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腊八节的民俗及传统美食

马振华老师

腊八节的民俗

1、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2、腊八面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3、腊八粥

腊八粥营养价值丰富,暖胃驱寒,所以腊八这一天喝腊八粥是必须的。

4、腊八醋

腊八醋,传统腊八节习俗。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名“腊八醋”。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别有一番滋味是。“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5、腊八蒜

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泡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是腊八节的节日食俗。腊八蒜材料其实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腊八节的传统美食

冰块

这里的冰块就是普通的冰块,因为有俗语叫做“腊七腊八,冻死寒鸦”。指的就是在腊七腊八的时候,是一年里面比较冷的时候,能够把特别耐寒的寒鸦冻死。还有一句俗语叫做“腊八冰,吃不坏人”。说的就是腊八节吃冰的习俗,在腊月初七的时候,用盆装水,等到腊八的'时候,水盆里的水就结冰了,然后把冰块敲碎了食用,有一种说法就是在腊八节这天吃冰,接下来的一年都不会肚子痛。

腊八蒜

腊八蒜就是用紫皮蒜泡在醋里,放置一段时间之后,原本白色的大蒜就变成绿色了。而在腊八节的这天有些地区的人就会食用腊八蒜。

腊八豆腐

在安徽省的部分地区,会在腊八节这天吃腊八豆腐,而腊八豆腐则是在腊八节之前就把豆腐晒干,晒豆腐的时候还要抹上一些盐水,想要口味更好一些的话,则可以放些虾米之类的,这样晒干的豆腐到了腊八节这天可以直接单独作为一道菜食用,也可以和其他荤食一起炒着吃。

腊八面

有些地方在腊八节的时候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例如陕西地区。而腊八面则是根据腊八粥演变来的,所以一般是在腊八节的早上用八种蔬菜再加上特有的肉臊子煮成一碗热乎乎的面条。

煮五豆

有的地方在腊八节的时候吃的东西叫做煮五豆,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食材有五种豆子,再加上大米,煮好之后在自己家里食用之外,还会在街坊邻居之间相互赠送。

粘火勺

有说法是腊八那天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所以在这天有可能会冷的冻掉下巴,那么为了避免被冻掉下巴,则在腊八节这天吃一些粘性比较大的食物黏住下巴,而粘火勺就是这种食物,原材料是糯米粉,揉成团之后中间放入红豆沙,包裹好后压成饼状,烙熟之后食用。

腊八粥

直接以腊八命名了,肯定就是腊八节要吃的一种食物了,只是各个地方对于腊八粥的叫法可能有一些不同,有的地方叫腊八粥,有的地方叫腊八饭。而在腊八粥里放入的食材也会根据地方的不同而不同,大致上有大米,小米,薏米,花生,红枣,红豆,莲子,绿豆,芸豆,糯米,核桃仁等等。除了食材不同外,口味也有区别,大部分地区的腊八粥是甜的,但也有些地方的腊八粥是咸的。

腊八节的由来

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称为“腊八”节,古时叫“腊日”,这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传统节日。从广义上来讲,夏历十二月初八之腊八,和十二月二十四的祭灶,加上正月十五的元宵,都是传统春节的组成部分,而腊八则标志着整个辞旧迎新活动的开始。

“腊八”节的形成,是两个方面结合的产物:一是古代的“腊祭”;二是佛教文化的影响。这一节日可谓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交相融合的产物。

按照古书记载,“腊”,古时也称“蜡”或“猎”。腊(蜡或猎)是古代岁终的一种祭礼。夏朝称“嘉平”、殷商称“清祀”、周朝用“大蜡”、汉代才称“腊”。在古代农业社会,一切风俗习惯,都免不了与农业生产发生联系。农民的生活,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前三季都是比较忙的,只有在冬藏之季较空闲。

所以,人们通常在收成之后的年底,组织起来去野外猎取禽兽,用于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以求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祈求来年避免厄运,驱除不祥,家人平安、吉祥,这便是“腊祭”也叫“猎祭”。因此,人们把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就来源于年终祈福,酬谢神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