一些常识性甚至危险的错误,教师要在学生动手之前,对重要的操作进行规范化演示,对可能的安全隐患进行重点强调,同时要求学生之间自查互检、相互交流和配合。这样不仅保证了分组实验的顺利进行,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协作精神。

  3.写好实验报告,培养科学品质。实验报告是学生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相结合的产物,是知识升华为能力的途径。在实验中常有些同学忙于操作,没认真观察和分析现象,或“只观不察”缺乏记录,结果导致对实验过程印象模糊,写实验报告只好搬书照抄或凭空臆造,使实验的实践价值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在实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记录,在实验后也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整理记录,完成实验思考题,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促进感性认识的飞跃。对实验失败的学生,我们允许他们在分析原因之后,利用课余时间补做实验,修改实验报告。强调实验报告的撰写,不仅培养了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也为今后社会实践活动中撰写社会实验报告奠定了基础。

  三、实验安排:

  四、教学进度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3课时2 3.1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3课时 3.2—3.8

  第三节化学键 2课时 3.9—3.15 机动和复习 2 课

  时 3.16—3.19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2课时 3.20—3.26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3课时 3.27—4.5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2课时 4.6---4.12 机动和复习 2 课

  时 4.13—4.18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期中考试复习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2 课时 4.28—5.6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3 课时 5.7—5.14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3 课时 5.15—5.22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2 课时 5.23—5.28 机动和复习 2 课

  时 5.29—6.3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2 课时 6.5—6.10

  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2 课时 6.11—6.18 机动和复习 1 课时 6.19 模块考试复习

高中教学教学计划 篇3

  一、构建四级教研网络,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

  校本教研、校际联谊教研、区内联片教研是对区级教研的有效补充。要重视四级教研网络的有效建构,形成校本教研、校际联谊教研、联片教研、区级教研“点线网面”相融合的教研格局,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平台。在四级教研网络中,区级教研注意放样引领,校际联谊教研倡导自愿自主对接,联片教研要增强组织功能,丰富教研内容,校本教研倡导特色化。多样化的教研活动,目的就是淡化学校对区级教研活动的过分依赖,增强教研的主动性,让更多的学校、教师参与到不同形式的研究活动中去,促进教研活动“量”和“质”的同步提高。

  学期开始,初中、小学召开专门会议,分解计划,落实片活动要求,并把校本教研、校际联谊教研、联片教研纳入到教学检查、效能评估范围。

  针对高中学校的校际教研比较薄弱的现象,本学期教研室协调区内高中校际之间的合作交流,并建立重点学校与一般高中学校帮带性质的合作机制,以活动研讨的形式开展相互学习,提升区内高中学校的整体实力。

  在教研活动的内容上,开展一轮四类(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课型菜单式展示活动,对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逐项研讨。为保证活动质量,先确定好人员,让骨干类教师担纲授课。

  继续施行教研员蹲点制。教研员定期到蹲点学校不只是开展学科教研,而是要从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学校发展等全方位方面开展调研、探讨和引领,有力地促进被指导学校教师、学校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以特色引领发展

  我区所有中小学都有自己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根据本校特点,挖掘本土特色,有教材有指导有落实,有的`学校已经形成了校本课程体系。不少学校还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凸显了全面育人的文化内涵。

  本学期,由教研室牵头,成立江宁区校本课程推进项目课题组,拟订校本课程研发、实施指导要求,开展校本课程的通识培训和重新认定工作。同时,就研发和落实开展一系列的研究活动,注重校本特色的提炼和升华,引领学校从特色项目向学校特色、由学校特色向特色学校迈进。要充分理解校本课程内涵和价值,从课程概念和本土特色出发,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形成校本课程目标,落实相关教学活动,最后对课程进行全面评价。本年度拟承办市级校本课程研讨会。

  三、深入研究高效课堂学习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学期,教研室积极参与“高效课堂推进项目组”的研究,继续引领全区中小学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导学案教学,实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释疑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中学以潜心临帖为前提,以倾心创新为追求,建构XX高中、XX中学、XX中学、XX镇中、XXX学校、XX中学、XX中学、XX中学等16所课改实验学校的高效课堂的校本范式,优化课堂教学的微观结构。以中国名校共同体为依托兼收并蓄课改名校杜郎口中学的“336模式”、昌乐二中的“271模式”、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相互借道、潜心悟道,在互动交流、智慧碰撞的过程中搂抱发展、共同进步。继续谋划、组织每月一次的高效课堂现场推进会。

  小学以百家湖小学的本真有效的课堂教学、东山小学“友善用脑”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实验小学生本教育课堂的研究、科学园小学的“友善与服务性课堂”为引领,致力于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持续、有序推进问题的研究,通过现场会展示活动,在点面结合上加强研讨,并扩大实验面。

  教研室要在推进改革的同时,研究、评估改革的实效性。教研员要不断深入基层,深入教学第一线,做好细致的调研工作,在聚焦常态课堂的同时,参与指导高效课堂建设。在此基础上,集中骨干力量进行课堂教学科学性、实效性的研究,要研究课堂新模式的细节,既要研究发现共性,也要研究发现个性,既要肯定成绩,也要善于发现存在的问题,让新课堂模式的实验走入更多的教师,进而成为我们的常态课堂。

  四、注重常规视导,向教学管理要质量

  常规视导分为随机视导和预约视导。一是继续采取随机视导方式,帮扶、诊断、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规范管理。要着力于视导中“问题”的解决,对一些薄弱学校,继续采用 “回头看”的二次视导方法,促进整改。

  二是预约视导,分为“学校预约”、“教研室预约”两种。预约视导注重学校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给予什么。预约视导在一定的时间段中提前告知,将视导与研讨相结合,提高针对性。

  加大学科教研员对常态课的测量、诊断、指导的力度,同时要深入到教师教学“五认真”的各环节中,发现问题,限期改正。

  继续推行校内教学视导制度,要求学校每月一次不定期地对年级或学科进行教学视导,扩大校内视导的覆盖面,并增强视导的分析矫正功能。

  五、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提升质量是永恒的话题。我们要树立全面质量观,正确处理好教育质量和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适应“五严”背景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要求。要着力于向管理要质量、向过程要质量、向教师素质要质量、向常态要质量、向学生活动要质量。

  加强以下课题的研究:(1)过程质量问题,加强常态课堂视导定量与定性考核的研究;(2)提高教师命题能力的研究。(3)修订“五严”背景下教学质量评价意见,树立全面质量评价观。(4)对学校教学质量管理要求进行监控和评估的研究。在各校开展期末试卷命题质量评比活动。

  教研室在开学初研究制定出“五严”背景下学科质量监控方案(另发)。各校要建立本校的质量管理意见,要求学校对班级教学质量进行跟踪分析,这一课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引导学校加强研究。

  六、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让技术为教学服务

  与电教中心联手,开展网络教研的系列活动,凸显网络教研的优势。利用《易教专题学习网站》的载体,加强技术培训,使学科专题学习网站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网络观摩、网络论坛的好帮手,成为学生由课内学习向课外学习延伸的平台。

  XX年,我区小学、初中、高中派出的教师参加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说课比赛,都取得了很好成绩。这是一种新技术型的研究活动,我们要将这种成果转化为区内教师教学研究的行为。本学期,我们将参照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说课比赛的规则方法,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说课、优质课比赛。比赛分两段,先进行说课比赛,再进行同题异构优质课比赛。比赛采用由校、到片、到区的三段比赛的形式,注重教师的参与面,借以提高教师新教育技术的素养,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的提高。

  七、求真务实,提升教研工作品质

  教研室要成为“研究教学、成就教师、发展学校”的好帮手,让教研工作得到社会、学校、教师的充分认可。教研员要理清教研工作的管理职能与专业特质之间的关系,理解教研的价值和专业含量。管理不能停留在问责层面,研究要体现诊断、提炼亮点和正视研究的盲点。坚持求真务实,努力提升教研工作品质。

  本学期,继续开展教研员课堂教学实践周活动,实践新课堂教学模式,在感知中与广大教师一道研究新的课堂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研员工作要求做到“十个一”另发)。

高中教学教学计划 篇4

  本学期我们将集中精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扎扎实实备好每一节课,落实到每课有教案、学案、课件,为组内的课题“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学习方法指导的有效性研究”,进入到“课堂实践、反思提升”做好一切准备。

  2、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实际,做实“学案导学”,精心设计学案中的每一环节,帮助高一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学案设计既要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又要结合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的实际情况,增设自我拓展栏目,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讨适合本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包括新授课、复习课以及试卷讲评课,提高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加强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密切师生关系,做学生可以信赖的知心朋友。加强课后辅导答疑和作业批改等教学环节,克服所教班级较多、学生较多等不利因素,加强教学效果的反馈调查,及时调整和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收获。

  4、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正确认识课堂管理的重要性,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向课堂管理要效率。加强课堂的设计和组织,保证杜绝无案上课现象出现;课堂提问切中主题,讲求参与度,提高提问的思维含量,课堂小结做到简洁精练,课堂教学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出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教学,体现课堂教学内容有层次性,增强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兴趣、信心,提高教学效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规范教学行为,实行学案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备课、上课、课后辅导、作业批改、考试等各个环节中高标准、严要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5、加强集体备课。按照学校的要求每周二次集体备课,不让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充分发挥全组教师的智慧,深入细致地学习《课程标准》和《教学评价标准》挖掘教材,保质保量地完成各备课组制定的集体备课任务,在备课重坚持做到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注重研究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做好记录。特别体现出集体备课的相互促进的作用和有利于教学实际,有利于形成教学风格个性,有利于促进教研组内的良好向上的气氛、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的隐形作用。

  6、加强学科竞赛指导,争取使学生的竞赛成绩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