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和文化内涵

王明刚老师

端午节的来历

其一,纪念名人说。

端午节名人说法,流传很广,涉及到的人物也比较多。最主要的说法是纪念屈原、伍员等。

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最广。据南北朝梁人吴均《续齐谐记》说:“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祭之。”南北朝时期成书的另一部著作《荆楚岁时记》中提到龙舟比赛的三种起因,其中之一是“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并将舟揖以拯之,今竞渡是其迹”。由此可见,端午节民间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都与纪念屈原有关。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彰明法度,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靳尚等人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顷襄王即位后,屈原被赶出都城,流放于沅、湘流域。在流放中,屈原忧国忧民之情更笃,写下了《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叙述自己的家世、生平和政治主张,揭露当权者的昏庸腐朽、排斥贤能的种种罪行,表现了屈原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和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在绝望中抱石自沉于洞庭湖东南的汨罗江,时为农历五月初五日。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设法搭救,众艀争相划入汨罗江中,以后便发展成为今天的龙舟竞赛。又传说屈原遇难后,楚国百姓纷纷往江里扔筒粽,使屈原之尸免遭鱼虾之侵吞。从此也就有端午节食粽的习俗。

端午节纪念屈原之说相沿至今,普遍流传,充分表达了我国人民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深切怀念和崇敬。

另一种说法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此说江浙一带流传甚广。其依据也出自《荊楚岁时记》:“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引文中提到的屈平,即战国时期楚国的阖大夫屈原。此说不仅否定了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说法,而且把端午节出现的时间,由战国时代提前到春秋时期。

子胥,即春秋时期的吴国大将伍员,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伍子胥帮吴王阖闾打败了劲敌楚、越两国,完成霸业。此后伍子胥遭大宰伯嚭馋言诽谤,吴王夫差赐“厉镂”剑令伍子胥自刎,尸体被装袋中投进钱塘江。据说从此钱塘江常起怒潮,尤以五月五日伍子胥遇难日潮水势头最猛,直冲越国境内。人们说这是伍君显灵。江浙一带遂有了“五月五日,以迎伍君”之举。每到五月五日晚间,人们驾舟在江上奏节舞蹈,娱慰死者。以后便相沿成端午龙舟竞渡的习俗。

此外,还有端午纪念勾践、曹娥、介子推、岩红窝等的说法。

勾践是春秋时期的越王。据西汉《越绝书》载:当年吴越之战越国失败后,勾践为雪国耻,常在五月五日这天演习破吴水兵,以后民间相袭下来,便有了端午竞渡的习俗。

曹娥是东汉时期东海孝女,传说她14岁的时候,因其母弱水而死,“乃缘江号哭,昼夜不绝声”。遂于五月五日“投江而死”。为表示对这位孝女的崇敬,浙江绍兴、会稽一带的百姓,每年五月五日都为她举行纪念活动。

历史上,还有说端午节是纪念介子推的。东汉蔡邕的《琴操》说,晋文公为纪念被烧死的介子推,曾下令“五月五日不得举火。”“不得举火”指的应该是寒食节,与五月五日无关。此说可能是蔡邕的一种误记。

一些少数民族也有纪念本民族历史名人的传说。如云南傣族就流传着端午节是纪念傣族古代英雄岩红窝的传说。

其二,图腾说

我国著名教授闻一多在《端午考》和《端午节的历史教育》等文中,用大量的考证证明:端午节是古代吳越民族——一个龙图腾团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换句话说,端午节是龙的节日。

在古代,人们的文化水平跟低,在自然力的威胁下,人们常常疑心某种生物或无生物有着不可思议的超自然力量。所以,他们认定那些东西是他们全民族的祖先和保护神,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图腾。凡属某一图腾的成员,都要在自己身上和日常用具上刻着该图腾的形状,想以此来强化人们和图腾的关系,求得图腾保护。当时吳越民族逞以“龙”为图腾的。为了表示他们“龙子”的身份,故有以“龙”纹身的风俗。每年五月五日这天,他们还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活动。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里,包在树叶里,扔进水里献给图腾吃。同时还在急烈的鼓声中划着刻画成龙形的木舟,在水面上游戏,给图腾取乐。这种活动以后就成了端午节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的习俗。闻一多先生的论证,较之民间流传的各种说法更可靠。目前,学木界多沿用此说。

其三,夏至说。

也有些研究者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其依据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而在记述屈原故乡荊楚地区民俗话动的《荊楚岁时记》中,五月初五的风俗并无吃粽子的记载。而在夏至节中却有“夏至节食粽。周处谓为角黍”的记述。这里所说周处,就是西晋《风土记》的作者。在《风土记》中,吃粽子是作为夏至节的一种习俗记述的。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在《玉烛宝典》中也提出这是夏至节的娱乐活动,并把竞渡放到夏至这一天去分析。司马彪在《后汉书?礼仪志》中说得更为明確。他认为汉代五月初五的风俗是自夏、商、周时代的夏至节。《岁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夏。”意思是端午节是夏季之中,太阳正合于正阳的位置。从端午节又名天中节看来,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其四,恶日说。

近几年,有些研究者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这大概是因为《风俗通义》、《论衡》、《后汉书》等书中有“不举五子”的记载。“不举五子”就是不要五月生的孩子抚养成人,以免后患。据说战国孟尝君田文五月五日生,其父不让家人抚养,说明当时五月初五已作为俗忌。宋徽宗等人也有同样的遭遇。另外,端午节挂文虎、菖蒲,飲雄黄酒之俗,似乎也与五月是“恶月”,五月初五是“恶日”有关。

目前,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颇多。至于哪种说法更符合实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研究,揭开这个中国文化谜。

尽管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是,它仍然是我国名族人民普遍共庆的节日之一。

在藏族同胞聚居的地区,传说这一天是藏族药王的生日。端午这天,藏胞纷纷携酒至郊外围花而坐,将花瓣置酒中,称为饮百花酒。朝鲜族妇女喜欢在端午节比赛荡秋千。傣族同胞在这天敲起象角鼓,扣着芒锣,燃放爆竹,载歌载舞。苗族同脑则举行隆重的赛马、射猎话动。至于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的习俗。

<<<返回目录

端午节文化内涵

端午节所蕴含的文化是上古百越先民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总的来说。

端午节起源于南方百越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祀龙祖,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端午节杂糅了避邪、防疫等多种民俗为一体,因而后世有认为端午节是由来于古人为了“避邪防疫”而设的节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古老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老节日的形成蕴含了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古老节日重视祖先神灵信仰与祭祀活动,祖先神灵信仰是古老传统节日的核心,并非挑个日子避邪防疫就成为流传万古的民俗大节。

<<<返回目录

端午的习俗

采药

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

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

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采茶、制凉茶

在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返回目录