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李盛老师

清明节气的含义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气谚语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清明前,去种棉。

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清明出现大头鱿,白带鱼跟在后面追。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清明雨星星。一裸高粱打一升。

清明起尘,黄土理人。

清明响雷头个梅。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清明有霜梅雨少。

清明刹动土,要刹四十五。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清明暖,寒雾寒。

清明冷,好年景。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清明节小知识

隋唐之前,人们重寒食、轻清明。

到唐玄宗时,将清明节扫墓正式编入礼典,属当时的“五礼”之一,清明节的地位因此得到抬升,清明假期与寒食节连在一起,成为当年继元宵假期之后春天里的“小长假”。到唐肃宗时,又增加了寒食清明节的假期天数,将唐玄宗定下的千秋节放假3天的规定,减为放假1天,而将寒食清明假期由4天增加到7天——在中国节假日史上,清明节首次成为了真正意义的“黄金周”。

到了宋代,清明节也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宋代延续了唐代喜欢放假的做法,寒食与清明两节合在一起,假期也是7天。而且两个节日已完全融合为一体,并移植进了上古时“三月三”上巳节的某些娱乐功能,人们出游喜欢来到水边。

到了元代,唐宋的官员多假制度被否定,节假日大为减少。但元时清明节与寒食节从功能和活动内容上看,在事实上合成了一个节日,仍与元正(旦)一样,是元代最重要的节假日之一,朝廷会放假3天。

到了明、清两代,寒食清明二节则完全退出了国家法定节假日序列,政府仅保留元旦、元宵和冬至3大节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